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騙中國人的票房,《花木蘭》還太嫩了

2020-09-14 流量公園

來源丨流量公園(llpark001)

作者丨黑羊、興興

請中國演員,搭中國布景,講中國故事……迪士尼新片《花木蘭》直指中國市場。


估計片方怎麼也沒想到,會遭遇中國觀眾如此的惡評相向。

《花木蘭》今天在中國上映了,豆瓣卻早早的給了5.9分,現在4.7分。


差評在哪?很多人說迪士尼講不好中國。《花木蘭》是個流傳了1300年的故事,這部電影同樣到在1300年積累的文化、傳說和大眾流量之中。

可1998年迪士尼動畫版《花木蘭》至今還在豆瓣上攥著7.8的高分,怎麼一變真人就撲街了呢?



「唧唧復唧唧」這個花木蘭古老傳說,在中國流傳了1300多年,如果計算其流量,完全是一個天文數字。

迪士尼在1998年將花木蘭的傳說變成動畫片,又給現實的歷史添上一點超現實的神話色彩,結果無論是木蘭還是動畫中那條愛耍貧嘴的小龍,都一下成了全球的大明星。


動畫版《花木蘭》中的吉祥物木須


花木蘭也成了迪士尼眾多的ip之一。甚至說是一朵流量小花也不為過。

另外一點,《花木蘭》採用了流媒體在線上映方式,迪士尼想用這朵小花,為其流媒體應用程式Disney+添彩。

所以要想看到這部電影,僅僅註冊Disney+還不行。你需要在每月7美元服務費的基礎上額外再支付30美元。

即便如此,消費者在這款應用上的支出也比一周前增長了193%,達到1200萬美元。並且在上周末,Disney+的下載量上升了68%,達到89萬次。

甚至在《花木蘭》和迪士尼流媒體服務的相關消息發布後,其股價在美國時間8月5日一度上漲10%。

商業或者流量角度上來說,《花木蘭》不僅打了階段性勝仗,連國外媒體的評價也都是一邊倒——好!

《花木蘭》在爛番茄上新鮮度突破81%,均分升至7.03,MTC均分69。這個分數相較迪士尼最近幾部真人改編電影,口碑相當不錯的,甚至創造近4年來迪士尼真人改編電影最佳,也是史上迪士尼真人改編電影第三高口碑。

國外紙媒上,比如《英國每日電訊報》《休斯頓紀事報》《芝加哥太陽時報》等多家報社評論這部電影也是一片叫好。

比如這樣的評價:《花木蘭》的視覺效果讓人眼花繚亂、劇作太有生命力了、最優秀的真人動畫重建、劉亦菲的扮演很不錯!


甚至《舊金山紀事報》給《花木蘭》打了100滿分後還說:雖然沒有按計劃上映,但它來的時機堪稱最佳!

外媒對《花木蘭》的評價


雖然鮮有差評出現,但一片溢美之詞中還是有冷靜的聲音。

國外社交平臺上有人這樣說:骨子裡想成為偉大的電影,但是卻被動畫改編束縛了,最終成了部平庸的電影。

但到了國內,現在來說「平庸」可能是對這部電影最高的評價。



美國留學生劉然之前在Disney+上付費,看了真人版《花木蘭》。

1個多小時的影片結束後,他說:流量小花死在岸上了。

也許是迪士尼不想破壞98年動畫版《花木蘭》積累的美好回憶,因此在真人版的劇情和鏡頭表達中,對當年的動畫做了很多致敬式的還原。

比如木蘭化妝的橋段、場景布置、雪崩和木蘭的飛簷走壁——除了那條「木須龍」沒有被致敬,迪士尼幾乎在原版動畫上做足了功課。


宣傳力度上一樣強勢。雖然這部「講述中國古代老百姓」故事的影片沒能在疫情期間上映,但從B站到微博,能看到很多版《花木蘭》的宣傳片——在劉亦菲、甄子丹、李連杰同框下,影迷對這部電影建立起充分的期待。

直到上映前,《花木蘭》放出1分半的中文先導預告,很多人的感受,依舊是對1998年動畫的改編很徹底——比如劉然就是看過先導預告後進行的付費。

如果原封不動改編動畫,相信不會太差,如果排除演員演技,劇情上不會有什麼漏洞,關鍵在於導演其實不了解中國,這部電影在中國人看來,有點胡來了。他說。

劉然相信大部分中國觀眾不會給真人版《花木蘭》打高分:從文化認同的角度來說,這是一部「美式中國戲,任何中國人看了都會覺得和我們的文化相差太遠。」

但老外很喜歡:《花木蘭》表達的,就是他們理解的中國。就像許多美國人一輩子都認為中國遍地都是李小龍、成龍一樣好笑。劉然說。

他一連說了幾個詞來形容《花木蘭》:劇情尷尬、邏輯稀碎、不中不洋。

然而在國內,今天上映的《花木蘭》在微博上,卻沒有引起過大的爭議,除了對主角劉亦菲的演技的討論外,甚至大眾對這部影片的表現有很多給於積極的態度,以至於呈現了一種棗核狀的評判:喜歡的人特別喜歡,對歷史和文化深究者極其討厭。


剩下的呢?

還沒來得急看。



現在看來,對於《花木蘭》的爭議在於——到底迪士尼懂不懂中國?

先看看之前,迪士尼怎麼俘獲大眾流量的。

2018年,《超人總動員2》登錄影院,觀眾驚奇地發現,片頭附帶一段7分鐘左右的公益短片《包寶寶 Bao》。


短片《包寶寶》


短片中,一位空巢老人和自己製作的包子產生了感情,可愛的包子為老媽媽提供陪伴的感覺,但是包子最終長大、叛逆……短片真實地反映了一個中國味十足的故事,真實地刻畫了留守老人的心境,甚至有觀眾看完以後感慨:這是迪士尼、皮克斯乃至所有外國影片最懂中國的一次。

事實上,迪士尼一直在堅持不懈地與中國文化融合來收穫關注,比如動畫版的《花木蘭》就是成功的產物,雖然其後一些融合的效果不是很「驚喜」。

迪士尼近年中國的主要業務有樂園、商店、影視、數碼和迪士尼英語。其中英語項目已經在今年6月發布公告,關停了在線課程,這意味著迪士尼將不再重新開放英語中心;還可以看到迪士尼中國、迪士尼互動、迪士尼英語等認證帳號的新浪微博官微已經至少一年沒有更新了。

儘管如此,迪士尼在其他方面的嘗試也從未停止。

2018年,迪士尼和上海博物館進行了跨界合作,創意活動選取了西周大克鼎上的古典圖文,迪士尼讓米奇乘著滑板暢遊其中。到了2019年,迪士尼還推出二十四節氣的壁紙,後來相繼推出了合作的24節氣聯名交通卡、金屬徽章等周邊文創。

就連迪士尼的天貓商城也不會錯過雙11或者99划算節這類促銷活動。可以說非常中國了。

今年春節,迪士尼配合新電影宣發,公布了一系列包含中國元素的海報。設計中除了使用色彩、祥雲、山水、中國結、剪紙、煙花,還利用中式傳統窗景進行整體構圖,令人眼前一亮。


儘管如此,《花木蘭》還是被詬病「不懂中國」。

或許建公園、做公益、掛燈籠的迪士尼更懂現今的中國,它收穫的流量更多地夾帶著兒童、家庭和無邊的想像力。

但對於那些著迷於文化、歷史和故事的人來說,迪士尼的真人版《花木蘭》就像開了個玩笑,不值得在1300年的老祖宗故事中深究,但始終帶著地球另一邊的樂趣。


(文中受訪者姓名為化名)

相關焦點

  • 想騙中國人票房,迪士尼是在瞧不起誰?
    迪士尼宣發了半輩子的,據說給我們天仙姐姐招了數不清的羨慕嫉妒恨的電影《花木蘭》,文叔終於還是去看了。就是這部電影,讓文叔的內心受到了極大的震撼,久久不能平靜。中國的公主,中國的故事,結果拍出來得不到中國人的認同,這本身就是失敗。中國故事的外衣下包裹了西方想像中的中國以及硬凹出來的東方價值觀,迪士尼真的需要通過票房和口碑來審視一下自己的傲慢和不走心。整部電影充滿了西方的刻板印象,充滿了對中國文化的誤解和輕視。
  • 《花木蘭》中國人不待見,外國人不喜歡
    有網友統計,《花木蘭》一部電影前前後後上了近100個熱搜,就連其他演員去試鏡都要放出來炒作。此後,還經歷了數次定檔又撤檔,每一次都話題滿滿。迪士尼憋著勁要來個「中西方通吃」,然而現在的結果是外國人不買帳,中國人不待見,兩邊不討好。1998年,由迪士尼出品的動畫片《花木蘭》不僅票房成績驕人,豆瓣7.8的評分也證實了它的品質。
  • 美國花木蘭撲街 老外講不好中國人故事?
    自從宣布開拍以來,《花木蘭》光是微博熱搜就上了170多次。只可惜再美的理想也很難照進現實,在口碑和票房同步撲街的殘酷現狀映照下,《花木蘭》之前所有宣傳炒作的噱頭,都成了陽光下的肥皂泡,看似美麗,卻無法經受外力的考驗。 01花木蘭的故事,起源於北朝民歌《木蘭辭》,講述了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徵戰沙場,履歷功勳,回朝受封,衣錦還鄉的故事。
  • 美國花木蘭撲街 老外講不好中國人故事?
    如今一周多的時間過去,《花木蘭》在豆瓣上的評分已經坐著高速下行的電梯一路降到了4.9分。而在亞馬遜公司旗下的以歐美觀眾為主流的網站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Internet Movie Database,簡稱IMDb)上,該片的表現也不佳,僅有5.4分。與口碑同步走低的還有票房,上映前三天就達到1.57億元,但到第10天,總票房卻僅有2.45億元,慘敗已成定局。
  • 《木蘭詩》:劉亦菲版《花木蘭》根本不是中國人的花木蘭
    劉亦菲主演的真人版《花木蘭》上映了。看完你會發現,它根本不是中國人心中的那個花木蘭。中國人的花木蘭,是無私奉獻勇於獻身忠孝兩全的民族英雄;迪士尼的花木蘭,是有夢想有勇氣勇於實現個人價值的個人英雄中國人的花木蘭,是「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是因為「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才替父從軍的,是「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不用尚書郎,願馳千裡足,送兒還故鄉」「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的小女人。
  • 《花木蘭》全球票房已破4億,中國吐槽最厲害可貢獻票房也最多
    期待太大就會導致落差,《花木蘭》播出後觀眾才發現這跟大家想像的花木蘭電影完全不一樣,就仿佛被欺騙了一樣,所以播出之後網上都是吐槽但《花木蘭》其實還在播出的,每天票房也在上漲,而我關注了一下《花木蘭》票房總結,截止到上周末,《花木蘭》的全球票房達到了
  • 《花木蘭》是一盤中國人難以下咽的美式中餐
    所以,早在1998年,迪士尼就製作了動畫電影《Mulan》,電影獲得票房的大成功,緊接著在2005年,又推出《Mulan 2》,又一次獲得票房的成功。 《花木蘭》為何翻車 今年這部由劉亦菲主演的《花木蘭》,其實是一部以美國人的理解拍出來的中國文化電影
  • 還沒上映就翻車?《花木蘭》又被罵了
    也有網友說《花木蘭》的海報跟以前的國產電視劇一樣,都是滿滿的人物堆積。因為它對我們中國人來說太熟悉了,木蘭替父從軍,守衛家園,詮釋了巾幗不讓鬚眉的英雄氣概。在自古忠孝兩難全的時代,花木蘭卻做到了忠孝兩全,剛強與柔情並濟,感人至深。作為一個民族典範,這種主題的電影,可以說是老少皆宜。
  • 迪士尼倒打一耙,單方面認為《花木蘭》票房不好是因為劉亦菲
    很顯然,《花木蘭》在中國上映之後沒有達到預期的票房,就算是現在國內票房已經兩億多了,依舊是血虧的局面,在這樣的局面下,難免有人就開始甩鍋了。,在《花木蘭》在國內還沒上映的時候,劉亦菲發了一篇全英文的微博,感謝了很多人,感謝他們給了自己拍攝《花木蘭》的機會,然而那個時候感激有多深,現在大概就有多後悔吧。
  • 《花木蘭》預售撲街,3小時收入不滿10萬,海外票房也有點慘
    在下午1點左右票房傳來了動靜,排片佔比3.6%,收入4552元,可是在3個小時以後,也就是到下午4點左右,票房卻不到10萬。截至9月9日上午,《花木蘭》的票房依舊延續慘澹的狀態,上映首日的票房才225.4萬,而排片佔比也高達了53.6%,這個結果對於之前首日預售破千萬的《八佰》,《花木蘭》的票房真的顯得太慘烈了。
  • 劉亦菲版《花木蘭》票房遇冷評分撲街,這一次迪士尼做錯了什麼?
    截止北京時間9月12日下午16:00,貓眼數據顯示上映快兩天的《花木蘭》總票房還不到一億,單日票房甚至被《八佰》反覆趕超。倘若不是諾蘭的《信條》太難懂以至於玩脫了,《花木蘭》的票房恐怕會更難看。多年來,中國人最喜歡看的美國電影,無一例外都是美國人自己講自己的故事,因為中國人的故事中國人自己才更熟悉,九年制義務教育,無人不知花木蘭,洋人們費心拍出的作品,無法避免會被挑出各種各樣的毛病。沒錯,電影是藝術是可以改編的,故事是人寫的,哪怕花木蘭的歷史事實也是無法百分百還原的,然而正如諾蘭所說,現實就是現實,熱臉貼冷屁股的尷尬這一次精準地嵌套在了《花木蘭》身上。
  • 〈花木蘭〉從萬眾期待到票房冷淡,這是我們的底線
    《木蘭辭》,一首北朝民歌,出自於《樂府詩集》。文中塑造了一個「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巾幗不讓鬚眉的女英雄形象。花木蘭形象超越了文學的範疇,是一種精神象徵,是一種文化的美學的符號。》的動畫片,全球票房3.04億美元,讓迪士尼公司大賺了一筆。
  • 《花木蘭》首日票房5000萬,劉亦菲無法成為迪士尼的中國公主
    雖然《花木蘭》映前熱度一路走高(截止9月10日貓眼想看人數20.4萬,淘票票想看人數114萬),但是電影預售票房卻有些冷淡,中國電影票房數據顯示,截止9月11日凌晨,《花木蘭》首日預售票房為1300萬左右。
  • 明知劉亦菲的《花木蘭》口碑不行還去看是什麼心態?
    哪怕我已經儘量避免看《花木蘭》的相關消息和評價,還是會被各種推薦不停地通知——「《花木蘭》是一部爛片!」。明知劉亦菲的《花木蘭》口碑崩了,我還是跟朋友去看了,並且其中也不乏有許多人跟我一樣,票房說明一切。
  • 迪士尼的《花木蘭》是拍給中國人看的嗎?
    迪士尼拍攝的《花木蘭》進入了小編的視線,根據網絡宣傳本次拍攝的電影是1998年動畫版的1:1還原。更別提迪士尼的高級感,對比日韓的電影海報,還真是一言難盡。中國人對花木蘭精神的理解更為透徹,木蘭出生於軍戶家庭。所謂軍戶,世代當兵,「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因「可汗大點兵」本事大家閨秀的木蘭無奈替父從軍。
  • 《花木蘭》票房面臨崩盤!評分降到不及格,劉亦菲演技被質疑
    但距離國內上映還有那麼幾天,但可能《花木蘭》的戰績要讓大家失望了。正片還沒有在國內開始上線,網友們就已經給《花木蘭》打出了不足5分的影評,甚至喊話《花木蘭》的票房將徹底的崩盤。但《花木蘭》評價為什麼這麼低,為什麼劉亦菲演得不錯卻被說成是毫無演技,其實是受到了該片內容上面的影響,而且這一部片子還被說成格局太小,完全把中國人心中的花木蘭形象看低了一些。
  • 《花木蘭》票房面臨崩盤!評分降到不及格,劉亦菲演技被質疑
    《花木蘭》國外院線的成績其實也並不太理想,一部中國式的文化大片,因為各種原因在國外先上映,大家前期見到了迪士尼的各種超規劃的宣傳,也對該片抱著極大的期待之情。正片還沒有在國內開始上線,網友們就已經給《花木蘭》打出了不足5分的影評,甚至喊話《花木蘭》的票房將徹底的崩盤。
  • 《花木蘭》內地市場爆冷,首日票房五千萬,7萬人打出4.7分
    《花木蘭》從籌拍之時就備受關注,因為它是迪士尼塑造的為數不多的東方公主。很多粉絲都想要想要自家拿下這個大餅,但是最終花落劉亦菲。外國人看不懂,但是中國人一看就知道十分敷衍,像是強行拼湊出來的。票房方面,《花木蘭》首日和次日以5389萬元、6189萬元票房登頂日冠,但周日環比便下降近40%
  • 《花木蘭》票房面臨崩盤,評分不足5分,劉亦菲演技備受質疑
    說起劉亦菲大家都非常的熟悉,近日由劉亦菲出演的《花木蘭》,國內院線的成績並不是很理想,一部中國式的文化大片,現在因為各種原因在國外上映,大家前期見到的各種宣傳,也對該片抱著極大的期待。現在距離該片上映還有幾天的時間,但是《花木蘭》的成績卻要讓大家是失望了。正片還沒有開始在國內上映,網友們給該片打出了不足5分的影評,喊話《花木蘭》票房將徹底的崩盤。其實原因非常的的簡單,無非就是以下幾種,從觀影的人反應的態度來看,《花木蘭》的片子有失迪士尼的水準。
  • 《花木蘭》票房和口碑徹底撲街!網友:意想不到的爛...
    Hello,大家好啊,今天是帶你們 "看電影學英語" 的英子~~劉亦菲版迪士尼真人電影《花木蘭》從去年3月以來一直都有很高的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