【客家姓氏】 李姓——客家第一大姓

2021-02-08 客家圈

李姓是怎樣來的呢?說來還有一段榮耀的歷史。相傳李姓的始祖為皋陶,是為帝少昊的後裔。皋陶在著名古帝堯手下做官,主管司法,官名為「大理」。他盡職盡責,主持制定了五種刑罰。他有一頭獨角奇獸,能辨善惡真偽,見有罪之人,就用角去衝頂,見人說假話就發怒。有了這樣一個好幫手,皋陶斷案子從不出差錯,威震朝野,名揚天下。他的子孫世襲大理職務,歷經虞、夏、商三代,以官職為姓,被人稱為「理氏」。商朝末年,皋陶的子孫理徵因執法如山,剛正不阿,得罪了暴君商紂王,被處死。理徵的妻子契和氏在家奴的幫助下,帶著兒子利貞逃往伊侯之墟。當時正值果實成熟季節,沿途的李子樹上掛滿了李子。母子倆一路逃命,飢餓不堪,只得摘了路邊的李子充飢,才得以活命。為了紀念這段蒙難的歷史,感謝李子的活命之恩,母子倆便決定改姓「理」為「李」,這就是李姓的由來。很長一段時期,李姓還是個小姓,姓李的人不是很多。到了唐代,徐、邴、安、杜、胡、弘、郭、麻、鮮于、張、阿布、阿鐵、舍利、朱邪、董、羅等姓氏的部分臣民,因助李淵、李世民建國有功,均被李氏皇族賜姓李,這樣,李氏宗族便龐大起來,一躍成為中國的大姓。

李姓最早有名望的家族多住在西隴(今甘肅蘭州、鞏昌、秦川一帶),西隴便成為李姓家族的郡望源地。

據江西寧都琳池李大四郎墓碑及《寧都隴西李氏九修族譜》載:基祖李大四郎,號子魚,先世熙煦避世亂,由中原南徙撫州赤南門,子魚敕封御史大夫,於唐朝後期從撫州赤南門遷寧都清泰鄉琳池定居,已傳四十多代。長子李孟威後裔第十三世李海郎遷寧都石上湖圳口。次子李孟烈於唐末移居寧都東山壩。《古下仕登伯彬隆侃房譜》載:李德輔(生於北宋乾德二年甲子歲)從撫州赤南門遊教虔寧,遂成家焉,為寧都古下始祖。其後四世孫李興析居寧都縣衙後孝友坊(現名李家巷)。《東龍李氏翊俊翁墓》載:李子魚後裔由琳池徙江西石城半逕,傳至李翊俊,於北宋乾德五年從半逕遷寧都田埠東龍開基。《新田李氏十二修族譜》載:李十五郎於北宋天聖丙寅年從吉州砂羅缸谷村遷新田定居。寧都李氏人口為全縣之冠,遍布各鄉、鎮、村,俗稱「無李不成村」。據《石城縣誌》載:李姓是唐至五代南遷為石城的43個姓氏之一。據福建、廣東李氏族譜載:李氏後裔於宋代由贛南遷往汀州、寧化、永定、武平、始興、連平、平遠、大埔、興寧、蕉嶺、南雄等地。

又據史志譜牒資料記載,宋代名相李綱之子李孟、孫李珠,因避宋元之亂,經浙江、江西石城入福建,定居汀州寧化石壁李家坊。其後裔李火德從石壁入長汀,復下上杭定居豐朗村。李火德第三子李坤培(千三郎)生五子。李千三郎移永定湖坑,14代李崇文、嵩文兄弟於清康熙年間東遷臺灣。李千三郎兄弟散居福建永定、長汀,廣東梅州、興寧、五華,江西信豐等地。李金德留居寧化,李木德、李土德遷長汀河田,李水德遷邵武。李孟、李珠為汀州始祖、一世祖,後裔散居閩、粵、贛、湘、桂、臺及南洋群島。

據統計,李姓既是全國第一大姓,也是客家第一大姓。(周紅兵)

相關焦點

  • 「王」姓是中國第一大姓 20個少數民族不用姓氏
    「王」姓是中國第一大姓 20個少數民族不用姓氏 在「百家姓」排名前三位的王、李、張是中國最大群體的姓氏,分別有9500多萬人、9300多萬人和9000萬人,三姓人群約佔全國總人口的21%,「王」姓是中國第一大姓。
  • 華人姓氏「李」成加拿大第一大姓 遠高於第二名——李氏文化
    「李」姓移民表現可圈可點,第一個出任省督的李紹麟(左)就是代表之一。(加拿大《世界日報》)3月9日電 據加拿大《世界日報》報導,如果有人說加拿大的第一大姓是李(Li),你可千萬別不相信。根據加拿大各地電話簿登記的姓氏統計,排在前20名的華人姓氏就有4個,其中李(Li)排在第一,遠高於排在第二的Smith,這還不包括排第八的另一個華人姓氏李(Lee),而華人姓氏林(Lam)排在第三,陳(Chan)排第十九。
  • 大學女生姓「巫」自稱巫婆 特殊姓氏引人大笑
    幾番「指手畫腳」後仍不得其解,巫豔只得說:「我姓巫,巫婆的巫」。記者昨日採訪了解到,這是一個客家人特有的姓氏,而且巫姓人為中國客家民系的形成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綽號拉近同學之間距離  巫豔告訴記者,從小學到大學期間,就沒遇到過其他姓巫的同學了。新同學剛知道她的姓時,都覺得很「奇葩」。「哇!還有姓巫的,我一輩子不會忘記你。」
  • 2019年百家姓排名公布 「王」姓是全國第一大姓氏
    按戶籍人口數量排名,「王」「李」「張」「劉」「陳」依舊佔據頭五把「交椅」。全國31個省(區、市)的姓氏人口分布不盡相同,「王」姓是全國第一大姓氏。報告採用大數據技術對全國戶籍人口(不含港澳臺地區)的姓氏和姓名用字、2019年新生兒姓名用字等情況進行了統計分析。按戶籍人口數量排名,2019年的「百家姓」與2018年相比略有變化。
  • 廣東十大姓氏公布!「近代廣州第一家族」是什麼來歷?你是名人後代嗎?
    廣東姓氏多,耳熟能詳的家族故事也不少陳 陳氏是嶺南大姓,而廣東也是陳姓大省。在廣州,說到這個大姓氏,自然要提到著名景點陳家祠。雖然陳家祠不是廣州最古老的祠堂,但卻是外觀十分雄偉大氣的祠堂。李 李姓是唐朝的國姓,人口非常多,在廣東分布也很廣。林 廣東是林姓的第二大省,僅次於福建。林姓較為集中的一個縣是揭西縣。張 張姓是我國第三大姓氏,廣東省內的張姓主要分布在潮汕、大埔、蕉嶺等地區。
  • 廣東十大姓氏公布!「近代廣州第一家族」是什麼來歷? 你是名人後代...
    李李姓是唐朝的國姓,人口非常多,在廣東分布也很廣。 林廣東是林姓的第二大省,僅次於福建。林姓較為集中的一個縣是揭西縣。 張張姓是我國第三大姓氏,廣東省內的張姓主要分布在潮汕、大埔、蕉嶺等地區。 劉劉姓是中國一個具有影響力的姓氏,是漢朝的國姓,是中國的一個大姓,也是廣東省的大姓。 梁梁姓是粵語地區的大姓,也是典型的南方姓。 吳吳姓是南方大姓,在粵語、客家、潮汕等地均有分布。
  • 北京人口最多的6個姓氏,第一姓是天子後代,第四姓更了不起
    後人遂以國名為姓氏。楊姓最早在山西境內,歷史上,無論楊姓怎麼遷徙繁衍,華北一代始終是楊姓分布比較集中的地區。到了當代,楊姓成為北京的第六大人口姓氏,也是全國第六大姓。北京人口第五姓,趙姓。趙姓是一個很古老的姓氏,源自嬴姓、冒姓、帝王賜姓或外族改姓等。趙姓的始祖是造父(嬴姓)。相傳造父是歷史上很有名的善御者。
  • 梁姓!香港名人榜上第一大姓氏!
    因此在香港的「名人榜」上,「梁」姓是絕對的第一大姓!根據全國人口普查的數據,全國姓「梁」的人口中,有超過一半是住在廣東的。如果不計算「潮汕人、客家人」這兩大與「廣府人」不同來源的人群,單單統計廣東廣府人中「梁」姓的比例的話,肯定可以比肩甚至超過「王、李、張、陳、劉」等漢族最大的幾個姓氏(儘管一直沒有這樣的專門統計)。
  • 中國上古時期著名的8大姓,距今已有5000年,有你的姓氏嗎?
    大姓,有兩個意思,一個指的是某一地域人數眾多、勢力強大的姓氏。第二個意思指的是人口眾多的姓氏,比如說李、王、張、劉,這四個姓氏是如今中國人口最多的四個姓氏,其實也可以說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四個姓氏。大姓之所以成為大姓,都有不同的原因,原因大部分也很複雜。
  • 【驚】這個地級市1人姓有242個,房姓3萬多3個民族竟成第38大姓!
    2014年1月25-28日,中華姓氏網(萬家姓)創辦人房恆貴應廣東清遠幾位對姓氏文化感興趣的朋友(梁、鄧、凌、肖)的邀請,赴清遠考察當地姓氏文化資源,兼談合作事宜。 《清遠姓氏》一書非常有趣,共收錄清遠地區827個姓氏簡介及人口分布情況,其中只有1人姓的姓氏就有242個!姓氏資源非常豐富。而整個清遠地區漢、瑤、壯房姓人口為30834人(其中瑤族房姓人口2003年為27646人,現已超過3萬人;壯族房姓人口僅為160人,由客家入鄉隨俗歸入壯山),位居清遠第38位大姓!
  • 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姓,第一大姓並不是孔姓,它只能排在最後一位
    歷史上由於孔子的存在,一段時間裡,孔姓成為中國古代的第一大姓,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再加上孔子的後人再難有大的作為,致使在孔子光環下的第一大姓逐漸被取代,最後竟然淪落成第十大姓,被王、裴、錢、李、劉、楊、崔、盧、鄭姓等超越。
  • 叫「張偉」的人最多,甘肅第一大姓是……
    公安部戶政管理研究中心依託全世界最大、覆蓋全國14億人口的信息系統,採用大數據技術對全國戶籍人口(不含港澳臺地區)的姓氏和姓名用字、2019年新生兒姓名用字等情況進行了統計分析。一起來看看吧:2019年「百家姓」排名按戶籍人口數量排名,2019年的「百家姓」與2018年相比略有變化。
  • 最新百家姓排行 李王張一直是人口最多的三大姓氏
    ,並按照縣、地區、省三級人口比例的統計,公布了當時中國「百家姓」排序,並出版了《中國姓氏·三百大姓》一書。  「當年的研究樣本近3億人口,相對於中國13億多人口來說,樣本的隨機性程度相對較低,數據主要集中在人口大省和文化程度相對高的地區,加上中國人姓氏分布的不均勻性和大姓小姓之間人口的極大差異,因此還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袁義達說,「其中,能否全面完整地獲得全國人口的分布數據最為關鍵。」
  • 汀州客家歷史不容歪曲
    1991年1月全國政協副主席楊成武親蒞寧化視察,親筆題署「石壁客家祖地」。  1995年全國政協副主席葉選平為寧化石壁客家公祠題署「客家公祠」。  中央政府及一些領導人在不同時間,肯定了閩西(汀州)及寧化的「客家」定位。寧化的世界客家祭祖大典和長汀公祭客家母親河大典都已舉行26屆。這也表明世界客家人都認同古汀州是客家的歷史。
  • 中國人口「最多」的4大姓氏:張姓沒出一個皇帝,此姓卻出了66位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時,李姓才是人口最多的姓氏,王姓排在第二,當時兩大姓氏人口相差一千多萬,沒想到僅僅四年,王姓就超過了李姓,可謂是增速驚人!據統計,中國見於文獻的姓氏就超過了五千個,這麼多姓氏中,為什麼「王、李、張、劉」四大姓氏能夠脫穎而出,成為人口最多的四個姓氏?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 客家粄裡客家情
    薄薄一層皮中裹著蘿蔔絲、臘肉等餡料,咬下一口,汁水伴著鹹香在口腔中蔓延開來,剛出鍋的滾燙也擋不住想嘗第一口鮮的心情。  粄是客家人逢年過節的儀式感。每逢奶奶在家裡做了粄,總得先攔著我們幾個一出鍋就想偷吃的小孩,一邊將粄分為好幾份,嘴裡念叨著這一份先拜神,晚些吃;那一份是給哪位親戚留的……年年如此,小時候雖嘴饞,卻也潛移默化地明白了宗族親情在客家人中的重要地位。
  • 李姓:這個姓的祖先是誰?為何發展成為人口最多的姓氏
    據統計,李姓是我國第一大姓,接近一億人。在歷史上曾建立過十多個政權,稱帝王者多達60餘人。如此人口眾多的姓氏,其歷史淵源也是複雜的。而關於李姓的來源,大體上有職位說、賜姓說、改姓說等等。但以時間的早晚來說,推及到最早李姓的祖先是誰,以現在大家認定的人物就是商紂王時期的李利貞。
  • 從李登輝、陳水扁等人的祖籍看臺灣姓氏與祖國大陸的歷史淵源
    比如,李登輝是福建客家李氏後裔,祖居福建上杭,其祖先李火德的牌位就立在福建寧化石壁村百家姓祠堂內。陳水扁的祖籍在福建詔安二都鄭日堡,呂秀蓮的祖籍也在福建。他們為了一己私慾,竟不惜背祖叛宗,難怪他們家鄉有人氣憤地說:「應把這些敗類從族譜中永遠除名,以警戒後人。」海峽兩岸人民歷來就有割不斷的血脈淵源關係,是同種同根,都是炎黃子孫,龍的傳人,臺灣同胞的姓氏也都是從祖國大陸帶過去的。
  • 川北客家第一莊——儀隴丁家大院
    無論您在哪裡,只要您姓「丁」,先點上面藍字丁氏總群,再點關注,每天免費閱讀.而且是融合了儀隴客家文化於其中,被稱作是川北客家民俗博物館。3.丁氏莊園是客家後裔丁邱南 丁邱毓 丁邱玉丁邱珍四兄弟主持所修建的。從1906年動工,到1925年竣工,長達18年之久,歷時兩個朝代。丁氏莊園佔地面積達6800平方米,建築面積為3800平方米,集居住與防衛為一體,規模宏大,聞名川北,在民國時期號稱「川北第一莊」。
  • 中國內陸神奇的客家王朝,西部客家第一鎮洛帶,感受原生態客家文化
    洛帶古鎮之客家文化 世界的洛帶,永遠的客家,洛帶古鎮還有這中國西部第一客家鎮這樣的美譽,卻是為何?目前有85%的居民多為客家移民的後裔,傳承著客家人的鄉音,鄉俗,又被四川這邊的民風民俗影響著,融合著,這裡有著經典的客家建築,客家美食,客家民俗,比如一年一度的「火龍節」,「水龍節」等等,因此才成就了今天這樣一個「中國內陸神奇的客家王國」,世界的洛帶,永遠的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