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公:我喝酒、吃肉,不參禪,不打坐,但我卻是一個好中醫

2021-03-01 中道生命文化

這一首熟悉的歌曲裡

滿滿的都是童年的回憶

一聽到這熟悉的旋律

立馬就想到那個穿著破衣爛衫

半瘋半癲的濟公和尚

在熱鬧的街市

手提酒壺搖著破扇子

大搖大擺得穿梭在

過往的人群中

哪裡有熱鬧就往哪裡鑽

路見不平便出手

在達官貴人面前也不曾低頭

嬉笑戲耍讓他們醜態盡出

待事平後

拂一拂衣袖大笑而去

特別是遊本昌老師演的濟顛和尚

給我們的帶來了太多的歡樂

一想到這裡

記憶的閘門想關都關不上

關於濟公和尚

大多數人都是從螢屏上

了解他的故事的

通過電視劇或電影

我們知道他

作為出家人卻不參禪不持戒

喜歡逛街遊巷

我們也知道他

喜愛富濟貧挨愛打不平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他出身官宦家族顯貴

他學識淵博寫得一手好詩

更讓我們大跌眼鏡得是

他還是一個醫術高明的老中醫

對的,你們沒看錯

他是一位中醫高手

傳說中的「伸腿瞪眼丸」

真不是泥巴搓的

他治好宰相公子的大頭病

也不是用扇子施的法術

這些輝煌的事跡

都是他高超醫術的體現

 

今天我們便來重新認識一下

這位醫術了得的得道高僧

保證會重新刷新我們的記憶

 

時光回到八百年前

在浙江天台永寧村

在赭溪畔有一個李氏家族

為當地有名的望族

這個家族世代為官

出了不少國家棟梁之才

濟公就出生在這個家族

他的本名為李修緣

從李修緣的七世祖李崇矩

到濟公的祖父李涓

世代為保衛大宋江山立下豐功偉績

李修緣的七世太祖李崇矩

曾經跟隨宋太祖徵伐後漢

戰功卓著

死後被封為隴西元靖王

濟公故居掛著一塊「元靖堂」的牌匾

就是因為他

李修緣的六世列祖

李繼昌子承父業

官拜左神武軍大將軍

五世天組李遵勖更不得了

他娶了宋真宗的妹妹萬壽公主

成了當朝駙馬

被封為左龍武將軍

李修緣的祖父李涓出生將門

英勇無比

在靖康元年金兵入侵東京時

他應詔募兵

率領600餘人毅然北上抗敵

在蔡州遭遇金兵遊騎

與金兵血戰而死

李修元的父親李茂春

曾經在天台縣做官

他生性淳厚不慕榮利

因看不慣朝廷腐敗

辭官歸隱從商

李茂春和夫人平日裡樂善好施

因此有「李善人的」美稱

傳說李修緣的出生

還與佛門有一段淵源呢

當時李善人夫婦年過半百了

膝下還沒有一男半女

他們非常渴望要一個孩子

也看了很多大夫

都沒有的得償所願

後來他們在內心絕望之時

來到了天台清國寺

在那裡潛心禮佛

後來便生下一子

就是李修緣

總體來看

李氏家族有三大特點

一是世代仕宦,且為將門

二是為官清正,政績卓著

《宋史》都有記載

三是歷世積善信佛

家族中不少人是禪宗的著名居士

李修元雖然家世深厚

卻絲毫沒有染上紈絝子弟的惡習

年少時就喜好讀書

曾就讀於赤城瑞霞洞

受到儒釋二教的薰陶

父母去世後

他便進了國清寺

拜在主持高僧瞎堂慧遠的門下

受具足戒

取名為道濟

作為將門之後

他生性豪放不羈

進了寺院不僅沒有收斂個性

反而徹底放飛了自己

常年穿著一身破衣爛衫

不修邊幅

不參禪也不打坐更不打卡

整日瘋瘋癲癲到處閒逛

還喜歡喝酒吃肉

寺裡的監司看不慣這個瘋和尚

便到主持那裡打小報告

想讓他捲鋪蓋走人

但主持慧遠大師卻不以為然

他一眼便看出了道濟的慧根

就對監寺說

「法門廣大,豈不容一顛僧耶」

這下輪到監司啞口無言了

道濟從此就變成了「濟顛」

他人雖然瘋癲

畢竟家學淵源

文學功底尤其深厚

曾擔任靈隱寺的書記僧

一切文件均出自他手

寫作往往不假思索

一揮而就

他還寫的一手好詩

他的詩文句工整

詩意瀟灑豪放

有情有景,深寓禪意

隨便放上兩首

大家感受一下

飲酒

何須林景勝瀟湘,只願西湖化為酒。
和身臥倒西湖邊,一浪來時吞一口。

無題

出岸桃花紅錦英,夾堤楊柳綠絲輕,

遙看白鷺窺魚處,衝破平湖一點青。

南懷瑾曾評價濟公的詩作

「若以詩境而論詩格,他與宋代四大家的範成大、陸放翁相較,並無遜色。」

 

濟公不僅詩寫得好

看病技術也是一絕

在電視劇中最精彩的

莫過於他給人治病的橋段了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

當然是他的救命神藥

伸腿瞪眼丸

每次一有人昏迷不醒

他就會使出絕招

從自己的身搓搓

最後搓成一個泥丸子

給病人吃下

不一會功夫

病人就會伸腿腳一身

兩眼一蹬

立馬清醒了

濟公一看大功告成

便哈哈一笑

搖著他的破蒲扇

絕塵而去

留下一眾吃瓜群眾

目瞪口呆

小時候總覺得

肯定是這個泥丸太臭

把昏迷的病人給燻醒了

哈哈

 

伸腿瞪眼丸是真實存在的

它還有一個別名

叫「要命丹」

它可不是用身上的泥搓成的

而是用純中藥製成

據後人考證

伸腿瞪眼丸的主要成分

是馬錢子

馬錢子是一味有毒的中藥

它具有通絡止痛的功效

常常用來治療

風溼頑痺、麻木癱瘓

疽癰腫痛、跌打損傷等病症

馬錢子有劇毒

所以把握它的用量極為重要

它的最佳用量為

出現輕度中毒症狀

肌肉陣發性痙攣

此時就會出現伸腿瞪眼的症狀

「伸腿瞪眼丸」這個名稱

簡直太形象了

這起名字的水平

不服都不行

 

馬錢子

在當地

有一個姓趙的官員的母親

因為心愛的小孫子生病了

而著急上火

結果一口瘀痰上湧

竟然就此昏迷不醒

病情非常危急

趙家請了當地很多名醫

都沒有醫治好老太太的病

濟公聽說了後便施以援手

他讓人用陰陽水

給老太太灌下了「伸腿瞪眼丸」

不一會的功夫

老太太便醒了過來

當即神清氣爽

病症全都消失不見了

 

還有一個姓蘇的院外

他的母親患病多時

氣血非常虧虛

形體也漸漸消瘦

需要常年臥床

家人四處請醫生來診治

她的病情也沒有絲毫起色

神奇的是

濟公用了一劑「伸腿瞪眼丸」

就把老太太的病給治好了

竟然能夠下床活動了

更讓人驚嘆的是

有一個李姓小青年

自小就患有童子癆

(類似於現代的肺結核)

身體非常虛弱

吃下「伸腿瞪眼丸」後

竟然覺得身體內有一股氣

引領著血在快速運行

倏忽五臟六腑透爽暢快

全身經脈瞬間打通

清氣上升,濁氣下降

此後胃口也越來越好

吃嘛嘛香

最後長成了一個身體強壯的

有志青年

一點都看不出他年幼時

是一個弱少年

瞬間感覺伸腿瞪眼丸

魔性十足呀

吃上以後

立馬就有了freestyle

其實這也從一定程度上

證明了它的成分就是馬錢子

因為現代藥理學研究

馬錢子具有促進胃液分泌的功能

有一定的健胃功能

如果你以為濟公只會

伸腿瞪眼丸這一招

你就out了

人家可是全能型的人才

內外婦兒樣樣精通

專治各種不服

對付紈絝子弟十分有效

當朝宰相秦熹的兒子秦桓

就是一個無惡不作的紈絝子弟

秦公子整日遊手好閒無所事事

最喜歡做的就是去逛街看美女

看上哪一個姑娘

就立馬派人搶回家

稍有不從就是一頓毒打

可謂是作惡多端

有一天

秦公子忽然病倒了

感覺身上冷熱交替

咳嗽不止

腦袋腫得跟豬頭似的

還無比瘙癢

整日痛苦地在家鬼哭狼嚎

秦丞相看到寶貝兒子受苦

也心疼得不得了

尋遍了臨安城的名醫

其中最有名的當數

「指下活人」湯萬方和

「賽叔和」李懷春了

李懷春給秦公子號脈時

竟然沒有發現任何病症

寸關尺六脈皆正常

十二經絡也無異相

光腦袋腫大這一病症

讓李懷春無法確診下藥

只好讓秦丞相另請高明

湯萬方也萬般無奈

沒有開出一個方子來

只好向秦府引薦濟公

濟公對秦公子做的惡事

早有耳聞

早就想懲治一下這個惡少了

便應邀去了秦府診病

他見到了豬頭秦公子

圍著他轉了三圈

故作驚訝

「嘖嘖,你這腦袋如此之大,可不得了,這是要出人命的。」

這一句話一出

便嚇得秦公子癱軟在地

口中連呼「救命」

秦相連忙問濟公會不會醫治

濟公搖了搖扇子回答

「會治,會治,這個病叫做「大頭甕」,秦公子的腦袋算是三小號的,我連頭號大腦袋都能治。」

濟公從布袋裡拿出了

一兩硃砂,四兩白面

讓人準備了盒子和刷子

他用開水把硃砂和白面調成糊狀

拿著刷子蘸上藥

在秦公子的頭上塗抹

不一會兒

秦公子的頭就不腫了

濟公走時給他留下了一個紙條

告訴他如果以後復發了

就按照這個藥方行事

否則無藥可救

秦桓的病好了以後

卻惡習不改

又開始惦記他先前搶掠的姑娘

聽到他家人把人放走了

就大發了一頓脾氣

結果腦袋又大了起來

嚇得他趕緊打開

濟公留下的紙條

上面並沒有寫藥方

而是寫了一首詩

只見上面寫著

「自身有病自心知,身病還須心藥醫。

心若正時身亦淨,心生還是病生時。」

看完這首詩

他便恍然大悟

再也不敢動邪念、為非作歹了

秦公子患的「大頭甕」

又被稱「大頭瘟疫」、「豬頭肥」等

是溫毒疾病的一種

主要是由感受風熱邪毒而引起的

而硃砂味甘、性寒

能夠鎮心安神,止狂躁

外用可以清熱解毒、消瘡瘍腫毒

更絕的是濟公的藥方

既能去心病也能治體病

療效獨特

濟公不僅善用藥物治病

還特別擅長無藥治病

有一位姓趙的員外

是一個積善行德的好人

他的兒子卻在12歲時

突然變成了啞巴

他遍請郎中

也沒能治好兒子的病

濟公知道後

非常同情他

便主動上門為他兒子治病

濟公一進門便對趙員外說

內外兩科,大小方脈

他都能瞧

還專門治啞病

趙員外聽了非常高興

便請他為兒子治病

濟公見到趙公子

稍作端詳

便掄圓了胳膊

照著趙公子臉上

就給了他一記耳光

打得趙公子驚恐萬分

趙員外見兒子被打

怒不可揭

剛要抄傢伙替兒子報仇

卻聽到兒子「哇」得一聲哭了出來

「我沒招你惹你,憑什麼打我!」

說完後

趙公子自己也蒙了

他竟然又可以說話了

見到如此情景

趙員外喜出望外

趕緊給濟公賠禮道歉

並向他詢問原因

濟公告訴他

他兒子是由於小時受到了驚嚇

所以才會變成啞巴

屬於「癔症」的一種

剛才突然打他一耳光

是刺激他突然做出反應

趙員外聽後連連稱讚

濟公就是這樣不費一分藥

就把頑疾給治癒了

關於濟公治病的傳奇故事

還有很多很多

 雖然一些故事帶有神話色彩

卻也從側面反映出了

濟公醫術的高超

他身為出家人不參禪不打坐

時時在醉臥紅塵

看似悖論

卻是至理

因為他把生活當作修行

在他的眼裡

利物濟生才是佛家的本來面目

不論從醫術還是醫德而論

他都算得上是一位好中醫

相關焦點

  • 35年前,「濟公」拍戲遇到3件怪事,而後一心向佛不喝酒不吃肉
    那些年,遊本昌也沒有什麼好的作品,但那時的人們,每一個角色都要去兢兢業業的完成。功夫不負有心人,在1985年等到了一個「濟公」的角色,雖然只有8集,但他出演的這個角色絕對是經典。把這個人物塑造的淋漓盡致,身上穿的衣服邋裡邋遢、說話還顛三倒四、喝酒吃肉,拿著一個破爛的扇子,但是人們心中的濟世活佛
  • 為什麼濟公和尚瘋瘋癲癲,吃肉喝酒卻是一位得道高僧
    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舉止似痴若狂,卻是一位學問淵博、行善積德的得道高僧。濟公活佛有名句「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坐」,大家都熟知這前半句,卻不知還有後半句是「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濟公的獨特性他有自己獨特的原因。
  • 禪文化讀濟公,喝酒吃肉是表法,遊本昌演的濟公告訴你明明白白的
    濟公,俗名李修緣,法號道濟,南宋高僧,後人尊稱為「濟公活佛」。曾在杭州靈隱寺居住,他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瘋癲。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舉止似痴若狂,實際上卻是一位學問淵博、行善積德的得道高僧,被列為禪宗第五十祖。
  • 濟公一生瘋瘋癲癲吃肉喝酒,為何卻能成為得道高僧
    「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兒破,南無我彌陀佛」這首我們熟悉的經典老歌出自1985年播放的《濟公》主題曲,遊本昌老師為我們上演了一個瘋瘋癲癲,邋裡邋遢,吃肉喝酒的濟公,也讓我們們清晰的了解這位得道高僧濟公活佛修行的一生。
  • 為什麼濟顛禪師可以吃肉喝酒
    並且成天吃肉喝酒。為什麼他最後能修成羅漢正果呢?其實濟公之所以稱為活佛是因為在他是隨遇而安,他嘴裡吃的喝的都是沒有分別。他以此來點化世間人,真正的修行者是要在人間行萬善去普度眾生!那個時代學佛的人,確確實實是我們今天所講的「嚴持戒律」,對於戒律不敢有絲毫違背,這是好事。可是他們不曉得戒律是活活潑潑,死在戒條裡面,以致在日常生活當中,許許多多的善行都不敢去做,把許多人學佛的因緣斷掉了。
  • 98歲日本尼姑喝酒吃肉,沉溺男色,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濟公李修緣》 尼姑是皈依佛門,受到佛門戒律的女子,儘管大部分人在生活中都接觸不到佛教教職人員,但是通過影視作品,我們得以管中窺豹。眾所周知,佛教有嚴格的規矩,佛家以慈悲為懷,凡是皈依佛門的人都不許吃肉殺生,不準放縱,看破世事紅塵,只求四大皆空六根清淨,可是日本的一個尼姑卻偏不這樣做。
  • 歷史上的「濟公」是誰?他到底給我們留下了什麼?
    一壺酒,一把破扇子,一件破袈裟,他是一個脫離世俗之外的高僧,不但喝酒吃肉,還玩世不恭,瘋瘋癲癲的步伐穿梭在人間,到處行俠仗義,他是弱者的救星,專門愛打抱不平,就如歌詞所描述一樣,「哪裡不平哪裡有我」。老百姓都稱他為「濟公活佛」那麼在我們生活中,是否真的有濟公存在呢?答案是有的。
  • 陳浩民醜化濟公形象?可以戀愛但別失控
    、蘸蒜吃肉、和兩個女人談戀愛等劇情和滿口穿越的臺詞引發無數爭議。更多業內人士紛紛表示破舊立新才是濟顛本色,濟公可以談戀愛,但不應該失控。在「新濟公」中,濟公不喜歡誦經打坐,不戒酒肉,尤其喜歡蘸大蒜食狗肉。當然,這還不算最雷,陳浩民此次竟然陷情劫,他與陳紫函[微博]扮演的張婉柔和「狐九妹」穆婷婷[微博]談起了「三角戀」。濟公甚至對穆婷婷窮追不捨,害得對方大喊:「你喜歡我什麼,我可以改」。如此誇張的劇情和雷人的臺詞,更是令人大跌眼鏡。
  • 歷史上正真的濟公,關於他的由來,背後還隱藏著這樣一段故事
    說到濟公,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遊本昌老師演的濟公,讓人印象太深刻了,一襲破爛的袈裟,一個酒壺,再加一把爛扇子,整天都是瘋瘋癲癲的模樣,作為一個和尚,既不念經,又喝酒又吃肉的,完全是一個特立獨行的存在,雖然瘋瘋癲癲,但濟公卻一直在幫助生活艱難的窮苦百姓,所以也一直深受大家的愛戴。
  • 她一生喝酒吃肉,沉溺男色,98歲活成全民女神,人稱日本版濟公
    ——《活佛濟公》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袈裟破……無憂無惱無憂愁,世態炎涼皆看破。唱起這熟悉的旋律,那已快被忘卻的濟公形象便又在腦海中清晰起來。想必在不少人心中,《活佛濟公》都是一大經典影視,濟公的耐人回味,在於他的處世之道。
  •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濟公活佛
    這種觀點混淆了聖凡、性德和修德,是執理廢事的邪見。          有人說: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這個說法對嗎?我們千萬不要理解偏了,把這句話當成殺生吃肉滿足口腹之慾的藉口。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的來由,本是一個悲壯的典故。
  • 歷史上真實的濟公:「雖無神仙技,但有慈悲心」!
    可以說,濟公要是放到在現在妥妥的一個富二代!因為李家世代信佛,濟公的父親李茂春將近40的時候,還沒有後代。但他一心虔誠信佛,終於生了個兒子,他就是濟公。至於有人說濟公是降龍羅漢,其實這裡面有一個傳說。他言行叵測、不愛念經、打坐也耐不住,沉浮於市井之間,最喜歡跟小朋友玩在一塊,最喜鬥蟋蟀,呼洞猿之類的遊戲。這個和尚,按正常人的眼光來看真的是一個很差勁的和尚,所以廟裡的僧人給他取了個外號叫「濟癲僧」。
  • 歷史上真有濟公這個人嗎?確有其人,但很多故事與他無關
    一中國人都知道,南宋時有個著名的僧人叫道濟,又被人們稱為濟公。濟公瘋瘋癲癲,卻神通廣大,整天喝酒吃肉,不守戒律,卻又扶危濟困,普度眾生。著名表演藝術家遊本昌老先生的精彩演繹,更讓濟公這個形象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一首「鞋兒破,帽兒破」,唱遍了大街小巷。
  • 活佛濟公,歷史上是否真的確有其人?
    「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兒破……」1985年上映的電視劇《濟公》在當年可謂是紅遍大江南北,濟公這一形象最初也是以電視劇主人公的身份而被我們熟知,但我們不知道的是濟公同時也是 佛教史上有名的得道祖師。
  • 獺戶內寂聽:喝酒吃肉,酷愛男色,一個另類的「出家人」
    看過《濟公》的小夥伴一起定記得濟公常常掛在嘴邊的話:酒肉穿腸過,佛主心中坐。在日本也有這樣一位女尼,她不但喝酒吃肉,還酷愛男色,寫過關於同性戀的小說,她雖然是尼姑,但是她身上卻實實在在浸染著紅塵之氣,她就是獺戶內寂聽。
  • 除了不吃肉,還有一個最要緊、不生病的要訣
    報仇這一類的病,你怎麼樣用什麼醫生——中醫、西醫也治不好的,就是混吃等死,等到最後那一口氣斷了,然後再去報仇去。我現在給你們大家說的,這是真經真典哪!那麼再要知道,我對人再說,恐怕有人不願意聽了,可是我犯這個毛病──我不管人願意聽、不願意聽,我就願意說,我就願意說人家不願意聽的話。
  • 為什麼濟公活佛和阿羅漢可以吃肉?
    其實,「戒」只是一個過程,他不是所有。比如濟公活佛,南傳佛法都是吃肉的,諸多的阿羅漢都是吃肉的,但傳到了中土以後,某一個皇帝就說不讓吃肉了。原本他們也都是有頭髮的,到這來就要剃了光頭。形成了我們現在認為的佛教。如果你任何時候都不在「悟」的境界裡,你是不容易成就的。但是老丁必須得說一下,我不否定「戒」。「戒」是有好處的。
  • 24歲出軌,51歲出家,這位尼姑如今98歲,仍然喝酒吃肉
    24歲出軌,51歲出家,這位尼姑如今98歲,仍然喝酒吃肉佛教對人類的影響是深遠的,在漢朝時期(比較靠譜的一種說法),佛教就從印度傳入中國。經過數千年的積澱發展,即使在今天佛教信徒也有非常多,甚至還誕生了許多文學形象,比較出名的就是活佛濟公了。和我們傳統印象中的佛教徒不同,濟公並沒有尊重清規戒律,他喝酒吃肉,每天都大快朵頤。不過這並不影響他為百姓們發聲,體恤疾苦,所以濟公也成為了備受大家愛戴的角色,而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這個人物同樣很傳奇,和濟公也有點像,同樣是「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 小和尚英雄救美被打,濟公賜予徒弟金剛不壞之身,分分鐘打爆土匪
    小藍帶著僅有的一個銅板也終於找到了師傅濟公,濟公坐在石頭上把扇子放在耳朵邊聽音樂,小藍告訴濟公他想學神通,濟公笑著告訴小藍,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功夫不負有心人,要想學神通就需要先做好功課才行,小藍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濟公給小藍出了道題,讓小藍在一天之內,去100家討一百粒米,一家只能討一粒米,日落之時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