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服務,「天眼通」想打造不一樣的文化視頻創意社區

2021-01-12 獵雲網

【獵雲網(微信:ilieyun)廈門】3月14日報導(文/張雅楠)

縱觀當下直播平臺,「重直播、輕內容」已經成為一個佔比非常大的現象,任何內容都能直播,任何話題都能炒作,使得當下的直播內容難逃單調、無聊、無法形成粘性的魔咒。

天眼通的定位是文化視頻創意社區,想要通過視頻直播方式傳播豐富多樣的青年文化內容,致力於在全民直播時代開闢新的內容生產模式和平臺生態。

近兩年,直播行業持續火熱,有人說to C的賽道已經接近飽和,但是在創始人莫唯書看來,「市場並不存在飽和的問題,直播是一種媒介,就像電視一樣,有湖南臺有浙江臺,應該是百花齊放的狀態。創業關鍵在於自身的品牌與服務是否具有競爭力,比如你的內容質量與風格調性,你所提供的產品功能與配套服務等。」

天眼通目前主要是以微信為入口,H5作為功能之一嵌入天眼通以及內容合作者的微信公眾號裡,用戶無需下載應用,便可觀看直播並轉發分享給好友。

去年4月,莫唯書在H5上直播了第一場活動——清華大學文化講座,當天觀看人數接近2000人。除了文化講座,天眼通還會直播藝術展覽、音樂演出、文化旅遊、科技前沿等一系列青年人群感興趣的時尚潮流先鋒內容。

天眼通並非一個全民直播平臺,團隊會精心製作直播內容並挑選合適的直播合作者。不僅在內容供給方面提高準入門檻,還希望用自製及合制首推內容作為指導示範,同時引入孵化優秀的文創IP和內容創業者,打造高質量有品牌IP價值的內容生態。

盈利模式方面,天眼通的盈利來源主要有廣告贊助、讚賞付費、文化眾籌等。

針對目前的直播市場亂象,莫唯書表示,未來在更垂直和專業化的領域深耕才能扎穩腳跟,全民直播的道路沒有大量的資本支撐是很難玩轉的,未來的盈利道路目前也尚不明確。內容平臺的出路除了像PGC過渡之外,關鍵還在於打造自己的個性化品牌,這一點不僅適用於直播這個媒介形態,在網絡視頻和有線電視領域也是一樣。

截至目前,天眼通已直播超過200場活動,累計點擊量70萬。對於下一階段的規劃,莫唯書表示「我們希望把天眼通的品牌+服務體系打造的更加完善,通過擴大開發團隊完善產品功能,在服務上,隨著與主辦方、自媒體等文創內容提供者合作的深入,可以將服務體系標準化。」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天眼通的APP預計在下個月正式上線。

團隊方面,天眼通團隊目前共8人,成員多為充滿個性與創造力的90後。創始人莫唯書畢業於清華大學化工系,青年文化活動策劃人,豆瓣音樂人。聯合創始人程元畢業於清華哲學系,音樂廠牌創辦人,豆瓣同城主辦方。另一位聯合創始人何凡曾是深圳報業文化記者,知名獨立音樂人。

據了解,天眼通已於去年10月獲得種子輪投資,投資方為水木資本。目前正在尋求天使融資,資金將主要用於團隊擴充、產品升級與日常運營等方面。

 

產品:天眼通
公司:北京天眼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公眾號:tianyantv

1、獵雲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轉載必究,如需轉載請聯繫官方微信號進行授權。

2、轉載時須在文章頭部明確註明出處、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連結。如轉自獵雲網(微信號:

ilieyun

)字樣。

3、獵雲網報導中所涉及的融資金額均由創業公司提供,僅供參考,獵雲網不對真實性背書。

相關焦點

  • 天眼查:打造自營+嚴選的企業服務模式,為創業者提供有力幫助
    尋找一個靠譜、專業,自己又能負擔得起的法律服務團隊,變成了一個剛需。  除了處理法律糾紛外,初創企業還需要工商註冊、財稅代辦、資質許可、商標服務、版權登記等細分服務,除了自己配備人手,一個靠譜的代辦機構顯然更為省錢省心。但目前,國內的企業服務行業是非標行業,產品很難標準化,行業也缺少統一規則。行業門檻低,導致魚龍混雜,服務質量和服務意識差,導致花了錢還辦不成事。
  • 浦東圖書館懿德科藝主題分館打造不打烊的「24小時社區書院」
    三林鎮懿德社區文化中心也是浦東圖書館的科藝主題分館,從機制創新入手,疊加展覽、閱讀、科普、藝術、電競、直播、群文活動等多種功能,為社區注入創新活力,打造全新的社區公共文化服務範式。  當天上午9點,三林鎮懿德社區文化中心打開大門,迎來了30多位讀者。大家佩戴口罩、測量體溫、領取號碼後有序入場。
  • 長城物業陳耀忠:主攻私域服務,打造熟人社區
    從服務人員來看,在相同的環境和流程的情況,不同的服務人員,客戶的感受是不一樣的。而同樣的服務人員和服務環境,但是不同的服務流程,客戶感受也不一樣,比如,從報修到處理完成的關鍵點不同,感受就是不一樣的。在同樣服務人員和服務流程,不同的服務環境中,體驗也不一樣,比如,同樣的服務人員和流程,在三星級的酒店環境和五星級酒店環境體現也不一樣。
  • 打造港澳青年文化創意聚集地
    項目以「錯位、多元、有趣」的概念規劃,圍繞Arts(藝術)、Happiness(幸福)、Adventure(探險)打造澳門特色商業配套和港澳青年創業孵化中心,旨在打造具有網紅打卡屬性的港澳青年文化創意聚集地,為琴澳兩地創業青年搭建具有競爭力的創業孵化平臺,並計劃於今年12月開業。
  • 芒克文化:短視頻背後創意內容的劇本生產商
    原標題:芒克文化:短視頻背後創意內容的劇本生產商如果要問,最受當下大眾歡迎的娛樂方式是什麼?毋庸置疑,那一定是抖音快手為主的短視頻平臺。短視頻已成為網際網路最大的流量池。全球疫情當下,短視頻用戶群正在與日俱增。2020年初,短視頻日活躍用戶達5.75億,日均使用時長達105分鐘。
  • 雙塔街道四社區評上星級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
    近日,從蘇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傳來好消息,雙塔街道4個社區被評為星級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其中,裡河社區被評為五星級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姑蘇區共4個五星級),二郎巷社區被評為四星級,網師巷社區、葑溪社區被評為三星級。
  • 北辰區瑞景街瑞益園打造精品文化社區
    位於北辰區的瑞益園社區,共有居民2178戶、5475人。近年來,瑞益園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始終以「紮根基層、服務居民」為己任,以活躍居民文化生活為抓手,積極打造精品文化社區,創新文化品牌。  該中心面積達600平方米,設有圖書閱覽室、多功能培訓室、書畫室、電子閱覽室等文化活動室,配有電子琴、調音臺、音響、投影儀等設備,每年開展公益性文化活動和各類文化培訓40餘次,近年來為各文體團隊購置演出服裝200餘套。  隨著居民文化需求的不斷提高,室內活動場所已不能完全滿足社區居民的需求。
  • 臺灣文化創意產業概覽
    周末假日園區門口大草原旁年輕人的創意市集,園區內「臺灣味」十足小吃自助餐廳和創意店鋪,明星工作室及其衍生的精品店,使華山園區全天候不停歇,白天和夜晚一樣充滿吸引力。自「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誕生以後,經過政府培育與民間資本的熱情參與,臺灣文創園區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比較有名的有:臺北松山文創園區、臺中文創園區、高雄臺鋁文創園區、高雄駁二文創園區、臺南藍曬圖文創園區等等。
  • 廣州ECAT金沙洲文化創意園兩大措施助力廣州打造直播之都
    消息一經發布,以建設粵港澳創新產業集群為目標,融合文創辦公、電商平臺、網紅直播、電商生態服務、高新科技、產業投融,構建整合全產業鏈條資源的「廣州ECAT金沙洲文化創意園」,引來大批網際網路、電商、MCN企業的租賃諮詢。
  • 公共文化服務直達家門口
    該地塊將用於建設有為館,打造為西樵聽音湖片區高標準、高品質的公共文化場館,為南海文體場館建設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12月22日召開的南海區委十三屆十次全會提出,要推動文化繁榮發展,持續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打造南海文化新地標。
  • 破解養老服務難題 新城區全域打造「飯大爺」服務品牌
    從2018年開始,新城區緊緊抓住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契機,努力盤活和統籌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和社會養老服務資源,在韓森寨街道探索創辦「飯大爺」老年助餐品牌,隨後秉持「鞏固、完善、拓展、提高」的總體思路,進一步完善運營、監管、服務等環節,在全區進行推廣複製。截至目前,新城區已建設16個「飯大爺」老年助餐點,累計服務16萬餘人次,「飯大爺」已成為新城區為老服務的靚麗名片。
  • 【解讀】臺灣文化創意產業概覽
    周末假日園區門口大草原旁年輕人的創意市集,園區內「臺灣味」十足小吃自助餐廳和創意店鋪,明星工作室及其衍生的精品店,使華山園區全天候不停歇,白天和夜晚一樣充滿吸引力。自「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誕生以後,經過政府培育與民間資本的熱情參與,臺灣文創園區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比較有名的有:臺北松山文創園區、臺中文創園區、高雄臺鋁文創園區、高雄駁二文創園區、臺南藍曬圖文創園區等等。
  • 2019健康文化大會暨講好品牌故事創意盛典
    紀錄片計劃拍攝一千集每季60集,每集時長5分鐘,攝製完成之後,該紀錄片將聯合國內權威發行部門面向各大電視平臺、網絡視頻平臺、社交媒體平臺、戶外視頻、移動視頻、樓宇視頻、手機視頻等發行播出;通過國家中宣部對外推廣局和對外合作機構同時向國外發行。
  • 海寧探索助企服務新模式 打造活力「四社」的工業(產業)社區
    海寧首個工業(產業)社區揭牌海寧建設的工業(產業)社區是黨建引領下小微園區「社區化」管理模式的一種探索,將城市社區「服務居民」的理念和小微園區「服務企業」進行掛鈎對接,引入精細化服務方法,努力解決園區內生產服務不精準、生活服務沒人管、非公黨建覆蓋慢等問題,實現社區既是園區「管家」,也是企業「保姆
  • 打造文旅「中國服務」品牌
    致辭既宣示了中國擴大開放新舉措,向世界展現中國打造更高層次改革開放新格局的信心和行動,同時也為未來國際服務貿易的更好開展指明了方向。作為全球首個服務貿易領域綜合性展會,本屆服貿會共舉辦高峰論壇等190場論壇及洽談活動,吸引了148個國家和地區的1.8萬家企業和機構、10萬人報名參展參會。
  • 大連藝術學院打造「大藝至臻」大學生創新創意品牌
    央廣網大連11月29日消息(記者 賈鐵生 通訊員 楊賢東)11月28日,第五屆「大藝至臻」創新創意大賽頒獎典禮在大連藝術學院一號演播廳採用線上直播的形式舉行,來自全國34所高校的大學生獲獎者及青年創客們以雲匯聚的方式參加。
  • 小電科技獨家入駐深圳長龍MALL,打造社區型商業中心服務新標杆
    以安全、便捷、高效的共享充電服務打造社區型商業服務的全新標杆。 隨著城市商業的蓬勃發展與日漸革新,社區商業作為最能體現城市文明進步和生活便利服務的商業形態已經成為政府發展規劃的重要內容。「家門口」的商業屬性日益加強,便利和時效是其不可或缺的功能,而好的社區商業應該是「家」的延伸,併兼顧鄰裡社交及社區凝聚的公共屬性。
  • 金家嶺街道魯信長春社區黨委打造「惠風長春」黨建品牌,推動黨風政...
    當看到昔日「空白牆」變成了現在的「黨建文化牆」,昔日林蔭道變成了如今的「文化長廊」,家住魯信長春社區的老黨員張大爺顯得喜不自禁,他興奮地帶著記者從社區辦公樓走到文化長廊,訴說著社區不小的變化。歷經數月的時間,魯信長春社區黨建示範點建設已接近尾聲,「惠風長春」黨建品牌也逐漸深入人心。今年,金家嶺街道黨工委著力建設社區黨建示範點,將更有利於發揮黨建引領的作用,凝聚黨員力量,更好地為百姓服務。
  • 實施文化惠民工程 打造文化服務「濱海模式」
    如今的濱海新區,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科技館等高大上的文化場館林立,文化形式多樣,文藝人才隊伍也越來越壯大,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豐富充實、日新月異。完善設施 打造濱海文化航母2018年4月,濱海新區獲得第四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資格,並逐步紮實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 新勝社區極力打造熟人社區
    新勝社區成立四鄰建設專項隊伍,組織網格員入戶走訪,了解群眾所需,整理匯總詳細分析,召開居民代表專項會議,徵集民意群策群力,用真情和真心拉近社區與居民之間的關係,打造熟人社區,激活基層群眾自覺性和創造性。社區「幫」忙,提升能力四鄰社區創建的主體力量是志願者,主要活動方式是志願服務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