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情結是一種病嗎?據查,情結是指產生於幼年的不受自我控制的衝突性情感反應模式,以後常在某些狀態再現,許多情節是根據傳說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命名的。情結有時也被稱為癥結。我相信這種解釋,因為我的成長故事驗證了這種解釋。
上世紀70年代,臺灣校園民謠興起,臺灣青年喊出了「我們要唱自己的歌」。於是,歌聲也漂洋過海,影響了那一代的大陸年輕人。
1976年,當我還是知青的年代,真正荷把鋤頭在肩上,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暮歸的老牛是我同伴的時候,那「荷把鋤頭在肩上/牧童的歌聲在蕩漾/喔喔喔喔他們唱/還有一支短笛在吹響/笑意寫在臉上/哼一曲鄉居小唱/任思緒在晚風中飛揚/多少落寞惆悵/都隨晚風飄散/遺忘在鄉間的小路上。」就成了我最喜歡吟唱的鞭策自己抵禦孤獨的歌,這樣的歌會給那高中剛畢業就奔向「廣闊天地」幻想「大有作為」的女孩單薄肩上的鋤頭減輕分量,給那在爆曬日頭下插秧盼炊煙的女孩笑意寫在臉上,還有《外婆的澎湖灣》會讓曹宅區小黃村上目宋大隊知青小屋裡,點不著火燒不熟飯急得掉眼淚的女孩幻想趕快出現「一位老船長」,還有在只聽到蛙鳴蟲叫漆黑黑的夜晚,坐在門前的石凳上一遍遍幻想「沒有椰林醉斜陽,只是一片海藍藍,也是黃昏的沙灘上,有著腳印兩對半,那是外婆拄著杖,將我手輕輕挽」。
我們是唱著《龍的傳人》走進大學課堂的,經過了文化大革命,加倍珍惜《同桌的你》的日子,會哼著《橄欖樹》進入課堂,會想著《睡在上鋪的兄弟》而表白《月亮代表我的心》,把浙師大發給女生吃不完的飯票統統掏出來給那填不飽肚子的男生。
當我回首青春的時候,所有真實的、虛幻的、美麗的、迷惘的記憶碎片般撲面而來,就像我靜靜坐在《窗前》準備用一生去記憶的一道風景,那時的我如饑似渴地到地攤上租著讀完了瓊瑤《穿紫衣的女孩》等所有小說,日後用自己微薄的薪水買下了席慕蓉所有的詩集,正像《一棵開花的樹》中的寫照一樣:
為這我已經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讓我們結一段塵緣
佛於是把我化作一棵樹
長在你必經的路旁
陽光下
慎重地開滿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期盼
當你走近
請你細聽
那顫抖的葉
是我等待的熱情
2000年,我有幸隨中國文化部圖書館司副司長周小璞一行去美國參加世界圖聯大會,回來要去「亞洲四小龍」臺灣的消息比去美國更讓我激動和期盼。但那時候兩岸還沒有三通,去臺灣得先去香港再飛過去,所花的費用比到美國還多。那一年在臺灣我考察了臺北市立公共圖書館與社區圖書館,看到臺灣父母們周日都領著孩子去圖書館排隊借書,親子活動非常有意義,還有很多義工在圖書館上班。那一年馬英九還是臺北市市長,他給圖書館下達了任務:打造書香社會。每年他親自給優秀讀者頒發「最佳讀者證書」,籤上市長的名字。也許就是這樣的書香味讓我對臺灣更為著迷。
2009年5月,胡錦濤就推動兩岸關係發展提出了「六點建議」,不僅有增進政治互信,還有加強兩岸文化教育交流,7月校黨委書記給了我機遇,同省教育廳領導和中高職10多名校長一起訪臺。這一次,我們馬不停蹄從北到南跑了9所臺灣中高職院校,我們讀懂了臺灣為何會成為亞洲四小龍的歷史,考察了臺灣技職類學校的先進,也了解到了他們的尷尬,生源的萎縮也迫使臺灣的技職類學校校長到大陸來尋找合作夥伴。離別寶島臺灣後,我拿著6份合作協議,回來苦思冪想怎麼樣才能有一個合作的好載體或者契入點? 僅僅會唱校園歌曲還不夠,僅僅去過日月潭阿里山還不夠,如何讓兩岸青年交心交友?應該從文化書香入手,這時候圖書館情結與臺灣情結相撞了,靈感爆發,於是「青春飛揚、書香兩岸」的主旨思想誕生了,於是我排除萬難,有了六屆「青春飛揚、書香兩岸」的舉行。
2013年,第三次「青春飛揚,書香兩岸」活動移師臺北龍華科技大學,聖約翰科技大學,臺中僑光科技大學,臺南樹德科技大學,南臺科技大學。我帶領了24名校藝術團師生赴臺,陸生臺生沒有語言障礙,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幾天功夫就成為好朋友了。我暗自下決心哪怕經費困難也要把這項意義非凡的活動堅持下去。現在,我們嘗到了甜頭。
赴聖約翰科技大學參訪
2015年11月1-7日,我校舉行第六屆「青春飛揚、書香兩岸」浙臺大學生交流活動,人民日報海外版進行了報導,教育部把這項活動評委優秀校園文化品牌二等獎,這些都不足以讓我興奮。11月7日這天,晴空萬裡陽光燦爛,我在蕭山機場用自己的錢買了許多好吃的準備帶給臺灣朋友,我又要飛臺灣參加致理科技大學的兩岸職教論壇。而這一天非同尋常,海峽兩岸領導人60年「一甲子之握」啊。
赴臺灣樹德科大參訪
報到後我把自己鎖在賓館的電視機前,下午三點大陸稱「習馬會」,臺灣稱「馬習會」的兩岸領導人在新加坡之握全程直播,聽到那渾厚深沉的普通話,看到那微笑自信的習大大臉龐,我覺得我終於等到了「那位老船長」,他說「我們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兄弟,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而那位曾經幻想「那是外婆拄著杖,將我手輕輕挽」的女孩自己也變成了一位外婆輩的奶奶,她希望兩岸學子「青春飛揚」,她希望「書香兩岸」世代相傳。在臺灣重溫余光中的詩歌,更能感受到: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情結是一種病嗎?不,是一種情愫,一種烙印,一種你揮之不去,在某一點相遇而凝固的瞬間,在某一刻相遇而爆發的永恆,這樣的情結即使伴隨一生一世也是幸福的。
赴僑光科技大學參訪
註:以上為作者投稿,轉載請註明作者姓名和《兩岸青年微信公眾平臺》,謝謝。
=========兩岸青年========
投稿郵箱:andylaw2443@foxmail.com
投稿內容:關於你和臺灣、大陸的所有,字數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