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也會患阿爾茨海默病!注重早期篩查、早治療,可延緩病程……

2020-12-23 瀟湘晨報

阿爾茨海默病是最常見的老年疾病之一,然而年輕人也會得!12月10日,由上海市科協、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聯合主辦的「上海科壇·我只認識你——阿爾茨海默病科普分享會」上,上海精神衛生中心老年科主任醫師李霞曾經遇到過一個25歲的患者,「阿爾茨海默病的治療是一項世界難題,人類至今無法攻克,只能一定程度上緩解症狀,還無法治癒。這並不意味著人類對阿爾茨海默病就束手無策,關鍵在於早期篩查。年輕人患病有遺傳也有其他因素。」李霞指出,人們對這一疾病的觀念要改變。老年痴呆症中,除了阿爾茨海默病,還有神經逆轉、缺乏維生素導致痴呆、老年抑鬱導致的假性痴呆等情況,這些痴呆症是完全可以逆轉、甚至治癒的。

即使是阿爾茨海默病,早檢查確診、早治療,也可以大大延緩病程,減緩病人喪失記憶和生活能力的速度。」

李霞形象地把阿爾茨海默病防治稱為「和壽命賽跑」,由於這是一種老年病,在無法治癒的情況下,延緩發病時間,就意味著老人受這種疾病折磨的時間變短,發展成重症的概率變低,對社會資源的耗費也會大幅減低。

有研究顯示,如果全球阿爾茨海默病病人發病時間能夠延緩5年,那麼病人數將會減少一半。」

阿爾茨海默病發病有什麼徵兆嗎?李霞建議,記憶力衰退是阿爾茨海默病的典型症狀,可以通過每年做相關的自測題來驗證自己的記憶力,根據得分變化作出初步判斷。

如果每年得分大幅下降,那就要注意了。」

除了自測,對生活細節的觀察也非常重要。

重點是要警惕這種疾病,75歲以上的患者佔比超過75%,年紀越大得這種病的機率越高。」

李霞說,如果發現老人記性變差、做飯經常放錯調料、說話做事變得古怪,那麼就得警惕了。但即使是老人病情已經入重症階段,也完全沒必要絕望。雖然老人已經不記得很多事情,但在接受專業治療和護理的情況下,可以避免焦慮、緊張等負面情緒,保障好病人的生活質量。「有時候不記得一些事情也沒關係,日常生活沒問題就可以了。」李霞認為。

與會現場,市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馬興發出席活動並為李霞頒發「上海科壇講座專家聘書」。市精神衛生中心副書記蔡軍出席活動並為社區代表贈送《幫我記住這世界》科普書籍。

來源:周到

【來源:周到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上海科壇關注阿爾茨海默病:延緩發病5年全球患者將減少一半
    今天下午,由上海市科協、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聯合主辦的「上海科壇·我只認識你——阿爾茨海默病科普分享會」在科學會堂舉行,邀請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老年科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中國老年保健協會認知障礙MDT聯盟副理事長及阿爾茨海默病分會第五屆委員與副秘書長、中國老年醫學學會認知障礙分會常務委員李霞圍繞阿爾茨海默症相關問題進行講解。
  • 阿爾茨海默病的藥物治療
    阿爾茨海默病這種被人們忽視的老年人常發的病症,因蘇大強而引起了大家的關注。今天就來聊聊阿爾茨海默病和治療藥物。阿爾茨海默病(又稱老年性痴呆),是由於皮層或皮層下功能障礙導致認知能力減退的症候群。認知能力涉及記憶力、注意力、判斷力、語言、空間構象力、計算力等。痴呆的進程多呈慢性、隱蔽性進展、病程長。
  • ...海默病!專訪頂尖研究學者宋偉宏,這病為什麼治不好?能早期篩查嗎?
    50歲左右發病常和遺傳有關65歲後發病多因後天因素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中不到1%的人,發病與遺傳有關,被稱為「早老型阿爾茨海默病」或「早髮型痴呆」。因為遺傳相關的三個基因(APP、早老素1、早老素2)發生了突變,這些患者一般在50歲左右開始出現症狀,有些甚至二十幾歲就已經出現症狀了。
  • ...茨海默病嗎?既然無法治好,還要不要治?阿爾茨海默病的另幾個問號
    所有的藥物最多只能延緩病情既然無法治癒,那還要不要治療?「截至目前,阿爾茨海默病還不能實現病因學治療,只能症狀學治療。」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內科主任羅本燕坦言,正因為發病機制複雜且目前尚不明確,給阿爾茨海默病的疾病修飾治療帶來了巨大困難。
  • 記憶力好、學歷高、宅男宅女易得阿爾茨海默病?最疼愛你的那個人...
    01所有的藥物最多只能延緩病情既然無法治癒,那還要不要治療?「截至目前,阿爾茨海默病還不能實現病因學治療,只能症狀學治療。」去年10月中旬,百健公司(Biogen)宣布,世界首款可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抗β澱粉樣斑塊藥物aducanumab已提交上市申請,有望在2年內量產。
  • 阿爾茨海默氏病也會影響年輕人 保護你免受早期記憶力喪失的7條建議
    早期症狀 阿爾茨海默氏病的早期症狀包括頻繁的記憶力喪失,不記得準確的位置,完成普通的日常工作需要更長的時間,難以處理財務問題(尤其是支付帳單)以及情緒變化和個人情感波動。
  • 唱歌、手工、打麻將 專家支招這些方法預防阿爾茨海默病
    重醫附一院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發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9月21日6時訊(記者 劉豔)忘了自己在哪裡,要幹什麼,記憶像被橡皮擦擦去一樣,逐漸消退……近日,綜藝節目《忘不了餐廳(第二季)》中,幾位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老人戳中了不少網友的「淚點」。今(21)日是「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阿爾茨海默病有哪些症狀,又該如何預防?
  • 阿爾茨海默病的若干個問號探秘 生離苦於...
    這是一種永無回頭的疾病,不會變的,只會更壞更無藥可救。國外曾做過相關調研,阿爾茨海默病從確診到去世平均病程只有7年。在我們採訪中專家介紹,目前他們接診的患者中,最長的活了15年。這常常讓照顧他(她)的家人因看不到希望而痛苦不堪:這既是生離,也將是死別。
  • 老年痴呆和阿爾茨海默病一樣嗎?哪些症狀要小心?如何預防?
    每3秒鐘世界上就會增加一個阿爾茨海默病的患者。 我國約有1000萬阿爾茨海默症患者,隨著老齡化社會的不斷加速,阿爾茨海默症的患者預計到2050年將達到4000萬。 D1老年痴呆與阿爾茨海默病的關係 阿爾茨海默病(AD)是一種起病隱匿的進行性發展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臨床上以記憶障礙、失語、失用、失認、視空間技能損害、執行功能障礙以及人格和行為改變等全面性痴呆表現為特徵,病因迄今未明。
  • 阿爾茨海默病面臨「三低」尷尬 最現實的困境是照護
    三年前,趙秋榮曾不小心摔倒過一次,導致手臂骨折,住院治療一段時間後傷勢逐漸好轉,但陳佔青卻發現,自那以後妻子的記憶出現了問題,總是忘東忘西,有時候看到熟人甚至也有點反應不過來。一開始,他以為是妻子摔傷受到了驚嚇,直到她連門牌號都記錯,陳佔青才覺得問題沒那麼簡單。  經過醫院的診斷,確診妻子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病,也就是人們俗稱的老年痴呆。
  • 一文讀懂:如何從容面對阿爾茨海默病
    目前,由於阿爾茨海默病病因和發病機制尚不明確,阿爾茨海默病還不能夠被徹底治癒,現有的藥物與非藥物治療只能延緩認知功能衰退進程,但無法阻止疾病進展。因此,在中年時積極控制以上危險因素是降低阿爾茨海默病及其他類型痴呆的風險的關鍵策略。事實上,全世界多達1/3的阿爾茨海默病可歸因於以上多種可糾正的危險因素。
  • 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大小便失禁,臥床不起,生而為人卻尊嚴盡失,千萬...
    但她又害怕自己得這個病,自己只有一個孩子,如果自己患了這個病,就會給子女帶去比較大的負擔。胡茜的這種懼怕和後期兄弟姐們輪流照顧患病父親的這一模式,在中國是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最普遍的照護方式。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科主任醫師馮庭怡表示,由於老年痴呆相關的藥物都不便宜,對於患病者家庭來說,會是非常大的經濟負擔。
  • 熬夜通宵、嗜糖嗜鹹的我們,離阿爾茨海默病有多遠?
    「成因是謎」的阿爾茨海默病人們常常把阿爾茨海默病稱之為「老年痴呆症」,但其實這裡面有兩大誤解,就是並非所有的痴呆症都屬於阿爾茨海默病,其只佔到「痴呆」類型中的60%到80%,另外,「痴呆」也不只發生在老年,早髮型的AD病患者可能在四五十歲就出現症狀。
  • 阿爾茲海默病會不會遺傳?如何自測?很多人憂慮的問題這位專家給出...
    阿爾茨海默病是最常見的老年疾病之一,堪稱慢性「絕症」,患病後記憶和認知功能會逐漸衰退,甚至憂鬱、暴躁、喪失基本生活能力,給社會和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目前,中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已超過1000萬,按照目前26.9%的就診率和21.3%的規範治療率來算,未來至少有500萬家庭暴露在疾病的高風險之下。如何正確認識阿爾茨海默病?如何坦然接受它?如何在患病後依舊能夠對生活充滿希望?今天,由上海市科協、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聯合主辦的「上海科壇·我只認識你——阿爾茨海默病科普分享會」在科學會堂舉行。
  • 愛熬夜通宵、嗜糖嗜鹹的我們,離阿爾茨海默病有多遠?
    但在諮詢醫生之後,她才知道這項技術距離人體試驗還為時太早,至於能不能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更是難以預料。 這樣的選擇確實讓人動容,也讓人氣餒。阿爾茨海默病至今尚無有效的藥物和治療手段,這一種病仿佛就像是人類壽命延長之後自然而然出現的副產品。但從目前的科學研究來看,人類對於阿爾茨海默病已經具有一定的認知,並且正在查清這種病的成因。
  • 阿爾茨海默症——清除記憶的掃把,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BT:01腦海中的橡皮擦 阿爾茨海默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老年痴呆症」,每3秒鐘,世界上就會新增一位阿爾茨海默症患者,他們的記憶會被疾病慢慢偷走,而現代醫學還無法完全治癒阿爾茨海默症。 在疾病面前,任何人都難以倖免。被稱為「鐵娘子」的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晚年罹患阿爾茨海默症。
  • 生離死別阿爾茨海默病
    得了這個病的患者家屬說,親人和親人之間最近的距離是你認識他(她),他(她)不認識你。比這更遠的距離是,夫妻倆都得了阿爾茲海默病,曾經再熟悉不過的兩個人,現在卻總互問:你是誰?這是一種永無回頭的疾病,不會變的,只會更壞更無藥可救。國外曾做過相關調研,阿爾茨海默病從確診到去世平均病程只有7年。
  • 年輕人也會得帕金森?6個高危因素!做好4件事可提早避免!
    帕金森的5大早期信號需要注意的是,帕金森早期發病情況較隱匿,很容易被誤診為頸腰椎病。在早期,有些帕金森病患者會表現為下肢無力、發沉,走路拖曳,誤以為是腰椎病。有些會表現為頸部僵硬、酸痛,誤以為是頸椎病。很多人甚至因此進行手術治療,結果越來越重。
  • 忘不了餐廳2啟示:別讓阿爾茨海默病老人活成孤島
    落地後,這個特別的餐廳會定期為老年群體,尤其是有認知障礙的老人們提供工作崗位,為他們提供一個長久的、非藥物幹預治療的環境。餐廳還會在非營業時間,組織忘不了課堂,科普老年健康,尤其是與認知障礙相關的健康防預知識,同時也為認知障礙患者的家屬提供心理輔導。
  • 回到過去,幹細胞治療阿爾茨海默最新進展!
    導讀阿爾茨海默病,是目前基數最大的老年病之一。根據國際阿爾茨海默病協會發布的報告,每3秒鐘,世界上就有一個人被確診為阿爾茨海默病。 我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約1000萬人,是世界上患者人數最多的國家。隨著人口老化加速,預計到2050年我國患者達400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