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之戒》解析華格納創作《尼伯龍根指環》的契機

2020-12-28 籠鳳包

在歌劇史上《尼伯龍根指環》無疑擁有崇高的地位。

可是創作它的作者華格納卻是個非常有爭議的人。

他猶太人,筆下的人物帶有納粹主義的色彩,是德國種族主義推崇的對象。

他忘恩負義,對給予他幫助的人苛待。

他私生活混亂,與多名有婦之夫糾纏不清。

因為這些負面影響造成他所創作的《尼伯龍根指環》也被人帶有偏見的解讀。

再加上有皮埃爾布萊茨演繹《指環》的音樂,帕特裡斯謝羅諷刺《指環》的劇本。

那之後《指環》被認為是結構華格納本人乃至其對人類狀態的整個構想的契機。

《指環》的傳奇色彩及原始背景被抹去,故事的神話性消失,導致觀眾對《指環》有誤解。

因此作者——著名英語作家斯克魯頓便決定重新解讀指環,就有了這本《真理之戒》

斯克魯頓分析了華格納創作出《指環》的背景。

那時是1848年,華格納在創作《指環》的詩,彼時革命運動席捲歐洲。華格納也有參與,對民族主義情感表示贊同,並視自己的藝術為對其合法性的辯護。

在這之後,華格納還受到黑格爾的影響,對黑格爾學派的解讀為華格納打開了哲學之門。

黑格爾關於自由個體對統一律法需求的觀點在華格納的藝術作品中有所體現甚至貫穿《指環》全劇。

在阿爾貝裡希(那個為獲得權力而放棄愛情的人)的自我折磨中;在黑暗的尼伯爾海姆地下王國裡,被徵服的人們在淪為意志的工具;在《女武神》的悲劇情節中,兩個遭受痛苦的人克服重重困獲得自由,卻發現當初安排這一切的神改變了主意,不再允許他們在一起。黑格爾關於律法及其對自由個體的重要性的論述在眾神王沃坦這一角色上得到了體現。

華格納還深受「青年德意志」運動的影響,特別是格林的《德意志神話》

在此心理狀態下華格納創作出了《指環》。

《真理之戒》從作者,歷史與文化的背景上探討《指環》的創作過程。

並在後續的對劇情,音樂分析,劇情人物和象徵等方面對《指環》進行了全面的解讀。

讓我們明白為何《指環》會在歌劇界擁有極高的地位,並不是它超長的時長,極多的人物。

而是它將生活中的愛情,權利,死亡等真理通過歌劇的形式表現出來,讓我們重拾信仰。

在《指環》的劇情中分為四幕,分別是《萊茵的黃金》《女武神》《齊格弗裡德》《諸神的黃昏》。

對應著愛情,死亡,犧牲,和人類通過犧牲獲得新生。

《真理之戒》對這四個部分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探討。

這些都是《尼伯龍根的指環》的主旨,也是本書探討的主題。

在《指環》中神不再是無所不能,世界的統治權到了人類的手中,人們對神的信仰也沒什麼實際的意義。

斯克魯頓在總結了前人對於《指環》的各種解讀後總結分析,通過自己的見解重新解讀《指環》,讓我們不再受偏見影響。

華格納認為古希臘悲劇用藝術及虛構的形式呈現犧牲時刻,抓住了曾經是宗教才能獨享的特權。

宗教向我們隱藏了「深藏的道理」,而藝術將其以象徵的形式表現出來。當代沒有一部作品能像《指環》這樣揭示如此深刻的道理。

這就是斯克魯頓的《真理之戒》對於華格納及其創作出的《指環》所作出的理解。

弗雷德·科恩在《歌劇新聞》中這樣評論斯克魯頓的這部作品:「本書並非僅僅將《尼伯龍根的指環》當作一個劇本,貫穿全書,斯克魯頓始終一絲不苟地關注華格納如何在音樂和文本中表現寓意。沒有比《尼伯龍根的指環》更偉大的歌劇了,也沒有哪部歌劇作品值得一位作家做如此深刻的解讀。」

相關焦點

  • 《真理之戒》走進《尼伯龍根的指環》
    在看《真理之戒》之前我只看過電影《指環王》,影片運用各種傳統方法和電腦特效,將原書中充滿神秘色彩的奇幻世界展現在觀眾眼前,尤其是那些生活在其中的各色各樣的生物。看完《真理之戒》後我再一次刷新了對北歐神話的理解,也可以說它是對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的完美詮釋……一項迷人且頗具價值的研究……引人入勝且令人信服。理察·華格納(Richard Wagner,1813年5月22日—1883年2月13日),出生於德國萊比錫,浪漫主義時期德國作曲家、指揮家。1833年,正式開啟音樂家生涯,於同年創作了歌劇《仙女》。
  • 真理之戒 | 華格納《尼伯龍根的指環》中的劇情
    如果《指環》不能作為一部戲劇來分析,那麼任何解釋都是無效的,也不能真正引起觀眾的注意。如果一部戲劇作品並不是按照戲劇格式創作,那麼戲劇藝術就不可能成為具有普適意義的有效象徵。通過將《指環》理解為戲劇,我們就可以接近華格納所說的「隱藏的深層真理」。
  • 《真理之戒》:那個神奇的指環,其實就戴在我們每一個人的手上
    19世紀德國著名作曲家、指揮家理察·華格納就曾經取材於北歐神話創作了一部大型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演繹了一場跨越地下黑暗王國、眾神世界和人類世界的充滿愛恨情仇的英雄史詩。英國作家、哲學家羅傑·斯克魯頓,多年研究華格納《尼伯龍根的指環》,深入挖掘這部巨著的細節和其中所體現的智慧力量,寫出了一本啟迪人心的詮釋性作品——《真理之戒:華格納〈尼伯龍根的指環〉中的智慧》。
  • 鬼才華格納正寫+倒寫成就經典音樂劇《尼伯龍根的指環》
    理察·華格納1874年華格納61歲的時候,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尼伯龍根的指環》歷時26年的創作過程終於完滿地劃上了句號。自1848年華格納草擬了《尼伯龍根的指環》散文草稿之後,這部作品幾度被擱置,甚至於華格納曾想要放棄。1950年華格納流亡期間,在作曲家李斯特的幫助和鼓勵之下,華格納重拾信心,繼續寫作《尼伯龍根的指環》的文字腳本 。後經多年續寫及反覆推敲,這部作品終於得以問世。路德維希二世 (維特爾斯巴赫王朝的巴伐利亞國王)是華格納的忠實崇拜者和資助人。
  • 華格納《尼伯龍根的指環》| 北歐神話的鴻篇巨製
  • 華格納作品《尼伯龍根的指環》9月上海演出
    看完「史上最偉大歌劇」 需耗時4天共15個小時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被譽為「史上最偉大的歌劇」,音樂巨匠華格納耗時26年寫作完成,並專門為它的上演在拜羅伊特建造了一座劇院,從此令這部曠世巨作風靡全球。如今,在樂迷心中的歌劇聖地德國拜羅伊特,要看一次《尼伯龍根的指環》甚至需提前十年訂票,且是要連續訂十年。
  • 華格納《尼伯龍根的指環》中的劇情
    帶讀者走進《尼伯龍根的指環》構建的哲學世界,以扣人心弦的神話故事和革命性的音樂手法雙線並進,呈現這部史無前例的大型音樂作品中蘊藏的真理與智慧,解讀關於律法、愛情、英雄、權力、身份、社會、家庭的哲學;立足《尼伯龍根的指環》這部作品,又超越這部作品,以其為德國哲學思想的載體,闡明人們渴望了解又常常不得的哲學概念——超驗、潛意識、力比多…
  • 拜羅伊特、《尼伯龍根的指環》與華格納
    【域外雜談】  作者:餘美慧  一直聽說拜羅伊特歌劇節一票難求,筆者很幸運,在網上搶到了套票《尼伯龍根的指環》(以下簡稱《指環》),多年的夙願終於成行。今年的拜羅伊特歌劇節舉辦於7月25日到8月28日,《指環》演出是在8月8日、9日、11日和13日。
  • 尼伯龍根指環到底講了什麼?
    歌劇版長達16個小時。它猶如歌劇中的《追憶似水年華》,家喻戶曉,卻幾乎沒人從頭到尾地看完過。那麼,這部鴻篇巨製,究竟講了一個什麼故事呢?且聽好戲君慢慢道來。事實上,這部歌劇的創作來源是德國中世紀的民間敘事詩《尼伯龍根之歌》。
  • 《尼伯龍根的指環》改編於遠古神話,表現的卻是我們的內心世界
    說起《尼伯龍根的指環》也許有人會覺得陌生,但如果講到約翰·羅納德·瑞爾·託爾金的《魔戒》,也就是《指環王》,也許很多人會迅速化身為迷弟、迷妹,開始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的話題。華格納耗時26年完成的《尼伯龍根的指環》,就是和備受歡迎的《指環王》有著諸多類似元素,且在成就上也毫不遜色,被稱為「中世紀4大史詩之一」的大型樂劇。拜羅伊特節日劇院就是為了演出《尼伯龍根的指環》特地建成的,而這部分4天上演,每天從下午4點開始要一直到深夜才能完整演完的樂劇,不僅展現了北歐神話的華麗,也蘊含著華格納的哲思哲理。如何看懂《尼伯龍根的指環》?
  • 中央歌劇院完美收官華格納巔峰巨作 「尼伯龍根指環」之《萊茵的黃金》
    2016年國家藝術院團演出季中央歌劇院完美收官華格納巔峰巨作「尼伯龍根指環」之《萊茵的黃金》2016年9月19日,中央歌劇院歷時四年集全院之力精心打造全華班華格納巔峰巨作「尼伯龍根指環」之《萊茵的黃金》在國家大劇院完美收官。
  • 無詞指環,80分鐘的華格納精髓
    1968年,他以一個美國指揮家的身份將《尼伯龍根的指環》帶回柏林德意志歌劇院的舞臺。「幾年後,Telarc唱片公司邀請我和柏林愛樂樂團錄製一個濃縮版的《尼伯龍根的指環》,沒有歌詞,只有樂隊。」馬澤爾起初堅決反對這個提議,他認為華格納的音樂是不可撼動的,「華格納用26年寫出這部14個小時的歌劇,任何人都不敢動這樣的作品。這是不可能的。」「這是一個令人生畏但又迷人的計劃。」
  • 【今日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
  • 史上最偉大的唱片製作 蘇堤指揮華格納《尼伯龍根指環》全集
    這套唱片就是今天要介紹的蘇堤指揮華格納《尼伯龍根指環》全集。除了作為介紹/ 引子的三張唱片的一輯,總共是四輯共19 張黑膠唱片,分別為《萊茵的黃金》(Das Rheingold,三唱片)、《女武神》(Die Walküre,五唱片)、《齊格飛》(Siegfried,五唱片) 及《諸神的黃昏》(Götterdämmerung,六唱片),超過14 小時令人屏息的複雜龐大音樂。
  • 尼伯龍根指環-齊格弗裡德
    ▽ 茶版小編 寫《尼伯龍根指環》的「第二日」《齊格弗裡德》賞析之前,專門回顧了一下童年,快進地再看了一遍《聖鬥士星矢·北歐神話篇》。其實《尼伯龍根指環》裡面的很多人物都在這部伴隨我們成長的動畫片裡出現過(車田正美是把各路神話:希臘的、北歐的都來了一個大雜燴罷了):希路達女王從音譯上跟婚姻女神弗裡卡有些類似,而且她的妹妹弗蕾婭是青春與愛情女神(就是冰河的女朋友),所以就大膽把希路達與沃坦(奧丁)的正妻弗裡卡當一個人吧!
  • 《幻書啟世錄》書靈法芙娜身份攻略 尼伯龍根的指環背景分享
    導 讀 法芙娜是遊戲《幻書啟世錄》中的一名書靈,作為書靈她的原型是華格納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而對很多玩家來說《尼伯龍根的指環》也是很熟悉的劇目了,那麼遊戲中法芙娜的背景是什麼樣的呢
  • 尼伯龍根!出自指環的指環賦予指環
    長篇史詩《尼伯龍根之歌》在歷史上的改編作品眾多,其中以華格納的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最為有名。塔利亞劇院話劇版《指環》將華格納歌劇和史詩中的情節相拼合,加之極具風格的人物設定和舞臺空間,為觀眾呈現了一種不一樣的《指環》體驗。劇一共分為四個篇章,含幕間休息共約七個小時。
  • 尼伯龍根指環-萊茵的黃金
    ▽ 「尼伯龍根的指環」!!! 這是一部不論對參演者,還是對聽眾,甚至對後世研究者(可以說只要是與之有緣邂逅的人)都會感到恐懼的一部作品。在進入主題介紹之前,先插敘介紹「拜羅伊特華格納節日劇院」以及第一屆「拜羅伊特歌劇節」。
  • 《指環王》與《尼伯龍根的指環》雷同,《指環王》抄襲了嗎?
    》的故事中的重要線索的是一枚具有強大力量的指環,所以引人遐想,給人們這樣一種感覺《指環王》是不是抄襲了《尼伯龍根的指環》?《尼洛龍根的指環》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尼伯龍根的指環》的是德國音樂家華格納作曲及編劇的一部大型樂劇,整個於1848年開始創作,至1874年完成,歷時共26年。
  • 《指環王》與《尼伯龍根的指環》真的很像嗎?
    《尼洛龍根的指環》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尼伯龍根的指環》的是德國音樂家華格納作曲及編劇的一部大型樂劇,整個於1848年開始創作,至1874年完成,歷時共2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