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18時02分「冬至」:陰伏長至日,陽從地底回

2020-12-22 齊魯壹點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12月21日18時02分將迎來「冬至」節氣,從這一天起,我國開始進入「數九寒天」時節,民間俗稱「進九」。

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每年公曆12月22日左右為「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四個節氣。與相對應的「夏至」相反,「冬至」這天,陽光幾乎直射南回歸線,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古稱「日短」或「日短至」。「冬至」過後,太陽直射點慢慢向北移動,北半球的白晝逐步變長,夜晚漸漸縮短。

「冬至」為一年中陰陽轉換的關鍵時刻,陰氣衰,陽氣起,地下的泉水開始萌動,是冬去春來的標誌。但在天文意義上,「冬至」卻表示嚴冬應時而至。這是因為從「冬至」開始,北半球地面散失的熱量要比吸收的熱量多,到「三九」前後,地面積蓄的熱量降至最少,天氣最冷,所以有「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和「冷在三九」之說。

民間認為,「氣始於『冬至』」,所以此時為養生最佳時機。「『冬至』補一補,一年精氣足。」

羅澍偉建議,進補時應注意「養腎防寒」,多吃些溫補助陽、強腎壯骨、養陰益氣的食物,如羊肉、山藥、蓮子、大棗等,以增加熱量。為適應寒冬「萬物休整,陽氣內藏」的規律,宜遵循「早臥晚起,必待日光」的原則,以養精蓄銳。午休後陽氣旺盛,是運動養生最佳時刻,但強度要適中,以微微出汗為原則。「冬至」養生,重在養心,要安身靜體,樂觀暢達,不為瑣事勞心傷神,以防早衰,保持旺盛精力,方可益壽延年。

(新華社)

相關焦點

  • 節氣|21日18時02分「冬至」:陰伏長至日,陽從地底回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12月21日18時02分將迎來「冬至」節氣,從這一天起,我國開始進入「數九寒天」時節,民間俗稱「進九」。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每年公曆12月22日左右為「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四個節氣。與相對應的「夏至」相反,「冬至」這天,陽光幾乎直射南回歸線,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古稱「日短」或「日短至」。「冬至」過後,太陽直射點慢慢向北移動,北半球的白晝逐步變長,夜晚漸漸縮短。
  • 今日「冬至」:陰伏長至日,陽從地底回
    今日冬至始於2016年12月21日 18時02分冬至,是冬季的第四個節氣天文學上把冬至作為冬季的開始,這對於我國多數地區來說,顯然偏遲。詩云:「西北風襲百草衰,幾番寒起一陽來。白天最是時光短,卻見金梅競豔開。」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時間最短的一天。
  • 2020年冬至12月21日幾點幾分 冬至為什麼又叫進九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12月21日18時02分將迎來「冬至」節氣,從這一天起,我國開始進入「數九寒天」時節,民間俗稱「進九」。  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每年公曆12月22日左右為「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四個節氣。
  • 天時人事日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 今日18時02分 我們迎來冬至節氣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今日18時02分我們迎來冬至節氣冬至,不僅是最早被確立的節氣,最古老的節氣,也曾經是最隆重的節日,甚至「冬至大如年」,唐宋時期放假七天(過年也是七天),也算是一個「黃金周」了。
  • 就在今天18時02分!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12月21日18時02分將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冬至」海報設計:左佳薈從這一天起我國開始進入「數九寒天」時節民間俗稱「進九」這意味著一年中最寒冷的時節到了21日最低氣溫市區和沿海地區-4~-1℃,內陸地區-7℃左右,21日白天最高氣溫全市5~6℃。
  • 就在今天18時02分!
    2020年12月21日18時02分,迎冬至節氣。「冬至中者,亦有三義:一者陰極之至,二者陽氣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謂之冬至也。」冬至有三層含義:一是陰極之至,陰氣最盛的時候;二是陽氣始至,陽氣萌生的時候;三是日行南至,陽光直射點最南的時候。從全國平均氣溫來看,冬至僅次於小寒、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三冷的節氣。
  • 今日冬至丨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今天的18點02分,我們將迎來2020年的最後一個節氣,冬至。冬至之時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各地迎來了白晝時間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冬至,十一月中。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古人認為,冬至是個值得慶祝的節氣,從這一天起白天漸長、陽氣回升,新的循環又要開啟。萬物復來是大吉,所以冬至的「至」,是終結,是極致,更是新的起點與希望。
  • 今日冬至|天時人事日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今日18時02分我們迎來冬至節氣「至」有極致的意思冰益壯,地始坼隆冬時節到了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是一年裡黑夜最長的一天「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今日以後太陽直射點開始向北移動正午太陽高度會逐漸升高北半球的白天也將慢慢變長自冬至開始我們正式進入「數九」天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各地有不同版本的「九九歌」
  • 今日18時02分,如約而至!靜候春來!
    今日18時02分,如約而至!靜候春來! 2020-12-21 13: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今日冬至丨天時人事日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今日18時02分我們將迎來「冬至」節氣從這一天起開始進入「數九寒天」時節民間俗稱「進九」中國古代非常重視冬至節氣,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冬至是一年裡黑夜最長的一天,此後,白天慢慢變長。
  • 22日12時19分「冬至」:陰律隨寒改,陽和應節生
    22日12時19分「冬至」:陰律隨寒改,陽和應節生 2019-12-22 08: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冬至陽生春又來!12月21日,為熱愛繼續奔跑!
    冬至 || 習俗我國南方很多地方在冬至這天都會過節慶賀。冬至是時年八節之一,南方地區有在冬至酬神祭祖的傳統。在我國北方許多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因餃子有「消寒」之意。我國南北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經過歷史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古人喜賀冬至,各種冬至節日食物甚多。
  • 2020冬至夜是12月20日還是12月21日?冬至祝福語
    2020冬至夜是12月20日還是12月21日?冬至祝福語時間:2020-12-21 00:1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冬至夜是12月20日還是12月21日?
  • 【科普周周講】今日冬至|天時人事日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
    【科普周周講】今日冬至|天時人事日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養生小貼士 2020-12-21 14: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1日冬至,數九開始,不出手的「一九」晴冷相伴
    揚子晚報網12月20日訊(記者 於丹丹)如果說大雪節氣是代表著天氣會越來越冷、入冬後初雪臨近的話,那冬至就意味著寒冬真的來了。21日午18時02分,今年的冬至節氣正式到來了。從這一天起,民間俗稱的「進九」開始,市民們也可以看著日曆「數九」了。
  • 悅讀丨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俗話說:「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冬至也意味著一年中最冷的「數九」嚴寒天氣即將到來。古人認為,從冬至起,每數九天算一個「九」,數到九個「九」,共計八十一天後,春天便翩然而至。思念沉沉抱膝燈前影伴身許多文人墨客常在冬至感嘆光陰飛逝,思念親友家人。白居易在《邯鄲冬至夜思家》一詩中寫道:「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 冬至詩詞32首(經典珍藏版)
    1.小 至(唐)杜甫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飛灰。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陰冰莫向河源塞,陽氣今從地底回。不道慘舒無定分,卻憂蚊響又成雷。14.辛酉冬至(宋)陸遊今日日南至,吾門方寂然。家貧輕過節,身老怯增年。畢祭皆扶拜,分盤獨早眠。惟應探春夢,已繞鏡湖邊。
  • 第448期:12月21日是冬至,「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
    (2020年12月21日-陰曆冬月初七-是冬至節氣,具體時間為12月21日18:02:12。)
  • 唐詩宋詞中的冬至
    《小至》 (唐)杜甫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冬至夜作》 (唐)韓偓 中宵忽見動葭灰,料得南枝有早梅。 四野便應枯草綠,九重先覺凍雲開。 陰冰莫向河源塞,陽氣今從地底回。
  • 冬至三十二首古詩詞,把握歲末一片詩意
    1.小 至 (唐)杜甫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更有觀臺稱賀處,黃雲捧日瑞昇平。 9.謫官辰州冬至日有懷 (唐)戎昱 去年長至在長安,策杖曾簪獬豸冠。 此歲長安逢至日,下階遙想雪霜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