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冬至」:陰伏長至日,陽從地底回

2020-12-23 中國氣象數據

今日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冬至

開始數九啦!

始於2016年12月21日 18時02分

冬至,是冬季的第四個節氣

也是一個轉折性的節氣。

冬至在古代是十分重要的節日,

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這一天北方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

南方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糰、

冬至長線面的習慣。

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

古人通過長期觀察天象發現,

冬天的冷是循序漸進的。

而最冷的時候當屬從冬至開始。

冬至起,開始進入數九天氣,

到轉過年的驚蟄後六天,

九天為一「九」,共計九九八十一天。

為了更好的計算寒冷的進度,

聰明有趣的古人發明了「九九消寒圖」

從冬至算起,每天在消寒圖上添一筆,

九九過後,春天就來了。

如上圖,每枚銅錢被切分出五個格子,

「上點天陰,下點晴」,

陰天圖滿下面的位置,晴天畫上面。

「左風右雨雪中心」,

颳風畫左邊,下雨填右邊,下雪畫中間。

待到點盡圖中所有銅錢,春天來了,草也開始綠了。

這種消寒圖不僅僅是一項冬季民俗,

同時也是一份簡單的氣象記錄工具。

天文學上把冬至作為冬季的開始,

這對於我國多數地區來說,顯然偏遲。

詩云:「西北風襲百草衰,幾番寒起一陽來。

白天最是時光短,卻見金梅競豔開。」

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時間最短的一天。

過了冬至以後,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北移動,

北半球白天逐漸變長,夜間逐漸變短,

俗話說,「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就是這個道理。

冬至節氣天氣盤點

1. 啟動「數九」寒天模式

冬至開始「數九」,

冬至日也就成了「數九」的第一天。

關於「數九」,民間流傳著的歌謠是這樣說的——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開,八九燕來,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從氣候上看,

冬至期間,西北高原平均氣溫普遍在0℃以下,

江南地區也只有6℃至8℃左右。

不過,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帶和華南部分地區,

即使在當地最冷的1月上旬,

平均氣溫仍然在10℃以上,

真可謂秋去春平,全年無冬。

2. 氣溫繼續直線下降

冬至前後,

雖然北半球日照時間最短,接收的太陽輻射量最少,

但此時地面在夏半時積蓄的熱量還可提供一定的補充,

故這時氣溫還不是最低。

「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

冬至後白晝時間日漸增長。

但是地面獲得的太陽輻射仍比地面輻射散失的熱量少,

所以在短期內氣溫仍繼續下降。

我國除少數海島和海濱局部地區外,

1月都是最冷的月份,故民間有「冬至不過不冷」之說,

天文學上也把「冬至」規定為北半球冬季的開始。

下面,我們進入第二部分

——冬至節氣的生活提示

冬至防寒,總有一種你愛吃的

由於冬季尤其是冬至後以寒冷天氣為主,故進補偏於溫熱、補養陽氣以抵禦寒邪。冬至常吃的一些飲食就有很好的補陽防寒作用。

1:北方寶寶們:餃子

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這種說法來源於醫聖張仲景,他看到嚴寒中百姓耳朵被凍壞,故用麵包了驅寒藥材,煮熟做成「嬌耳湯」治好了百姓的耳朵。

今天冬至吃餃子不再是為了治凍耳朵,不過其面、菜、肉的合理搭配使餃子成為了一種營養全面且易消化吸收的美食。冬至吃餃子可以用羊肉、白菜、大蔥、韭菜、蘿蔔等做餡,這些菜均偏溫熱性,對人體能起到一定的溫陽作用。

2:南方寶寶們:湯圓

冬至吃湯圓在江南較為盛行。做湯圓常用的材料如糯米、芝麻、紅豆等亦是溫熱性味,有較好的健脾作用。脾胃和健,飲食營養才會被身體吸收利用,提高機體的抗寒防病能力,最適合在冬天食用。

相關焦點

  • 21日18時02分「冬至」:陰伏長至日,陽從地底回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12月21日18時02分將迎來「冬至」節氣,從這一天起,我國開始進入「數九寒天」時節,民間俗稱「進九」。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每年公曆12月22日左右為「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四個節氣。與相對應的「夏至」相反,「冬至」這天,陽光幾乎直射南回歸線,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古稱「日短」或「日短至」。「冬至」過後,太陽直射點慢慢向北移動,北半球的白晝逐步變長,夜晚漸漸縮短。
  • 節氣|21日18時02分「冬至」:陰伏長至日,陽從地底回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12月21日18時02分將迎來「冬至」節氣,從這一天起,我國開始進入「數九寒天」時節,民間俗稱「進九」。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每年公曆12月22日左右為「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四個節氣。與相對應的「夏至」相反,「冬至」這天,陽光幾乎直射南回歸線,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古稱「日短」或「日短至」。「冬至」過後,太陽直射點慢慢向北移動,北半球的白晝逐步變長,夜晚漸漸縮短。
  • 2020年冬至12月21日幾點幾分 冬至為什麼又叫進九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12月21日18時02分將迎來「冬至」節氣,從這一天起,我國開始進入「數九寒天」時節,民間俗稱「進九」。  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每年公曆12月22日左右為「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四個節氣。
  • 【科普周周講】今日冬至|天時人事日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
    【科普周周講】今日冬至|天時人事日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養生小貼士 2020-12-21 14: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今日冬至|天時人事日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今日18時02分我們迎來冬至節氣「至」有極致的意思冰益壯,地始坼隆冬時節到了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是一年裡黑夜最長的一天「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今日以後太陽直射點開始向北移動正午太陽高度會逐漸升高北半球的白天也將慢慢變長自冬至開始我們正式進入「數九」天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各地有不同版本的「九九歌」
  • 今日冬至丨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冬至,十一月中。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古人認為,冬至是個值得慶祝的節氣,從這一天起白天漸長、陽氣回升,新的循環又要開啟。萬物復來是大吉,所以冬至的「至」,是終結,是極致,更是新的起點與希望。
  • 今日冬至丨天時人事日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今日18時02分我們將迎來「冬至」節氣從這一天起開始進入「數九寒天」時節民間俗稱「進九」中國古代非常重視冬至節氣,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冬至是一年裡黑夜最長的一天,此後,白天慢慢變長。
  • 唐詩宋詞中的冬至
    《小至》 (唐)杜甫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冬至夜作》 (唐)韓偓 中宵忽見動葭灰,料得南枝有早梅。 四野便應枯草綠,九重先覺凍雲開。 陰冰莫向河源塞,陽氣今從地底回。
  • 廿四節氣 | 冬至:今日日南至
    冬 至 日 南 至而冬至日南至,太陽在能到達的最南的位置,此日太陽的升降是最偏南方的。冬至過後,白晝漸長,日向北行。二至(冬至和夏至)是最早確認下來的節氣。古人經過長久對太陽的觀察,也成了二十四節氣的濫觴。在《山海經·大荒經》記載——東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
  • 天時人事日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 今日18時02分 我們迎來冬至節氣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今日18時02分我們迎來冬至節氣冬至,不僅是最早被確立的節氣,最古老的節氣,也曾經是最隆重的節日,甚至「冬至大如年」,唐宋時期放假七天(過年也是七天),也算是一個「黃金周」了。
  • 冬至問候圖片 冬至詩詞句子 2020古代描寫冬至的古詩詞經典
    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 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大如年」,冬至又被稱為「小年」,一是說明年關將近,餘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 自古以來,冬至的地位便不亞於新年。那麼,在文人墨客心裡,冬至又是如何一番模樣呢?小編精選了幾首古代冬至詩詞,讓大家在過節之際,也能感受到文化韻味的薰陶。
  • 冬至問候圖片冬至詩詞句子 2020古代描寫冬至的古詩詞經典
    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大如年,冬至又被稱為小年,一是說明年關將近,餘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 自古以來,     原標題:冬至問候圖片冬至詩詞句子 2020古代描寫冬至的古詩詞經典     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
  • 冬至詩詞32首(經典珍藏版)
    1.小 至(唐)杜甫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飛灰。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陰冰莫向河源塞,陽氣今從地底回。不道慘舒無定分,卻憂蚊響又成雷。14.辛酉冬至(宋)陸遊今日日南至,吾門方寂然。家貧輕過節,身老怯增年。畢祭皆扶拜,分盤獨早眠。惟應探春夢,已繞鏡湖邊。
  • 悅讀丨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俗話說:「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冬至也意味著一年中最冷的「數九」嚴寒天氣即將到來。古人認為,從冬至起,每數九天算一個「九」,數到九個「九」,共計八十一天後,春天便翩然而至。思念沉沉抱膝燈前影伴身許多文人墨客常在冬至感嘆光陰飛逝,思念親友家人。白居易在《邯鄲冬至夜思家》一詩中寫道:「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 冬至三十二首古詩詞,把握歲末一片詩意
    1.小 至 (唐)杜甫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更有觀臺稱賀處,黃雲捧日瑞昇平。 9.謫官辰州冬至日有懷 (唐)戎昱 去年長至在長安,策杖曾簪獬豸冠。 此歲長安逢至日,下階遙想雪霜寒。
  • 「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已至,春天還會遠嗎,冬至詩句你了解多少
    冬至是時年八節之一(時年八節是指中國比較傳統比較重要的八個節日,分別是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元節、中秋節、冬至和除夕),在古代民間有在「八節」拜神祭祖的習俗。冬至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這一天在我國南方沿海的部分地區至今仍然延續冬至祭祖的傳統習俗;而在我國北方一些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
  • 今日冬至
    今日冬至 2020-12-21 16: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冬至朋友圈文案暖心一句話祝福語 今日冬至節氣的說說句子
    今日冬至節氣到來,大家距離下雪又近了一步,雖然天氣寒冷,起床困難,但是一句暖心的話語就會給予我們以力量,度過這個寒冷的冬天,下面帶來冬至朋友圈文案暖心一句話 今日冬至節氣的說說句子。  冬至是北半球一年之中夜晚最長的一天,願你在這個長夜,能融化掉這一年所有的不快樂。  冬至歡愉,常安常樂。  世界再大,大不過一盤餃子  白天最是時光短,花餃入湯暖夜長  吃點餃子,喝點羊湯,終結這靠抖腿發熱的冬  所謂冬至,日南至,日寒之至,情暖之至,眼前人縱遠,然我心皆是,無處不至。
  • 邂逅30首最美的冬至詩詞:這一天晝短夜長,思念最長!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這一天晝最短,夜最長,陽氣始至。  跟隨冬的腳步,嗅著梅香,看著飛雪,讓你我一起邂逅那一篇篇冬至的絕美詩詞吧~  小至  唐·杜甫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飛灰。
  • 「薦讀」邂逅最美的冬至詩詞:這一天晝短夜長,思念最長!
    跟隨小編的腳步,嗅著梅香,看著飛雪,讓你我一起邂逅那一篇篇冬至的絕美詩詞吧~《小 至》唐·杜甫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飛灰。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