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田維華家的新房子建好了,就差水沒有通。我立馬來到他家中查看,發現附近沒有水源,只能從距離800米的管道接通水管才有水用。 於是我去村委會拿上工具和水管來到他家,和田維華一起安裝,一口氣幹了3個小時,終於把管道接好了,田維華一擰水龍頭,呼、呼、呼……,連空氣帶水飈了幾下,白譁譁的自來水流了出來。 「太好了,水終於通了。」田維華很是高興,連忙叫我屋裡坐,說馬上煮飯吃。我一邊收拾工具一邊推脫著,好有成就感地回到村裡。
宋泰安為田維華戶接水管
遍訪貧困戶時,我發現田維強家中有一張床是在二樓,床已老舊,並且存在安全隱患,我立即認真地記錄在筆記本上。 第二天,我掏出800元為他們買了一張新床,並安裝在一樓。他家小孩睡上了新床,在床上蹦蹦跳跳的,高興壞了。此時,我心裡也跟著暖洋洋的。
宋泰安為田維強戶安裝新床
我一直很「享受」做下壩村人民群眾的「服務員」。 我幫扶的有一戶邊遠戶叫楊銀,他們家離村中心寨子5公裡,家中室內以及排水溝都還沒有硬化。 當有了人居環境改造政策資金時,我想到了長期在外務工的楊銀,電話聯繫動員他實施人居環境改造,並講明鄉政府只補助材料,人工需要群眾自己負責。 可楊銀說自己因要上班,回不了家,廠裡又暫時沒有發工資。於是我趕忙借了1000元給他,還代他請勞工完成了室內外、排水溝等硬化的活兒。楊銀在電話裡說:「你這個小兄弟才懂得起哦……」 我在進村開展工作時,遇到田維清採摘了很多辣椒,正準備背到村裡的集中收購點去賣。於是,我用我的小轎車來回跑了兩趟幫他拉運完。田維清硬是要塞30元油錢給我,我幸福地回絕了。 平時駐村工作中,我除了做好下壩村的工作以外,還要負責全鄉的供水管理和組織維修等事宜。我的「小馬兒」(小轎車)今年以來,不停地在全鄉300多公裡的村組路上轉悠著,中午累了就在車上眯一會兒,好多次搞到深更半夜。
宋泰安為自來水消毒
記得有一次,雙坪村黑灘子有一高位水池需要用水泵緊急蓄水,而這裡的管水人員又臨時不在家,抽水期間人還得守著,不能離開。於是,我從晚上十一點開始一直守到第二天凌晨六點鐘。 那一夜,我打開車窗,邀請滿天的星星作伴,我這個「服務員」沒有感到一點點的孤單。 脫貧攻堅的歲月讓我學會了很多,時常想想走過的日子,苦過累過,但是我得到了成長和快樂。 【人物小傳】 宋泰安,今年25歲,沿河自治縣後坪鄉水務站幹部,後坪鄉下壩村的駐村幹部。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施平 整理編輯 朱登芳編審 尹長東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