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語:
《心中的小星星》(又名《地球上的星星》)是一部印度電影,是一位美術老師幫助有閱讀障礙的孩子伊翔走出困境的感人故事。
郭永進老師運用《道德經》的教育智慧為我們講解了為人父母如何從「道」的角度引導和教育孩子,如何保持孩子本自具足、純淨無汙染的清淨本心?怎樣善待我們心中受傷的小孩?怎麼樣讓受傷的小孩重新活出他的喜悅和生命活力?
觀影前請先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作為家長:家庭對孩子的教育該承擔怎樣的責任和分量?我們有沒有用欣賞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每一個孩子?怎樣看到孩子調皮搗蛋背後的潛臺詞?對於有問題的孩子有沒有做到智慧的引導?
作為老師:怎樣的老師才是真正的教育者?能不能做到對每一個孩子慈悲大愛、永不放棄?大眾該如何看待特殊兒童的教育及未來的出路?社會的規則是怎樣扼殺孩子的天性的?
劇情介紹:
《心中的星星》這部電影的主人公伊翔,八九歲年紀,小學三年級。非常聰明,很有繪畫的天分,但有讀寫障礙。所有的字母在他面前好像會跳舞一樣。他總是分不清b和d,e和f,所有相似的字母所有相似的數字。最開始,她努力了可記不住!別的孩子都會,只有他不會!
老師指責他,罵他是笨蛋,罰他站到教室外。父母他認為他不努力,不上進。母親吼,父親打。
老師們很奇怪他不會,但沒有人探究他為什麼不會,而是單純的認為他就是沒有努力,罵他是笨蛋,罰他站在教室外。學校是這樣一個讓人痛苦的地方,那麼家庭呢?
父母都是愛他的,父親辛苦賺錢,母親為了他放棄事業。但是可惜的是和學校的老師一樣,他們完全不理解孩子。他們和學校的老師一樣,對自己的孩子沒有信心也沒有信任,認為學的不好就是沒有好好學,就需要教訓。等到自己的教訓方式用完,發現一點用也沒有,孩子還是那個什麼樣子,於是把伊翔送去了寄宿學校。
伊翔在入學前也是一個天真爛漫的孩子,喜歡新鮮的事物,享受媽媽和哥哥的關愛。可是入學後,他就很痛苦了,為什麼別人做起來很容易的事情,自己做起來這麼困難?再怎麼做,老師也不滿意,父母也不滿意!
周圍都是惡狠狠的目光,隨時想把自己吃掉,沒有任何人可以保護自己。最親愛的爸爸媽媽也不理自己的求助,小小的伊翔該怎麼辦?他放棄了抵抗、放棄了向父母哀求,像一個木頭人一樣的在學校,不說不笑。
他曾經性格那麼開朗,敢於和比他高一頭的孩子打架,如今在父母和老師的合力作用下,變得像一個敏感膽怯兔子一樣,連老師問一句話都要嚇的身體縮起來。如果生活就這樣過下去,他還會被這所學校開除,好在,電影中伊翔是幸福的,遇到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尼康老師。
尼康是新來的美術老師,他第一次出現就載歌載舞,穿著華麗的小丑演出服,讓同學們驚喜不已,然而他發現有一個孩子呆呆的坐著,在歌舞聲中沒有任何表情。他幾乎已經徹底失去了對這個世界的興趣。
尼康老師向同學打聽了伊翔的事情,檢查了伊翔的作業,發現他犯的錯誤的規律性;找到伊翔的父母,了解伊翔轉學的原因,終於從根本上明白了伊翔學不會的原因是一種病,叫做讀寫困難症,兒童中患病比例約5%。
這些孩子因為智力正常,但是考試成績不好而常常被打罵。其實讀寫困難並不是就不能學會讀寫,只是要花費比常人更多的時間與精力來學習,需要結合聽覺、觸覺等用更靈活多樣的方法來引導。
尼康老師一邊從簡單的ABC字母開始教起,一邊通過伊翔的畫畫特長讓他得以展現自己,重塑自信心。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伊翔畫畫取得全校第一名的好成績,並被印在了當年的畢業的冊上,而且各科課程也都有了顯著的進步。
伊翔的臉上終於又有了久違的天真燦爛的笑容。電影中的伊翔要開始他的新生活了。
可現實中那些患有讀寫困難症的孩子呢?不是每一個孩子都能要求遇到尼康那樣的老師。可是卻可以要求父母的體諒和理解。
沒有天生不愛學習的孩子,每一個不學習的背後都有他的原因,那個原因就是打開他學習之門的鑰匙,父母們需要找到它,幫助孩子開啟智慧成長之門。
打罵和羞辱並不能成為孩子進步的助力,只會讓他的人生永遠活在黑暗裡。
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上的星星,都是與從眾不同的,願我們一起呵護這份不同,讓每一顆星星快樂成長,遨遊宇宙。
點擊 閱讀原文 觀看郭永進老師電影課《心中的小星星》
郭永進(空海)老師從青少年時期開始探索宇宙真理、生命實相,對東西方哲學智慧和心理學都有深入的研習。1999年9月,郭永進老師對生命的體悟有了重大突破和徹底的改變,他在老子《道德經》裡找到了化解人類心靈問題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