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泰坦尼克——「太平輪」沉沒之謎

2021-02-09 李涵說歷史

1949年1月27日,定期往返上海與基隆間的太平輪,從上海開出年關前最後一班船。沒想到,這竟是一班永遠無法到岸的船。子夜時分,太平輪與運煤船建元輪相撞,沉沒於浙東舟山海域,900多人遇難,僅38人生還——這就是震驚中外的太平輪沉沒事件,太平輪也因此被稱為「東方泰坦尼克」。
  「鐵達尼號」由於一則美麗的愛情故事而變得舉世皆知,而太平輪和它所牽引的生死別離卻漸漸被人們所遺忘,成了一個時代的往事。時隔六十多年,塵封的記憶又被翻新在歷史的追尋之中。那麼,太平輪因何沉沒?當時船上到底搭載了多少乘客和貨物?為這900多名罹難的乘客陪葬的,還有多少金銀財寶?這一悲劇,見證了怎樣的苦難歷史?

抗戰結束後,臺灣重回祖國懷抱,於是大陸各商埠往來基隆、高雄間的客船、商船絡繹不絕。據基隆港務資料記載,當時一天之內就有50艘定期航班從上海、舟山群島、溫州、廣州、福州和廈門等地,往返基隆港。
  「中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是當時眾多從事船運的企業之一,1944年3月23日在浙江龍泉縣註冊成立,總經理周曹裔原本從事茶葉生意,而當下正走紅臺灣的電視節目主持人蔡康永的父親蔡天鐸,也是股東之一。當時往來滬臺之間的定期客輪,除了中聯的安聯、華聯等輪船,還有中興公司的中興、景興,海鷹輪船公司的海鷹、海馬等等。  與其他那些往返於上海——臺灣的船運公司相比,「中聯」實在不算是一個有分量的企業。為了加大運力,1948年7月14日,中聯公司以每月7000美元的價格,從太平船塢公司租下了「太平輪」。

「太平輪」原為「二戰」中美軍所用「大湖」型運輸貨船,1920年在美國威斯康星州馬尼託沃克船廠下水,載重量2050噸。「二戰」後當作廢鋼鐵出售給中國輪船招商局,後由太平船塢公司買下,1948年7月租給中聯公司,並改裝為客輪,航行於上海和基隆港口之間。「太平輪」除了9、10月間曾北航葫蘆島,一度為遼瀋戰場上的國軍輸送補給和撤運傷兵外,其餘時間均奔波於滬臺之間,直到1949年1月27日最後一班,一共開行了35個班次。

 

 

1949年1月27日是農曆小年,「太平輪」最後一次從上海起航。因為是年關前最後一班駛往臺灣的船,大家都爭相擠上船。原定的起程時間是上午,後來又改成了14點,但是時間到了,船卻還沒有開,一件件貨物仍然源源不斷地往船上運。後來證實包括國民政府中央銀行重要文件1000多箱、東南日報社全套印刷設備、紙張及相關資料100多噸,同時還有一捆捆的鋼筋,很快壓得船身微微傾斜。「太平輪」核載噸數是2050噸,但實際當天起航時載重已達2700多噸。因為吃水過深,以往需要踩梯子才能登上的船現在抬腳即上。

後世曾有人提出疑問,是否有船員或軍政人員乘亂漁利,在開船之際夾帶私貨,但證據始終無法確鑿。16點半,「太平輪」才從上海碼頭緩緩駛出,由於內戰戰火已經蔓延至江浙滬一帶,南京政府宣布夜間海面實施宵禁,原則上禁止夜間行船,淞滬警備司令部曾致函上海市政府公用局等單位,要求戒嚴期間絕對禁止開航。然而事實上,各輪船航運公司卻想法設法規避,航班往來頻繁。為了避免被炮火所傷,各航班大多採取燈火管制,迅速駛離黃浦江航道後,進入東海再南下基隆。

根據生還的「太平輪」船員廚工張順開回憶,為了儘快駛出吳淞口,「太平輪」開足馬力,加大航速,終於及時駛出江灣,進入暮色沉沉的舟山海域,在水面上匆匆畫出了一條非正規的航路。「太平輪」當時所選擇的航道,歷經半洋山、白節山與三星山,後世一些史家多指稱此航線航道狹窄曲折,礁石眾多,是一條危險的「捷徑」,但實際上,這條航道一路上有半陽山、白節山與三星山燈塔指引,無外海風浪波濤之險,是中小型輪班往來滬臺之間的理想航道。

當晚星鬥滿天,海面風平浪靜,「海象極佳」。沒想到,危機,就在這平靜的水面上悄然醞釀著。

 

開船之日,正是農曆小年夜,全船沉浸在歡樂氣氛中,喝酒作樂,大口吃菜、大口喝酒,個個都沉浸在年節的喜悅中。

大約在23點30分,在船上以酒飯慶祝佳節的賓客大多已經就寢,進入夢鄉,「太平輪」也抵達舟山群島附近。此時,在黑黝黝的海面上,迎面開來了一艘從基隆駛出的,滿載著2700噸煤炭、木材的「建元輪」貨船,駛向上海。「建元輪」隸屬益祥輪船公司,擁有者為「無錫麵粉大王」榮氏家族中的第三代掌門人,榮宗敬的長子榮鴻元。

也許是因為佳節將至,而且船隻即將抵達上海港,「建元輪」負責瞭望的三副,不等二副前來交班,就擅自離開駕駛艙崗位前往盥洗室。而在「太平輪」這邊,也巧合性地發生了同樣的疏失,在兩艘輪船以急速相互逼近的時刻,沒有船員在第一時刻發出警告或者做出應變。23點45分,在舟山群島附近海域北緯30.25度、東經122度處的白節山三角航道上,同樣是熄燈急駛的兩艘船呈丁字形碰撞。「太平輪」以每小時10海裡的航速,將總重超過5000噸的船體,重重地切入了「建元輪」的船腹,深夜的海面瞬間爆發出了驚天動地的轟然巨響。噸位較小的「建元輪」被攔腰一撞,5分鐘後即迅速沉沒。

當時,『建元輪』上有120名船員,據後來一些生還者回憶,有一些船員當時立即跳到『太平輪』上,得以僥倖逃生。許多「太平輪」上的乘客,雖然被這突如其來的巨變所震驚,但很少有人意識到,更大的災禍即將降臨。

 

在「太平輪」與「建元輪」相撞不久,巡航於附近海域的招商局「盛京輪」曾發電詢問「太平輪」是否需要援助,然而此時過於樂觀的船長卻發出了「一切都好」的回電,從而輕易斷送了避免一場慘劇的最後機會。
  「太平輪」倖存者葉倫明回憶說,鑑於「太平輪」的船梯狹窄,只容一人上下,於是他便孤身一人下到船舷外水邊,把落水的建元輪船員一個一個拉上船來。然而在救助了十餘名落水船員後,葉倫明發現大事不妙:船體本身在漸漸沉入冰冷刺骨的海水中,他頓時驚覺,「太平輪」也沉船在即。
  發現自己的處境危在旦夕後,「太平輪」船長立刻發出求救訊號,並下令調轉航線,駛向距離最近處的小島,全力搶灘。隨著遠方群島輪廓的漸漸清晰,「太平輪」的船體也開始逐漸向右傾斜,堆積在船頭甲板部位的鋼條,也發出沉重沙啞的摩擦聲。就在1月28日凌晨0點30分,船艙深處傳來幾聲轟鳴後,「太平輪」向右傾覆,沉入海中。其沉沒的海域,位於舟山群島附近白節山海域,此刻距離陸地只有不到1華裡的距離,區區500米,便成為一道生死之間永遠無法跨越的漫長距離。
  作為海難倖存者之一的南京政府國防部少校參謀葛克,在獲救後口述的回憶中稱,沉船之際「我抱著長子和次女,妻子抱著幼子,站在船上煙筒的左側,我們緊緊擁抱,精神早已慌張失措,一切只有付諸天命……船首右部已漸漸下沉,轉瞬間砰然一聲,忽然感到全身冰冷,隨即我知道我們已經掉進了海中。這時,已經看不到妻兒的蹤影,我連喝了幾口水,努力向上掙扎,終於浮到了水面上,剛好水面上漂著一個木箱,於是我一手攀著木箱,一手向燈塔方向划行……」

 

 

少數生還者在海面上苦苦漂流數小時後,救星終於姍姍而來。一位倖存者回憶到:「東方發白後,遠遠的看見一艘巨輪向我方駛來,於是我們用力嘶喊求救……天快大亮時,我們見到一艘小汽船駛過來,把我們救起,隨後登上巨輪。上船後,我們將溼衣脫掉,擦乾身體,圍上毛毯,被送到大鍋爐房取暖。隨後,有人給我們送來了熱可可和肉湯。」

這艘巨輪,是澳大利亞皇家海軍軍艦「部落」級驅逐艦「華倫孟卡號」,它的任務原本是前往南京協助撤僑,在收到「太平輪」發出的求救訊號後,艦長魏菲爾德·哈靈頓上校當機立斷,命令軍艦改變航向,前往救援。

根據曾擔任該艦水手的約翰·西蒙回憶,每一位生還者,渾身都被沉沒的「太平輪」汙油所覆蓋。「華倫孟卡號」總共救起「太平輪」倖存者38人,獲救者包括葛克、喬建、胡尚富等33位男性,另有袁世凱的孫女,同時也是葛克的太太袁家姞等5位女性。

就在這1949年1月27日的深夜,許多人的命運在陰錯陽差之間改變:南京音樂學院院長吳伯超,為了與先期抵臺的妻子及愛女吳漪曼相聚,說動了熟識的「太平輪」三副,在最後一刻登上了這艘輪船。而時年只有1歲、後來擔任香港城市理工大學教授的著名詩人鄭培凱,則因為吐奶哭鬧,母親索性將1月27日購得的「太平輪」船票退掉,無意中逃過一劫。

 據調查,「太平輪」當時賣出去的船票是508張,但最終有票沒票的乘客都湧上去,實際載客過千人。當時究竟有多少人遇難,至今也無法得到一個確切數字。至於生還者,按照當時的官方說法,生還者有38名。不過這個數字並不準確,因為很多人是在附近島嶼被救起來而脫險的,所以他們並沒有計入到官方的統計數字。  「太平輪」出事後,中聯公司派飛機、汽艇、輪船等前往出事地點搜查,但僅有一艘汽艇在一個小島上發現了5具屍體,其後「海川輪」又在小島上發現了行李和照片,除此之外,一無所獲。當時還懷疑在舟山群島有200多名生還者,所以一些有實力的家屬,投入人力財力,僱請船舶甚至飛機幾度來回搜尋,又到附近小島分發尋人啟事,可是最終等來的還是一場無法彌補的悲劇。

 

  

在國民黨節節敗退的情勢下,當時許多政界要員和商界名流急於向孤島臺灣轉移。所以這艘「太平輪」中也有這樣幾位人物,比如當時的山西省主席邱仰浚、遼寧省主席徐箴、蔣經國留俄同窗好友俞季虞、袁世凱之孫袁家藝、國立音樂學院院長吳伯超等。

2007年,在香港女首富龔如心去世兩年後,其胞弟龔仁心在一次記者會上首次披露,父親龔雲龍就是在1949年震驚中外的「太平輪事件」中遇難的。龔雲龍供職於上海一家英資油漆廠,妻小在上海。1949年1月27日,在一片逃難潮中,龔雲龍搭上了「太平輪」的頭等艙……
  同樣是在這一天,上海富商李浩民來到黃浦灘碼頭搭乘「太平輪」。李浩民是江蘇如皋人,世代經商,家族發跡後,李浩民轉戰上海,從事石油及日常生活品的買賣。兩年前,李浩民見時局動蕩,早將家人安頓到臺灣,他本人則定期往返,此次去臺灣是為了趕在除夕前與妻兒吃上團圓飯。
  同一時刻的臺灣桃園,李浩民最小的兒子,後來享譽全球的刑事鑑識專家李昌鈺,當時還不到10歲。聽說父親要回來了,他歡呼雀躍地與哥哥姐姐在自家院子裡用石頭和花草盆景擺出一個「父來公園」,可是父親卻再也沒有回家……

 

  

「太平輪」失事後,究竟有多少金銀財寶跟隨這艘船一起沉沒,也成了各種正史野史中縈繞不去的一個話題。對於其中流傳甚廣的「太平輪」裝有蔣介石秘密運往臺灣黃金的說法,太平輪海難研究者張典婉持否認態度,她認為:「中央銀行的黃金並不是用『太平輪』來運的,但船上的確有很多私人的黃金。」

曾擔任國民黨財務軍需署長的吳嵩慶當年是負責黃金遷臺的重要當事人,其子吳興鏞也持相同的看法,他說:「與『太平輪』一起沉沒的,沒有中央銀行的黃金。」

不過可以確認的是,「太平輪」上有中央銀行的1000多箱文件,它們都被海水吞沒,6位押運員僅倖存一個。  

常子春在北京宣武門外開了家「永寶齋」,據說是當時北京城最大、營業額最高的玉器廠。在臺灣扎穩腳跟後,他請三弟帶著自己妻小及永寶齋上好的古董、玉器,乘「太平輪」到臺灣。可是他的11位親人,連同那些無法估價的珍寶,一同被海水吞噬……
  上海小兒科名醫徐小圃,也是多年收藏古人名畫的古董玩家,傳說他珍藏的名人字畫都在船上。更有不少達官顯貴,帶著稀世珍寶逃難,所以在沉船後,海面上珠寶、首飾以及木箱、文牘四處漂流,在舟山群島海域,也一直有漁民打撈到珍寶的傳言。傳言中這班「太平輪」還帶了故宮古董,有人聽說「懷素字畫也在船上」。

 

  

海難發生後,「太平輪」受難家屬立即成立了「太平輪被難家屬善後委員會」,負責與中聯公司談判賠償事宜;之後又兵分兩路,一是在上海地方法院提起訴訟,一是在臺灣要求賠償。在上海的訴訟還請了著名的大律師章士釗。
  「太平輪」之前曾在華泰產物保險公司和鴻福產物保險公司投保,可是沉船事件發生後,這兩家保險公司負責人都逃離上海。因為中聯投保的公司惡意潛逃,中聯公司必須全部負起賠償金額。總經理周曹裔更是承擔了無法推掉的責任。  公眾對這個事件的關注持續了很久,受難者家屬也在不停地跟中聯公司打官司,但是隨著5月後國民黨撤退到臺灣,許多官司也就不了了之。  事實上,「太平輪」沉沒後,中聯公司已無力賠償,除了周家私人現金、財產拿出應變外,市面上幣值一日三變,通貨膨脹劇烈。中聯公司幾乎無以為繼,只剩一具空殼。公司旗下的另外兩艘輪船「華聯輪」和「安聯輪」,被鐵鏈鎖在高雄港扣押,直到全部鏽爛,成為廢鐵。還有兩艘貨輪,留在大陸。
  這是大時代中悲歡離合的真實故事,每個人的生命及家族故事,因著太平輪,見證了歷史。

 

相關焦點

  • 泰坦尼克的沉沒之謎
    人們在感嘆影片宏偉的場面和感人的愛情故事的同時,也再次掀起了探討鐵達尼號沉沒之謎的熱潮。鐵達尼號是由著名船舶設計師託馬斯.安德魯斯設計的,該船是當時世界上唯一超過千萬噸的巨型客輪,全長259米, 寬28米,泊位46328噸, 排水量66000噸。船艙內設備齊全,豪華舞廳、酒吧、吸菸室、遊戲廳、遊泳池等均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 1949年太平輪沉沒之謎,千人遇難,詭事不斷
    提起「鐵達尼號」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縱使不知道這艘大船的歷史,也能從那部經典的好萊塢同名大片中獲悉一二。
  • 【深度解讀】太平輪沉沒之謎 200箱黃金撲所迷離
    吳宇森導演的電影《太平輪》於12月2日在全國公映。影片匯《太平輪》劇照,大船沉沒乘客遭受滅頂之災。而太平輪上的倖存者,在鳳凰衛視拍攝的紀錄片《尋找太平輪》中,也稱太平輪沉沒前,曾聽到爆炸的聲音,爆炸究竟是人為,還是船隻被撞後受損導致的,則無從查證。據網絡上的一些資料顯示,江亞輪事件發生的幾天後,又有兩艘船在海上相撞。而在太平輪沉沒5天後,一艘名為祥興輪的船隻與一艘葡萄牙貨船相撞,當時葡萄牙船沉沒,只有23人倖存。
  • 【影后故事】每一部電影的背後都有一個故事——解讀太平輪沉沒之謎
    每一部電影的背後都有一個故事——解讀太平輪沉沒之謎吳宇森導演的電影《太平輪》於12月2日在全國公映。影片匯「江亞輪」此時恰好駛經這片水域,炸彈墜入客輪右舷水中,被行駛中的客輪產生的引力吸向船體爆炸。國民黨當局將此視為絕密,嚴加封鎖,直至解放後才有人承認了江亞輪是被炸沉。
  • 幕味如果太平輪沒有沉沒……
    沒有沉沒也就罷了,至少也該有隻女人的手和一面滿是蒸氣的玻璃啊!從某種角度來看,太平輪號與鐵達尼號確實有著很大的相似之處,兩個悲劇都源自於人為的疏忽;落水者大多因為寒冷的海水侵襲而流失熱量,最終死亡;甚至撞擊的位置都處於船體最為薄弱的環節——鐵達尼號被撞擊在了船的右前側,而太平輪則被撞在了船中央的腰部位置
  • 鐵達尼號沉沒之謎
    很多人都應該看過《鐵達尼號》電影,該電影就是以「鐵達尼號」沉沒為背景,給人們講述了一個盪氣迴腸、生死不渝的愛情故事。那麼,「鐵達尼號」沉沒之謎是什麼?這個問題一直困擾了許多人,網上也流傳著多種說法。
  • 太平輪:被遺忘的東方「泰坦尼克」丨鳳凰知道
    常有人將太平輪之難比之西方的鐵達尼號,殊不知太平輪的覆滅,遠非一場簡單的船難可以概括。它是那個驚慌失措、動蕩不安的年代的註腳。在歷史上,太平輪事件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傷痛?1949年1月27日,也就是那年除夕前夜,中聯輪船公司的太平輪搭載近千人(有票乘客508人,船員124名,無票者約300人),另載有600噸鋼條、《東南日報》印刷器材與白報紙100多噸、中央銀行重要文件1000多箱等駛向臺灣,因超載、夜間熄燈疾駛,夜間23點45分,在舟山群島海域與貨船建元輪相撞沉沒,最後只有36人被路過的澳大利亞軍艦救起,近千人罹難。史稱「太平輪事件」。
  • 中國的「泰坦尼克」太平輪是蔡康永家的
    12月2日,吳宇森導演的電影《太平輪》公映,這部電影再次引發了人們對「東方鐵達尼號」——「太平輪」的關注。1949年1月27日子夜時分,從上海黃浦江碼頭駛往臺灣基隆的太平輪與運煤貨輪相撞,沉沒於浙東舟山海域,包括很多名人政要、富商巨賈在內的乘客900多人遇難,僅36人生還——這就是震驚中外的太平輪沉沒事件。電影《太平輪》正是以此事件為背景。「『我們的輪船』,從此全部從地球消失不見了。除了一對皮椅,一架望遠鏡。」
  • 【溫故】太平輪沉沒真相揭秘
    1949年1月,解放軍兵臨城下,國民黨名流攜家帶口搭乘「太平輪」從上海南遷臺灣,在舟山群島海域與一艘貨船相撞沉沒,導致上千人被冰冷的海水吞噬。這起慘烈的海難事件,曾被稱作東方「鐵達尼號」事件。建元輪快速下沉,有的船員反應迅速,跳上了太平輪。聞聲跑出來的太平輪乘客,也拉上來不少掙扎的船員。5分鐘後,建元輪沉沒。太平輪上的船員安慰大家說,只是和建元輪撞了一下,「我們的船大,沒關係」。當時,有艘盛京輪曾收到建元輪發出的求救信號,詢問太平輪是否需要救援,但太平輪的回覆是:「一切都好。」幾分鐘後,乘客發現下艙進水。
  • 太平輪,一段沉沒的民族記憶
    1949年1月27日,正逢舊曆除夕前夜,太平輪開始了從上海開往臺灣基隆的第三十六趟航程。不料想,一場慘劇發生了。午夜時分,這艘搭載了近千名乘客的輪船,在舟山群島海域,與江蘇無錫榮氏家族的貨輪建元號相撞。很快,兩艘船隻相繼沉沒。在這次災難中,僅有三四十人獲救,罹難者達900多人。
  • 【影片介紹】12月2日《太平輪》東方版的」鐵達尼號「真實的故事
  • 蔡康永家的「東方泰坦尼克」:太平輪沉船事件,竟有澳洲人的身影
    1949年1月27日,除夕前夕,從上海前往基隆的豪華客船「東方鐵達尼號」——太平輪,成為很多人最後的希望。兵荒馬亂,一票難求。光速貶值的貨幣已經不再是換取船票的憑證。508張船票早已售罄。但用盡了真金白銀、人情關係,仍有不少人無票登船。據後來的法庭文件證明,包括太平輪本身的124名船員,加上無票「黑客」,船上人數超過千人。
  • 【鉤沉】太平輪被指因超載沉沒
    1949年1月27日深夜,從上海開往臺灣基隆的客船太平輪在駛離吳淞口不久後,在舟山群島海域與一艘貨船相撞沉沒,千餘乘客與船員被冰冷的海水吞噬
  • 鐵達尼號船長再現之謎
    災難過去了八十多年,鐵達尼號靈異事件女乘客再現,先後人們在冰山上發現了兩人。鐵達尼號船長再現之謎是真的嗎?據了解鐵達尼號船長再現之謎是真實事件!如今事情已經過去了八十多年,鐵達尼號依舊活在人們的心中!鐵達尼號船長再現事件讓人們懷疑時空隧道真實存在,網傳的鐵達尼號船長再現之謎是真的嗎?
  • 鐵達尼號沉沒之謎的真相!
    關於鐵達尼號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1997年大獲成功的同名電影讓這艘悲劇的郵輪變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現在隨便找個人問一下:「你知道鐵達尼號是怎麼沉沒的麼?」,別人肯定會告訴你:「撞冰山了唄,這誰不知道!」然而,很多跡象表明,鐵達尼號的沉沒可能遠遠不止這麼簡單。
  • 太平輪沉沒堪稱一次痛徹心扉的海上浩劫,這究竟是天災還是人禍?
    您要問了,這被稱為「中國鐵達尼號」的太平輪,究竟是怎麼回事,它的沉沒為何值得吳宇森導演花這麼長的時間去講述呢?咱們今天就來說道說道,這歷史上真實的太平輪沉沒事件。首先咱們說說這起海難為什麼影響力如此之大,不光是吳宇森導演拍了電影,還有紀錄片《太平輪一九四九》,包括一些民間的紀念活動,直到今天都還在辦。
  • 號稱中國的《鐵達尼號》,《太平輪》沉船故事,你了解多少呢
    這與當年的鐵達尼號遭遇觸礁後逃生的場景很有雷同之處,人性在生死存亡之刻也更加裸露。有人曾回憶,在當時有人拿著槍指著別人,要求讓出木板;還有的不顧身邊的求救者,劃著救生船揚長而去。能撐到天亮時分的人有幸等到了救援。政府派出了輪船和飛機進行打撈,一艘外國軍艦也救出了大部分倖存者,附近的漁民也劃著舢板來救人,不過他們大多只見到了「漂浮在水面上的木箱子」。
  • 鐵達尼號沉沒的真相,百年沉船之謎終於解開
    在一百多年前的1912年,鐵達尼號的沉沒可以說是人盡皆知的事情,而這場慘案究竟是如何發生的,說法也是眾說紛紜,其中最為主流的說法,就是泰坦尼克是撞到冰山之後沉沒的。
  • 太平輪
    這一事件曾被稱為「中國的鐵達尼號」。釀成1949年最大的海難事件的太平輪屬於中聯輪船公司,經營者是蔡天鐸,蔡天鐸的兒子正是現在中國臺灣的節目主持人、作家蔡康永。蔡天鐸主持的中聯輪船公司早年曾顯赫一時,在二次大戰結束後,中聯輪船公司出資買下了太平輪,並從1948年月開始往返上海基隆,至1949年元月沉沒為止,共完成了兩岸間35趟航程。
  • 1949悲情白節山:太平輪是怎樣沉沒的?
    」沉沒的真實歷史事件為背景,引起了海峽兩岸的強烈關注。1949年初,太平輪從上海出發前往基隆,卻最終沉沒於汪洋大海,造成上千名乘客罹難的特大海難事故,曾引起當時《大公報》等各大報紙的持續報導。超載嚴重 暗夜航行 「太平輪」本是美國製造的貨輪,「二戰」期間,該船作為美軍短程運輸補給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