徠卡推出新款 M-E 旁軸數位相機 | 2019 LensCulture 街頭攝影獎公布 | 獲國際攝影大獎作品被揭擺拍造假

2021-02-12 攝影世界

最近一段時間,有一些精彩的攝影資訊值得關注。 

徠卡推出新款 M-E 旁軸數位相機、2019 LensCulture 街頭攝影獎公布、曾斬獲 15 項國際攝影大獎作品被揭擺拍造假、冰島環境遭遊客違規拍照大肆破壞引熱議……

攝影君為大家整理了近期攝影領域的大事小情,看看哪一條是你還不知道的?

 徠卡推出新款 M-E 旁軸數位相機 

徠卡近日推出全畫幅旁軸數位相機 M-E(Type 220)的升級版本 M-E(Type 240),性能上有了一定提升,操作簡單,價格也更便宜。

這款數位相機外形簡潔,頂蓋、底蓋為灰色金屬,主體為黑色,有防塵、防潮密封。它仍然使用全畫幅 CMOS 感光元件,有效像素 2400 萬,感光度調節範圍 ISO 200-6400。它的取景器放大倍率 0.68 倍,緩存擴大為 2GB,可以進行每秒 3 張連拍,新增加了 1080P 視頻拍攝功能。該機國內價格 32000 元,比以前的機型便宜了不少。

 2019 LensCulture 街頭攝影獎公布 

組照類第一名 《流浪狗》,攝影師:Sevil Alkan(土耳其)

近日,2019 年 LensCulture 街頭攝影大賽評選結果揭曉,共有來自 20 個國家的 39 位攝影師獲得了評委的青睞。Lensculture 街頭攝影大賽分為組照和單幅照片兩類,各設有一、二、三等獎,此外還設有八個評審選擇獎。

來自土耳其的攝影師塞維爾·阿爾坎(Sevil Alkan)憑藉《流浪狗》斬獲組照類第一名,來伊朗攝影師努斯拉特·賈法裡(Nosrat Jafari)憑藉《記住我》獲得單幅類第一名。

相比於那些好看的、驚豔的街頭照片,評委們更傾向於選擇具有內涵的作品,而攝影師對於街頭攝影的不同的個人理解和視覺表達,也是這些照片精彩紛呈的原因。

正如評委羅恩·哈維(Ron Haviv)在今年的評選中說道:「想要從成千上萬攝影師的作品中脫穎而出,需要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好的照片會引領我們關注一個很少探討的話題或不曾看到的領域。」

相關連結:2019 LensCulture 街頭攝影獎公布

 曾斬獲 15 項國際攝影大獎作品 

 被揭擺拍造假 

2015 年,瑞士/義大利攝影師米歇爾·克雷梅裡(Michele Crameri)在宏都拉斯拍攝了關於幫派殺手的系列作品 「Sicario, a job like any other」 ,據攝影師介紹,照片內容包括犯罪現場、警察調查情況、葬禮等。多年來這組作品曾斬獲 HIPA、LensCulture、IPA 等 15 個國際攝影獎。

但是,近日宏都拉斯攝影記者奧爾林·卡斯楚(Orlin Castro)揭發該系列有部份作品根本就是擺拍照片。由於奧爾林與當地幫派有點交情,曾擔任米歇爾與殺手之間的聯絡人。有次在屋內與殺手開玩笑,問他們示範如何「解決」目標時米歇爾拍下了該場景。

照片中穿綠色 T 恤的男子就是奧爾林·卡斯楚。米歇爾同時還為照片中的人物創作了假名字和假故事。另一張白色私家車車主慘遭勒索的照片中,事實上該車輛屬於奧爾林的一位同事,借給米歇爾在宏都拉斯之旅使用。雖然這組作品中的殺手都是真的殺手,但場景是擺拍的,相關故事也是攝影師虛構的。

奧爾林表示,米歇爾曾說過照片只用於私人用途。而奧爾林也提醒過對方不要發布他假裝被殺手攻擊的照片,但米歇爾卻將其用來參加比賽。

這次擺拍照片獲獎時間再次引起了關於職業操守和誠信的討論,同時越來越多的聲音呼籲各大機構和比賽評委不要只看到照片,而對照片背後的當地故事一知半解。

相關連結:「誤填」大象耳朵缺口,得了一等獎卻被取消資格?

 TurtleRig 推出外拍燈延長底座 

國外一家名叫 TurtleRig 的公司近日開發出一種專為我國神牛外拍燈開發的燈具延長接座。

使用時先將它插在燈的插孔裡,再將外拍燈的燈頭插在它上面,可以延長燈頭的長度,無論使用直射或帶有反射碟的柔光罩、柔光傘或柔光箱時,都可以把燈頭延長 32 毫米,從而提高亮度 1/3-1 擋,閃光亮度也更均勻。

這個延長接座有適合神牛 AD200、AD400、AD600、AD600 PRO 等產品的型號,目前已經在國外亞馬遜等電商平臺開始銷售,價格 20.95-22.95 美元,相當於人民幣 147-161 元。

 冰島環境遭遊客違規拍照大肆破壞引熱議 

冰島風景優美,每年吸引大量遊客前往,網絡上不乏大量拍攝於冰島的優秀攝影作品及打卡照。

但據 BBC 報導,不少遊客為了拍攝一張照片而不惜做出違規行為,例如在非正規馬路駕駛、在熱門景點放飛航拍機、坐在冰川上、踐踏苔蘚等,引起當地居民強烈不滿。

有些人可能還不知道,由於冰島氣候寒冷,苔蘚更是難以生長,因此一旦遭到踐踏,則可能要花數十年時間才能修復。

近日擁有 32 萬粉絲的網紅亞歷山大·季霍米羅夫(Alexander Tikhomirov)在網絡曬出的照片顯示,其在非正規馬路駕車行駛,令溫泉附近的軟土留下一道道深坑而破壞了當地自然環境。

另外,知名歌手賈斯丁·比伯也被網友指出其 2015 年發布的 MV《I』ll show you》在冰島取景期間,影片中他曾有不少違規行為:在苔蘚上翻滾、擅入植物保護區以及坐在懸崖邊等等。更有一個取景地因粉絲效應引入大量粉絲遊客而被迫暫時關閉。

 凱特王妃獲英國皇家攝影學會「終身榮譽會員」 

 獲網民及攝影師盛讚 

氣質出眾的凱特王妃(Catherine Elizabeth Middleton)憑藉其溫暖親切的笑容以及熱衷於各種公益事業而廣受大眾的喜愛。其實,她還是一位「攝影愛好者」。近日,她就出席了應該皇家攝影學會(Royal Photographic Society)舉辦的小學生攝影活動,並親自熱情教導小朋友拍照。

英國皇家攝影學會成立於 1853 年,獲得維多利亞女皇(Queen Victoria)和阿爾伯特親王(Prince Albert)的贊助,在 1894 年獲得「皇家」的名號,擁有 11000 名會員,並旨在增進公眾的攝影知識。這一次的活動是為了幫助來自 Action for Children 慈善機構的小朋友,通過學習和通過攝影的自我表達而增進其自信。凱特王妃在活動當天與小朋友們一起探討了攝影中光線、色彩的運用以及人像等主題的拍攝。

此次活動吸引了不少網友的關注和轉載,並盛讚凱特王妃的和藹可親,同時倫敦知名攝影師布朗溫·夏普(Bronwen Sharpe)也表示,王妃以往的作品注重構圖和色彩,而且她善於捕捉人性和「真實的瞬間」,畫面充滿愛意和溫暖。

據英國皇室的官方介紹,凱特王妃的愛好是攝影和設計,同時她也是英國皇家攝影學會的終身榮譽會員。凱特之前為三位小公主和王子拍攝下的照片在網絡上也廣受歡迎。

凱特王妃拍攝的攝影作品:

哪條資訊想與大家討論一番?歡迎在下方留言!

(點擊圖片了解詳情) 

相關焦點

  • 數碼膠片機的味道 Pixii發布數碼旁軸相機
    法國初創品牌Pixii近日正式發布其首部相機產品,這是一款搭載徠卡M卡口的同名數碼旁軸相機Pixii,並可將智慧型手機作為相機的移動顯示屏和存儲器來使用。據了解,Pixii相機採用鋁合金機身,內置一塊12bit採樣率、支持全域電子快門的CMOS。新機基礎感光度為ISO200,可擴展至ISO100-6400。
  • 攝影日報 | 販賣情懷?雅西卡DigiFilm數位相機圖像曝光
    Yashica雅西卡DigiFilm相機實拍照曝光去年發布並於Kickstarter網站上開啟眾籌的Yashica(雅西卡)復古式數字膠片相機Yashica Digifilm Y35,近日首度曝光了一組原型機的真機實拍照,這款相機的造型與細節都與膠片旁軸相似。
  • 【攝影器材】拍街頭需要一臺什麼樣的相機?
    街頭攝影是我最喜歡拍攝的主題,其實說是主題其實這個範圍太廣了,而根據我所拍攝的照片又可以衍生為無數個不同的主題。理論上來說,我們可以在街頭拍攝我們想要拍到的一切。我喜歡街頭攝影,因為它夠簡單,夠純粹。它是我和相機之間的交流,是我和我的相機同這個世界對話的過程。
  • 攝影大師們都用的是什麼相機?
    這位攝影師的名字你可能不熟悉,但是他的照片你一定認識,他就是「勝利之吻」的攝影師阿爾福萊爾·艾森士塔特(Alfred Elsie Eisenstaedt),他最愛的是徠卡Leica旁軸,就是用這臺相機拍下了那經典一吻。
  • 搖滾巨星伍佰的攝影魂!系列作品《臺北的顏色》以徠卡相機拍出紀實感魔幻光影溫度
    華語樂壇最知名的搖滾歌手暨創作人伍佰,自 2007 年起陸續發行個人攝影集,並於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各地舉行攝影個展。多年來持續以徠卡創作的伍佰,深深著迷於黑白照片獨具魅力的真實感,屢屢以現實世界為題材,在光影變化紛呈的魔幻時刻,捕捉留存仿佛超脫現實卻又無比真實的瞬間與風景。
  • [攝影]2019年IPA國際攝影大獎獲獎公布!
    2019IPA(International Photography Awards)國際攝影獎於9月公布了各組獎項名單,年度攝影師大獎和年度發現大獎將於
  • 【攝影器材推介】戰地(紀實)攝影師與經典相機
    這組《入侵·1968》最初以「匿名攝影師」的名字,獲得了國際攝影界的最高獎——「羅伯特·卡伯獎」的金獎關於一臺相機的革命友誼沙飛作為中國戰地攝影師的代表,在戰爭年代拍攝了大量解放軍保衛國土的紀實攝影作品
  • 如果你也愛黑白攝影,那麼徠卡M10 M是你的最好搭檔
    攝影是從黑白開始的。雖然後來隨著技術高速發展,更新迭代,彩色照片成為了更符合我們視覺傳達的攝影形式。但黑白攝影的魅力也只增不減,吸引了眾多攝影愛好者的追隨熱愛,徠卡玩家便是其中之一。Leica M10M 君峰實拍徠卡有專門為黑白攝影而打造的旁軸相機 Leica M Monochrom系列,經由徠卡鏡頭所出的黑白照片的質感真的無法比喻,令人毒性大發。而在去年新推出的具有4000萬像素的M10黑白機版本,也因其更加強勁的性能和始終如一專注單色世界的特性,得到玩家們的一致好評。
  • 【君峰·徠卡】是否有必要花費10萬元買一臺萊卡相機
    現在,請想像一下,購買一臺有機身和鏡頭的全手動徠卡(Leica)數位相機竟然需要高達10萬元人民幣。 荒謬?或許吧。但是擁有徠卡相機的專業級攝影師非常信賴它的工藝水準和鏡頭質量,而且也喜歡它那種沒有花哨的附加功能的感覺。雖然他們也承認,自己鍾愛的照相機並不適合所有人。 問題是,你對攝影的喜愛程度——也許還有你的技能——是否足以讓你用能夠買下一輛車的錢來購買一部相機。
  • 揭密世界範圍內50位攝影大師都用的是什麼相機
    安娜伊思手裡拿的這臺是瑪米亞1969年推出的Mamiya C330可換鏡雙反相機。這位攝影師的名字你可能不熟悉,但是他的照片你一定認識,他就是「勝利之吻」的攝影師阿爾福萊爾·艾森士塔特(Alfred Elsie Eisenstaedt),他最愛的是徠卡Leica旁軸,就是用這臺相機拍下了那經典一吻。
  • LensCulture鏡頭文化2020街頭攝影獎賞析(21)
    接上集,入圍獎介紹——入圍獎之13:
  • Leica 徠卡旁軸相機歷代型號
    提到「徠卡」相信朋友們一定不會陌生,現在的奢侈相機品牌,下面我們來看它的由來。  徠卡(Leica)是由一家同名的德國公司生產的照相機的品牌,由徠茨(Leitz)和照相機(camera)的前音節組成。
  • M都那麼經典了,徠卡為什麼還要發力無反相機
    Leica M10由於這些懷舊的心理,也是一些固有印象,以及被M系列攝影哲學所佔據,我們也往往會忽略徠卡一直在創新,在真正向市場靠攏,它推出的中畫幅的單眼相機——S系列,已經更新了4代,推出的無反相機SL (Typ
  • 華為 P30 宣傳陷爭議 / 森山大道獲哈蘇國際攝影獎 / 富士 X-T30 預售
    最近,攝影領域又發生了一些值得關注的事。森山大道獲 2019 哈蘇國際攝影獎、華為 P30 手機宣傳海報陷「造假」爭議、富士 X-T30 開啟預售……攝影君為大家整理了近期攝影領域的大事小情,看看哪一條是你還不知道的?森山大道獲 2019 哈蘇國際攝影獎
  • 我用過的那些奇妙的相機!【姜老師攝影漫談】
    據說當初盟軍的攝影記者都用徠卡,由於徠卡製造的「過于堅固」,為了避免拍攝的圖片被敵方拿到,規定攝影記者被俘虜前,要在徠卡相機上綁一個手雷炸了它... ...打死我也不信有這種事,第一,麻煩不麻煩啊?你打開膠片倉,把膠捲曝光了不就得了 ?第二,攝影記者也配手雷?我為此還真翻閱了羅伯特.卡帕的很多記錄,也沒見他說:準備跟隨前線部隊出發了,連長發給我兩個手雷... ...
  • Lensculture的2019年度攝影書單
    對我們來說,編纂這條最愛年度攝影書單是有趣並且充滿驚喜的,我們也喜歡你能在這裡得到一些啟發。——Lensculture編輯部Nobody出版,2019年Rafaeli是一位講故事的人,一隻手握著相機,另一隻手捧著他的心:他的作品講述了那些了為了意義而奮鬥的人們的故事。他展現出一種廣泛的情感範圍,與恐怖、同情和美麗肩並肩。
  • Leica M5,一臺被嚴重低估的徠卡M系膠片相機 | 百年徠卡【07/100】
    這個機型在日本市場被戲稱為「便當盒」,尺寸也比較大,長高寬是155mm × 84mm × 36mm,比M3的138mm × 77mm × 33.5mm的身材整整大了一圈。相對的,M5比起其他M膠片機身,就要略重了100多克的樣子,沉甸甸的。但是M5的實際握持感很好,拿在手裡看著也很大氣。
  • 百年前的相機居然價值240萬歐元?徠卡憑什麼穩坐攝影界的「神壇」
    而就在這時,徠卡(Leica)的神話正發源於德國中西部一座名叫威茲勒(Wetzlar)的小鎮。1913年的某一天,首席光學技師奧斯卡.貝納克(Oskar Barnack)先生在威茲勒的街頭,舉起手中自製的小相機按下快門,這是一臺他自己做著玩的小相機,但也是世界上一臺使用35mm電影底片拍攝24×36mm片幅的相機。
  • 攝影作品《童話世界》獲得國際攝影大賽勳帶獎紀實
    作品《童話世界》圖片說明:走進黑龍江興凱湖,就像走進了溫馨,詩意,美輪美奐的童話世界拍攝地:黑龍江興凱湖拍攝時間,2018年11月最近兩年來,僅《童話世界》一幅作品,就獲得十多個獎項成績,另有二十多幅作品在國內國際獲得了各種獎項,近百幅作品在各種報紙雜誌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