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揭秘希特勒襲擊美國計劃:用太空梭發射核彈夷平紐約

2021-01-09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0月11日報導英國《明星日報》網站9月30日發表題為《希特勒將紐約夷為平地的計劃:納粹曾謀劃用太空梭投放核彈結束二戰》的報導稱,在美國加入同盟國行列、參與到打擊納粹德國的戰爭中後,阿道夫·希特勒就一直想要把紐約變為一片火海。

報導稱,由於紐約距離柏林4000多英裡(約為6400公裡),他不可能像對倫敦那樣對這個大都市發動閃電戰。

納粹轟炸機的飛行距離使其無法對美國發動全面攻擊——因此希特勒的機械師們必須發揮創造力。

報導稱,制定的計劃名為「美國轟炸機」,是要用接近軌道的太空梭向紐約——以及美國其他重要目標——投放核彈。

德國科學家們或許從未實施過該計劃——否則世界可能會像亞馬遜播出的電視劇《高堡奇人》新一季中的情景一樣,該劇講述了一個納粹用核武器成功摧毀美國後的世界。

報導稱,這一空想計劃的細節聽起來幾乎不可相信,但它們卻是真實的。

阿爾貝特·施佩爾在其監獄日記中揭露,希特勒痴迷於摧毀紐約的想法。

施佩爾寫道:「他描述摩天大樓變成巨大的火把,相互坍塌,轟炸城市的火光照亮了夜空。」

他還揭露,希特勒經常說想要建造大型轟炸機飛躍大西洋,對美國加入打擊納粹的戰爭實施報復。

報導稱,德國航空部秘密制定了「美國轟炸機」計劃。

報導稱,納粹戰爭頭目們早在1938年就在策劃襲擊紐約的計劃——其中最殘暴的傢伙們提出建造代號為「銀鳥」的太空梭。

他們設想「銀鳥」是一種火箭飛機,幾乎可以達到軌道——然後從那裡向美國投放重達4000公斤的炸彈。

報導稱,這種設想的納粹飛機據信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太空梭項目的前身。

在二戰結束時,大量納粹科學家投降,工程知識都轉移給了美國。

希特勒的科學家們認為,這種火箭飛機能以每小時3000公裡的速度飛行1.5萬英裡(約為2.4萬公裡)。

但是,「銀鳥」並不是用核武器攻擊美國的唯一提議,「美國轟炸機」的其他設想包括捎帶兩架飛機保存燃料,使用大型飛行翼轟炸機,或者使用V2之類的火箭。

報導稱,戰爭策劃者還考慮使用傳統轟炸機,配備可延長其飛行距離的裝置。

當然,納粹最大的問題在於他們沒有核武器,儘管有人宣稱希特勒在1944年曾試驗過核武器。

「美國轟炸機」計劃最終因同盟軍在二戰殊死關頭壓制了納粹而擱置。

希特勒的主要頭目認為,他們無法勻出資源開展這樣一個不能保證成功的宏偉計劃。製造超重洲際轟炸機的計劃夭折,「銀鳥」太空梭也從未從設計成為現實。納粹繼續向英國投放相對短程的新型炸彈,直到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在元首地堡自殺。

後來,對該計劃的分析顯示,「銀鳥」太空梭可能由於納粹科學家對大氣摩擦效應的錯誤計算而在返回途中燒毀。(編譯/盧荻)

資料圖:1945年,希特勒生前的最後一張照片。

相關焦點

  • 用太空梭偷走失控的蘇聯空間站:電影《太空救援》與美國政府的驚天計劃
    美國的太空追蹤裝置沒過多久便注意到「禮炮7號」已經失控,幾小時之後五角大樓提出了一個大膽且誘人的計劃。當時「挑戰者號」太空梭正在進行發射兩個通信衛星的最終準備工作,既然如此為什麼不發射一個空的貨艙呢?把「挑戰者號「送到「禮炮7號」的軌道上後把空間站從軌道上帶下來,這樣美國便能竊取到蘇聯方面敏感的軍事機密。
  • ...這不僅是SpaceX首次正式商業載人發射,而且還讓美國在太空梭...
    2020-11-17 04:57:44來源:FX168 【載人「龍」飛船上天,拜登川普慶賀】香港時間16日8時27分,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
  • NASA宣布奮進號太空梭推遲至4月29日發射
    在發射臺待命的奮進號太空梭  北京時間4月4日晚間消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以下簡稱「NASA」)官員周一宣布,原定於4月19日發射的「奮進號」太空梭將推遲到4月29日發射,主要是為了避免與俄羅斯  「奮進號」太空梭原定於今年4月19日發射,但俄羅斯的「進步號」貨運飛船現計劃於4月27日發射,4月29日抵達國際空間站。為了避開俄羅斯的「進步號」,NASA官員周一宣布,現計劃在美國東部時間4月29日下午3點47分發射「奮進號」。  4月19日,NASA管理層將召開會議,對「奮進號」的發射準備進行評估。會議結束後,NASA將確定「奮進號」的正式發射日期。
  • 為什麼太空梭退出了探索太空的舞臺?
    最重要的是,太空梭功能更加強大,兼具運載火箭和載人飛船的功能,一舉兩得。 於是,自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美國、蘇聯、法國和日本等國先後開始研製太空梭。然而,這項美好的創想並不容易實現,數年之後只有美國的太空梭投入到實際使用中。可見,太空梭的研製困難是很大的。那麼,太空梭長什麼樣,它實現了人們的預期了嗎?
  • NASA確認28日發射太空梭 Model X成為太空人接駁專車
    美國宇航局(NASA)日前揭露,特斯拉Model X將成為NASA太空人的正式太空梭接駁專車。究竟證實,年頭在甘迺迪航天中間左近駕駛特斯拉Model X試飛的營銷計劃大獲勝利,美國宇航局(NASA)日前揭露,特斯拉Model X將成為NASA太空人的正式太空梭接駁專車。
  • 科技日曆|NASA首架太空梭「企業號」揭開神秘面紗
    1976年9月17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在加利福尼亞州棕櫚谷舉行的儀式上公開展示了它的第一架太空梭「企業號」。參與建造它的有不少鼎鼎大名的公司:太空梭的總承包商為羅克威爾國際(現屬波音),分系統供應商有聚硫橡膠、ATK、格魯門、波音、馬丁·瑪麗埃塔、洛克希德等。如今,企業號被安置在紐約無畏號航母博物館甲板的尾部,公開向遊客展覽。
  • 太空梭之父喬治·穆勒:用每一分鐘來較真
    NASA局長詹姆斯·韋伯邀請他擔任NASA一個高級職位,但穆勒開出了條件:NASA必須重組。韋伯同意了。1963年秋,韋伯把NASA的三個中心(即現在的休斯頓航天中心、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和甘迺迪發射中心)交給穆勒,並在總部建立了一個由穆勒領導的小組。穆勒接受了任命,而他的收入也因此減少了許多。1963年11月,載人飛行辦公室宣布成立。
  • 太空梭時代因何完結?
    美國宇航局(NASA)的太空梭太空梭(Space Shuttle)項目自1981年起為美國太空業服務30年後,於2011年正式宣告終結。在這之後,美國一直藉助俄羅斯航空集團完成任何派遣太空人升空的任務。 這種情況持續到今年5月30日,NASA開始使用SpaceX的龍飛船送兩名太空人進駐國際空間站。這是自太空梭退役後,美國太空人第一次從本國發射升空。接下來是最近11月14日,龍飛船又送了四名太空人進駐空間站。
  • 歐洲無人太空梭「太空騎士」正式開建,2023年發射
    近日,歐空局同泰雷茲·阿萊尼亞空間義大利公司和艾維歐公司正式籤署了2億美元的合同,要求按2023年年中到年底發射的進度,安排交付歐洲首架太空騎士無人太空梭。按照計劃,「太空騎士」的關鍵設計評審定於明年七八月份進行,若一切順利,將由織女星C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那麼,「太空騎士」是一架什麼樣的飛行器,歐空局極力打造的原因又是什麼?
  • 如果希特勒聯合日本打贏二戰,將美國一分為二,世界會變成什麼樣
    但是真的有人替我們做出了假設,希特勒率先造出了原子彈,隆美爾在北非大獲全勝,蘇聯被內部推翻,美國被瓜分成兩半。這樣的世界,你敢來看一看嗎?有著「科幻界諾貝爾」之稱的雨果獎,在1963年將獎項頒給了一部離經叛道的小說《高堡奇人》。這是一部架空世界的小說,故事中二戰的最終獲勝者居然是德國和日本。
  • 從哥倫比亞號到奮進號,美國的五架太空梭發展歷程
    其中挑戰號在發射過程中發生爆炸,哥倫比亞號在返回地球時解體。而剩下的發現號、奮進號和亞特蘭蒂斯號均以退役。哥倫比亞號開創了美國太空梭的先河,其在1981年4月12日首次執行STS-1任務,拉開了美國太空梭時代的序幕。截止2003年2月,一共執行28次飛行任務,在天空中一共度過300.74日,環繞地球4808圈,飛行總距離達2.01億公裡。
  • 受天氣影響 SpaceX首次載人發射推遲至5月30日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由於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場上空的惡劣天氣原因,原計劃於當地時間5月27日下午發射的獵鷹9號和載人龍飛船發射任務推遲。據了解,該發射任務將延遲至美國東部時間5月30日下午3:22再次嘗試。
  • 二戰中對襲擊美國本土這件事情上,德國很搞笑,日本很認真
    而作為德國盟友的日本卻突然偷襲珍珠港導致把美國拖下水,這讓已經在歐洲陷入兩線作戰德國很惱火,有後期資料解密稱,日本襲擊美國的計劃並沒有經過與德國的商議,當希特勒得知日本偷襲珍珠港的消息後在柏林暴跳如雷,但也無可奈何,作為軸心國同盟不得已只能一起向美國宣戰,在這種應激反應的刺激下,在1942年6月希特勒本人親自參與策劃了叫做「帕斯特裡歐斯行動」的對美國本土實施的破壞行動。
  • 英媒:美國航天局為什麼用私人公司飛船完成載人任務 航天商業化
    鮑勃·班肯(左)和道格·赫利(右)即將開始一個載人航天的新時代英國廣播公司報導,美國太空總署(NASA)航天員道格·赫利(Doug Hurley)和鮑勃·班肯(Bob Behnken)將會坐在他們的載人龍飛船(Crew Dragon)艙內,與「獵鷹9號」(Falcon-9)火箭脫離。屆時將會是近9年來第一次載人飛船從美國境內起飛進入近地軌道。
  • 繼蘇萊曼尼之死後,伊朗核彈之父又被暗殺,伊朗人民:向美國開戰
    據英國媒體《衛報》報導,當天下午,有伊朗"核彈之父"的頂級核物理學家、伊朗核項目的"靈魂人物"法赫裡扎德,其乘坐的汽車在伊朗首都德黑蘭以東約70公裡的阿布薩德鎮,遭遇不明武裝分子的暗殺。事發第一時間,法赫裡扎德被送往當地醫院進行治療,但是因為傷勢過重,最終不治身亡。此外,法赫裡扎德的家人和隨從也在此次襲擊事件中受傷。
  • 太空梭在大氣層中解體,官方隱瞞了此次事故最關鍵的信息
    太空梭是往返地球與太空可重複使用的運載工具,技術複雜,結構精密,2001年,美國的第一架正式服役的太空梭「哥倫比亞」號又一次承擔發射任務,但是由於一系列技術原因,該發射計劃推遲了18次,時間達2年之久,可存在的隱患依然沒有解決,即將進行的這次發射任務,哥倫比亞號在返航途中解體爆炸
  • 臺灣欲花千億造潛艇無人幫忙 英媒:都不願蹚渾水
    參考消息網6月22日報導:英媒稱,臺灣海軍透露未來20多年將耗資4700億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959億元——本網注)建造包括潛艇在內的新型軍艦。如果臺灣真的建造了潛艇,這距離臺灣擁有第一艘潛艇已經大約50年。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6月21日報導,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英國曾經計劃將除役的潛艇低價轉售給當時的國民政府,但是因故作罷。
  • 中國為何沒有太空梭?美國斥資兩千億,14名航天精英送了命
    在太空梭領域,美國起步最早,1981年,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發射,這是世界上第一架太空梭。此後,美國又造出了另外4架太空梭,分別是「挑戰者」號、「發現」號、「阿特蘭蒂斯」號、「奮進」號,它們創造了許多航天新紀錄,取得了一系列豐碩的成果。
  • 12億美元的太空梭,毀於900美元
    自1981年4月12日,第一架太空梭發射開始,美國的太空梭計劃正式啟動了,在短短的四年多時間裡,就完成了24次太空梭飛行,時間來到了1986年,在這一年的1月28日,將要展開太空梭的第25次飛行,與以往的飛行不同,這一次將首次攜帶平民前往太空,美國航空航天局將要挑選一名教師在太空中對全美的中學生進行有關太空探索的授課。
  • 導致7名航天員遇難的「挑戰者」號太空梭爆炸,原本可以避免
    這次慘劇,不僅讓挑戰者號成為歷史上最短命的太空梭,更導致美國的太空梭飛行計劃被凍結長達32個月之久。是什麼原因,讓挑戰者號在空中爆炸?又是什麼原因,讓一些技術人員擔心它在升空之前就會粉身碎骨?時隔多年之後,突然有人聲稱這次震驚世界的航天慘劇,原本是可以避免的,這是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