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玉豆帶狀複合高效種植模式」在恩施州獲成功

2021-01-08 恩施新聞網

恩施日報訊(通訊員李求文、李必欽)近日,由中國農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華中農業大學等單位組織的專家團隊來到恩施市三岔鎮,對採用「薯玉豆帶狀複合高效種植模式」種植的10餘畝大豆進行現場測產驗收。

據了解,由恩施州農科院稻油所和州農技推廣中心試驗推廣的「薯玉豆帶狀複合高效種植模式」,驗收產量為151.5公斤/畝,加上前茬驗收馬鈴薯畝產1630公斤,套種玉米畝產510公斤,實現一年三熟平衡增產增效,超額完成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和湖北省糧油作物高效模式集成推廣項目的預期指標。湖北省農技推廣總站和恩施州農技推廣中心計劃將此項技術作為湖北省山區旱地農業發展主推技術加速推廣利用。

「薯玉豆帶狀複合高效種植模式」是在引進四川農業大學推廣的「麥玉豆帶狀複合種植模式」技術基礎上,結合恩施州生產實踐試驗改進的。與我州傳統套種模式相比,其優勢在於擴大馬鈴薯的種植行比,通過兩到三行馬鈴薯套種兩行玉米,馬鈴薯收穫後再種植大豆、蔬菜、雜糧及經濟作物等,使馬鈴薯及後茬作物面積顯著增加。

玉米主要通過種植大穗型品種和壓縮株距保證密度,並有效利用玉米的邊際效應,實現光溫資源的充分利用和田間生長環境的改善,從而減少玉米對套種作物的蔭蔽,降低全田病蟲危害,保證後茬作物的順利成熟。不僅有利於經濟作物的輪作換茬和耕地質量恢復,帶狀加寬以後更有利於農機作業。

相關焦點

  • 「恩施土豆」綠色高效生產技術
    目前恩施土豆商品薯小中薯更受市場歡迎,建議適當加大種植密度。單作種植情況下,中晚熟品種單行種植,行距60~70釐米,株距25釐米,密度3800~4500穴/畝;單壟雙行種植,大行距120釐米,小行距30釐米,株距25~30釐米,品字形種植或移栽,密度3800~4500穴/畝。早熟品種參照中晚熟品種適當提高密度,以4500~5500穴/畝為宜。間套作推薦寬幅套種,密度以3300穴/畝左右為宜。
  • 玉豆栽培技術,科學措施很重要,幾個問題要上心
    一、栽培季節玉豆對光照要求較高,光照弱會引起植株徒長;喜溼潤,但生長初期不宜過溼;比豇豆耐寒性好,但不耐高溫和霜凍。在廣州地區主要在春、秋兩季種植。二、類型及品種玉豆有蔓生和矮生兩大類型,廣州地區大面積種植的品種都是蔓生種,主要有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的12號雙青玉豆、35號玉豆,廣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的12號玉豆、穗豐3號玉豆,廣州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廣玉1號玉豆。三、栽培技術(一)起畦播種大面積種植不宜與瓜果豆類連作,宜選擇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
  •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陽地村:玉豆迎豐收 農民採摘忙
    近日,獨山縣基長鎮陽地村的紅、白玉豆迎來大豐收,鬱鬱蔥蔥的園子裡,豆葉隨風搖曳,竹架下,一行行飽滿修長的玉豆懸掛枝頭,在陽光的照耀下,折射出紫中帶綠的暈光。工人們三三兩兩分散在各處忙碌採摘著,隨著一聲脆響,新鮮的玉豆應聲摘下,隨手放入身旁的桶裡,他們有說有笑,但採摘的速度卻絲毫不減,動作嫻熟利索,忙而有序,一盞茶的功夫整個桶就裝滿了。
  • 玉豆如何高產栽種?農業專家教授知識
    南都訊 記者申鵬 通訊員鍾靈秀 周婉華 12月8日下午,市供銷社工作人員到海宴鎮,趕在當地種植戶冬種前,為種植戶開設「玉豆高產栽培技術」培訓班,用科學的技術知識支持種植戶增產增收。
  • 地面頻道的功守道:日播帶狀節目模式
    更加聚焦、更加接地氣的日播帶狀節目模式是一種不錯的編播策略。如果地面頻道能夠立足自身特色,努力開發優質的日播帶狀節目,就有可能在與衛視頻道的激烈競爭中形成錯位競爭,發揮比較優勢。日播帶狀節目指的是那些進入頻道日常播出序列、每天在固定時段連續播出的節目。
  • 種植基礎|綠肥種類及種植模式
    因此綠肥種植利用長時間處於自生自滅狀態,而國家政策性投入和引導的缺失,也使農民種植利用綠肥的積極性不高。據了解,我國綠肥種植面積最高峰曾經達到約0.10億~0.15億公頃,並持續穩定多年,而當前樂觀估計只有0.03億公頃。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組織實施的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綠肥作物生產與利用技術集成研究及示範」項目2008年在北京啟動。
  • 常州溧陽:陸笪小香薯 邀您來品嘗
    近年來,陸笪村結合當地氣候、土壤優勢,大力發展小香薯種植產業,採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打造出一條特色鮮明的小香薯產業發展道路。陸笪小香薯種植基地前幾年,村裡農地股份專業合作社嘗試種植了30多畝綠色有機小香薯,此舉成功為村集體經濟增收,讓不少村民嘗到小香薯的「甜頭」。
  • 紅薯種植要怎麼育苗?什麼時間種合適?老薯農的經驗要記牢
    在我國的紅薯種植方面,由於南北方溫差大,紅薯育苗時間也要根據自己當地情況定,很多薯農也不知道什麼時間進行,都是在集市上購買紅薯苗。 2.薯秧育苗法 這種方法就是截取春薯的旺秧,每個苗20-30cm長,直接進行無根種植。
  • 地面頻道日播帶狀節目模式的競爭化優勢及開發重點思考
    但在日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黃金時段之外的時段也需要重新開發,相應地,日播帶狀節目編播形式也需要舊話重提了。本文利用CSM媒介研究的收視率調查數據,對地面頻道日播帶狀節目現況做一個梳理和分析,希望向地面頻道的經營者重申日播帶狀節目編排的重要性,並嘗試發現未來帶狀節目模式開發的方向。日播帶狀節目指的是那些進入頻道日常播出序列、每天在固定時段連續播出的節目。
  • 家常菜蔬菜四季豆的種植方法,漲知識了沒?
    菜豆(又叫玉豆、四季豆)原產中南美洲,喜溫暖不耐霜凍,但比豆角稍耐寒。種子發芽適溫15—18℃,生長適溫18—20℃,開花結莢適溫20-25℃,氣溫如果低於15℃或超過30℃,則授粉受精不良,出現大量落花落莢。玉豆喜強光,多數品種對光周期不敏感。
  • 江蘇泗洪:薯農賣紅薯為何賣出「薯怨」
    泗洪縣紅薯種植大戶張榮強說,今年開春種植時,當地紅薯種植加工龍頭企業以1.5元一斤的價格統一派發種苗,並口頭承諾用了種苗的種植戶,等到紅薯上市時,可按照每斤0.35元價格收購。由於今年紅薯市場行情下行,一些紅薯販子到地頭的收購價不到0.3元,當地龍頭企業卻不願託底收購。  薯農張蘭種了近9畝紅薯,一畝地可以收五六千斤,「龍頭企業不來收,放著也怕掉價,只能賣給小商販了。」
  • 【薯典】馬鈴薯「隴薯6號」簡薦
    點擊菜單「社群中心」可獲得更多薯界朋友的通訊地址及電話號碼,還有薯企名片名錄。
  • 紅薯扦插種植新方法,壓、埋、疊三位一體,結薯均勻,產量非常高
    薯根繁育出苗法。在紅薯收穫後選取健康的薯根在合適的空間內進行溫室移栽,保留2-3個藤枝,不保留葉片葉柄修剪到1-2cm培育。薯藤繁育出苗法。在紅薯收穫後選取健康的薯藤,不保留葉片修剪至1-2cm繁育。薯藤冬眠繁育出苗法。按照第三條的方法得到薯藤後,用0.5%的安菲特林溶液浸泡兩分鐘,促進藤蔓休眠,進行覆土冬眠,待來年進行移栽種植。
  • 芙蓉墩鎮三聯村:創新輪作模式 打造高產高效農業
    芙蓉墩鎮三聯村:創新輪作模式 打造高產高效農業 2020-09-17 19: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薯語創始人黃亮:「搶灘」新零售 打造烤薯小吃大品牌
    但市場上五花八門的烤薯,單一簡便的製作方式,導致烤薯產品標準化缺失,專業程度偏低,這也讓消費者在購買烤薯時無所適從。沒有標準化的行業品牌,是包括烤薯在內傳統小吃界的主要現狀。面對這樣的行業窘境,上海薯語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薯語)創始人兼CEO黃亮決心破局。2016年,黃亮及團隊成員在上海成功開了第一家薯語線下實體店。薯語一經出現,引來不少年輕消費者駐足,薯類等烤制食品也以一種全新的面貌走入大眾視野。
  • 恩施州商標註冊服務提速
    當日,州市場監管局負責人來到恩施市民之家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恩施州商標受理窗口,為恩施貝京酒店有限公司頒發商標註冊證。這是恩施州商標受理窗口啟動運營以來頒發的首批商標註冊證之一,標誌著恩施州商標受理窗口幫助企業完成了商標註冊全流程。為推進商標註冊便利化,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同意在恩施州設立商標受理窗口,由州市場監管局代為受理商標註冊業務。
  • 種下「致富薯」 收穫新希望——寫在全國馬鈴薯產業現場推進會和...
    屆時將帶來一場數位化、產業化、學術化、市場化的「薯」鄉盛宴。近年來,我省立足資源優勢,把馬鈴薯產業作為全省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來扶持,促進了馬鈴薯產業的快速發展,其已成為帶動我省農民致富的支柱性產業。從「寶貝蛋」「救命薯」「溫飽薯」,到如今的「脫貧薯」「致富薯」「小康薯」。
  • 【薯品】馬鈴薯「隴薯8號」簡薦
    有好建議請點擊底部「寫留言」! 抗晚疫病,對花葉病毒病和卷葉病毒病具有很好的田間抗性。2013年張掖市農科院在3個點進行的高澱粉品種篩選試驗中,畝產3894.9公斤,比對照隴薯3號增產10.48%,澱粉含量20.6%,畝產澱粉802.3公斤,居11個參試品種第1位,比對照隴薯3號畝增產澱粉185.4公斤,澱粉增產率30.1%;2013年古浪縣種子服務站在古浪縣黃羊川進行品種引進試驗中,隴薯8號畝產2444.46公斤,澱粉含量22.07%,畝產澱粉539.49公斤
  • 土豆植株萎垂捲縮、薯塊腐爛?都是晚疫病惹的禍,提早預防很關鍵
    土豆是農村最普遍種植的蔬菜種類之一,因為吃法多、口感好,深受大家的喜愛。在農學博士的老家,就有很多人種植土豆,多的農戶種了五六畝地,是一年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前幾天,家裡的表叔給農學博士發消息,說他在山地裡種的土豆,有些植株出現了萎垂捲縮,扒開下面的土層,發現土裡的薯塊已經腐爛了,問我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