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詞指環,80分鐘的華格納精髓

2021-01-09 第一財經

1945年5月1日晚,德國電臺播放了華格納《尼伯龍根的指環》中《眾神的黃昏》片段。一段恢弘而令人窒息的音樂之後,電臺突然插播了希特勒的死訊。於是有一種說法,第三帝國是在華格納的哀鳴聲中土崩瓦解的。

「二戰以後,德國幾乎沒有劇院再上演華格納的作品。這是出於政治原因。但我是美國人,我可以毫無顧忌地說,華格納是非常偉大的作曲家,我們應該把他的音樂重新帶回德國這片土地。」83歲的指揮家馬澤爾還記得,1965年當他前往德國擔任柏林德意志歌劇院的音樂總監時,第一個提議,就是恢復華格納作品的演出。

馬澤爾與華格納的淵源頗深。1960年,他只有30歲時就受邀前往著名的拜羅伊特音樂節指揮華格納的《羅恩格林》。1968年,他以一個美國指揮家的身份將《尼伯龍根的指環》帶回柏林德意志歌劇院的舞臺。

「幾年後,Telarc唱片公司邀請我和柏林愛樂樂團錄製一個濃縮版的《尼伯龍根的指環》,沒有歌詞,只有樂隊。」馬澤爾起初堅決反對這個提議,他認為華格納的音樂是不可撼動的,「華格納用26年寫出這部14個小時的歌劇,任何人都不敢動這樣的作品。這是不可能的。」

「這是一個令人生畏但又迷人的計劃。」馬澤爾承認,在畏懼和躍躍欲試的推動下,他編排了三次,最終與柏林愛樂樂團完成了80分鐘的無詞版《尼伯龍根的指環》。「結果非常成功,我們錄製的50萬張唱片銷售一空。」甚至有評論把這張唱片視為進入華格納殿堂的一把鑰匙。

5月4日、5日,馬澤爾帶著12位柏林愛樂樂團演奏家與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一起,將無詞版《尼伯龍根的指環》帶到國家大劇院的舞臺上。這也是華格納誕辰200周年紀念活動中很特殊的一場演出。

「在無詞版《尼伯龍根的指環》中,沒有任何一個音符是我自己添加的。從《萊茵黃金》的第一個音符,到《眾神的黃昏》的最後20分鐘,所有的主導動機都來自於華格納。」馬澤爾說。

音樂會一開始,弦樂沉悶鋪陳,號聲與弦樂交織,從弱到強此起彼伏,似乎把人帶入霧靄封鎖的湖面,預示著萊茵河上「泛著綠光的黎明」開場。熟悉《尼伯龍根的指環》的人,能從音樂的變化中聽到故事的發展與人物的登場——眾神居住的神殿恢弘壯觀、黑暗的鐵匠鋪內侏儒在鑄造指環、齊格蒙德闖入小屋愛上齊格琳德、天神沃坦震怒、齊格弗裡德在森林裡屠殺巨龍……直至最後英雄齊格弗裡德之死與葬禮進行曲,用80分鐘時間完整呈現音樂中的《尼伯龍根的指環》。這場音樂會無中場休息,馬澤爾全場背譜指揮,這種沒有停頓、一氣呵成的音樂,實現了華格納所追求的整體性和不間斷性。

「我希望能將這部不朽之作的神奇之處表達得更加充分,另一方面,也希望獻給那些敏感的華格納迷。」馬澤爾說,《尼伯龍根的指環》是歌劇史上的巔峰之作,交響樂版的出現,將讓更多樂迷聆聽到華格納的音樂精髓,「華格納是用貝多芬創作交響曲的思維方式來創作歌劇。光是樂隊部分,他就把音樂寫到了極致。」

華格納用26年的時間來創作《尼伯龍根的指環》,他個人的風格總在不斷變化中,但這部作品卻達到了驚人的統一性。馬澤爾在改編時,也感慨於作曲家統一的主導動機系統,令他能完成一個風格統一的音樂會版作品。

「我必須強調,一開始我真的不願做這個嘗試。但是到最後,我理解並體會到《尼伯龍根的指環》中主導動機的作用都是在展現情節和主題。通過主導動機,我們就可以理解華格納的思想和核心意願。」馬澤爾說,他改編時注重的,就是華格納在劇中寫到的各種愛與人物關係,「天神沃坦對女兒布倫希爾德施以魔咒,讓她降為凡人永遠沉睡,直到有愛人來拯救。他與女兒之間的愛,布倫希爾德與拯救她的英雄齊格弗裡德之間的愛,神界和人類相互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這些都是我注重的。」

此次到北京參演的12位柏林愛樂樂團演奏家中,既有卡拉揚時代的老團員、阿巴多時代的中生代力量,也有西蒙·拉特爾時代的生力軍,可謂老中青三代同臺。他們中的七位,曾在2000年與馬澤爾在德國合作演出過無詞版《尼伯龍根的指環》。

「由我改編的這部作品,在全世界並不經常上演。大劇院在『華格納年』演出這樣一部宏偉的作品非常有意義。」因為華格納,馬澤爾依舊像年輕指揮家那樣繁忙。在結束「無詞指環」演出後,就要立刻返回慕尼黑愛樂準備接下來的音樂會。5月30日,在維也納舉行的「美泉宮消夏音樂會」上,馬澤爾還將執棒上演華格納的多部作品,其中也包括「無詞指環」中的《女武神的騎行》。

相關焦點

  • 拜羅伊特、《尼伯龍根的指環》與華格納
    【域外雜談】  作者:餘美慧  一直聽說拜羅伊特歌劇節一票難求,筆者很幸運,在網上搶到了套票《尼伯龍根的指環》(以下簡稱《指環》),多年的夙願終於成行。今年的拜羅伊特歌劇節舉辦於7月25日到8月28日,《指環》演出是在8月8日、9日、11日和13日。
  • 華格納《尼伯龍根的指環》| 北歐神話的鴻篇巨製
  • 華格納《尼伯龍根的指環》中的劇情
    有確鑿的證據表明,華格納最初就是這樣構思齊格弗裡德的故事。正如保羅·海澤所表明的那樣,從費爾巴哈式的前提出發,最終完成品有可能讓整個組歌發展出影響深遠的表現形式。在一個被人格和自我意識所背離的世界裡,經受財產和交換的暴政,在宗教所維護的法律的約束下,存在著一個致命的缺陷,那就是憤恨在萬物的心坎裡滋長:財富至上,導致愛已無藏身之地,我們所信仰的極樂淨土被科學這個蛀蟲完全吞噬了。
  • 華格納作品《尼伯龍根的指環》9月上海演出
    看完「史上最偉大歌劇」 需耗時4天共15個小時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被譽為「史上最偉大的歌劇」,音樂巨匠華格納耗時26年寫作完成,並專門為它的上演在拜羅伊特建造了一座劇院,從此令這部曠世巨作風靡全球。如今,在樂迷心中的歌劇聖地德國拜羅伊特,要看一次《尼伯龍根的指環》甚至需提前十年訂票,且是要連續訂十年。
  • 庫客現場 | 華格納「指環」第四部《諸神的黃昏》
    1月25日晚19:30(今晚),庫客現場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專欄將為大家播放華格納「指環」終結篇——《諸神的黃昏》,敬請收看!(視頻點播將截止到1月28日晚19:30)華格納「指環」系列第四部《諸神的黃昏》於1876年8月17日在拜羅伊特首次上演,成功的為「指環」這部鴻篇巨作的首演畫上了完滿的句號。
  • 華格納歌劇《女武神》再造「指環」傳奇
    中青在線北京 10月18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蔣肖斌)時隔12年,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再次唱響北京國際音樂節舞臺 。選自「指環」四聯劇的華格納力作《女武神》,將於10月24日、27日 兩晚在保利劇院上演。指揮大師梵志登將執棒香港管弦樂團,與多位國際頂尖華格納歌唱家聯袂登臺,再造「指環」傳奇。
  • 真理之戒 | 華格納《尼伯龍根的指環》中的劇情
    有確鑿的證據表明,華格納最初就是這樣構思齊格弗裡德的故事。正如保羅·海澤所表明的那樣,從費爾巴哈式的前提出發,最終完成品有可能讓整個組歌發展出影響深遠的表現形式。在一個被人格和自我意識所背離的世界裡,經受財產和交換的暴政,在宗教所維護的法律的約束下,存在著一個致命的缺陷,那就是憤恨在萬物的心坎裡滋長:財富至上,導致愛已無藏身之地,我們所信仰的極樂淨土被科學這個蛀蟲完全吞噬了。
  • 《真理之戒》解析華格納創作《尼伯龍根指環》的契機
    因為這些負面影響造成他所創作的《尼伯龍根指環》也被人帶有偏見的解讀。再加上有皮埃爾布萊茨演繹《指環》的音樂,帕特裡斯謝羅諷刺《指環》的劇本。那之後《指環》被認為是結構華格納本人乃至其對人類狀態的整個構想的契機。
  • 庫客現場 | 華格納「指環」第三部《齊格弗裡德》
    《齊格弗裡德》(Siegfried)是華格納「指環」中的第三部樂劇,經華格納長達15年的「精心雕琢」後,於1876年8月16日在拜羅伊特節日劇院的舞臺上首次亮相
  • 史上最偉大的唱片製作 蘇堤指揮華格納《尼伯龍根指環》全集
    1871 年華格納為了上演《尼伯龍根的指環》全劇,開始在德國南部小城拜羅伊特(Bayreuth)籌建專用的歌劇院。在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 慕尼黑新天鵝堡的建造人) 資助下,節日劇院於1876 年建成。
  • 拿索斯音樂集團華格納指環系列榮耀歸來!
    近年在梵志登的率領下,香港管弦樂團以每年一套歌劇音樂會的形式對華格納的指環系列進行全套演繹。
  • 中央歌劇院完美收官華格納巔峰巨作 「尼伯龍根指環」之《萊茵的黃金》
    2016年國家藝術院團演出季中央歌劇院完美收官華格納巔峰巨作「尼伯龍根指環」之《萊茵的黃金》2016年9月19日,中央歌劇院歷時四年集全院之力精心打造全華班華格納巔峰巨作「尼伯龍根指環」之《萊茵的黃金》在國家大劇院完美收官。
  • 出自指環的指環賦予指環
    長篇史詩《尼伯龍根之歌》在歷史上的改編作品眾多,其中以華格納的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最為有名。塔利亞劇院話劇版《指環》將華格納歌劇和史詩中的情節相拼合,加之極具風格的人物設定和舞臺空間,為觀眾呈現了一種不一樣的《指環》體驗。劇一共分為四個篇章,含幕間休息共約七個小時。
  • 尼伯龍根指環到底講了什麼?
    起初寶藏歸勇士S所有,這是他屠龍的戰利品,但後來被殺死他的H所佔有,而最後,H又將尼伯龍根寶藏——144輛馬車的黃金沉入了萊茵河中。直到現在,還有考古隊在依照史詩中的指示,潛入萊茵河試圖找到寶藏。對華格納的狂熱崇拜波及甚廣,被稱「華格納症」。然而,在另一面,他是一名擁有驚人耐力和宏偉構思的持久戰的實踐者,並且,也是一名折磨自己同時折磨別人的偏執狂。除了《指環》是鴻篇巨製外,他的《紐倫堡的名歌手》,耗時22年才寫完,在正常無間斷的情況下演出長達5小時15分鐘。不僅篇幅長,他的歌劇也很難唱,十分考驗肺活量。
  • 尼伯龍根指環-萊茵的黃金
    四年之後歌劇院落成,華格納在此舉辦了第一屆拜羅伊特歌劇節。上演了自己全套的《尼伯龍根指環》:8月13日上演《萊茵的黃金》,次日演出《女武神》;16日上演《齊格弗裡德》,17日演出《眾神的黃昏》——後面兩部是首演。
  • 現實中的《尼伯龍根的指環》:音樂家華格納與德意志第二帝國崛起
    除了非常美妙的音樂旋律外,華格納在他的一生中也對很多其他問題進行過思考和評論。從音樂理論到猶太人和種族,華格納向來口無遮攔。華格納對軍事衝突方面的評論,不僅讓我們得以一瞥他從1849年革命後逐漸形成的政治思想,也讓我們能夠想像,他對20世紀的兩場浩劫將是什麼樣的態度。華格納一生中經歷了四場德意志邦國捲入的衝突。第一場是前面已經說過的拿破崙戰爭。
  • 鬼才華格納正寫+倒寫成就經典音樂劇《尼伯龍根的指環》
    文:讀閱評說有人說,華格納的作品是古典音樂當中的搖滾重金屬。德國浪漫主義作曲家理察·華格納一生創作了多部音樂劇、鋼琴曲、聲樂曲等眾多音樂作品。總體來講,華格納的作品比較重口味,他本人非常喜歡用管樂,因此作品聲音宏大,氣勢磅礴。這也是華格納被冠以「古典音樂當中的搖滾重金屬」的原因所在。
  • 《指環》初級聆聽指南
    卡拉揚追求的是終極的完美,他以他的審美和對華格納的理解,幾乎將那個時代最優秀的華格納歌手網羅殆盡,而且很少有過氣或年齡大的明星,從而使他的合作者始終保持充沛的精力,產生出一以貫之的連續演出效果。當這個班底演出之際,拜羅伊特節日劇院的製作人恐怕不無羨慕或嫉妒之意吧?  費時近10年錄製的索爾蒂版同樣勝在「發燒」的錄音方面,演員陣容同樣強大,但其中處於衰退期的也不少,所以儘管版本名氣比卡拉揚的要大,但整體感上要略遜一籌。不過如果重點聽上幾個著名片斷,還是非常過癮,比如「女武神出騎」、「黎明和西格弗裡德的萊茵之旅」、「西格弗裡德的葬禮進行曲」等。
  • 《幻書啟世錄》書靈法芙娜身份攻略 尼伯龍根的指環背景分享
    導 讀 法芙娜是遊戲《幻書啟世錄》中的一名書靈,作為書靈她的原型是華格納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而對很多玩家來說《尼伯龍根的指環》也是很熟悉的劇目了,那麼遊戲中法芙娜的背景是什麼樣的呢
  • 一枚指環中的世界觀
    在這兩個故事中,指環的寓意類似,都是讓擁有者獲得力量的同時摧毀其心性,而指環這個特殊的符號則可追溯至遙遠的北歐神話。在歌劇史上,有一部「神作」,也與指環有關,它就是德國音樂家華格納創作的《尼伯龍根的指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