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哲學:美是如何誕生的

2020-12-23 超星慕課

藝術哲學:美是如何誕生的

一、單選題

1現代技術也是一種「解蔽」,但這種解蔽是一種對自然的()。現代技術之本質是(),標示其對自然的總體()。

A、促逼-擺置-集置

B、促逼-集置-擺置

C、擺置-促逼-集置

D、擺置-集置-促逼

我的答案:B

2早期希臘關於思想、哲學的特點是「一元論」,「一元論」討論的根本問題是( )。

A、

「一與一切之分」

B、

「自然與超自然之分」

C、

「存在與非存在之分」

D、

「知識與意識之分」

我的答案:A

3從赫爾德到黑格爾的德意志唯心主義和歷史主義傳統來看,維柯標誌著()。

A、

唯心主義思潮

B、

實踐哲學的開端

C、

歷史唯物主義的開端

D、

歷史意識的開端

我的答案:D

4以下不屬於尼採對蘇格拉底的攻擊的是( )。

A、

「蘇格拉底完成了希臘的自我毀滅」

B、

「樂觀主義科學精神的原型和始組」

C、

「只有藝術才能馴服知識衝動」

D、

「對自然界可知和知識萬能的信仰」

我的答案:C

5海德格爾的基本詞語詩意起源主要源於()。

A、

歌德

B、

荷爾德林

C、

蘭波

D、

狄金森

我的答案:B

6在西方哲學裡,包含著一個()優先的特徵。

A、

觸覺

B、

聽覺

C、

視覺

D、

味覺

我的答案:C

7提出「哲學的終結」這句命題的是()。

A、

黑格爾

B、

尼採

C、

海德格爾

D、

費爾巴哈

我的答案:C

8哈曼認為最古老的語言是(),是一切速度及其數字比例的生動典範。

A、

語言

B、

文字

C、

繪畫

D、

音樂

我的答案:D

9哈曼認為先驗想像力作為感性和知性的共同根源,植根於()之中。

A、

語言

B、

文字

C、

繪畫

D、

音樂

我的答案:A

10早期希臘思想家的基本信條是()。

A、

把現象學拉到了生物世界的討論

B、

把現象學重新拉回到存在歷史的討論

C、

事實本身的存在與它們的顯現是共屬一體的。

D、

事實本身的存在與它們的顯現是分離的。

我的答案:C

11哈曼是第一個()批判者。

A、

理性

B、

邏輯

C、

經驗

D、

啟蒙

我的答案:D

12()是對生活世界裡面的許多要素的穩定性的一種採納。

A、

理想

B、

敬畏

C、

信念

D、

信仰

我的答案:C

13語言的起源說認為()是人類的母語。

A、

繪畫

B、

詩歌

C、

藝術

D、

音樂

我的答案:B

14當代藝術是()開始的,是對古典藝術規定性的強烈反叛。

A、

18世紀初期

B、

18世紀中後期

C、

19世紀初期

D、

19世紀中後期

我的答案:D

15康德認為()顯然不是一個實在的謂詞,它只是對於一個事物或者對於某些自在的規定本身的斷定。

A、

事實

B、

現象

C、

本質

D、

存在

我的答案:D

16海德格爾的境域分析為克服哪種主義提供了可能性?()

A、

歷史主義

B、

相對主義

C、

形式主義

D、

主體主義

我的答案:D

17( )認為希臘與造型藝術介於「民間實用宗教」與「批判性或哲學反思」之間。

A、

哈貝馬斯

B、

狄爾泰

C、

費希特

D、

鮑桑葵

我的答案:D

18「邏各斯神秘主義」就是「()神秘主義」。

A、

思想

B、

行為

C、

語言

D、

邏輯

我的答案:C

19《泉》是()的作品。

A、

塞拉

B、

杜尚

C、

裡希特

D、

塞尚

我的答案:B

20( )堪稱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

A、

畢達哥拉斯

B、

亞里斯多德

C、

蘇格拉底

D、

亞歷山大

我的答案:B

21現象學的本質是面向()本身。

A、

真理

B、

事實

C、

藝術

D、

隱喻

我的答案:B

22下面關於「判斷力」說法錯誤的是?()

A、

知識判斷是把普遍概念加到對象上去。

B、

審美判斷是為特殊的東西尋找普遍的概念。

C、

在審美判斷中,要判斷多個對象的本身。

D、

知識判斷是把知性範疇加到感性材料上。

我的答案:C

23「先驗「和」超驗「的拉丁文字根的含義是()。

A、

先天的

B、

時間流逝

C、

從河的此岸到彼岸

D、

從天而降

我的答案:C

24海德格爾認為,只有通過(),用具的可靠性才被開啟出來。

A、

哲學理論

B、

宗教信仰

C、

藝術作品

D、

日常實踐

我的答案:C

25歐洲哲學三個高峰不包括哪個國家在內?

A、

希臘

B、

德國

C、

英國

D、

法國

我的答案:C

26賈科梅蒂在討論視覺真實中認為:觀看被認識「()化」,概念阻礙了視覺的真實性和直接性。

A、

主體

B、

抽象

C、

個體

D、

中介

我的答案:D

27在「知性」層面上,康德闡明了 「知性」如何運用先天的範疇對經驗直觀加以進一步整理,使其具有規律性,從而證明()知識的可能性和有效性。

A、

數學

B、

自然科學

C、

物理學

D、

天文學

我的答案:B

28在尼採死後的幾十年裡,歐洲哲學界出現了一個()研究的高峰。

A、

神學

B、

宗教學

C、

存在學

D、

現象學

我的答案:C

29柏拉圖認為藝術()。

A、

不能摹仿「相」

B、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摹仿「相」

C、

完全可以摹仿「相」

D、

是否可以摹仿「相」要分具體情況

我的答案:A

30關於哈貝馬斯的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A、

德國作家、哲學家、社會學家

B、

概括了「四種現代思想的主題」

C、

提出了「公共領域」概念

D、

伯明罕學派的旗手

我的答案:D

二、多選題

1藝術的研究方式常用的有哪些?()

A、

形式主義

B、

圖像學

C、

語言學

D、

實驗學

我的答案:AB

2當代藝術的兩難表現體現在()。

A、

一方面,要在存在學意義上質疑對象的自在持存性和堅固性。

B、

一方面,要在存在學意義上質疑對象的實在性和同一性。

C、

另一方面,要在知識學意義上否定自我的先驗明證性和確定性。

D、

另一方面,要在美學意義上否定自我的先驗明證性和確定性。

我的答案:AC

3維柯的「人文化成」認為:「詩性智慧」創造了詩性的()。

A、

哲學功能

B、

邏輯功能

C、

倫理功能

D、

經濟功能

我的答案:ABCD

4以下關於尼採超人學說的意義說法正確的有()。

A、

超越靈-肉二元論意義上的人,回歸自身(大地、身體)。

B、

「超人」並不只某種類型的人,而更多地是指一種活動。

C、

在權力意志形上學範圍內建立起來的「超人」模式難免把自身引向極端的主體主義。

D、

「超人」學說顛倒了柏拉圖主義,消除了柏拉圖主義。

我的答案:ABC

5荷爾德林和海子詩歌的共同特點體現在哪些方面?()

A、

個人性

B、

趣味性

C、

歷史性

D、

民族性

我的答案:CD

6抽象空間的特性有哪些?()

A、

單數的

B、

廣延性的

C、

純粹而空虛的

D、

衍生的、派生的

我的答案:ABCD

7西方文化最核心的兩個東西包括()。

A、

存在學

B、

歷史學

C、

神學

D、

教育學

我的答案:AC

8賈科梅蒂認為寫實藝術設定了對象的()、()、和(),並以這些設定來觀看,從而是一種對視覺的掩蓋。

A、

創造性

B、

實在性

C、

穩定性

D、

同一性

我的答案:ABCD

9海德格爾的用具分析正確的是()。

A、

有用性是指用具的用途

B、

可靠性指指對用具的信賴

C、

有用性以可靠性為根基

D、

可靠性以境域為基礎

我的答案:ABCD

10馬丁·海德格爾的主要著作有( )。

A、

《不合時宜的考察》

B、

《存在與時間》

C、

《林中路》

D、

《悲劇的誕生》

我的答案:ABC

11三大原則與美學理論對應正確的有()。

A、

形上學論-遊戲論

B、

審美原則-功利論

C、

道德主義原則-毒害論

D、

形上學論-摹仿論

我的答案:CD

12關於《荷馬史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是兩部長篇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的統稱

B、

再現了古代羅馬社會的圖景

C、

影響了西方的宗教、文化、倫理觀

D、

作者是一位盲詩人

我的答案:ACD

13關於哈曼語言之思的特質描述正確的是()。

A、

語言與理性是二元對立的。

B、

理性就是語言,就是邏各斯。

C、

不「針對」語言進行普遍性的思想,而是「從」語言「而來」進行個體性的思想。

D、

哈曼不是一個本質主義者,而是一個實存主義者。

我的答案:BCD

14虛無主義者否定的是()。

A、

科學

B、

宗教

C、

哲學

D、

美術

我的答案:ABC

15康德的哲學巨著三部曲有()。

A、

《純粹理性批判》

B、

《道德形上學基礎》

C、

《判斷力批判》

D、

《實踐理性批判》

我的答案:ACD

三、填空題

1希臘人講的「主體、基體」並不特指人,而是指任一存在者的()。

我的答案:

第一空:

根基

2哈曼在《純粹理性批判之評論》中批判了康德的離析術,即對()的分割。

我的答案:

第一空:

感性——理性

3維柯的「新科學」以「()」對抗「知性」,強調其原始性。

我的答案:

第一空:

詩性

4「()」是古典藝術哲學的核心概念。

我的答案:

第一空:

摹仿

5哈曼語言思想最根本的是()的神秘性。

我的答案:

第一空:

語言

四、判斷題

1存在學或形上學的藝術哲學是以「物的分析」為核心課題的。( )

我的答案: √

2進入藝術哲學史的第三個階段後主體主義佔據了主導地位。()

我的答案: ×

3當代藝術沒有底線。( )

我的答案: ×

4哲學詞彙的翻譯是一個一直在被質疑的問題。( )

我的答案: √

5陶冶強調的是藝術的自我功用。( )

我的答案: ×

6康德認為,「天才」的基本要素就是想像力和理性。( )

我的答案: ×

7賈科梅蒂認為藝術的真實是:小尺寸才是「真正」觀看事物的尺寸。( )

我的答案: ×

8創作包括人的創作和自然的創作,自然的創作高於人的創作。( )

我的答案: √

9知識的表達必然是指向普遍性的。( )

我的答案: √

10"先驗」和「超驗」標誌著西方哲學最核心的東西。( )

我的答案: √

11存在學重建運動是與尼採的虛無主義命題相關聯的。( )

我的答案: √

12尼採對藝術文化和哲學文化的根本關係的思考,突破了文化學的角度,從「感性-理性」二元理論的角度重新理解藝術和哲學的相互關係。

我的答案: ×

13「哲學的終結」是一個即成的事實。( )

我的答案: ×

14創造只能由狹義的藝術家來完成。( )

我的答案: ×

15從歷史上講,靈感說、經驗論美學、浪漫主義美學等是偏重於「本質主義」的。( )

我的答案: ×

16胡塞爾認為任何假定為前提的思考都是偏見。( )

我的答案: √

17存在學運動可能只是柏拉圖主義為本質的西方存在學哲學傳統的一次「迴光返照」。( )

我的答案: √

18海德格爾的「先驗」之問首先是一種指向「本質」領域的存在學追問,而存在學唯有作為現象學才是可能的。( )

我的答案: √

19」判斷力「是指構成判斷的能力,是把普遍的東西包含於特殊的概念之中的能力。( )

我的答案: ×

20「築造」一般而言即是「創作」。( )

我的答案: √

21在近代美學創始之際呈現出來的詩性-知性之爭,實質就是知性科學時代的人文-科學的衝突。( )

我的答案: √

22『我們時代的人類精神現實處於過渡階段。( )

我的答案: √

23通常來看,在歐洲文化傳統中,理性主義佔主流,而文藝是非主流的。

我的答案: ×

24早期希臘思想家對早期藝術的攻擊聚焦於「神人同形」的內容,實際上是對藝術「一元論」的攻擊。

我的答案: ×

25自我首先是一般意義上的「自我性」,它保障了個別自我與表象者的存在。( )

我的答案: √

相關焦點

  • 圓桌|什麼是「藝術哲學」?何以重申「藝術哲學」?
    什麼是「藝術哲學」?為什麼是「藝術哲學」?10月17日,由復旦大學藝術哲學研究中心、OCAT上海館和商務印書館上海分館三方聯合主辦的「回歸藝術哲學:形式、圖像與感性的思辨——《藝術史與藝術哲學》創刊發布暨主題論壇」在OCAT上海館舉辦。
  • 黑格爾:美學就是美的藝術哲學
    黑格爾在《美學》中說得十分明確:我們的這門科學的正當名稱卻是「藝術哲學」,或則更確切一點,「美的藝術的哲學」。根據這個觀點,他把自然美不當做真正的美的形態,因此,他的《美學》一書實際上都是講的文藝美學,內容十分豐富。
  • 關於美的哲學有感,內在美與外在美的關係
    到底什麼是美?如何來看待藝術?藝術到底有哪些特點?…這些關於美與藝術的問題從來沒有標準的答案,而它們所而引起的思考及產生的思想,皆可稱之為美的哲學。對於喜歡數理化生等自然科學的人來說,這些學科就很美,我還看過一本叫《數學之美》的書,作者就用了具體的標準去套用論證數學之美。但對於文科生來說,比起深奧難懂的自然科學,歷史可能更具有美感,尤其是中華上下五千年的璀璨文明。所以一件事物美不美,永遠是因人而異的,就好比同一朵花,有人覺得好看,有人覺得也就那樣。對於藝術的審美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
  • 我的藝術哲學
    我取老子質,樹本體之骨骸;我取莊子精,發自由之風神;我取老子真,得其拙樸;我取莊子神,求其逍遙。鄙固自守老子質,風華四射莊子華。高古而風流,天真而率意,此我書畫之道。立定精神,決開鴻濛,自做盤古。作者這樣畫,就有這樣的理論支持,不成熟的畫,理論是不成熟的。最好的畫,就是最好的畫論。最好的書,就是最好的書論。最好的詩,就是最好的詩論。一個充實美好的人生,定有他的人生哲學在支持。聽「論家」天花亂墜的說教,不如看看他出手的活兒。
  • 兩位哲人,兩部著作,兩種路徑——藝術的哲學 詩化的哲學
    筆者扼要梳理兩位哲人的詩化哲學思想輪廓,以期未來在中國哲學史的重新書寫中,能夠將詩化哲學作為一個專題領域加以關注。書生自有逍遙處 苦樂憂愁盡化詩在1948年撰寫的《原美》一文中,蕭萐父秉持一個年輕詩人與哲人的胸懷,從哲學視角反思了「美」之於人生的意義與價值,並表達了他致力於塑造真善美合一、富有動進與創化精神的「人格美」的人生志向。
  • 《藝術哲學與審美問題》——通識教育
    本課程以審美問題為線索,講授藝術哲學的基本理論,分別展開如下幾個方面的理論思考:一、藝術在人類生活中的位置二、藝術與真理的關係三、藝術作品與非藝術作品的區分四、審美意象的民族性與世界性及其基本類型五、藝術作品的創造和藝術家的作用六、對藝術作品的接受和藝術批評七、五大類藝術的感知特性。
  • 中國文人歷來的傳統,是在藝術中領會命運,也用藝術或者哲學來述說命
    藝術的本質是什麼?什麼是真正的藝術作品?這樣一些問題是藝術哲學的話題。我在復旦大學講授《藝術哲學》的課程。我講這門課的自信,比講《哲學導論》的自信差多了。我在課堂上所舉的作品例子,大多屬於古典藝術。這種答案可以概括為這樣的一句話:美在形式。"美是一種有意味的形式",這是20世紀的美學家克萊夫·貝爾所說的話,這是他對"美"所下的定義。一度,我以為這個定義很有道理。後來發現,這個定義沒法把藝術品與工藝品區分開來。一件工藝品也具有能滿足審美趣味的形式。
  • 尼採的哲學名著《悲劇的誕生》都說些什麼?
    悲劇,一直以來被文藝理論界奉為藝術的最高形式和巔峰狀態,而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則是作為悲劇誕生的主要原因來加以闡述。《悲劇的誕生》主要討論了三個問題,分別是:悲劇、日神、酒神。下面就一起看下這本書對這三個詞語的解讀和認識。1.悲劇悲劇,一直以來被文藝理論界奉為藝術的最高形式和巔峰狀態。
  • 老莊哲學與姚俊甫書法藝術的傳承
    老莊哲學與姚俊甫書法藝術的傳承時間:2018-06-11 16:31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老莊哲學與姚俊甫書法藝術的傳承 評論別人的書法,是個很難的課題,說不得、不好說,要做到孔夫子的既不失言,亦不失人尤為難,所以我也是從不輕易評論,在看到姚俊甫先生的書法時我就忍不住想寫一點文字
  • 周文姬:羅薩琳·克勞斯的哲學藝術批評(上)
    羅薩林·克勞斯是繼格林伯格之後最有影響力之一的藝術批評家。並且被大衛·卡裡爾認為是「格林伯格之後對美國藝術批評界影響最大的人物」(Carrier 2)。和其他藝術批評家所不同的是,克勞斯採用的是哲學藝術批評。作為一位哲學藝術批評家,克勞斯帶著哲學思辨去思考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以來的藝術,從而讓她在繼承格林伯格藝術批評遺產的同時,對後者思想也進行了激烈地批判。
  • 論中國傳統藝術哲學的「無量」觀念
    知識的累積是文明推進的重要標誌,而自先秦始,中國哲學就對知識持有警惕的態度。從老子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莊子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到禪宗的「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哲學,都反映出這種思想傾向。中國不少思想者看到人與人、人與自然的衝突,但解決之道,不是以知識去徵服它,以人的力量去戰勝它,而是超越知識藩籬,克服人目的性活動,在順應自然之勢中拯救生命。
  • 《我們誕生在中國》:生命輪迴,藝術重現
    電視紀錄片《我們誕生在中國》由中美英三國聯 合拍攝,由SMG尚世影業、迪士尼影業、北京環球藝動影業聯合出品的動物紀錄片,由中國導演陸川執導,周迅中文解說,取景於中國東北、中原、江南、巴蜀、西藏等地,講述了大熊貓、雪豹、金絲猴、藏羚羊等中國珍稀野生動物家庭的暖心成長與生命輪迴的故事。導演在文化內涵、電視手段、解說講解等方面都具有獨特的藝術特色。
  • 論中國傳統藝術哲學的「無名藝術觀」
    內容提要:唐宋以來中國傳統藝術哲學形成一種「無名藝術觀」,這是一種非功利、非目的的藝術觀,根源於至人無名、無凡無聖的平等哲學智慧,深刻地影響了傳統藝術創造。牟宗三先生曾指出,中國古代很多哲學家堪稱為人典範,這與西方哲學家有很大區別,西方哲學與哲學家的為人境界往往是分離的,而在中國二者結合緊密,哲學是人心靈境界的宣示。強調言志抒情的文學藝術更是如此。中國藝術從總體上看,是重品的藝術,如在繪畫中,梅蘭竹菊深受人們喜愛,幾乎成為永恆的畫題,這倒不是因為它們比別的花卉美,而是因為它們是人格的象徵。
  • 朱良志: 論中國傳統藝術哲學的「無量」觀念
    「懷」「腹」「觀」三字,是標示傳統哲學體驗法門的重要概念。沒有體驗,也就沒有這裡討論的一花一世界的藝術哲學。中國藝術哲學的「一花一世界」觀念,乃是超越知識的生命體驗之道。它是由對「知」的反思所帶來的生命穎悟。抑制了「人」的成分,一朵小花才能成為一個圓滿世界。
  • 《藝術哲學》:瑰麗的藝術世界需要這三個因素
    而丹納的《藝術哲學》給了我不一樣的啟發,從他那裡,我才知曉,一個時期的藝術,不是幾個藝術家的狂歡,而是某個群體恆古不變的基因,加上特定時代給予的特殊養料,最後開出異彩紛呈的藝術之花。因為我們不了解這個民族,不了解這個時代是什麼,所以才不懂得由此而來的藝術為何意。
  • 19世紀幾何學的革命,非歐幾何如何塑造了哲學、科學、文化和藝術
    》中,我們看到了數個世紀以來古希臘幾何學思想是如何浸透在人類思想史之中:從科學、哲學到政治、藝術。然而,19 世紀早期人類迎來了一場幾何學革命,人們開始意識到空間並不必然如同古希臘歐幾裡得暗示的那樣。本文中,我們將看到這種覺醒如何塑造了哲學、科學、文化和藝術。
  • 叔本華:音樂是最具哲學深度的藝術
    貝多芬說:「音樂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學更高的啟示,誰能滲透我音樂的意義,便能超脫尋常人無以自拔的苦難。」音樂,在貝多芬的眼裡,不只是情感的表達,具有超凡的力量。作為哲學家的叔本華,則從哲學的高度評價了音樂的藝術價值。音樂與哲學有關嗎?
  • 經典重讀:樂譯通新譯作《悲劇的誕生》出版發行
    該書以「致華格納」為序言,下分25節,從論述希臘悲劇的誕生入手,展開對藝術和美學的看法。其中,第1節至第15節討論了古希臘藝術的起源、發展,悲劇的誕生,悲劇的主要特徵,悲劇的滅亡等問題。第16節至第25節的主要內容是:結合近代文學藝術和文化的發展,尤其是結合近代德國藝術與社會的現實,討論了悲劇與音樂藝術形式的關係,悲劇的再生,以及在悲劇的再生中德意志民族所起的作用等問題。
  • 周末閱讀——《悲劇的誕生》
    尼採少年得志,於1869年在巴塞爾大學獲得古典語文學副教授的教職,但他第一本正式發表的著作《悲劇的誕生》(1872),在當時的學界卻飽受非議,被認為是一本「不學術」、滿紙荒唐言的狂人之書,尼採也因此在古典學界惡名昭著。然而這本書作為尼採哲學思想的奠基之作,在哲學史上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尼採於1889年精神崩潰,死於1900年,但他的形象和思想貫穿20世紀。
  • 《我們誕生在中國》:自然輪迴的中國哲學詩篇
    摘 要:《我們誕生在中國》是由中、美、英三國聯合攝製的動物紀錄電影,由中國導演陸川執導,中文解說由周迅完成,該片講述了珍稀野生動物大熊貓、雪豹、金絲猴三個家庭溫暖在生命自然輪迴下的成長故事。與其說這是一部紀錄片,倒不如說這是一部記錄大自然生態變化電影,一部自然電影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