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最大的恐懼,是未知——《地心引力》

2020-12-24 藍同學的影視圈子

「溫度在華氏+258度和-148度之間波動,沒有傳播聲音的介質,沒有大氣壓力,沒有氧氣,生命無法在太空中存活。」

大家好,我是藍同學。每當我們仰望星空,或許常常迷戀驚嘆於銀河的浩瀚、宇宙的廣闊。那麼大家又是否想像過太空中的樣子呢?有沒有對太空漫步心生嚮往呢?今天為大家帶來的2013年的電影《地心引力》會想大家生動的展示太空,但或許也會打消一些人對太空的嚮往與渴望。

《地心引力》

影片從寂靜的太空中展開。斯通博士是一個天資聰穎的工程師,接受了一次航天飛行任務,與她同行的是經驗豐富的太空人麥特。斯通被接上了機械手臂,要在哈勃望遠鏡上安裝新的電子掃描系統,仍是太空新人的她在太空中感覺到明顯不適,與她相反,麥特卻表現得輕鬆自在。這是麥特的最後一次太空航程,他非常享受這段美好時光。此行,他主要負責測試一個可以讓他無拘無束飛翔的新型噴氣背包。但在看似常規的任務中,災難發生了。

一個廢棄的人造衛星被拆除時產生了許多尖銳碎片,碎片在太空中形成了一個區域,這個碎片區與「探索者號」碰撞,太空梭被毀。斯通在宇宙失重的狀態下飛速翻騰,很快飛出了空間站,進入了無邊無際、無始無終的浩瀚冰冷宇宙。

所幸有麥特的及時搭救,斯通才死裡逃生。然而,此時他們只是靠一條繩索拴住對方,無線電裡的寂靜讓他們清醒地意識到,自己已經與地球失去了聯繫。恐懼的情緒漸漸瀰漫開來,更令人絕望的是,每一次呼吸都蠶食著所剩不多的氧氣。

但他們並沒有放棄生的希望,決定靠著飛噴氣背包飛往國際空間站,那裡的緊急逃生艙或許能拯救他們。

然而,更不幸的事發生了。麥特正在測試的新型噴氣背包壞掉了,這是他們在太空前行的唯一工具。空間站明明近在咫尺,卻又是如此遙不可及。飄啊飄啊,就在他們離空間站越來越遠的時候,斯通的腳被纏在空間站上的降落傘繩索拉住,但麥特卻依舊無依無靠地飄離。

斯通努力想靠連接他們的繩索把麥特拽回來,但是每拽一次,腳上的繩索就松一下,繩索根本支撐不住兩個人的重量!麥特選擇了犧牲自己,鬆開了他與斯通之間的繩索飄向了太空。

通過無線電,麥特在最後一段生命旅程裡,教給斯通如何找到空間站的入口、進入空間站,他叮囑斯通,接下來只要向著中國空間站天宮飛,就能得到幫助。面對死亡,麥特並沒有恐懼,反而還開著玩笑、安慰斯通。斯通好不容易才登陸空間站,她想用無線電聯繫麥特實施營救,但回應她的只是死一樣的寂靜......

結局斯通活了下來,看到這裡時,我不禁鬆了一口氣。那是和《侏羅紀公園》、《大白鯊》等完全不同的災難。因為它們都在地球上,有著並肩作戰的人們。但《地心引力》不同,在寂靜冰冷、廣袤無垠的宇宙中,我們甚至無法保證同伴能留在自己身邊,那時或許只有那顆蔚藍的星球才是唯一的慰籍。

好了,今天的電影就分享到這裡了,不知道大家看完這部電影有怎樣的感受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治癒系電影02《地心引力》| 災難面前,人類活下去的勇氣如同地心引力,始終存在
    相比之下,人很渺小,很脆弱,但為了活下去所爆發出來的潛力和勇氣,就像地心引力一樣,始終存在。《地心引力》這部電影在2013年上映,是一部常看常新的電影。有人說,我們可以依靠科技的力量進入外太空,但無法走進人類內心的宇宙。
  • 恐懼「源」於未知,解密新英雄背後的驚悚傳說……
    「人類最古老而強烈的情緒,便是恐懼;而最古老最強烈的恐懼,便是對未知的恐懼。」
  • 了解死亡,直面恐懼
    《冰雪奇緣2》帶我們領略了自然界中地水火風四大元素的力量,我們人類生活在地球上,受到地心引力的影響,內外都與這四元素有關,但同時多了一份空性。以前我並不明白修行人與瑜伽士的關係,在瑜伽中可以體悟到空性,藉由體式和呼吸來引領。
  • 《深海異獸》克蘇魯不是科幻,不是怪獸,是對未知的恐懼
    對於克蘇魯而言,最重要的是描繪人類對未知的恐懼。下面的部分引用來自《怪奇小說創作摘要》不是科幻 人類最古老,最強烈的感情是恐懼。而最古老最強烈的恐懼,是對 未知 的恐懼 無論人類有何種科技,終究存在名為不可知的恐懼。克蘇魯不是科幻。科技對於克蘇魯只是個背景助手,讓故事發生更合理。克蘇魯系列不會花大筆墨在科學技術的描寫上,除非那個科學技術來自人類之外。
  • 海上鋼琴師—1900死於對未知的恐懼
    從那些話中,可以感受到1900對陸地未知生活無法控制的焦慮感和無力感。陸地對於他來說就是另一個未知的世界,他害怕一個人去面對。「恐懼來源於未知」出自1927年洛夫克拉夫特《文學中的超自然恐怖》中,人類最6古老而強烈的情感便是恐懼,心理學家說我們對未知的恐懼源自潛意識的逃避。其實,1900何嘗不是在逃避?在面對未知的未來,他都是保持著一種很悲觀,很消極的心態。
  • 感受靈魂深處的未知恐懼
    人類最古老而又最強烈的情感是恐懼,而最古老又最強烈的恐懼是未知。」—克蘇魯之父,洛夫克拉夫與科幻交纏共生的「克蘇魯」,誕生於科幻文學繁盛的三十年代。它由美國小說家霍華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所創造,是舊日支配者之一。最值得看的七部克蘇魯電影!
  • 人類對鯊魚的恐懼,主要來自這幾部電影
    作為一個小成本電影,本來就會有很多方面會有缺陷,比如特效、布景,不過觀眾意見最大的還是劇情和製作方面。主角被鯊魚咬後別說丟了一條腿,簡直是沒掉下來二兩肉,連血都沒流多少,觀眾大呼被騙。這懸乎勁都快趕上「抗日神劇」了,電影該改名叫《抗鯊神劇》更貼切一點。
  • 《鯊海》製作特輯 沉浸體驗似海底版《地心引力》
    《鯊海》製作特輯 沉浸體驗似海底版《地心引力》 北美高口碑電影:堪稱海底版《地心引力》「從未遇到過這樣的故事,全程在水下發生……」正如創作團隊所說的,這部電影在拍攝上創下全程水下拍攝時長影史之最的記錄。
  • 《蒙上你的眼》:《寂靜之地》姊妹篇,未知和無解是最大的恐懼
    《蒙上你的眼》之所以讓人覺得恐怖,首先是因為未知你無法看見自己的對手,它似乎是一個超現實的存在,人類沒有任何反抗的餘地。看見它的人要麼自殺身亡,要麼就是精神病患者,只有他們對怪物免疫,但是他們會變成這個怪物的信徒,企圖讓所有的人都來膜拜它。這些精神病、瘋子變態,到處尋找正常人類,迫使他們睜開眼睛觀看怪物,隨後自殺,完成對怪物的獻祭。
  • 人類對同類的「屍體「為什麼會感到恐懼?
    能夠對人類產生恐懼的事物實在是太多了,比如黑暗、突發的異響、大火、蛇等等,這些事物統統能給人造成恐懼感,而且恐懼對於人來說是有等級的,比如突然聽到巨響,會被嚇一大跳,看一些恐怖片會血壓升高,甚至身體顫抖,更有甚者會被一些突然的、劇烈的恐懼嚇死。當然,除了以上的這些恐懼外,人類在面對對自己毫無威脅的同類的屍體時,也會有強烈的恐懼感。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我們簡單的來聊一下這個問題。
  • 《小丑回魂》影評 | 對未知的恐懼
    雖然成年後的他們,有一人實在不敢面對醜陋面對恐懼,而自殺了。人,都會對未知的事物感到恐懼,並且還有著「寧傷害外者也絕不被傷害」的自我保護信念,一旦遇到生命威脅,最先做的就是自保。他們都是勇敢善良的,雖然他們都各自有自己的恐懼。恐怖,恐的多是醜陋,畏懼的也多是未知與神秘。
  • 《地心引力》全球票房破6億 中國成最大海外票倉
    《地心引力》全球票房破6億 中國成最大海外票倉 時間:2013.12.02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靖宇 分享到:
  • 【黑色寶石】令人恐懼的不是顏色,而是未知
    人類對黑色的恐懼大概歸因於人類在漫長的進化史中,沒有進化出強大的夜視能力,所以在夜間無法看清環境容易受到攻擊,由此害怕黑暗、躲避黑暗。還有一種觀點,認為人類恐懼的不是「黑色」,而是黑色掩蓋下的那些不明的真相和未知的世界,人類總是對自己不了解的東西感到恐懼。在我們曾經的統計數據中,選擇黑色寶石的人數明顯少於其他顏色。是因為黑色的寶石品種少麼?是因為不熟悉麼?還是因為不好看?.希望看完這篇文章後,會有所改觀吧~ 其實,黑色的寶石也可以很美!
  • 真正的恐懼是什麼:恐怖文學中的人類原始情感
    本文為洛夫克拉夫特系統性解釋恐怖文學的學術作品,從遠古人類對超自然的崇拜到美國的怪奇傳統,「未知」都是人類骨髓深處潛藏的最大恐懼。在未知被大面積剝離的當代,或許只有恐怖文學能給人們帶來久違的崇高感。真正的恐懼是什麼?人類最古老、最強烈的情感便是恐懼,而最古老、最強烈的恐懼則來源於未知。
  • 科學網—《地心引力》玩的是技術
    這是墨西哥導演阿方索·卡隆在2006年拍攝的《人類之子》中講述的故事。影片上映後,卡隆開始用心籌備《地心引力》的拍攝。《地心引力》在2011年拍攝,2013年上映,並在2014年斬獲了第86屆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視覺效果等七個獎項。
  • 媲美《地心引力》的《太空救援》給人什麼啟示?
    就算對接僥倖成功,面對空間站未知的艙體故障,很可能一開門就把太空人秒殺了;空間站電力系統故障引發的寒冷,也並非太空人在太空衣裡加條秋褲就能扛頂;而化凍之後無所不在的水滴,讓電路短路的風險無所不在,一個小小的火花,就可能讓太空人葬身火海。其實太空人的每一次升空都是挑戰生命的歷險,一升空即化為煙花一縷的悲劇不是沒有過。
  • 恐怖谷理論——人類的另一種恐懼
    前段時間我們都被AI智慧機器人Sophia接受採訪的視頻大量刷屏,Sophia不僅擁有人類的皮膚,而且還有許多面部表情,更能夠識別人的面部跟人進行眼神的交流,儘管她表現的非常友好,但是仍有大量網友表示恐怖。
  • 集合人類最深恐懼的喪屍原型.
    我還記得兒時對生化危機系列的初次印象,那種末世的恐懼和細思極恐的絕望感。以至於有一段時間我會害怕一覺醒來,街上充滿了喪屍,我無處可逃。和傳統意義上的恐怖片和驚悚片不同,喪屍主題的恐怖片總能給人一種異樣的感覺。歷史上第一部喪屍主題的電影 - 《白色喪屍》上映於1932年,40年代和50年代間又出現了一系列濫竽充數的喪屍片。
  • 面對未知的恐懼時,能不能運用知識去化解害怕?
    人總是會對未知的東西產生恐懼,比如死亡、戰爭、瘟疫、鬼怪。一旦遭遇恐懼,多數人往往無法用理性去看待,轉而從怪力亂神裡找解釋。千百年來,中華文明和印度文明都誕生了許許多多神話故事和鬼怪傳說,這也說明,古人對於非自然現象的好奇和想像力。
  • 為什麼我們會害怕未知的東西?我們的恐懼來自哪裡?
    恐懼害怕,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即使是再偉大的人,他們也都有恐懼的那一刻,只不過有些人選擇了面對,而有些人選擇了躲避,成了他們一生的陰影。在我們很小的時候,有些人家的孩子他們害怕陌生人,一旦見到陌生人就會搓著兩隻無處安放不知所措的小手躲在父母的身後或者跑開,換來的是人們的鬨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