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豆為豆科菜豆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別名菜豆、四季豆、龍芽豆,具較強的耐寒性,以嫩莢為食,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胺基酸、維生素和胡蘿蔔素。
一、栽培季節
玉豆對光照要求較高,光照弱會引起植株徒長;喜溼潤,但生長初期不宜過溼;比豇豆耐寒性好,但不耐高溫和霜凍。在廣州地區主要在春、秋兩季種植。
二、類型及品種
玉豆有蔓生和矮生兩大類型,廣州地區大面積種植的品種都是蔓生種,主要有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的12號雙青玉豆、35號玉豆,廣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的12號玉豆、穗豐3號玉豆,廣州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廣玉1號玉豆。
三、栽培技術
(一)起畦播種
大面積種植不宜與瓜果豆類連作,宜選擇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起深溝高畦,畦寬1.5米(包溝),畦高20~30釐米。在廣州地區分春、秋兩季種植,春播1-2月播種,雙行植,株距13釐米;秋植以9一10月播種為宜,播種可稍密,株距為10釐米。
(二)做好種植保護措施
春季種植玉豆,如果當年氣溫較低、溼冷,對玉豆前期生長威脅較大,如不採取防寒措施,容易造成爛種、死苗。要根據天氣情況,在播種後畦面用薄膜覆蓋,待苗出齊後用塑料薄膜小拱棚覆蓋保護。春種玉豆,為提早上市,可提早在12月20~25日播種,但如果當年天氣寒冷,碰到強寒潮,往往會凍死植株,造成失收。秋季種植玉豆,如果播種時氣溫較高,要做好降溫防熱工作,播種後要及時淋足水並覆蓋涼爽紗降溫。
(三)加強肥水管理
原則上秋植玉豆早施可促花,春植玉豆花後才多施。要施足基肥,畝施1000~1500千克腐熟有機肥和50~60千克優質複合肥。秋植玉豆生長期短,開花結莢期比較集中,除施足基肥外,前期還要早施肥水,促進莖蔓生長,提早開花結莢。
在第--片真葉展開後即用2%複合肥水追肥,以後每隔5~7天追肥一次。開花結莢後還要重施一次追肥,一般畝施復 合肥25~30千克加尿素4~5千克。春植玉豆花前期注意少追肥,花後勤施,結莢期重施。春植玉豆生長旺盛,宜少施尿素等氮肥,苗高30釐米以上開始追肥,開花結莢後重追肥,畝施複合肥25~30千克加氯化鉀4~5千克。
每星期淋施水肥一次,採收盛期再追施重肥一次。種植玉豆,採用根外追肥,可促進開花,提高莢果的品質。經常用2%的過磷酸鈣或3%的磷酸二氫鉀作根外追肥噴灑植株葉面,可減少落花落莢,增加產量。
(四)採收
玉豆一般在落花後10~15天採收,盛莢期可2~3天採收一次。豆莢裡的種子尚未顯露或略為顯露時就要及時採收,否則豆莢纖維增多,影響商品價值,也容易引起落花落莢,降低產量。
四、病害防治
1.猝倒病
猝倒病是玉豆苗期最常見的病害。發病初期幼苗基部呈水漬狀,後變為黃褐色,植株子葉未凋萎,幼苗突然猝倒。初春期間易發生。
防治方法:①要選擇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的田塊,出苗期間要噴施2%的過磷酸鈣或3%的磷酸二氫鉀,提高抗病能力。②加強管理,幼苗期要保溫,雨水天防止水浸,所施有機肥料要充分腐熟。③發病初期,清除病株,並可噴施7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等防治。
2.枯萎病
幼苗、成株可發生,莖基部變褐色縊縮,葉片萎蔫下垂,直至全株萎蔫枯死。.
防治方法:①實行輪作,不與瓜果、豆類作物連作。②選擇地勢較高的田塊種植,有機肥料要充分腐熟;種植前要對土壤進行消毒,撒石灰,深耕曬白。③發病初期要清除病株,並對病穴消毒;可選噴43%好力克懸浮劑2000~3000倍液、25%敵力脫乳油1 200倍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