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在華氏+258度和-148度之間波動,沒有傳播聲音的介質,沒有大氣壓力,沒有氧氣,生命無法在太空中存活。」
大家好,我是藍同學。每當我們仰望星空,或許常常迷戀驚嘆於銀河的浩瀚、宇宙的廣闊。那麼大家又是否想像過太空中的樣子呢?有沒有對太空漫步心生嚮往呢?今天為大家帶來的2013年的電影《地心引力》會想大家生動的展示太空,但或許也會打消一些人對太空的嚮往與渴望。
影片從寂靜的太空中展開。斯通博士是一個天資聰穎的工程師,接受了一次航天飛行任務,與她同行的是經驗豐富的太空人麥特。斯通被接上了機械手臂,要在哈勃望遠鏡上安裝新的電子掃描系統,仍是太空新人的她在太空中感覺到明顯不適,與她相反,麥特卻表現得輕鬆自在。這是麥特的最後一次太空航程,他非常享受這段美好時光。此行,他主要負責測試一個可以讓他無拘無束飛翔的新型噴氣背包。但在看似常規的任務中,災難發生了。
一個廢棄的人造衛星被拆除時產生了許多尖銳碎片,碎片在太空中形成了一個區域,這個碎片區與「探索者號」碰撞,太空梭被毀。斯通在宇宙失重的狀態下飛速翻騰,很快飛出了空間站,進入了無邊無際、無始無終的浩瀚冰冷宇宙。
所幸有麥特的及時搭救,斯通才死裡逃生。然而,此時他們只是靠一條繩索拴住對方,無線電裡的寂靜讓他們清醒地意識到,自己已經與地球失去了聯繫。恐懼的情緒漸漸瀰漫開來,更令人絕望的是,每一次呼吸都蠶食著所剩不多的氧氣。
但他們並沒有放棄生的希望,決定靠著飛噴氣背包飛往國際空間站,那裡的緊急逃生艙或許能拯救他們。
然而,更不幸的事發生了。麥特正在測試的新型噴氣背包壞掉了,這是他們在太空前行的唯一工具。空間站明明近在咫尺,卻又是如此遙不可及。飄啊飄啊,就在他們離空間站越來越遠的時候,斯通的腳被纏在空間站上的降落傘繩索拉住,但麥特卻依舊無依無靠地飄離。
斯通努力想靠連接他們的繩索把麥特拽回來,但是每拽一次,腳上的繩索就松一下,繩索根本支撐不住兩個人的重量!麥特選擇了犧牲自己,鬆開了他與斯通之間的繩索飄向了太空。
通過無線電,麥特在最後一段生命旅程裡,教給斯通如何找到空間站的入口、進入空間站,他叮囑斯通,接下來只要向著中國空間站天宮飛,就能得到幫助。面對死亡,麥特並沒有恐懼,反而還開著玩笑、安慰斯通。斯通好不容易才登陸空間站,她想用無線電聯繫麥特實施營救,但回應她的只是死一樣的寂靜......
結局斯通活了下來,看到這裡時,我不禁鬆了一口氣。那是和《侏羅紀公園》、《大白鯊》等完全不同的災難。因為它們都在地球上,有著並肩作戰的人們。但《地心引力》不同,在寂靜冰冷、廣袤無垠的宇宙中,我們甚至無法保證同伴能留在自己身邊,那時或許只有那顆蔚藍的星球才是唯一的慰籍。
好了,今天的電影就分享到這裡了,不知道大家看完這部電影有怎樣的感受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