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著名雙鉤書法家劉楊探訪儺戲發祥地德江海溪溝

2020-12-22 人民網貴州頻道

烈日當空,驕陽似火。8月2日中午,貴州省著名雙鉤書法家劉楊,頂著烈日驅車隨意遊歷記錄貴州德江儺鄉見聞。書法家劉楊發現,當地許多古代文化符號直指明朝初年開疆固土的黔南侯府張義源等多位古代將軍。

遺憾的是問及多位德江穩坪當地人,都不知道黔南侯,至於古祠堂、古墓,更是無從談起。當他走到鐵坑村尋訪儺戲時,一次無心的詢問,居然得到黔南侯古祠堂和墓位于楓香村的信息,於是馬不停蹄趕往楓香村海溪溝探訪儺堂戲的發祥地。

六百多年的明朝黔南侯古祠堂,和多位古代將軍的遺存分散各地,應當如何保護修繕?他呼喚更多人對黔南侯張義源及多位戰將的關注和了解。

又一天的德江熱浪尋顧,驅車到務川時,已是晚上九點,相比德江,務川涼快了許多,我一下有了爽爽的親近感。在務川酒入豪腸,三分化作了敬畏,七分回味著今日熱浪之德江。於是,酒酣醉意朦朧,本該入眠時間,書法家劉楊開始了今日熱浪德江的遊歷記錄。

(一)儺戲之鄉尋訪

最先知道德江是因為烏江石,劉楊是石頭愛好者,因為愛石,知道了烏江石產地的德江。

後續了解,知道德江?除了烏江石,有炸龍、花燈,還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儺戲傳承,以及平定苗民叛亂,被明皇庭封為萬戶侯的黔南侯張義源。

巧得很,儺戲之鄉和黔南侯古墓均在德江穩坪鎮,於是,順道開啟了穩坪歌詠儺戲和沉寂古墓的尋訪之旅。

儺戲主要流行於貴州東部和西部,東部以德江為代表,西部以安順為代表,很長一段時間,各方偏執一詞,都以正統傳承自居,即便是德江儺戲被文化部認定為貴州儺戲非物質文化傳承地後,依然有不同聲音自詡源頭。

穩坪鎮鐵坑村為德江儺戲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地,劉楊需要尋訪,更為主要的是,穩坪一詞吸引了我,讓我內心安寧。百姓安居樂業,國家穩定和平,一份多麼樸素的渴望。

德江去穩坪不遠,但行路顛簸蜿蜒,有的路面可以用危險形容,這樣的山路駕駛,心驚膽戰,我在想,穩坪字面的波瀾不起,卻有著一路走來的風險起伏和小心翼翼,和平本該是止戈,是兵之遠去,但很多時候,和平卻是因為兵的強盛,才有了可以和平的基石。人性的惡,不是道德可以完全教化的,陳兵以武,實力讓和平巧妙平衡。

因為緩慢,偌大穩坪鎮,只有一家集早餐中餐為一體的路邊餐館。老闆為當地人,清瘦但不幹練,生意淡心無常,對客人,沒有其他地方商家該有的熱情,而是隨緣平淡,長期慢生活,掙錢,也不想快了。

資料顯示,儺戲傳承地為鐵坑村,離穩坪5公裡左右。

沿著一條鄉間小溪,飯飽後的我開啟了儺戲之鄉–鐵坑村的尋訪之旅。

鐵坑村八百多戶,三千五百多人,有多個成型儺戲班子,儺戲藝人多達兩百多人,不愧儺戲之鄉譽稱。

儺戲展館位於村委會一側,入口處,豎有「中國儺戲之鄉」的高高牌坊,最吸人眼球的是牌坊兩側的兩幅對聯,其一:水沝淼?龍宮殿;石砳磊*(4石疊加)南海岸。其二:日昍晶*(4日疊加)通靝埊;月朋*(3月疊加)朤鎮乾坤。這樣僻字疊加對聯我第一次見,讀不出不說,即便讀出也無法文字輸入。是儺戲的神秘讓鐵坑人有意為之還是儺戲本身的神鬼文化飄逸?我疑惑著向村裡百姓求證,百姓滿頭霧水,一臉茫然。

「還有這樣的東西?」

百姓哪有心思關注牌坊對聯,他們關注的是牌坊用多少鋼筋?用多少水泥?花了多少錢?文化與他們有什麼關係?他們愛儺戲,不過是從小生活的娛樂延續,驅鬼除妖,鑼響鼓鳴,不過是勞作之餘,喝著酒聽聽,吃著飯看看,酒和飯是實在的,而戲是縹緲的,文化更是不著邊際。

帶著對聯疑惑,我踏進村委會,今天是周六,因為脫貧攻堅,村委依然有人工作,當我說明來意時,村領導也是一臉蒙圈,建議我詢問儺戲藝人,我的個天,脫貧口號,文化搭臺喊得通天響,他們做的文化秀場,卻秀而不文化,虛空層面的上層對接居然推給工匠精神的底層儺戲藝人。

其實,儺戲對我不過是一份遠觀,我不會懂,也不會後續追問,來了就好,看了就行。

遺憾的是,小小儺戲展示館,一把鐵鎖把門,透過門縫,管中窺豹般欣賞著兇悍有加的儺戲面具和色彩玄乎的儺戲服裝。

好在,村委會大樓每層樓道均有柔和處理後的儺戲面具照片,美顏後的面具,兇悍之氣去多,慈眉善目迎來,儺戲與其他劇種一樣,依然是正義戰勝邪惡,依然是朗朗乾坤的正能量,如此,儺戲人物的兇悍,便有著對邪惡的無言震懾。

鐵坑村的走訪,我沒有走訪真正的儺戲藝人,莫名其妙的牌坊對聯,辛苦加班,停留於文化和政治口號村幹部,我在想,鐵坑村的儺戲會有怎樣的傳承?

(二)黔南侯古祠堂尋蹤

今日來穩坪行,除了尋訪儺戲傳承外,還有著黔南侯張義源古祠堂的尋古。

遺憾的是問及穩坪多人,都不知道黔南侯,至於古墓,更是無從談起。鐵坑村儺戲尋訪的無心詢問,居然得到黔南侯墓位于楓香村的信息,於是馬不停蹄趕往。

楓香村離穩坪鎮十餘公裡,是一個極其散落的自然村落,位於大山之凹,小山之脊,山路起伏大,彎道多而險,熱浪滾滾天氣,我緊握方向盤的手心,居然有著心驚膽戰的冷汗。

好不容易到達楓香村,可以詢問的人家只有兩戶,同樣,沒有人知道黔南侯,他們建議我到村支書家詢問,他們以為村支書是最有見識最有智慧的人。

村支書家位于楓香村上風最佳風水位置,是一幢貼有白色瓷磚,與村陳舊木房形成鮮明對比的現代房子,無疑,在這大山深處,這樣的房子有著權力和財富的符號。

無奈的是,房門大開的村支書家沒人在家,我的黔南侯尋古,又走進狹窄胡同,黔南侯何許人也,需要我這般辛苦尋顧?

海溪溝雖屬楓香村,但因自然村落的地理阻隔,海溪溝離村委會還有較遠距離。

也是蹊蹺,我在海溪溝路邊詢問黔南侯墓時,幾位年輕人極度敏感,用審視語氣問我為何尋訪?有何目的?想幹什麼?讓我很是難受。他們還要求我出示身份證等有效證件,不僅如此,還對身份證及我本人照相錄像,極為認真嚴肅,我有了隱隱的擔憂,難道我的尋訪詢問觸及到他們某一敏感神經?要不,光天化日,朗朗乾坤,怎麼會有這樣的不對等方式?

既然出示,就出示給你們看個夠吧,我將車上所有證件拿出供他們審核,有身份證,駕駛證,還有書法家協會會員證,作家協會會員證等。見到這麼多證件,他們的盤問語氣和緩了許多,其中一位戴著眼鏡,看著很有見識的中年男人拿著我作家協會會員證反覆對照後說:你真的只是文化尋訪?我無奈點點頭。

經過近十分鐘的「仔細盤查」,我終於取得了他們的信任,原來他們是張氏子孫,奉家族昭命看守古墓,據悉,前段時間,也是我這樣的古墓尋訪者,在一個大雨滂沱之夜,盜掘古墓,所幸古墓規制宏大,盜掘者又為菜鳥級別,盜墓者只挖到第一層便惶恐終止。自那以後,古墓守護的張氏後裔護墓倍加謹慎,如履薄冰,如此,仔細盤問和嚴格審視便順理成章和理所當然了。

由於對我的信任和對先祖黔南侯的榮耀展示,他們終於帶我到侯爺墓前。

黔南侯墓碑重建於清嘉靖年間,墓前兩側豎有3米高的華表,表上石刻獅子跪柱,墓碑正中陰刻「明皇授封都軍萬戶侯諱義源張公墓」。墓埋於林中,究其土面規制不覺得恢宏,但根據古墓風水走向,可以判定規模宏大,一個地下的世界,見證和陪護著黔南侯曾經的尊貴和榮耀。

不僅如此,他們還帶我看了黔南侯哥哥張義方墓,相比弟弟張義源,哥哥張義方墓只是一個毫不起眼的土堆,帶我尋顧人員講,當時平苗亂,我方多場失敗,黔南侯哥哥張義方及多位張姓族人戰死,為了避免苗人掏墳掘墓,辱沒先祖,張氏墳山一夜之間所有墓碑全部沉溏,保住了張氏風水龍脈。

哥哥戰死後,弟弟張義源義不容辭組織平叛,最終完成夙願,為家族復了仇,為朝廷立了功,功拜萬戶侯,官封黔南侯。

其實,我對黔南侯墓的尋訪只是文化的探究感悟,我不是學者,不需要嚴謹的學術考證,需要的只是那方墓穴透出的文化味道,一點點,一點點即可。

當地村民說:「考究記載,黔南侯府比貴州建省史還要早,這是迄今為止貴州省文化遺產保護中最重要的一份。古祠堂、古墓的保護修繕工作要堅持原址保護、原狀保護的總體策略,重點做好日常看護和局部搶救,有條件的重要遺蹟可以適度開放,使黔南侯成為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載體。」(張春雷整理)

(責編:郜林筱、陳康清)

相關焦點

  • 雙鉤書法家——孔令元藝術人生
    當代雙鉤書法藝術家孔令元簡介孔令元男,1951年生於河南省蘭考縣,系孔子第七十六代後裔。現為:鄭東新區書法協會發起人;墨緣書畫院副院長;河南大華書畫院院士;河南省人大書畫院院士;鄭州市書法協會會員;中國書畫家協會會員;當代雙鉤書法藝術領軍人物。孔令元自幼愛好毛筆字,受小學班主任和本家長輩薰陶,在熟練楷書基礎上,自創一種獨特的書法體——雙鉤書法(即空心字)。孔令元的雙鉤書法作品根植傳統,師古不瀧,融合碑帖,營造自我。
  • 貴州抗疫表彰大會視頻來襲|貴州省|劉楊|貴陽市|畢節市...
    1月8日,貴州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貴陽市召開  本次表彰大會,513人獲「貴州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稱號,299個集體獲「貴州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稱號。  8:00
  • 一堂儺戲聽道真
  • 「儺魂神韻——中國儺戲·儺面具藝術展」廣州開展
    ·儺面具藝術展」在南越王宮博物館正式開展,141件來自貴州省民俗博物館館藏10個種類儺面具,出自漢族、藏族、苗族、彝族、壯族、瑤族、土家族、水族、毛南族、朝鮮族、布依族等十幾個民族。通過大量珍貴的實物、圖片,帶領觀眾回顧儺的歷史發展脈絡,領略不同時期和地區的藝術魅力,解讀儺戲和儺面具的藝術內涵。本次展覽由南越王宮博物館、貴州省民族博物館聯合舉辦,將持續到2021年1月4日。
  • 說道真儺戲
    九州之內戲劇眾多,各具特色,非一時一地,非數百數千字所能清晰概括。若談及何種戲劇為中國戲劇活化石?儺戲。再談及中國何處儺戲最獨特?道真儺戲。有一言以蔽之———世界儺戲看中國,中國儺戲看貴州,貴州儺戲看道真。中國西南黔北道真,重山復嶺,陡澗深林,幽洞清潭,山高谷深,是對這片土地最真實具體的寫照。生活在這片「沒於蠻夷之地」上的仡佬族在漫漫歷史長河裡肩挑背駝,爬坡下坎。
  • 劉楊_中國江蘇網
    個人事跡簡介  劉楊博士是蘇州高新區的創業領軍人才,是2014年在美國矽谷舉辦的北美創業大賽的特等獎獲得者。他具有海外自主創業經驗,創辦並曾擔任兩家美國公司的CEO。 劉楊博士於2008年在美國獲得了「21世紀具有企業家精神的科學家」大獎。他於2011年成立RippleSense Inc., 他擔任了公司的CEO,領導了產品設計,商業運營及市場營銷。
  • 瀘州儺戲,難得一見的古老民俗
    不過今天江陽沽酒客卻不是談這部電影或者高倉健,我想談談這部電影裡的主線儺戲。儺戲,又稱鬼戲,是漢族最古老的一種祭神跳鬼、驅瘟避疫、表示安慶的娛神舞蹈。儺戲起源於商周時期的方相氏驅儺活動,漢代以後,逐漸發展成為具有濃厚娛人色彩和戲樂成分的禮儀祀典。大約在宋代前後,儺儀由於受到民間歌舞、戲劇的影響,開始演變為旨在酬神還願的儺戲。
  • 2020年度驕傲人物--著名書法家楊茗策
    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華國禮書法藝術名家、中國書畫家協會副秘書長、中國翰林書畫院山東省分院副院長、中國孔子書畫研究院會員、中國奇石文化收藏協會煙臺地區理事、華人2014年度中國百強書畫家、中國農民影視書畫協會山東分會副秘書長、山東省儒商研究會會員、山東省濟南軍區書畫研究院會員、煙臺市書法家協會會員、萊州市政協委員、CCTV 發現之旅頻道《對話中國品牌》《影 響力人物》 山東省濟南採編中心主任、香港衛視旅遊臺巜名人堂
  • 【湖湘藝苑】湖南地方劇種——儺戲
    沅陵辰州儺戲沅陵辰州儺戲  辰州儺戲是湘西土家族苗族地區流傳最廣的儺戲,沅陵縣七甲坪鎮尚有較為完整的保存。辰州巫師衝儺還願時,必唱儺戲。侗族儺戲咚咚推侗族儺戲咚咚推  侗族儺戲咚咚推,又稱「跳戲」,現存於新晃縣貢溪鄉四路村天井寨。儺戲演唱、對白全用侗語。
  • 池州市貴池區劉街社區:儺戲小舞臺繪製文化大圖景
    儺戲表演「南邊旗、蕩裡傘、劉鑼戴銃、汪扎板、山裡山外齊吶喊……」這是一首在當地流傳幾百年的順口溜,它既表現了儺戲的藝術特色,也表現了一年一度儺戲嘉年華的盛大場面。據梅街鎮綜合文化站站長鞏旺生介紹,梅街鎮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文化底蘊深厚。
  • 寧強端公儺戲趟火海
    寧強的地理位置,後來又融合了巴、蜀、秦、楚、隴人口及文化,民風尚巫,端公戲,亦稱儺戲。寧強是古代羌氐居住區,由於特定至今遺存有較完整的儺藝儺技,儺文化資源非常豐厚。如儺藝、儺戲、儺神、儺舞、儺技、儺俗、儺面等等,形成了獨具寧強特色的儺文化藝術。
  • 扶貧幹部劉楊:新時期的「桐柏英雄」
    「檢查身體可以等,搬遷工作不能等」 熟悉劉楊的人都知道他工作起來很「拼」。今年9月1日,送孩子上學後他匆忙回到了崗位。而這一天,距他動完腦血栓手術不過3個月。「無論什麼時候,劉楊的工作狀態都令我們敬佩。」看到劉楊迫不及待返回工作崗位,同事們紛紛感嘆。2016年8月,組織委派劉楊負責桐柏縣易地扶貧搬遷工作。
  • 弱智女兒,抄《心經》成為著名書法家
    最初的第一節課,就發現,其他孩子都不知道怎麼拿毛筆,而這個弱智的女兒竟然能非常正確地拿著毛筆寫字,這讓她媽媽大吃一驚。  於是,她媽媽就開始讓她女兒抄《心經》,一遍又一遍。她母親的老師,是日本著名書法家——柳田泰山。  在此之前,我也曾經寫過柳田泰山先生抄經的事。柳田泰山,是日本著名書法家的後裔。他的父親、爺爺都是日本非常著名的書法大家。
  • 貴州省銅仁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王飈:打造精品旅遊,形成全域旅遊新格局
    貴州省銅仁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王飈作主題推介。貴州省銅仁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王飈在會上作主題推介。他介紹,銅仁地處三省交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8項,今天的銅仁之所以能吸引越來越多的遊客,紛至沓來,正是緣于越來越多的朋友帶著發現美的眼睛,感受銅仁的「開門能見綠,推窗可觀景,步步有看點,處處有奇景」。
  • 從儺戲一窺探古代中國鐵面具
    中國的儺戲有著悠久的歷史,它源於原始社會圖騰崇拜的儺祭。
  • 書法家高式熊在上海仙逝 書法家高式熊個人資料介紹有什麼作品
    著名書法家高式熊在上海仙逝 書法家高式熊個人資料介紹有什麼作品時間:2019-01-26 12:25   來源:上觀新聞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著名書法家高式熊在上海仙逝 書法家高式熊個人資料介紹有什麼作品 2019年1月25日凌晨4點15分,著名書法家、金石篆刻家高式熊在上海市徐匯區中心醫院逝世,
  • 著名書法家陳國華:高雄之旅,愉快之旅!
    近日,參加此次交流團的著名書法家陳國華先生回到北京後,接受本臺記者採訪時表示:在臺灣度過了一個很有意義的節日!北京文化交流團代表、著名書法家陳國華先生(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華文化促進會副秘書長,北京書法協會理事)書寫並向韓國瑜市長贈送了「讓春天從高雄出發」、「惠風暢愛河」等書法作品,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
  • 「預告· 周末紅人坊」吉劇青年演員——劉楊
    因為較好的藝術造詣,劉楊入選文化部全國地方戲優秀中青年演員匯報演出,並先後獲得了吉林省文藝最高獎項「長白山文藝獎新星獎」、吉林省第一屆吉林省青年戲曲演員大賽一等獎。劉楊是共青團書記,多次被吉林省文化廳評選為優秀共青團幹部,吉林省省直文化系統優秀黨員。
  • 養在深閨人未識 探訪「萬年台州」發祥地仙居史上唐詩之路
    「浙東唐詩之路」首先在於文化的傳播就像水波一樣,一圈一圈地擴散遞減,沒有辦法在哪裡畫一條線就戛然而止。仙居、臨海等地與天台山水相連,天台是浙東唐詩的高峰,餘脈散落周邊各縣。其次,歷史上因為天台宗的巨大影響,天台就是台州的代表,很多寫台州其他各地的詩歌都被冠以「天台」或「赤城」之名。
  • 秀山地道《儺戲》 你見過? 請收藏
    秀山本土《儺戲》,絕對的原生態。關於儺戲上次也發過一組,這裡我就不在介紹,想了解的自己找度娘。 儺戲(拼音:nuóxì),也稱為儺舞,是中國地方戲曲劇種之一。約在元明時由古代儺儀發展而成。初是以歌舞演故事,待到鍾馗形象在儺儀中出現,儺戲才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