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唯一孤獨的人,而自由常常是件孤獨的事 敕使河原宏

2021-02-15 黑藍

「面具會徹底毀滅所有人類的道德,名字、地位、職業……所有這些標籤都將不再重要,彼此之間都會感到陌生。獨自一人將會是自然而然的,將沒必要為此感到心虛。」——《他人之顏》

穿過遙遠迷途的「褶皺」

敕使河原宏的電影是拍給不安者看的。

早《他人之顏》兩年,敕使便在《砂之女》中借昆蟲學家之口,道出了現代人的普遍性苦悶:「所有那些文書,合同、執照、身份證、轉讓契約、登記、支票、借條、文憑、暫住證、會員證、保管證,甚至是家譜,有什麼用?」

異曲同工的是,無論《他人之顏》抑或《砂之女》(以及另一部構成三部曲的《陷阱》)都是關於現代人的身份迷失。《砂之女》中的迷失是將肉體拋擲於荒野,《他人之顏》中的迷失則是給主角戴上面具。


他人之顏 1966

但不同於《砂之女》中以荒漠為藍本的空間「褶皺」,《他人之顏》中的「褶皺」則更多傾向於時間。換句話說,《砂之女》中的時間是被抽空的,物理性流動的荒漠頂替了時間的流動。《他人之顏》中的空間相對穩固(除了變幻莫測的醫生診所),唯有主人公奧山的臉經歷了一場時間的瞬變。而在時間與容顏之間,褶皺充當了間隙角色,並藉由鏡子顯影。我想,這也是日後金基德何以用「時間」之名刺探整容手術的緣由。

褶皺就像陰影,就像幽靈,就像遊魂。褶皺註定是讓人不安的,它是我們需要穿越的人類迷宮中的無數陰溝與歧路。然而,醫生手術臺上的那張假面,為了尋求逼真,卻註定少不了褶皺,這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命運藩籬。這一刻,作為現代人的我們的臉,開始湧現出流沙屬性,而每個人的體膚便是一座自給自足的微型沙漠。


砂之女 1964

然而,最可怕的是,還有人類內心的褶皺,就像沙漠中驟然洞開、暗流噴湧的深淵,正如醫生所言「面具會徹底毀滅所有人類的道德」。當面具更合臉時,昔日飽受毀容之苦的奧山徹底成為一個新人,一個沒有登記的隱形人。

於是,瘋狂的復仇之旅黑暗上演。而在諸多復仇計劃中,引誘妻子無疑是最讓奧山享受復仇快感的一次。那一刻,他對她說,我們是兩個準備通姦的陌生人。

隱藏容顏被認為是高尚的

在奧山與妻子的某場談話中,妻子道出「女性從來沒有隱瞞自己化妝」的事實,她借《源氏物語》中的話「隱藏容顏被認為是高尚的」來加以明證,但奧山並不相信。在奧山看來,女人化妝不過也是一種面具罷了,除了取悅異性,別無它用。

但奧山不曾明白的是,化妝雖然遮蔽了真面,卻是以邀請姿態迎向他人;而纏滿繃帶的奧山自己卻是以格格不入的姿態面對這個世界,全然與他人背道而馳。於是,仲代達矢飾演的奧山,便從始至終都躲藏在面具背後,前半場戲以繃帶,後半場戲以假面。(印象中,馬牛有篇小說叫《妻子嫉妒女傭的美貌》,有異曲同工之妙。)


他人之顏 劇照

無疑,頭裹繃帶的奧山是日本影史上最負盛名的角色之一。與此類似的角色不勝枚舉,如三木聰《熱海的搜查官》中的東雲麻衣、阿莫多瓦《吾棲之膚》中的薇拉、市川昆《犬神家族》中的佐清、板尾創路《月光假面》中的森乃家兔、喬治-弗朗敘《沒有面孔的眼睛》中的克麗絲汀,等等。而藏匿在這些繃帶或面具背後的臉孔,也因其視聽感知上神秘心理效應,而各自被賦予了符號意味。縱觀敕使的《他人之顏》,看似從頭到尾都在拍臉,其實卻根本沒有真正的臉。我們目力所及的,不過是由繃帶構建的醫療面具,以及看似瞞天過海的人造假臉罷了。


安部公房在他的小說原著裡寫道:「真面乃是對假面不完整的模仿。」無疑,這句話道出了「人生而為人」的悲劇秉性。人為建構的假面,註定逃不開完美無缺的庸俗命運。比如奧山疑慮醫生為何要給假面留一顆痣,醫生說因為大多數人都會有缺陷。無獨有偶,這也是人體與藝術品的區別所在,活體的斷臂者終究成不了女神維納斯,而只能是殘疾人的宿命。於是,奧山最後殺死了醫生,他需要守住這個虛假的秘密,即便孤獨至死。

敕使河原宏的「鐵三角」

日本新浪潮風起雲湧的六十年代,也是敕使河原宏作為導演的創作巔峰期。1962年《陷阱》,1964年《砂之女》,1966年《他人之顏》,1968年《燃燒的地圖》,兩年一部的穩定創作,且全部改編自安部公房小說,其中後三部在文學領域合稱「城市失蹤三部曲」;但在電影領域,前三部最為聲名遠播,合稱「安部公房三部曲」,或「存在主義三部曲」。


他人之顏 劇照

在《他人之顏》的結尾,安部公房道出「自由即孤獨」的真相,而敕使河原宏的鏡頭則恍然對準了滿大街影影綽綽的無臉之人,正如醫生對奧山所言「你不是唯一孤獨的人,而自由常常是件孤獨的事」。伴隨著武滿徹科幻氣味濃鬱的配樂,三人聯手向影史獻祭了一個孤獨而偉大的結尾。

他人之顏 劇照

至於敕使河原宏所謂的「鐵三角」,指的便是他與安部公房,以及鼎鼎大名的配樂大師武滿徹。回想影片中奧山與醫生常去的那家新橋酒吧,總有人在演唱一首如左岸香頌般的圓舞曲,旋律如迷,人生如歌,恰是對《他人之顏》的最好註解:

Ich schaue dir ins Gesicht,das vor mirsteht

我看著在我面前的你的臉

doch erkenn' ich dich nicht mehr.

但我認不出你了

Wo bist du? Wo bist du?

你在哪?你在哪?

von gestern,du?

你來自昨天?

Einst im Nebel sah ich dich so

我曾在霧裡看見你

wie hinter milch'gen Glas gestellt,

就像在乳白色的玻璃後

du warst mir nah, und doch weitentfernt.

你近在眼前,卻又遠在天邊

Einst im Mondschein

我曾在月光中

wie in gläserne Haut gesteckt

看見你蒼白的皮膚

du warst mir gut, doch entfremdet.

你這麼近,卻仍是個陌生人


敕使河原宏, 日本新浪潮電影導演,拍攝了一些關於個性自由、生活的意義等充滿獨特性的哲理訓誡片。代表作《陷阱》、《砂之女》、《被燒毀的地圖》等。


陸支羽,浙江人,一九八七生。看電影,寫東西,常和朋友在「鯨魚放映室」玩耍,隨性打理自媒體「看電影看到死」。


heilanwenxue

老鷹翅膀兩邊的羽毛是不對稱的

點擊主菜單「過往精選」,可查閱往期文章

投稿請發至heilan@163.com,只求質量,無所禁忌

加微信好友

heilan8

了解更多黑藍動態

相關焦點

  • 敕使河原宏,新浪潮電影與草月流
    現代派敕使河原宏和多位美術以及建築師的合作,如山崎正夫,還有建築師磯崎新(Arata Isozaki)。敕使河原宏曾深受超現實主義流派和現代主義的影響,如布努埃爾、達利和畢卡索等。美術敕使河原宏年輕時著迷抽象派和現代主義,這影響到敕使河原宏的布景與鏡頭。在他的電影裡,常出現與現代藝術遙相呼應的超現實主義鏡頭(如布努埃爾)以及現代繪畫般的構景,將電影與美術融會貫通。
  • 導演合集44 敕使河原宏【16部】
    下面是正題:敕使河原宏,日本知名導演。敕使河原宏父親敕使河原蒼風為草月流花道的創始人。曾就讀於東京藝術大學,專攻油畫專業,在校時加入了由岡本太郎、安部公房創建的前衛藝術小組「世紀」,他最成功的作品多是改編自安部公房的作品。敕使河原宏是與今村昌平和羽仁進同輩的日本導演,在六十年代已經鋒芒畢露。他在故事長片和紀錄短片都迭有佳作。
  • 以《他人之顏》例,探索敕使河原宏背後獨特的存在主義色彩
    文|嘮嘮豆說到日本電影,導演敕使河原宏的影視作品卻始終被電影研究者漠視,但其電影作品卻蘊藏著得天獨厚的研究價值,而他的代表作之一《他人之顏》更是成為經典之劇。在這部影片之中,導演為觀者講述了一個極具寓言色彩的故事,藉助科幻的故事構架向我們展示了他對人性的探討與思考,冥冥之中道出自己對人性的獨到見解。
  • 《他人之顏》真實的孤獨,虛偽的自由!
    每一個角色都深陷入正反論證,正向的真實(孤獨),反向的虛偽(自由)。毀容的苦楚下(一男一女,丈夫與半邊臉毀容的女子),有一顆被容顏摧毀的「自我」,而完好的面容下(一女一男,妻子與醫生),有一顆被虛偽吞噬的「自我」。
  • 【3月4日影視沙龍預告·一砂一世界 一葉一菩提】敕使河原宏《砂之女》
    視覺之美,配樂之妙,表演之豐富,每個細節都經得起反覆推敲與仔細品味,敕使河原宏的《砂之女》在人與社會關係這個哲學主題上達到了電影藝術的高峰。
  • 《他人之顏》自由,常常是一件孤獨的事
    職業…所有的標籤將不再重要,彼此之間會感到陌生,獨自一人將會是自由自在的,將不會再為某些事感到心虛…」這些臺詞,才是電影真正想表達給觀影人的。對於奧山來說,毀容帶給他的是無限的痛苦。他想熄滅世上所有的燈,或者挖出所有人的眼睛。他並不想以此面容成為自己的符號。就像秘書根據繃帶認出他的時候,他是憤怒的。帶上了面具,他成為了一個嶄新的人,他不再崇拜黑暗。
  • ​孤獨是自由的開始,自由讓你享受孤獨
    《開啟你的高維智慧》裡說:我們都曾孤獨地行走在心靈的原野上,快到山頂時,該遇到的人自然會遇到。學會享受孤獨,高質量的與孤獨相處,在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時間裡,學習是最容易取悅自己的方式。所以,這世間,沒有簡單的事,只有你願或不願去做的事。所有看起來的毫不費力,背後都是拼盡全力。但我們樂於如此,因為孤獨的背後,是自由。在孤獨裡拼盡全力的人,終會得到自由,而自有,便是我們終身追求的目標。
  • 享受孤獨的人,才配有自由
    作者:洞見·不雨亦瀟瀟享受孤獨的人,才配有自由。生長在懸崖邊的樹,雖然沒有同類相伴,但它卻更接近天空,擁有一片更廣闊的自由。林語堂說:「人間繁華多笑語,惟我空餘兩鬢風。」品味孤獨的時候,你會站在塵世喧囂外,多少熱鬧,都與你無關,世人皆醉我獨醒。
  • 《孤獨的價值》:享一寸孤獨,有一寸自由的歡喜
    很多事情也並不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關係,十年前雖然有很多時間和空間上的自由,但孤獨的感受並不少,心態上也做不到很好。十年後表面上時空的自由所剩無幾,但卻多了一番穩妥和篤定,反而精神上自由了很多。日常以外,閱讀,寫作,向比自己優秀的人學習,汲取能量。自我迭代,慢慢打破一些固有的舊思維。
  • 有時候孤獨並不是壞事。只有孤獨才能享受的幸福《孤獨的美食家》
    孤獨也有孤獨的好處,孤獨也是一種自由,不被時間和社會所束縛,隨心所欲,尋找幸福。而今天我要講的作品就是以孤獨為主題的美食番,那就是深受吃貨熱愛的漫改日劇《孤獨的美食家》《孤獨的美食家》對於國內的吃貨們來說,想必大家也聽說吧,在日本,它被譽為深夜檔電視劇金字塔,在中國也是深受吃貨的熱愛,影響力和知名度實非常大。
  • 有時候孤獨並不是壞事。只有孤獨才能享受的幸福《孤獨的美食家》
    孤獨也有孤獨的好處,孤獨也是一種自由,不被時間和社會所束縛,隨心所欲,尋找幸福。而今天我要講的作品就是以孤獨為主題的美食番,那就是深受吃貨熱愛的漫改日劇《孤獨的美食家》《孤獨的美食家》對於國內的吃貨們來說,想必大家也聽說吧,在日本,它被譽為深夜檔電視劇金字塔,在中國也是深受吃貨的熱愛,影響力和知名度實非常大。
  • 天蠍座,為何常常與孤獨相伴?
    而還有些人卻喜歡獨處,喜歡享受屬於自己的一個人的世界。 比如,拿天蠍座舉例。能夠了解天蠍座,真正走進天蠍座類型的人並不多,因此很多時候,天蠍座在外人眼中看起來就是一個獨來獨往的孤獨之人,那麼,天蠍座是否真的喜歡獨處?孤獨感又為什麼與天蠍座相伴呢?
  • 《孤獨的價值》:孤獨,是最高級的自由
    文/葉小禾孤單是一個人獨處的時候,而孤獨卻總是在繁華喧鬧的時候,內心突然感覺莫名的孤獨,一種無人懂你的無助。日本哲學家三木清說過,孤獨不是在山上而是在街上,不在一個人裡面而在許多人中間。網絡時代,便於人與人之間的聯繫,人人都有朋友圈可以分享自己的喜樂,還有許多不同的群。每天消息不斷,好像認識的人越多,朋友就越多似的。
  • 《孤獨的價值》:孤獨,並不是你不合群,而是不隨波逐流
    文 |晴風圖 |網絡不知道有沒有一些時刻,你覺得孤獨不已呢?覺得好像自己沒有別人快樂,看著很多人和朋友出去吃飯,和朋友聚會,總覺得自己老是一個人,與人格格不入。有時候我們就在想,是不是很可憐,過得很悲慘,甚至會抑鬱。但其實孤獨並沒有那麼可怕,孤獨也並不是一件壞事,反而孤獨對我們來說其實是一件很好的事。
  • 孤獨,是一個人最高貴的自由
    獨有之人,是謂至貴。」 熱鬧是別人的狂歡,孤獨是自己的自由。 一個人左右逢源,未必能和自己好好相處; 和別人打成一片,未必能忍受一人時的孤獨。 有智慧的人,都喜歡獨處,內心清靜,便是自由。 你送別人,別人送你,沒有誰可以相伴一生。 莊子的妻子死了,莊子敲打著瓦盆唱歌。 惠子說:「你這樣做,不會太過分了嗎?」 莊子說:「人生在世,就像春秋四季,死後回歸自然,我又何必哭泣?」 相聚短暫,孤獨綿長,學會與孤獨為伍,才能找到浮世清歡。
  • 鄧紫棋《孤獨》| 真正孤獨的人,是上癮且開心的
    ;一個人" ,其實不是,即使一群人也會感到孤獨,因為孤獨不是外在的而是內在的。現在越來越多人開始認可她的音樂,敬佩她的能力,但仍然有小部分人覺得她的水平在退步,甚至不如以前《Xposed》等專輯。她沒有沉溺在大眾的讚美中,也沒有無視小部分人的抨擊聲。真正的強者不是沒有眼淚的人,而是含淚孤獨奔跑的人。
  • 你的孤獨,雖敗猶榮。享受孤獨才是真正的自由
    也許你現在仍然是一個人下班,一個人乘地鐵,一個人上樓,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睡覺,一個人發呆。然而你卻能一個人下班,一個人乘地鐵,一個人上樓,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睡覺,一個人發呆。很多人離開另外一個人,就沒有自己。而你卻一個人,度過了所有。你的孤獨,雖敗猶榮。
  • 喜歡一個人孤獨的聽歌的星座,不是不愛只是自由挺好的!
    水瓶座:喜歡自由而孤獨一直以來,水瓶座的人都喜歡獨處,他們不喜歡和別人有太多的交流。她們熱愛自由,認為太多的伴侶會影響她們。因此,他們通常會選擇自己獨處。喜歡一個人的時候就好了,喜歡在安靜的夜晚聽歌。水瓶座更愛玩樂,嚮往自由,喜歡新鮮的東西,他們對於婚姻的長久束縛都是會選擇一個相對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就算這樣的單身生活少了那些溫暖,沒人噓寒問暖也在所不惜。
  • 世界上最孤獨的事,不是你愛的人離你而去,而是跟不愛的人在一起
    作者:胡楊映月在這個世界上,說起孤獨,說起關於愛情和婚姻裡的孤獨,恐怕沒有經歷過那種「一個人的孤獨變成兩個人的寂寞」的人所能理解的。愛情也好,婚姻也罷,說起孤獨,恐怕不是我們所深愛的人離我們而去留給我們的那份無所適從的寂寞感:自己所愛的人如果離開了我們,我們可以一個人走路,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睡覺,一個人聽音樂,一個人靜靜的呆在自己的世界裡享受那份雖然悽美但回憶卻很溫柔的孤獨……然而,如果是「一生要跟自己所不愛的人生活在一起」,這樣的一種感受,你想到過是什麼滋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