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仍在最後緊張的計票中,目前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在選舉人票上以264領先美總統的214,離最後勝選只差6票,目前仍有5個州的選票沒有統計出來,分別是賓夕法尼亞州(20票)、喬治亞州(16票)、北卡羅來納州(15票)、內華達州(6票)、阿拉斯加州(3票)。對美國農民來說,美總統對華貿易戰已經令他們感到厭倦,這次大選也是用選票說話,不少人表示投給了拜登。
據《環球時報》11月4日報導,美國大選開始投票後,中西部農業州艾奧瓦州成為一個關鍵戰場。農場主加塞特說會投票給拜登,因為他認為川普的對華關稅是一種生硬工具,最終傷害的是美國消費者,川普的貿易政策使美國農業越來越依賴政府救濟,而非建立市場,「總統稱中國為關稅埋單,任何懂經濟的人都知道這不是真的」。在艾奧瓦,與加塞特意見相同的農民很多,這也讓川普在艾奧瓦州基本沒有什麼支持率。
2017年,川普入主白宮成為新一任美國總統後,馬上表示「要結束40年來對華打交道的劣勢」。此後,他在貿易、科技、外交和軍事領域開始對華進行無理打壓,而最先打起來的,就是開始於2018年的對華貿易戰。
先是對我國對鋁箔產品徵收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接著是鋼鐵和鋁產品。到2018年4月時,徵稅產品清單已經涉及中國約 500億美元出口商品,主要涵蓋了鋼鐵產品、鋁產品、醫用藥品、化合物、橡膠製品等。到2018年8月時,美國總統籤發政令,將價值2000億美元的我國出口商品,稅率由原來宣稱要加徵的10%提高到25%。
貿易戰籌碼越加越高后,中方表示不願打貿易戰,但也不怕。一方面就美國發起對華貿易戰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訴訟,另一方面也對美國發起反擊,我國的選擇是「精準打擊」,主要針對的是以大豆為主的美國農產品、汽車和化工類。特別是農產品,選擇制裁的都是美國總統當選時的一些「鐵票倉」州。
這也令美國農民苦不堪言,本來他們希望把川普選上來,是希望能在其「美國優先」政策下,拿到更多出口訂單,將自己的產品更多地推銷出國門,而我國作為人口大國,又是世界第二經濟體,還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美國農民當然希望自己的產品能大量對華出口。誰知美總統上臺一年,就對華開打貿易戰,直接影響到自己的利益,這也讓他們後悔不已。
數據顯示,由於貿易戰,美國對華大豆出口在一年內下降了74%。北達科他州農場主伊倫表示,自川普上臺以來,他就一直沒好日子過,貿易戰讓他損失了40萬美元。「如果美國農民在2020年大選中還支持他,就是愚不可及。要知道,2016年,正是來自農村的選票將他送進白宮。
今年大選前,美總統意識到自己打貿易戰讓美國農民損失巨大,也令自己的「農村票倉」幾乎丟盡,於是開始對農場主們進行補貼,在對華妥協後也重新拿到不少訂單,如2020年前8個月美國對華豬肉出口超過15億美元,創歷史紀錄。10月中國採購玉米達870萬噸,也創歷史新高。8月後對華大豆出口也在激增。
但最近,我國為了減少對美國依賴,將大豆訂單開始向非洲國家轉移,美國農民們估計都要叫苦了。而2018年美總統對華發起的貿易戰,也在今年10月被WTO裁定為違規。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