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中科院科學家:離開了中科院,我的工資漲了10倍

2020-12-24 三看天下事

近期," 中科院合肥研究所 90 多人集體離職 " 吸引了不少媒體的關注,在我們影響力。中科院應該是待遇高。條件好的」高大上「工作地點,而科學工作者們也是任勞任怨,無私奉獻的。

雖然這離職的90人為何離職還不得而知,但 " 因不滿而出走 " 這樣的言論也依然在坊間流傳。

不管研究成果,寫不出論文就別想晉升

研究所與大學類似,研究所的職業發展是: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其中副研究員相當於大學中的副教授。而研究員相當於大學裡的教授。但是有一點不同的是,在大學,大學老師上課也計入工作量,對於職稱晉級有很大幫助。

而在研究所,只看你的論文,不少研究所中都流傳著這樣一句話:" 論文就是你的工作記錄。"

小楠就是一名曾經在中科院任職的研究員,她告訴記者「我不擅長寫論文,而越是沒論文發表,就越申請不到科研項目,離副研究員的職稱也就越來越遠,所以這對於我來說,是一個惡性循環。」

不甘心就這樣落寞的小楠決定,離開中科院,到更務實的企業去工作。現在的小楠在一家知名的跨國企業工作,她對她的新工作很滿意。「現在我做工程項目,比之前科研項目更可控,只要有新的產品出來,公司就會給我晉級。薪水更是比曾經高好幾倍。」

而對於一些網傳的所謂中科院的隱藏福利比如分房,享受北京戶口,孩子高考加分。小楠表示,自己當初職位太低,根本沒機會去想這些。

為了家庭,逃離了中國

範黎曾經在中科院工作了11年,同樣是因為不擅長寫論文,他根本沒希望能晉升。

「我每月能領9000元薪水,拋去每月房租,連日常開銷都不太夠,別說是寄錢給家裡了。」至於在北京買房,範黎想都不敢想。

一次機會,他以「訪問學者」的身份去了外國學習,在哪裡他接觸到了非常適合她的,年薪將近100萬人民幣的工作。「非常好笑,我當時申請出國時,合同裡明確強調,未來必須回國。但是我真的不想回去了。」比在國內高了近10倍的薪水,不得不讓他動心。

現在範黎將妻子兒子接到了國外,還向中科院繳納了違約金。對這樣的生活,他非常滿意,畢竟工資高了,向要養家餬口不困難了,據了解,他已經在美國買了房子,準備長期在海外工作。

在外界人看來,在中科院工作為國家進步做貢獻,是一件偉大而自豪的事情。但是作為局內人的一些研究員,卻深受其苦,想從中脫離出來。這邊是年薪十萬,而另一邊年薪百萬,換成是你,你會怎麼選擇?

相關焦點

  • 人到中年從中科院離職:對不起,為了生計而奔波時,我談不起理想
    01最近90名中科院科研人員集體離職,引發各界高度重視。科研人員都有一股傲氣,如若不是被生活逼到了絕境,誰會輕言放棄多年打拼的榮譽。最近看到一篇題為《人到中年,我從中科院辭職了:年薪漲10倍,我能不心動嗎?》
  • 中科院90人離職背後原因,博士自述離開中科院的原因
    月薪9000,一輩子也評不上副研究員主人公:倩倩 ,40歲,博士畢業我大概是大家口中別人家的孩子,本科畢業之後開始考研,讀完了碩士,後來又考上了中科院的博士。讀完博士後選擇留在了中科院的研究所,原因之一就是因為這是我的博士生導師、博士時期的同學們都在這裡,我也比較熟悉這裡,我自己也不喜歡勾心鬥角,在這裡就挺好的。中科院還能幫忙解決戶口、住房問題,讓我覺得很方便、安心。
  • 中科院院士年薪一般多少 揭秘中科院真實收入
    眾所周知,近日,中科院有多人集體離職了,引起了廣泛關注!有工作人員透露這90多名科研人員被挖走的。然而,大家就比較關心中科院的工資,你知道中科院院士年薪一般多少嗎?據說,中科院的福利不錯的,年薪也是挺高的。
  • 年薪漲10倍到100萬,中科院博士談離職原因,辭職路上七個真
    一位從中科院辭職的博士如是說道。年薪從10萬漲到100萬,漲了10倍,那些基礎科研的博士也是人,這樣的誘惑又有多少人能夠禁得住呢?    "使我下定決心離開的還有一個原因:賺的太少,到手的工資是9000元,已經結婚有孩子了,家裡有老人,人到中年,日子有點緊。"一個評級無望的研究員的真實情況。
  • 這些明星的收入和中科院院士的工資對比……
    於是,小編搜了一下2017年中國明星收入榜帶大家看看讓人嘆為觀止的明星工資!黃曉明夫婦,狂攬3億元!然而,中科院是中國自然科學最高學術機構代表了中國科研的最高水平這個誕生中國最傑出科學家的地方,平均工資是多少呢?
  • 中科院辭職,辭職者心聲:如果工資提高十倍,他們還會辭職嗎?
    最近合肥中科院員工集體辭職的時候,引發大眾的關注,為何讓大家非常羨慕的事業單位工作,卻引起員工的集體辭職。其實要說辭職這件事情,馬雲說的還是非常到位的,要麼沒有將工作給到位,那麼員工做著不舒服,所以我們可以從這兩個方面來說說一說中科院員工辭職的事情,現在國內的科研工作者的工資並不是很高,像這些在中科院從事研發工作的員工暴露出來的工資僅僅只有9000元每個月。
  • 中科院90多人辭職,是9千的工資還是更換保安這件事,到底誰錯了
    10年工資9000元今天我看到一位研究人員說他們的工資,他工作了10年了,他的月薪才是9000塊錢,我就沉默了,能進中科院的,基本上都是博士生,大部分都是特別稀缺的一些人才,所謂天之驕子,幹了10年月薪才到9000塊錢。
  • B站聯合中科院舉辦「科學全知道」 直播活動 UP主與科學家跨界交流
    B站UP主與科學家跨界交流今年,中科院物理所科學公眾日活動共分為五大主題:集智腦風暴、神器大揭秘、午間茶話會、科學真下飯和奇妙隊隊碰。直播於上午10點持續到晚上9點,全天11小時不間斷進行。在網友們的期待中,上午10點,擁有較高人氣的中科院物理所拉開了活動帷幕
  • 39歲女科學家顏寧落選中科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昨天(28日)公布2017年院士增選名單,61名中科院院士和16名外籍院士當選。原來157名院士候選人中最受矚目的39歲女科學家顏寧最終落選。新當選的61名中科院院士中,男性58人,女性3人,最年輕的46歲,年齡最大的67歲,60歲及以下的佔到九成以上,年齡段明星趨於年輕。
  • 中科院合肥研究所辭職事件:如果工資提高,科研人員還會辭職嗎?
    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90名科研人員集體辭職如果按照提問者,所說的那樣,工資提高十倍,他們還會辭職嗎?下面,筆者將集合實際的情形來闡述分析這個問題。中科院乃至中國底層科研人員面對的問題有哪些?所以連一個大人物都知道生計是首要其衝的大問題,我們的科研人員也是一樣,但是我們看看中國底層科研人員的工資,我會很難受,才1萬元左右,還是每天要加班,忙的是昏天地暗之後,才給的這個工資費用,付出和成果嚴重不符。這個問題就會造成科研人員內心極度失衡!
  • 中科院幼兒園舉辦科技節暨兒童節系列活動,打造小科學家
    新京報訊(記者 戚望)6月1日,中國科學院幼兒園舉辦了第七屆科技節暨「六一」兒童節線上活動,中科院幼兒園二十餘所分園的六千餘個家庭參與其中。「嫦娥四號」是怎麼著陸月背的?氦氣為什麼會有「脆化」魔法?中科院幼兒園為孩子們打造了「空中電臺」雲科學互動節目,邀請來自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及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員,以及參與一線抗疫工作的醫護工作者們,與學齡前兒童探索科學世界的奧秘。記者了解到,中科院幼兒園還在疫情期間為孩子們開展了「雲上幼兒園」系列活動。
  • 訪中科院的三位科學家們
    每當老師問起同學們長大後想要做什麼時,總會有同學站起來回答說想要成為一名科學家。而在10月8日這一天,幾位寧波小記者們在寧波幫博物館,就有幸採訪到了從北京遠道而來的吳大勇、叢歡、王萌三位中科院的科學家們。
  •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先行實施多項人事改革
    記者昨天從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了解到,作為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頭號「種子選手」,他們已經先行一步,實施了多項人事改革措施。副研究員競爭組長崗位按現有職稱標準,32歲的薛紅衛目前只是副研究員,但這並不妨礙他同時擔任兩個重要崗位的學術帶頭人———中德馬普青年夥伴小組組長和國家973項目的有關子課題負責人。
  • 中科院微生物所科普:抗生素為何不能抗病毒
    中科院微生物所/供圖 兩者大小相差約1000倍中科院微生物所專家表示,廣義的細菌即為原核生物,雖為細胞結構,但和人的細胞結構還是有很大差異的,它們結構更加簡單,沒有細胞核,只有DNA的聚集區——擬核。病毒(virus)則是由一個核酸分子(DNA或RNA)與蛋白質構成的非細胞形態,靠寄生生活的介於生命體及非生命體之間的有機物種,它進入細胞後表現的DNA的複製等新陳代謝確實是生命體的特徵,而離開細胞後它只是一個沒有生命的結晶體。大多數病毒的直徑在10-300nm(納米),一些絲狀病毒的長度可達1400nm,但其寬度卻只有約80nm。
  • 「進」中科院實驗室探秘病毒!「雲遊」中科院今天出發
    今天上午,中國科學院第十六屆公眾科學日活動開啟大幕,今明兩天,中科院121個院屬科研單位通過線上形式,將為大家帶來一份豐盛的科學大餐。上午9點後,各科研院所的直播活動陸續開始。進入青藏高原研究所的直播間,畫面一下子將大家帶到了美麗的雪域高原——拉薩。這裡是青藏高原所的高原研究基地。研究人員帶著大家邊走邊看邊講解。
  • 年薪漲10倍到100萬,中科院博士談離職原因,辭職路上七個真相!
    一位從中科院辭職的博士如是說道。"沒有論文,就沒有成果,就越申請不到科研項目,就沒辦法提高職稱,這對不擅長寫論文的我來說是一個惡性循環。"一個研究員如此吐露心聲。"使我下定決心離開的還有一個原因:賺得太少,到手的工資是9000元,已經結婚有孩子了,家裡有老人,人到中年,日子有點緊。"
  • 「中科院事件」不是個例,華為一個舉動揭露現狀,薪資的確很重要
    這讓人聯想到之前的「中科院事件」——安徽中科院被爆料出,90多名科學家集體離職,雖然這個消息暫時還沒有蓋棺定論,但是從其中一位博士的吐槽中我們不難發現,這部分科學家離職的原因就是待遇不夠,生活方面都出現問題了,那還能有心思研究呢?
  • 並非中科院不愛才
    最近網上流傳稱「顏寧連續3次申請中科院院士被拒後,最終離開祖國,花落美國科學院。」因此,有許多網友也真信了,在網上發表自己的看法,有的流露出了不滿、不屑的情緒,有的對她則是冷嘲熱諷,乃至誹謗。而有部分網友說:中科院院士評選方法需要改改了,顏寧這樣出色的科學家都選不上院士,還有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女士也不是院士,如果不是評選機制有問題,為什麼最優秀的科學家都選不上院士?顏寧為什麼落選院士,是不是院士評選方法存在問題?我們需要了解一下,中國科學院院士是如何評選,以及它的由來?中國科學院院士,是我國設立的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為終身榮譽。
  • 中科院博士月薪9000辭職不幹,該罵他「向錢看」嗎?
    最近,中科院一個博士辭職下海的事情在網絡上廣為流傳,引來了多方關注。不少人批評他只會向錢看,但如果你是他,你會如何選擇?工資9000留不下中科院博士這兩天,一個名為《中科院辭職人員口述》的視頻在網絡上火了起來。
  • 中科院的一天,帶著疑問,帶領大家來到中科院智慧科技館
    帶著這些疑問帶領大家來到中科院智慧科技館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我國第一臺通用數字電子計算機並形成了我國高性能計算機的研發基地我國首枚通用CPU晶片也誕生在這裡在中科院我們還可以了解到很多新知識)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中科院心理所、中科院幼兒園等知名機構,專門為青少年設計的創新實驗室,教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