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後、90後愛買"老物件" 黑白電視機價格比彩電貴

2020-12-22 人民網重慶視窗

  弟娃兒,這些老物件的年頭,估計比你的年紀都大哦……

  零零後、九零後成了二手市場常客,看重顏值不看重實用性,黑白電視機價格貴過彩電

顧客查看二手柜子

店主在維修老舊電器

年輕顧客在二手市場裡觀看老舊物品

老舊物品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追捧

跳蚤市場店鋪裡陳列著不同年代的老舊物品。

  「弟娃兒,擺在這裡的老物件的年頭,估計比你的年紀都大哦……」店主老陳面對諮詢商品是否為仿舊的年輕顧客,抿了一口老蔭茶,慢悠悠地說,語氣裡頗有些得意。

  江北區董家溪跳蚤市場是我市最大的二手市場之一。原本是中老年人淘舊貨的陣地,近來「90後」、「00後」卻儼然成為消費主力。重慶晨報·上遊新聞記者經過走訪了解到,年輕人青睞二手貨,主要用於懷舊、復古裝飾等用途,不再像以前那樣是為了省錢,淘回去作為使用的生活用品。

  「你去跳蚤市場了嗎?」有可能成為明天年輕人打招呼的新方式。

  「90後」「00後」居多

  董家溪跳蚤市場位於三號線華新街站附近。它的前身在渝中區中興路,曾經是重慶最大的跳蚤市場。2010年以後,中興路商戶陸續搬來了這裡。

  市場裡到處可見老式棉大衣、雙缸洗衣機、小人書、玻璃跳棋、任天堂遊戲機……瀰漫著濃厚的時光味道。

  隨便走一圈,會發現前來光顧的客人,竟大多是年輕面孔。「00後」妹子宋星羽第一次來逛跳蚤市場,對她來說,很多老物件都相當新奇,是第一次見到實物,比如縫紉機、老式相機、膠片唱機。她好奇地詢問著店主每件物品的用途,琢磨著帶一件什麼好玩的回去。

  年輕顧客許海燕對老式電視機特別感興趣,「都是小時候家裡曾經有的,長大後就很少看到了。」她買了一個舊木箱,那是她媽媽那個年代的陪嫁,看著很有親近感。「以後應該經常都會來吧,淘點自己喜歡的舊物。」

  從事室內設計的「90後」吳西選了一個舊畫框和一個舊花瓶,準備放在花園裡作為裝飾。花瓶除了舊,還帶有瑕疵,瓶口被碰掉了一小塊。但他說就是看上了這種滄桑感。「這種真實的鏽跡和損傷是仿不來的,真實的歲月痕跡更能打動人。會欣賞的人能看到裡面的故事。」兩件舊物花了他150元,「如果在某寶上買新的,估計50元不到。」他笑著說。

  「現在來逛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了,老年人反而不太來了。」二手店店主吳軍不久前發現了這個新的現象。以前來逛跳蚤市場的多是上了年紀的顧客,搜尋便宜的、實用價值高的生活用品。但最近一段時間,顧客的年齡層越來越偏低齡化,以80、90後為主,不乏在校大學生。

  他認為,年輕人一般是聽到自己的長輩常常談起過去的那段歲月,因此充滿好奇,從這些老物件身上能滿足這樣的好奇。對他們來說,這些老物件與其說是被時代淘汰的物品,不如說更像是一件藝術品。

  羅偉也是跳蚤市場多年的老店主了。找他買東西的顧客越來越年輕,大部分二三十歲,老年顧客明顯減少。「現在很多餐館、酒店,都走復古路線,包括有的博物館也在徵集文物。另外還有什麼幾十周年同學會呀,復古年會呀,也都需要懷舊主題的場館布置。」

  「三轉一響」又吃香了

  65歲的吳軍一直對二手物品充滿興趣,以前是跳蚤市場常客,自從退休後,就乾脆自己開了二手店,並樂在其中。他也是從中興路轉戰而來,現在的店鋪30多平方米,有上千多件物品,可都是他的寶貝。

  「什麼都可以收,什麼都可以賣!」在吳軍眼裡,雖然都是舊貨,但背後有一個個故事,也承載了主人一段珍貴的回憶。他店裡的物品千奇百怪,有舊獎狀、殘缺的手套、蘇聯時期的軍用水壺、華僑帽,甚至是舊的信件、照片。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身上別個小的『隨身聽』,放一盤磁帶,在陽光下聽著歌,路人都會投來羨慕的眼光……」現在,這些磁帶和『隨身聽』在他店裡也能見到,能讓他回憶起過去的幸福感。磁帶有鄧麗君的、劉德華的,一般十多元收進來,二三十賣出。

  他自豪地展示店裡的「明星產品」。比如上世紀八十年代,重慶無線電廠出的紅巖牌電視機、日本三洋牌收錄機。他說,以前重慶的跳蚤市場,除了中興路,還有在較場口、儲奇門、人民公園、十八梯,來的都是中老年人,買新的捨不得,買舊的拿回去自己用。現在年代不同了,都是年輕人買回去拍視頻、拍電影、做裝飾,增添懷舊感。

  吳軍特別展示了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三轉一響」——轉的是自行車、縫紉機、手錶,響的是收音機。據了解,改革開放初期,大家都以擁有這樣的高級物品為驕傲,後來隨著國家的經濟發展,「奢侈品」成為了日常用品,甚至慢慢被時代淘汰。「而現在隨著復古風潮,這些當時的『大件』又開始受歡迎了!」

  吳軍表示,現在來淘老物件的人確實都是自己喜歡,有的是為了開店所用,淘一些拿回去作擺設。「現在其實花更少的錢也能買到仿製品,專門有機器做舊的。但是哪裡會有真的舊貨這樣的質感嘛!」他的店裡,就經常接待學美術專業、導演專業的大學生,吳軍也非常樂意為年輕人提供方便——他們在其它地方找不到的「絕版」,在他店裡找到了,那種喜悅感,比賺錢還開心。

  而賣家又是些什麼人呢?店主老陳說,有的是擱家裡沒用了,有的是搬家嫌麻煩,或者是家裡老人走了,下一代拿來出售的。對此年輕買家也不會忌諱。在吳軍看來,現在生活好了,更新換代太快,很多人家裡堆滿了被淘汰的舊物,直接丟棄造成極大浪費。送到我們這裡可以變廢為寶,兩全其美。

  黑白電視機比彩電值錢

  隨著舊貨的功能發生變化,價格評判標準也隨之改變。店主老陳介紹,一臺老式舊電視機、舊冰箱,以前對價格的衡量標準主就是看其功能性,而現在,往往是由其外觀決定,也就是年輕人常說的「顏值」。

  一臺已經無法使用的舊電視,如果「顏值」高,哪怕已經無法使用,也能賣出三四百元。而如果一臺接上線還能使用,卻不那麼好看的電視機,價格反而要低一些。

  舊貨的價格也悄然發生著變化,據記者詢問,一個舊保溫瓶、一個舊煤油燈,能賣出一兩百元,已經遠遠超出「舊貨」本身的價值,購買者依然不在少數,因為他們看重的,就是這一份復古的感覺,對成色新一些的,反而不那麼感冒。

  吳軍介紹他店裡的一臺9英寸的黑白電視機,比25英寸彩電更能賣得起價錢,200-500元不等,因為前者年代久一些。完全顛覆了曾經「成色新品質高價格更高」的市場規律。

  下午3點,老陳熱情地跟一位顧客介紹一臺七十年代末的崑崙電視機,「你看,還能打開,顯像管還是完好的,還能收閉路電視哦。」對方哈哈大笑:「老闆,我買回去主要是做擺設,哪裡管它能不能收到電視節目哦!」老陳也笑了起來,表示贊同,「對對對,肯定是當擺設,但就是跟你說明當時的商品質量有多好!」

  有人只是來「打卡」

  吳軍說,本來早已習慣了和中老年顧客打交道,而現在年輕人對跳蚤市場表現出更大的熱情,作為店主,也要與時俱進了。「90後」顧客吳西說,這裡有他們喜歡的新鮮玩意,能展示自己的創意和心意,也能找到自己希望擁有的獨特商品,在買賣之間也能結識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老吳現在每周會接待數百甚至上千顧客,大部分是年輕人,有的是不會買東西的,只是來「打卡」,拍一張復古色彩的照片。他也不生氣,看著大家在自己收的老物件中徜徉,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他說,現在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大家也越來越追求精神上的東西,對具有年代感的老物件有了一種情懷。他覺得是一種好現象。「外地遊客越來越多,說不定以後我們董家溪跳蚤市場還會成為一個網紅景點呢!」

  文圖/重慶晨報·上遊新聞記者 紀文伶 實習生 高超浪

(責編:陳易、張禕)

相關焦點

  • 00後、90後成了二手市場常客:「弟娃兒,這些老物件的年頭,估計比你...
    「弟娃兒,擺在這裡的老物件的年頭,估計比你的年紀都大哦……」店主老陳面對諮詢商品是否為仿舊的年輕顧客,抿了一口老蔭茶,慢悠悠地說,語氣裡頗有些得意。江北區董家溪跳蚤市場是我市最大的二手市場之一。原本是中老年人淘舊貨的陣地,近來「90後」、「00後」卻儼然成為消費主力。
  • 還記得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國產黑白,彩色電視機牌子嗎?
    對於70、80、90後應該都多多少少經歷了電視機的演變,不過隨著電視行業的發展,這些帶給我們無數童年回憶的電視機品牌已經逐漸消失。
  • 各年代零食大比拼,00後「最」貴,90後「最」豐富,80後的已消失
    哪像柚子姐姐小時候,一塊錢買的零食,不管健不健康,好吃就行。那時候,也沒有這麼多的超市,便利店,商場。只有村頭的小賣鋪。今天,跟著柚子姐姐一起來看看各個年代的零食都有哪些區別吧!各年代零食大比拼,00後的最精緻,90後的最豐富,80後的「已消失」。
  • 家裡10種最有年代感的老物件,中一樣說明當年真「土豪」
    轉眼間00後也高考結束了,不得不承認咱們這群大叔大媽們確實老了。想想童年時候的記憶,真是單純又美好,以前家裡有很多老物件,也早就消失在我們的生活中了。下面讓網友帶著大家去看看家裡10種最有年代感的老物件,中一樣說明你家當年是真「土豪」!
  • 那些七八十年代的老物件,都是光陰的過客,您能記得幾件?
    那些七八十年代的老物件,都是光陰的過客 ,您能記得幾件?80年代的30個老物件,已經見不著幾件了,令人懷念的歲月有一些物件是陪伴我們長大的,也是我們童年裡的一些回憶。看到的時候,多少會思念當時的歲月,也隨著歲月的發展,青春的逝去,它們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遠。
  • 誰知道 我國第一臺黑白電視機誕生於哪一年?
    1958年3月,天津無線電廠試製小組參照蘇聯旗幟牌14英寸電子管電視機,試製成功了我國第一臺黑白電視機,被譽為「華夏第一屏」。為紀念這臺電視機的誕生,它被命名為「北京」。半年後,我國第一家電視臺——北京電視臺正式開播,每周播出4次黑白電視節目,每次僅2~3個小時。那時的北京電視臺是現在中央電視臺的前身,當時全國只有大約20臺黑白電視機。
  • 曬客子|黑白電視機裡的童年
    視頻丨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丁凱珊對話老物件, 與一個時代久別重逢如果你家有年代久遠的老物件,奇特的新鮮物黑白電視機裡的童年這是我家的第一臺電視機,是1992年父親去定西出差花600元買回來的,17英寸立體式黑白電視機,看不懂什麼牌子的。黑色機身,灰白的屏幕微微鼓起,屏幕右下方有兩個旋鈕 ,一個選頻道、一個調聲音,最右側是開關。機背的上方有兩條細長的天線,可以增強接收信號。
  • 〖咱們村〗許志宇:黑白電視機——改革開放的見證
    記得我小的時候家裡有一臺上海產美多牌收音機,父母叫它「戲匣子」,它成了我的最愛,每天早晨叫醒我的是收音機六點三十分的新聞連播;每天中午回家吃飯邊吃邊聽收音機裡《嶽飛傳》《楊家將》等評書連播;而最愛的節目則是收音機裡每天按時播出的「小喇叭開始廣播了」和孫敬修老爺爺的少兒節目…… 小時候,電視機是什麼樣不但沒看過,就是聽都沒有聽說過,更甭想普通百姓家裡也能擁有。
  • 收音機、錄音機、電視機的回憶【下】
    雖然我的小家庭沒有電視,但我們夫妻雙方父母家都有黑白電視,所以看電視也不是多麼的為難,縱然如此,但我還是渴望擁有一臺屬於自己的那怕是九英寸的黑白電視機啊,風塵僕僕下鄉回來,奢侈的躺在沙發上看上一夜電視,那是多麼幸福的事情啊!
  • 還記得小時候的黑白電視嗎?滿滿都是回憶!
    電視機自誕生後,讓人們獲得更多的信息和歡樂。
  • 80年代地方電視機牌子介紹(二):黃河、泰山、環宇
    ,前面講過,整個80年代,全國大大小小的電視機牌子,加起來有90多個,所以就挑一些稍微有點名氣的講。當時一臺18英寸的黃河彩電,出廠價1350元左右,市場售價漲到2700多元。即便如此,如果沒有「彩電票」想在市場上買臺彩電根本不可能。有些想要結婚的人為了等一臺彩電,婚期都可以推後。和糧票、肉票不一樣,彩電票當時是由彩電廠家或行業主管單位、地方政府主管部門自主印發,票面加蓋公章,持票人憑票就可以在商場、廠家買到彩電。
  • 4000老物件講述「光陰的故事」——貴陽花果園有家「民間博物館」
    沉重的卡帶攝像機、磚頭式大哥大、BB機、黑白電視機、生活票證……在貴陽,有這麼一家展館,每一件老物件,都勾起了一代人的記憶。在這裡,你看到的不光是父輩的故事、自己的經歷,更是社會的一個縮影。這間名為「老深圳舊時光」的展館,館主是一位70後,他收藏了4000餘件老物件,走進展館,這些老物件將會撥動時光的轉盤,帶你聆聽光陰的故事。
  • 武漢市格林美「博物館」 收藏500臺「老爺電視機」
    早在2013年7月,在格林美陽邏老廠區就有一個陳列館,去年8月,又在新廠區建成這個博物館。館中有一款上世紀50年代生產的北京牌820型35釐米電子管黑白電視機,是新中國生產的第一批電視,被稱作「華夏第一屏」,被當作「鎮館」之寶單獨陳列。「它是中國最老的電視機,2013年從北京運回來的。」
  • 細數80年代的國產電視機品牌,你家裡用過嗎?
    上次寫了新中國第一臺電視機誕生後,勾起了很多人的回憶,到了80年代,電視機已經在大城市中開始普及。而在農村,一直到80年代末才看到電視。這段時間,國產電視機牌子像雨後春筍般出現,來看看這些牌子你家裡用過嗎?金星:1978年,國家批准上海電視機廠引進全國第一條彩電生產線,1982年10月份正式竣工投產金星牌彩電。
  • 家有古董電視機,可惜現在看電視的人不多了
    一家人省吃儉用湊了420塊錢,託在杭州工作的鄰居家人,買了一臺12英寸的西湖牌黑白電視機。從此,我們家裡的屋頂上也架起蠻高的天線了。這在我們農村,那條件可謂是很不一般的了。翌年,在當大隊支書的舅舅撮合下,25歲的二哥就娶了老婆。1989年,我懷著無比興奮的心情準備結婚,託人從上海買到一臺17英寸的金星牌彩電,這在當時是件挺有面子的事。
  • 上海彩色電視機的搖籃在我們徐匯 你知道嗎
    四十多年前,當黑白電視機剛剛在滬上居民家中嶄露頭角時,金星牌電視機就是位於斜土路1646號金星電視機廠生產的。當年,一臺金星電視機的價格約在225塊人民幣(那時多數職工月薪36塊),相當於一個職工六個月的工資。
  • 黑白電視機
    在那個物質並不豐腴的年代,一臺小小的電視機儼然成為了一個家庭財富的象徵,誰家要是有一臺熊貓牌黑白電視機,絕對是無比榮耀的事情。再見了,我最愛的黑白電視機時光流逝,歲月變遷,上海的發展也是日新月異,鄰居們紛紛添置了自家的電視機,有14英寸的,17英寸的,18英寸的,品種越來越多,甚至還有了彩色電視,我們家原來受寵的飛躍牌黑白電視相比顯得老舊落伍
  • 即將消失的41個老物件,見過8樣說明你已經老了!
    即將消失的41個老物件,見過8樣說明你已經老了!2、黑白電視機那個年代一臺黑白電視機是最昂貴的奢侈品即便是滿屏幕的雪花,也依然很開心3、搪瓷杯一個搪瓷杯記錄了一個時代的變遷也見證了一代人的成長4、縫紉機
  • 90後,00後,10後文具演變,對比太心酸,90後:酸成檸檬
    本文由萱爸育兒經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時代在進步,商超裡的小物件也越來越豐富,特別是孩子們的文具,增長不僅是價格,還有款式,現在的文具款式越來越新奇,也越來越高級。 從90後,00後,10後的文具對比,我們就可以看得出來,孩子們的待遇是越來越好了。
  • 懷念看黑白電視的時光,以前的電視品牌好多,你家又是哪一牌子?
    "小編出生在八十年代初,但對電視機的印象卻是非常深刻,經歷了看別人家的到自己家買的,從黑白的到彩色的, 那些美好的時刻歷歷在目,電視機伴著我們的童年,也曾經被大人時刻叫著「電視大王」,也說明了我們那時候喜歡看電視,那時候看的電影,電視劇,動畫片現在還記得非常清楚,雖然那時候電壓不穩,畫面抖動,手搖的室內室外天線不清楚,甚至經常停電,但絲毫沒有打消掉我們看電視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