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也會得帕金森?6個高危因素!做好4件事可提早避免!

2020-12-23 妙手醫生健康科普

提到帕金森,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手抖。帕金森病最常見於老年人,發病機率隨年齡增長而逐漸增加。近年來,帕金森病已經成為繼腫瘤、心腦血管病之後中老年人的「第三大殺手」。

有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已有約600萬帕金森病患者,並且其中一半就在中國!那麼什麼是帕金森病?患病前有哪些前兆?如何科學預防?下面就跟著小妙一起來了解下吧。

容易被誤診的帕金森

帕金森病是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最主要的病理改變就是大腦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的大量死亡丟失,引起大腦紋狀體多巴胺含量明顯減少而致病。

多巴胺是大腦中非常重要的物質,它可以調節人的活動和情緒。一旦體內多巴胺減少,就會慢慢開始出現上肢震顫、動作遲緩等症狀表現。

帕金森的5大早期信號

需要注意的是,帕金森早期發病情況較隱匿,很容易被誤診為頸腰椎病。在早期,有些帕金森病患者會表現為下肢無力、發沉,走路拖曳,誤以為是腰椎病。有些會表現為頸部僵硬、酸痛,誤以為是頸椎病。很多人甚至因此進行手術治療,結果越來越重。

事實上,帕金森病從發病到確診平均時間長達2年之久,53.75%的患者一年以上才能做出診斷,37.5%的患者平均就診3次才確診。

近年來,帕金森病的一些非運動症狀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在病人出現手腳震顫,運動遲緩之前數年,嗅覺減退、抑鬱、便秘、睡眠障礙等非運動症狀就已經出現。

待到出現了運動症狀,腦內的多巴胺能神經元已經減少了60%。所以,當發現身邊的中老年人有上肢震顫、手抖、動作遲緩等帕金森病先期徵兆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爭取第一時間得到正確治療。

年輕人也會得帕金森?

近些年來發現,帕金森病已經不止發生於老年人中,呈現出一種愈發年輕化的趨勢。

相關數據顯示,青少年型帕金森病患者已經佔到了總數的10%,而這與年輕人長期精神壓力大、熬夜、情緒不穩定有著密切關係。

帕金森病的高危因素

1、遺傳

約10%帕金森患者存在遺傳傾向,直系親屬中如果有患帕金森病,則患病風險將增加4%~9%。

2、壓力

長期精神緊張、熬夜、入睡困難、情緒不穩定、體力活動少和高脂飲食會增加患帕金森病的機率。

有研究表明,腦力勞動者帕金森病的患病率高於非腦力勞動者。

隨著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不幸被確診為帕金森病。

3、飲酒和毒品

飲用高劑量烈酒、吸毒的人群較普通人群更容易患帕金森病。

4、農藥、除草劑和殺蟲劑

大量的研究證據顯示除草劑、百草枯、殺蟲劑等農藥接觸和暴露可顯著增加帕金森的患病風險。

5、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引起的腦炎,如乙型流行性腦炎、單純皰疹性腦炎,在病程的急性期或後遺症可能表現為帕金森綜合症,並且在青年患者中較高發。

6、腦外傷

專家表示創傷性腦外傷可增加帕金森病的發生風險,包括突發意外或頻繁受到輕微撞擊。

帕金森的3個常見誤區

生活中很多人會把帕金森等同於老年痴呆,也有人覺得手抖就是帕金森,其實這些都是錯的。

誤區一:帕金森=老年痴呆

老年痴呆的學名是阿爾茨海默病,主要表現是智力下降、記憶力減退,總是忘記很多事情,但沒有明顯的肢體不協調症狀。

而帕金森患者則主要表現為手腳顫抖、僵硬、行動遲緩,記憶力一般不會受到較大影響。

誤區二:手抖就是帕金森

導致手抖的病因有很多,最常見的是老年性震顫,其次才是帕金森。

老年性震顫通常發生在患者進行某個動作時,如手拿筷子夾菜、伸手拿杯子等。

而帕金森病人是在安靜時抖的動作更加明顯。

誤區三:得了帕金森壽命會縮短

帕金森不是一種致命性疾病,一般不會影響壽命,但會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由於存在運動協調障礙,帕金森患者往往更容易出現跌倒、碰撞等意外,家人應注意做好日常防護。

特別是臥室、衛生間應有防滑地板和安全扶手便於抓扶。

如何預防患帕金森?

1、避免長期接觸農藥、殺蟲劑或重金屬

避免長期接觸農藥、殺蟲劑,或錳、汞這類重金屬。

有帕金森病家族史的人最好不要從事電焊、乾洗和機械維修等工作。必須接觸時,一定要做好防護。

2、加強運動鍛鍊

越來越多證據表明,運動可能對預防帕金森病發病有積極作用。

日常多做運動,如跳舞、打太極拳等,不僅可以延緩衰老,還可以改善姿勢穩定性和步行能力。

3、養成健康生活方式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維持血壓、血脂、血糖在健康水平。

適當給自己減壓,避免產生焦慮情緒,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儘量做到不熬夜。

4、不酗酒、遠離毒品

既不要長時間酗酒,也不要經常喝高劑量的烈酒,同時要遠離毒品。

目前,帕金森病尚無根治的方法,大家切勿輕信虛假廣告宣傳,以防上當受騙。

不過,通過採取規範全面治療,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質量。

#老年痴呆科研最新進展#

更多閱讀:

「救心丸」丹參滴丸,心跳快可以吃嗎?提醒:2種情況下服用基本無效

金戈作為國產一線ED用藥,效果怎麼樣?第一次吃,劑量該如何把控

國產「新偉哥」希愛力,吃一片能有多挺?血糖高的人能服用嗎?

相關焦點

  • 世界衛生組織:80%的心腦血管疾病可預防,做好4件事護血管
    世界衛生組織:80%的心腦血管疾病可預防,做好4件事護血管改變不良生活習慣不良的生活方式是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如長期久坐、經常熬夜、抽菸酗酒等,這些不良生活習慣都會對血管造成損傷,比如長期久坐不動可導致肥胖,進一步導致血脂上升,從而導致血液粘稠度增高
  • 為什麼會有靜脈曲張?提醒:想要避免靜脈曲張,做好5件事
    經過調查發現,靜脈曲張的患者比例在大幅度增加,導致出現靜脈曲張的原因有很多,相對比較複雜,同時包含著先天性與後天性兩種因素
  • 為什麼會患帕金森病?哪些原因可避免,如何保護老年生活看這裡
    這種疾病是1817年英國醫生James Parkinson首次描述,當時稱它為震顫麻痺,後來人們發現這個病名比較局限,除了震顫麻痺,患者還有很多其他症狀,為了紀念帕金森醫生,將病名改為帕金森病。什麼原因導致帕金森病?帕金森病主要的病理改變是中腦黑質多巴胺神經元的變性死亡,但是導致這一病理改變的病因尚不明確。
  • 帕金森的發作原因是什麼,5個因素逐一對照,家裡老人注意一下
    帕金森病是一類慢性病症,現代醫學對於其具體的病因並不完全明確,目前已知的一些可以引發帕金森的因素如下:一、疾病或者併發症導致帕金森病本身屬於多發病症,其症狀表現可以發作於全身。而一些病人常常會引發其他疾病而引發帕金森的症狀。
  • 做好不「帕」,帕金森合理用藥及調整生活方式
    原創 上海藥訊 上海藥訊帕金森的基本知識帕金森病是一種影響運動的腦部疾病,多發生在老年患者中。如果您患上了這個疾病,它會隨著時間推移而加重,還可影響其他腦部功能,如學習和記憶。最初,帕金森病往往僅引起輕度症狀。
  • 婦科醫生:宮頸癌的「源頭」找到了,堅持做好2件事,或助HPV轉陰
    現在,有很多女性聽到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就認為自己會因此得宮頸癌。這種"談虎色變"是不必要的。宮頸癌的發生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目前已經確定,高危型HPV持續感染是發生宮頸癌的主要誘因,但不是充分因素。二、感染了HPV一定會得宮頸癌嗎?
  • 下肢動脈硬化或要截肢,讓下肢血管堵住的6個高危因素,需警惕
    當狹窄到一定程度,甚至形成管腔閉塞時,可因供血不足導致下肢發涼、麻木,腿部肌肉痙攣,運動後甚至休息時下肢酸痛等症狀。打個比方,動脈血管就像是人體的供水管道,長時間積攢下來的水垢堵塞了水管,影響了水流,這是一個道理。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最大的危害就是引起肢體壞疽最終導致截肢,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 帕金森病是老年人殺手?其實十幾歲就可能得帕金森,年輕人莫輕視
    當老年人出現手抖等一系列的症狀,我們可能會想是不是得了帕金森病,但是如果是年輕人出現手抖的現象呢?這時人們大部分應該都不會考慮帕金森病的可能,因為正如我們大部分人所了解的,帕金森病的多發人群是老年人,不過今天要帶大家了解的是,青少年型帕金森病,年輕人們可要注意了,你們也是有可能患上帕金森病的。什麼是青少年型帕金森病?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青少年型帕金森病。
  • 什麼是帕金森病 帶你了解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最主要的病理改變是中腦黑質多巴胺(dopamine, DA)能神經元的變性死亡,由此而引起紋狀體DA含量顯著性減少而致病。導致這一病理改變的確切病因目前仍不清楚,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年齡老化、氧化應激等均可能參與PD多巴胺能神經元的變性死亡過程。
  • 尿酸高主要是因為這3個因素,睡前做好這3件事,或能降低尿酸含量
    主要是因為這3個因素,看看你有沒有1、不良的飲食習慣很多人的身體毛病都和吃脫不了關係,尿酸值升高也和飲食有密切的聯繫。我們身體的尿酸值本來處於正常的水平,如果你通過食物攝入了很多的嘌呤物質,嘌呤在體內會加速尿酸上升。大家可以想一下自己平常是不是經常吃快餐、點外賣,很多的食物裡面都添加了蠔油、雞精、動物油等來調味,但是這些調味劑裡面的嘌呤成分都很高。
  • 肝不好,做好3件事,可事半功倍!
    肝臟,就像是一個大型的「化工廠」,有著「將軍之官」之稱,幫助我們的身體解毒,雖然肝臟功能強大實際卻很脆弱,很多的不良習慣都會損傷肝臟,肝臟還被稱為「啞巴器官」,在他發生病變時很不容易被察覺,從而加大得肝炎或肝硬化的風險。
  • 脂肪肝的高危因素,肌肉衰減竟然也在其中!
    非肥胖者罹患脂肪肝的高危因素包括中心性肥胖、胰島素抵抗、體質量快速增加和遺傳危險因素。 1.5 飲酒 雖然臨床診斷的標準和流程會將酒精性肝病與非酒精性肝病鑑別開,但兩者常常同時存在,尤其是肥胖患者。空腹中等飲酒量也可使得肥胖相關肝臟脂肪變性進展為脂肪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即便非過量飲酒也會導致肝纖維化進展。
  • 帕金森病有哪些症狀?1分鐘帕金森病自查了解一下
    帕金森病最早由英國醫生詹姆斯·帕金森(James Parkinson)報導,為了紀念他,歐洲帕金森聯合會(EPDA)在1997年將他的生日 4 月11日定為「世界帕金森病日」,而今年,正值新冠肺炎疫情期間,2020年4月11日註定是個不平凡的帕金森病日。
  • 帕金森的早期症狀 吃它可以改善帕金森病
    臨床上能引起震顫的疾病很多,但帕金森病的典型震顫主要表現為「運動時不顫、安靜時出現、緊張時加劇」,如果拇指和食指經常出現「搓丸樣」動作,您更要警惕。3、移動或行走變得困難。開始覺得身體、上肢或下肢僵硬, 而且活動後僵硬感也不會消失。行走時手臂不能正常擺動, 或者旁人會說您走路的樣子看起來很僵硬。4、動作變慢、寫字變小。
  • 帕金森病患者音樂情緒認知特點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情緒認知作為社會認知的最重要部分, 在生物進化過程中以及現實生活的社會交往中至關重要。對於帕金森病患者情緒認知的研究, 迄今為止,絕大部分都是針對面孔和韻律情緒認知展開的, 而對其他形態的情緒認知領域甚少關注。音樂是一個強有力的可激發人類情感反應的工具。把音樂作為研究帕金森病患者情緒認知的工具會是一個更佳的選擇, 國內尚無相關報導。
  • 給高血壓患者提個醒:每天這2個時間段最危險!及時做好5件事
    2020-12-25 03:05:50 來源: 穎火蟲 舉報   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
  • 醫生:4個高危因素,也該早點揪出來
    很多人拿到體檢報告後會發現自己得了甲狀腺結節,不免有些擔心這甲狀腺結節到底會不會對身體產生很大危害?醫生告訴大家,95%的甲狀腺結節都是良性結節,並且不需要治療,但需要做好飲食和作息改變,並定期複查。有人想問,這甲狀腺結節是怎麼出現的,聽說是被氣出來的?
  • 帕金森是怎麼來的?分析了4個原因,一個都不能小瞧
    該疾病的發病率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多出現在60歲以上的老年人身上,表示身體衰老也會讓某些老年性疾病出現。 成年人腦內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逐漸減少,到了60歲之後減少的量多,受到影響就會讓帕金森病發病率增加。
  • 年輕人為什麼也得高血壓?5個因素在搗鬼,佔了一個,也要糾正
    但是,最近幾年,高血壓患者也出現了年輕化趨勢,許多年輕人也會被高血壓困擾。原本是老年病的高血壓,為什麼年輕人也會得呢?這其實和現在人的生活、飲食習慣有著很大的關係。年輕人為什麼也得高血壓?5個因素在搗鬼,佔了一個,也要糾正1、睡眠不足長期睡眠不足是誘發高血壓的一個重要因素。睡眠不好會直接影響到血壓控制,造成血壓波動不穩。
  • 醫生:或與這幾個因素有關,要儘量避免
    B肝病毒感染可造成肝炎、肝硬化,最後可轉變為肝癌。因此,想要防止肝癌的發生,大家在生活中要有打B肝疫苗的意識,特別是一些B肝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比如醫護人員、免疫力低的人等,更應重視B肝疫苗的接種。酒精在進入人體之後,大部分是由肝臟代謝的,如果長期、大量的喝酒,會加重肝臟負擔,而酒精代謝後產生的乙醛也有毒性,可損害肝臟健康,造成酒精性脂肪肝,隨著病情的進展,可形成肝癌。因此,想要防止肝癌的發生,一定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控制飲酒量,能少喝就少喝,最好滴酒不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