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我國脊柱側彎發病率為1%-2.7%,如按2%估算,在我國3億兒童和青少年中,患者數目達6千萬,其中80%在10歲至15歲發病,且每年遞增的30萬脊柱側彎病患者人群中,超過多半數為青少年。
造成脊柱側彎的原因很多,但日常生活中最需要大家警惕的是姿勢性脊柱側彎。
很多人尤其是女性喜歡蹺二郎腿,甚至有些人認為:不停換腿蹺二郎腿就不會對骨盆或者脊柱造成傷害。這種錯誤的想法,更是導致更多人出現腿型問題、盆骨傾斜,進而導致脊柱側彎,且換腿蹺二郎腿會使脊柱側彎成「S」型。
長時間伏案學習或工作的人,累了就會坐不直,彎腰塌肩成為習慣,漸漸的駝背了,還有人看東西時,習慣伸脖子出去,結果造成脖子前傾,脊柱承受的壓力增加,側彎的角度變得越來越大。
很多人習慣於單肩背包,單手拎重物,長期會導致高低肩,進而影響脊柱受力,造成不同程度的脊柱側彎。
嚴重脊柱側彎對人體的影響巨大。未經有效的治療,其側彎角度會逐漸加重,導致軀幹、胸廓變形,並有83%的患者出現後背痛現象,嚴重者可致脊髓和脊神經損傷,同時還會出現呼吸系統及心臟功能障礙;此外,脊柱側彎使得患者不能走路、跑步及上樓,影響日常的生活;甚至多數患者由於軀體畸形導致心理問題,進而影響求學、就業、婚姻等。
狀元堂中醫館陳林醫師表示:如果你出現了駝背、高低肩、肋骨突出、下肢不等長,背部側疼痛等症狀,那麼很可能是脊柱側彎了。而面對脊椎側彎的威脅,作為一名資深中醫康復理療師,陳林醫師表示輕度脊柱側彎用中醫瑰寶「正骨術」,就可以有效矯正。坐診地址:
達州市達川區達川大道一段231號(南外好吃街正大門旁)病案分享
基本信息:女,18歲,脊柱側彎,s型。
患者主訴:高三體檢時發現,到醫院拍片診斷,脊柱側彎20度,需要手術強制矯正,但因害怕脊柱釘釘而拒絕治療,家長打聽到中醫正骨療法可以緩解這種輕度脊柱側彎,於是找到在達州有口碑、有名氣的狀元堂中醫館就診。
治療方案:
通過推拿、拔罐放鬆後背肌肉,後用正骨手法把脊柱強硬推直,因為每次治療後兩天時間,脊柱又會回去一些,需要再次推直,如此反覆,連續三個月,一周兩次,且三個月的時間裡,患者禁止跑、跳等大幅度動作,還需要用背背佳做固定。
治療效果:
患者腰部脊柱明顯變直了,並且沒有出現再次彎曲的情況。
今年疫情解封後,患者再次來館繼續治療,目前背部脊柱正在緩慢恢復中,兩側肩膀也在慢慢持平。
在中醫骨傷科中,正骨手法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古代、近代和現代的著名中醫骨傷科專家,其學術特色和診治秘訣,主要體現在正骨手法方面。現如今,外國骨科專家也開始學習引入中醫正骨。
中醫正骨術能治療絕大部分的骨折、脫臼、關節疾病,現代人大部分會有的腰頸肩痛、頸椎、腰椎間盤突出等病症都可以來醫館治療,還有一些孩子、女性因為駝背、脖子前傾的形體問題而苦惱的,也可以來醫館做中醫正骨。
陳醫師健康知識科普小課堂
自己如何判斷是否脊柱側彎?
1、站姿:雙腳併攏,雙手自然下垂。有脊椎側彎的人在站姿下都會有肩膀一高一低、骨盆一高一低、手肘與腰際的空間一寬一窄問題。
2、坐姿:坐著的時候,感受到左側或右側腰痛。
3、電子秤
準備兩個一樣的電子秤,測試左右腳負重是否相等,如果兩個稱顯示數據不一樣,可能說明脊柱存在問題。
4、走路
鞋後跟磨損嚴重程度不一,也是一種判斷方法。
5、轉體
站直身體做轉體運動,感受到一側輕鬆,一側緊張,就有可能是脊柱側彎的情況。
1、掃描上方二維碼找客服預約陳林醫師專家號,看診不等號。
2、正骨預約熱線:028-83110599
從事中醫臨床40餘年,曾在達州中醫學校學習中醫專業,1983年畢業於成都中醫大學,一直從事中醫臨床工作40餘年,對常見病、多發病、地方性疾病和部分疑難病症,能準確運用中醫理論,指導臨床實踐,且收到滿意的療效,對《傷寒雜病論》《溫病條辨》通過幾十年的臨床實踐和刻苦專研、參悟,有較多的體會、心得。對膀胱經、腎經的陽氣虛衰、攝納無力,開合失度所致的老年性隆閉、失禁、畏寒肢冷,用溫陽益氣法取得了滿意的療效,深受該類老年患者的好評。《溫陽益氣法治療老年性隆閉》一文,曾發表於95年新中醫雜誌,96年在全地區學術年會獲優秀論文獎。
從醫40餘年被廣大患者譽為「男科聖手」曾先後多次在河南、山西、成都等地進修學習糖尿病、高血壓的診斷和治療。在臨床上能熟悉的掌握和運用中醫藥治療常見病、多發病及一些特殊病。
達州市中心醫院副主任中醫師,2007年被達州市政府評為首屆七大名中醫之一,現系中心醫院返聘上專家門診。從醫40餘年,醫德高尚,醫術精湛,除常見病外各種疑難病、慢性病積累了豐富的治療經驗和獨特調理方法。
達州市中西結合醫院(達州市第二人民醫院)返聘專家,達州市老幹部保健中心首席中心顧問,原四川省老年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原執業醫師綜合技能考試主考,原內科綜合病區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