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西方的聖誕節了,中國作為一個無神論的國家,本不應該去慶祝一個宗教節日,更何況還是個洋人的節日。不過,聖誕節已經被商家包裝成了一個純購物的節日,幾乎沒什麼宗教意味了。一提起聖誕節,大家腦子裡想的絕不是耶穌基督的誕生,而是聖誕老人。但聖誕老人這個形象最初並不是現在這個樣子。
初代聖誕老人叫Father Christmas,是個穿綠色外衣,戴綠帽子的老頭,綠色喻意聖誕老人有evergreen這種魔力,因為綠色象徵著生命,而冬天很少有綠色。
後來聖誕老人怎麼換成紅衣服了呢?這都是可口可樂的功勞。在大蕭條時期,可口可樂覺得傳統聖誕老人的形象不夠熱情,於是重新設計了一個新版本,這個新版本就是我們熟知的聖誕老人形象。
改革開放之後,聖誕老人進入中國,已經快40十年了。今年,勤勞勇敢的中國人對聖誕老人又做了大膽的本地化,新版聖誕老人變得更加剛毅、勇武,但白鬍子和紅帽子依舊,見下圖:
我認為這個形象可以推廣,比洋人版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起碼這是個中國人。
如何把外來文化本地化,這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要讓老百姓(603883,股吧)能理解,且沒有距離感,這是很難的。在這一點上,我認為河南人走在了前面。
以聖誕為例,聖經上說瑪利亞是個牧羊女,許配給了木匠約瑟,但是約瑟發現瑪利亞已經懷孕了,可他們並沒有同房,約瑟感到自己可能要接盤,但他又不想把醜事抖出來,於是就準備悄悄休妻。就在這個時候,大天使加百列來了,他告訴約瑟說,這是神的兒子,讓他不用擔心,放心的去生娃,約瑟竟然信了。最後,瑪利亞在馬槽裡生下了耶穌。
關於這個場景,洋人是這麼畫的:
這故事中國人不是很容易理解,但沒關係,豫劇《耶穌娃》中,有如下的選段:
冬至過了那整三天,耶穌降生在駐馬店。
三仙送來一箱蘋果,還有五斤肉十斤面。
小丫鬟手拿紅雞蛋,約瑟夫忙把餃皮擀。
店小二送來紅糖姜水,喊一聲:瑪利亞大嫂,你喝了不怕風寒。
關於大天使加百列勸說約瑟,也有相關內容:
加百列:約瑟公,你坐下,聽俺說說知心話。木匠你成親後,娶的就是瑪利亞。她沒過門就懷孕,知道你心裡有想法。孩兒他爹竟是誰?你每天每夜睡不下。這小孩是生靈造,借著他娘胎到地下。代世人償罪孽,就是以馬內利彌賽亞。這本是上帝的旨,你休要懷疑瑪利亞。
這麼一唱,老百姓就明白是怎麼回事了,感覺接盤都接得那麼神聖。
咱們把駐馬店(旅棧)裡生孩子這場景也漢化成了中國版本,如下:
為了表明他們都不是凡人,所以腦袋上都有光環環繞,中間的女子當然就是瑪利亞,左邊是她老公約瑟,躺著的就是耶穌娃。在這裡,漢文化顯示出了強大的同化能力。
我記得在50年前,我們也用這種方法向老百姓描述了列寧和史達林的故事。川劇改編過《列寧在十月》,有相關選段如下:
(列寧上)(亮相)
列寧:
我,弗拉基米爾伊裡奇,大家都喊我是列寧。
蘇維埃的主席不好當,
沙皇的勢力呈兇狂,
革命的武裝起波浪。
布哈林最近對我有意見,
那託絡斯基想把我啊,來丟翻。
(幫腔):丟不翻啊!
(列寧夫人克魯普斯卡婭上):
克魯普斯卡婭:
託絡斯基起了打貓兒心腸,
他的腰杆上別了一把左輪槍。
夫君為革命腹背受敵,
怕只怕,十月的炮火啊還沒有打響,
夫君他就被那暗箭來射傷。
(幫腔):暗箭難防啊,何況還有左輪手槍!
克魯斯卡婭:相公!
列寧:娘子!
克魯斯卡婭:聽說列相公有難,夫人特來探過端詳!
列寧:斯卡婭娘子,沒得事沒得事。革命關頭,哪裡還顧得上兒女情長。趕快回去!
克魯斯卡婭:相公,萬萬當心!
列寧:快走快走!我馬上還要和史達林同志商量革命大計。
克魯斯卡婭:好,相公!萬萬當心啊!相公!
列寧:娘子!
(幫腔):生離死別啊,革命夫妻不好當啊!
(克魯斯卡婭下)
(史達林上)
史達林:老夫約瑟夫,聽說大王有難,將軍前來勤王。
列寧:
叫一聲約瑟夫孤的愛卿,
有件事朕同你細說端的,
打冬宮咱還要從長計議,
切不可鬧意氣誤了戰機。
冬宮內到處有許多裸體,
全都是大理石雕刻成的。
史達林:嗔一聲敬愛的--弗拉基米爾·依裡奇
三日前本將軍已傳話下去,
打冬宮不準毀壞文物古蹟,
開槍不能朝著壁上的裸體,
那都是尼古拉留給我們無產階級的!
(幫腔):是我們無產階級的!
(兩人握手)
列寧:攻打冬宮的日子,就定在臘月初七!
(幫腔):是陰曆啊,不是陽曆!
老百姓聽完以上的唱段,馬上就能把事情的來龍去脈搞清楚,起碼知道哪個是王,哪個是將軍。
我最後想說的是,不要懼怕外來文化的入侵,因為咱們有辦法都把他同化了,要相信群眾,依靠群眾。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老端的觀點。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 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