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鞋擺滿一面牆,清代后妃可真潮

2020-12-27 網易

2020-12-26 08:46:11 來源: 信達聊娛樂

舉報

  女人愛買鞋、喜歡收藏鞋,一點也不輸給男人為鞋一擲千金的勁頭。一雙雙戰靴、一件件藏品,擺滿一面牆,何其壯觀!

  

  這面牆上擺的都是百餘歲的「旗鞋」,清代后妃們真叫潮!

  滿人不裹足,旗鞋不易穿

  滿族女子在入關前過得是騎馬馳騁、揚鞭放牧的瀟灑遊牧生活,「裹足」是絕對不能夠的!可是漢族女子們可是盛行裹足,因此清朝多位皇帝都曾下詔禁止裹足。

  

  皇太極下詔:有效關內裹足者,重治其罪。入關後,滿族女子依舊沿襲滿洲舊俗,任由雙腳自由生長。順治二年,諭:以後所生女子禁裹足。康熙三年,又禁裹足。康熙六年,因為民間女子未禁裹足,如果強行懲罰,牽涉面太廣了,無奈下令弛禁裹足,但是對八旗女子可是嚴禁裹足的。

  嘉慶、道光、鹹豐年間曾多次下諭旨,諭令滿洲女子不準受漢族的服飾影響,更不能裹足。如果發現秀女中有裹足的,不但不能入選,還要「唯父母是問」。八旗女子的純天然的雙腳穿上具有民族特色的旗鞋,更顯得亭亭玉立、纖細高挑。

  

  滿族旗鞋通常有10釐米左右的高度,最高的有15釐米。旗鞋的鞋底是關鍵,採用木製,外裱一層白布,再髹白漆。

  

  湖色緞繡花蝶紋元寶底鞋 雪灰色緞平金繡團壽蝴蝶紋高底鞋

  元寶底的旗鞋,鞋底著地面比較大,走起來還算穩當。馬蹄底的鞋,鞋底上細下寬、前平後圓,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馬蹄。花盆底的旗鞋,鞋底是上寬下窄的設計風格,依據花盆底斂口寬而得名。

  馬蹄底和花盆底穿起來有一個共性:落地的時候要求腳心使勁兒,腳尖、腳跟都使不上勁兒,就像是踩一副「小高蹺」。滿族女子們想要穿著旗鞋不慌不亂的完成請安、叩頭、行走等姿勢,不經過長期練習,怕是很難有穩重優雅的氣派。

  

  藍色緞繡荷包牡丹紋馬蹄底鞋 湖色緞繡和花紋馬蹄底鞋

  滿族女子走步分為蓮步和雲步。年輕的女子們講究走蓮步,要求:「步子小,走得慢,頭不擺,腰身直」,大拉翅一角掛的流蘇隨著行走微微地擺動,整個人恰似一朵出水芙蓉嬌豔欲滴。上年紀的女子們則愛走雲步,通常:「步子大些,緩慢換腿,緩緩而行」,園中觀景、閒庭散步,走雲步是極好的選擇。

  刺繡、鑲石有寓意,精美的旗鞋值得擁有

  清光緒時期后妃穿過的旗鞋保存完好的比較多,頤和園中就收藏了「一面牆」的精美旗鞋。您可以隨著@言語一聲兒 的鏡頭一起瞧一瞧,精美的旗鞋不僅刺繡紋樣別致,還會裝飾彩色料石,步步生蓮、熠熠生輝。

  

  粉色緞釘料珠花蝶紋馬蹄底鞋

  粉色緞釘料珠花蝶紋馬蹄底鞋的鞋幫由兩塊鞋料縫製而成,鞋面上端為黑色素緞,釘綴各式彩色料石組成的蝴蝶、折枝花卉等圖案。下面為粉色素緞,交替釘綴黃、綠、藍三色料石。在金線編織的曲水狀絛帶映襯下,如同彩色的飄帶。鞋底為木製,外裱一層白布,再髹白漆。鞋跟四面釘料石作蝴蝶花籃紋樣,使整體和諧統一,耀眼奪目。

  

  黑色緞鎖繡蟾宮折桂紋高底鞋

  黑色緞鎖繡蟾宮折桂紋高底鞋的鞋面是黑色素緞,以黃綠絲線為主,用拉鎖繡繡「蟾宮折桂」紋樣,寓意科舉中應考得中、金榜題名。圖案中一隻三足金蟾拿著弓,箭已經離弦飛到了桂花樹上,桂花金黃、朵朵綻放。深色的鞋面與亮色的繡線結合,配色鮮明又相得益彰。鞋底為木製,外裱一層白布,再髹白漆。

  

  湖色緞繡人物紋高底鞋

  湖色緞繡人物紋高底鞋的鞋面為湖色暗花緞。鞋樣以兒童在庭院中放風箏、點鞭炮、踢鍵子等遊戲活動為題材,是百子戲春主題的簡化表現,寓意「子孫滿堂、太平盛世」。構圖疏朗不失豐富多彩,每個人物的髮型、服飾、動作皆不同,活靈活現。繡工嫻熟,針法多樣,平針、纏針、戧針、套針、釘線等技法應用其中。鞋底木底外包白布,並刷白粉一層。

  

  藍色緞繡五毒紋虎頭馬蹄底鞋

  有的旗鞋是在特殊日子才穿的。藍色緞繡五毒紋虎頭馬蹄底鞋是清光緒時期后妃在端午節時穿的鞋,有驅邪降福,護佑平安的寓意。鞋口用石青色素緞,上面繡蠍子、蟾蜍、蛇、蜈蚣、壁虎,俗稱「五毒」。鞋面以藍色緞為底,另搭配剪裁造型過的黃色緞補繡在鞋頭、鞋幫處,通過繡線的裝飾變化,形成一隻斑紋老虎。鞋底為木製,外表一層白布,再髹白漆。

  

  黃色緞繡福壽萬代紋馬蹄底鞋

  黃色緞繡福壽萬代紋馬蹄底鞋或為慶生祝壽、吉慶之日所穿。鞋面是黃色緞,鞋口處向前鑲兩條以金線盤成的水曲紋絛邊,並鑲花朵和葉子狀的料石為裝飾。圖案是用各色絲線繡出蝙蝠、團「壽」字、「卍」字、飄帶等紋樣,寓意「福壽萬代」。鞋底是木料,外裱一層白布。四周釘綴彩色料石作「福在眼前」「福壽雙至」等紋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羅志祥臺灣豪宅曝光,1500雙鞋擺滿一面牆,網友:生活太奢侈了!
    羅志祥臺灣豪宅曝光,1500雙鞋擺滿一面牆,網友:生活太奢侈了!要知道擁有「亞洲舞王」稱號的小豬羅志祥,早年就因為其詼諧的風格、精湛的演技和魅力的歌聲紅遍亞洲。俗話說的沒錯:人紅是非多,渣男醜聞一出,各種黑料都開始頻頻被爆,而在很早之前羅志祥在臺灣的豪宅就被曝光了:1500雙鞋擺滿整面牆,這麼奢侈的愛好,當初也是酸倒一大片網友!不少網友紛紛表示:生活太奢侈了!
  • 宮鬥劇裡為何要穿花盆鞋?髮飾旗頭又是什麼?
    (人民日報評)清代滿洲婦女所穿之鞋與漢族不同。我國漢族婦女從唐代開始崇尚小腳,到五代出現摧殘婦女的纏足陋習;到宋代,纏足風氣盛行。明代宮女不纏足,只要一選入宮,就要解去裹足布,以便於在宮內行走服役。清代漢族婦女仍從舊習纏足。清代滿洲婦女最喜愛穿高底鞋。
  • 一面鞋牆抵北京一套房,遊戲房衣服房,豪宅造價不菲
    一面鞋牆抵北京一套房,遊戲房衣服房,豪宅造價不菲「陳赤赤」最近在某短視頻社交平臺上更新了一條動態,幾張照片展示了陳赫對女兒的愛,音樂配的是,我一天一天更愛你…畫面可愛而溫馨。如果你被這些表象迷惑,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 1500雙鞋擺滿整面牆,為了養鞋24小時開空調
    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擁有"亞洲舞王"之稱的小豬羅志祥,小編我一開始對他無感,但在《極限挑戰》和《這就是街舞》兩檔節目中被他的搞笑實力圈粉,能跳、能唱、能主持、能搞笑……,剛過40歲生日的他,可以說是1個真正的寶藏男孩,近期網上曝光了他臺灣的豪宅,僅僅一整面鞋牆(1500雙)徹底讓我酸了!
  • 穿越之清宮戲裡的花盆底鞋
    而那些沒有繡花的鞋,民間稱為「瞎鞋」,說明穿鞋的女人苯拙,要遭恥笑。滿族婦女常繡的鞋花有:海棠、玉蘭、蘭花、萱草、梅花、荷花、靈芝、佛手、仙桃、鴛鴦、蝙蝠、蝴蝶、金魚等,大都寓意吉祥、富貴、長壽。此為清代北京民間婦女刺繡的鞋幫面。一為紅緞地拉鎖子蘭花鞋面,二為藍緞地平針繡團花鞋面。
  • 走進金句辯手傅首爾的家,內部裝修溫馨有愛,一面透明鞋牆更吸睛
    走進金句辯手傅首爾的家,內部裝修溫馨有愛,一面透明鞋牆更吸睛《奇葩說》大家應該看過吧,作為脫口秀的三大巨頭之一,有不少人都是靠這檔綜藝火起來的,像是現在最火的李雪琴,就是靠著脫口秀火起來的,她的段子小編也是有看,確實是大家快樂的源泉,但是小編今天說的不是李雪琴
  • 鞋子擺滿整面牆,院中還有椰子樹
    鞋子擺滿整面牆,院中還有椰子樹張栢芝也算是香港影壇很閃耀地一顆星了還被稱作是繼梁詠琪之後的玉女掌門人更是受到了張國榮的欣賞還送她項鍊護身前兩天張栢芝還曬出了自己在家教二兒子學習中文的視頻也能看出母子兩個人的互動是十分有愛的認真學習普通話的張栢芝和小朋友也是十分的認真之前從張栢芝曬出的日常視頻中也能看到家中的豪宅除了室內擺滿整面牆的鞋子
  • 清宮女子的旗頭是怎麼回事
    清代旗人女子髮式的演變貫穿了整個清代,從清初到清末,旗人女子的髮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買玩具從不手軟的阿嬌,家中名牌鞋包塞滿兩面牆,客廳卻小的可憐
    買玩具從不手軟的阿嬌,家中名牌鞋包塞滿兩面牆,客廳卻小的可憐相信很多朋友對於"Twins"這個組合都是很熟悉的這也算是很有名的一個女偶像團體了阿嬌給人的感覺也一直都是比較溫柔知性的也是一個顏值和演技並存的女演員給觀眾朋友帶來了很多優秀的作品一直以來也受到了很多觀眾朋友的喜愛那麼生活中的阿嬌又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阿嬌生活中的家吧家裡的名牌鞋包塞滿了整整兩面牆
  • 男明星愛鞋有多瘋狂?在家做了整整一面鞋牆,說是裝飾牆都不為過
    鞋之於男人,大概約等於包之於女人,一個男人為了鞋子能有多瘋狂,在大學的時候,我身邊很多男同學寧願不吃不喝也要入兩三雙上千好鞋,而家境好、財富自由的人更不用說了,限量球鞋一面牆,估計能抵合肥一套房。這裡請幾位娛樂圈愛鞋如命的男明星打個樣。豪放派的做法:像羅志祥單獨一間房,空調24小時不斷養鞋▼不過這做法對咱來講奢侈又不太現實。
  • 「旗裝改漢服」民國旗袍的前世:清代旗女之袍
    (出自張愛玲《更衣記》)問所從來「旗袍」的「旗」字,應當是指清朝「旗人」的意思。可是在清代,旗人不論男女,並不把自己所穿的袍服稱為「旗袍」。當時的記述中,對滿族女性服裝的籠統稱呼有「旗裝」「旗衣」,具體而言又分「襯衣」和「衣」,都沒有「旗袍」這種叫法。
  • 花盆底旗鞋:清宮娘娘們真的不怕摔倒嘛?| 圍讀服飾史
    頭頂花團錦簇的大拉翅、身穿華麗的旗裝,腳上還踩著小高蹺一樣的「花盆底」旗鞋,這套打扮可謂是清宮劇娘娘們的標配了。造型誇張的「花盆底」,究竟因何而生?穿著它走路,又會是什麼體驗呢?講起清代滿族女性的旗鞋,自然先要說說它們最引人注目的特點了:獨具特色的「增高鞋底」。
  • PG One豪宅曝光,家裡有一面牆的名牌鞋,網友:出來洗白了?
    PG One豪宅曝光,家裡有一面牆的名牌鞋,網友:出來洗白了?甚至在總決賽的現場還有一眾明星親自為他打call助陣,就在大家看好他能夠成為當年的頂流時,卻被曝出與人妻李小璐之間的夜宿門。霎那間這三個人被吹上了風口浪尖。也是因為這件事情李小璐和PGone被迫淡出娛樂圈。
  • 清代「抬旗」「降旗」「換旗」都有怎樣的含義?
    八旗制度其性質為清代滿族的社會及軍事組織。清太宗皇太極而八旗制度也是一種相對開放的制度,八旗各旗間的人員可以互相流動,即「抬旗」、「降旗」、「換旗」,通過旗員之間的流動可以加強各旗之間的人員流動和溝通,同時「抬旗」、「降旗」、「換旗」促成內部形成競爭,以此保持八旗的「活力」。
  • 花盆底鞋穿上走路不穩,清朝妃嬪為何卻趨之若鶩?好看還方便皇帝
    事實上,古代女子也有類似於高跟鞋的鞋類,其中尤以清代「花盆底」最為著名。在大量清宮劇中,我們時常能看到這種鞋的身影,「花盆底」類似於如今的厚底鞋,不過又不像厚底鞋那樣平穩安全,女性穿上後不僅沒法「健步如飛」,反而行動頗為不便。再加上受限於用料和做工水平,清代妃嬪、格格和福晉們可是沒少遭罪。然而即使如此,清朝上層依舊推崇「花盆底」,這又是為什麼呢?
  • 清宮女子的旗頭到底什麼樣?
    差別這麼大我們也弄不清到底哪個才是對的了,其實:它們哪個也不對旗頭,也稱「大拉翅(耷拉翅)」,是清晚期、甚至是清末的產物。換句話說,清早期、清中期都是根本不存在旗頭這種東西的。在清晚期,旗頭通常配便服穿著,而便服(女便服儘管最為常見)一般是沒有成制度的品級劃分的。在清末民初禮樂崩壞的年代,極個別的情況也能看到旗頭配吉服了,但這應該是不合制度的。清代旗人女子髮式的演變貫穿了整個清代,從清初到清末,旗人女子的髮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清早期,旗人女子多是辮髮盤頭,或者是包頭。比如我們常見的孝莊皇太后常服袍坐像(局部):
  • 潮鞋展開幕 創始人李娜坦言正裝搭配潮鞋也能很颯
    來源:新浪娛樂李娜出席活動李娜新浪娛樂訊 近日,由國外引進的潮鞋展在上海如期舉行。該展中國區創始人李娜也現身助陣,現場李娜暢談自己對鞋子穿搭的看法。談及為何會關注這個潮流展,李娜坦言,之前這個球鞋潮流展在國外口碑不錯,自己想要是能把它引到國內來,可以讓大家對潮鞋或者球鞋的文化能有更深了解。正好這個潮流展也找到她這邊,就這樣一拍即合。對第二次來上海參加sneakercon活動的李娜,主持人問其對今年潮鞋展的有什麼不同的感覺?
  • 【獨家】抬旗:清朝后妃的一項重要榮譽
    很多觀眾對抬旗不了解是怎麼回事,下面,就來說一說這一清宮后妃的制度。清宮后妃的抬旗制度是清朝政府改變皇后和妃嬪家族的旗籍,由下五旗抬入上三旗,以提高其出身的一種制度。清入關前先設立四旗:正紅旗、正白旗、正藍旗、正黃旗。之後在原有的四旗加上「鑲」,共成滿洲八旗。後又在滿洲八旗的基礎上,設立了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其旗制與滿洲八旗相同。
  • 潮鞋dickies真香警告!
    我在唯品會上看到這鞋的時候直接心動入了手,dickies的logo美國風滿滿。來細品這雙潮鞋!如果是匡威的透明底的話,鞋價格肯定翻了幾倍,但是dickies就很親民。上腳走路的時候能夠感受到鞋的抓地力很好,防滑能力滿分,玩滑板的話太適合不過了,而且跳街舞也很適合。Dickies的鞋跟匡威不同的就是dickies的鞋頭和邊緣處經過膠化處理,清潔起來非常方便,匡威髒了的話就很難洗。
  • 一入深宮裡,年年不見春,清代宮女有哪些不為人知的苦楚?
    不過,清代的帝王比較節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有哪個皇帝臨幸宮女的。清代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入關後吸取明亡的教訓,杜絕宦官幹政。同時為了給世人留下不好色、不淫亂的美名,大量削減宮女,並制定嚴格制度管理宮女。清宮中的女人,除了太后、后妃、公主,剩下的都是宮女。按照規定,宮女的服務對象是太后及后妃。從現有的清宮檔案來看,皇帝並不使用宮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