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家門口脫貧 千年古鎮解鎖「嚮往的生活」

2021-01-07 東南網

從交通閉塞、深度貧困的沒落村鎮,到文創風靡、民宿林立的旅遊網紅地,福州嵩口讓原住民成為旅遊從業者,將原生文化融入旅遊景點,在家門口讓古鎮居民脫貧,過上嚮往的小康生活。

「嵩」意為高山,溪水合圍謂之為「口」,此為嵩口名字由來。在福州嵩口90後女大學生林露露眼中,家鄉南面靠山,東西北三面被溪水環繞,在地圖上看像極了一個「錢袋子」。但伴隨著水運的沒落,古渡來往的船隻少了,土地荒了,年輕人到城市裡打工了,這個山裡的「錢袋子」也兜不住錢了。

2014年清明,林露露在鎮上的古民居裡碰到一群臺灣人。後來她才知道這是鎮政府請來改造古鎮的「打開聯合」規劃設計團隊。那一天,她以嚮導身份帶著臺灣客人把古鎮轉了個遍。那個月,她成了這個團隊的實習生。從那之後,她打消了往城市跑的念頭,和鎮上3萬多名「原住民」一道成為嵩口古鎮改造的參與者和監督者。也是從那時起,她看見古鎮迎來一波波遊客,老鄉在家門口脫貧,古鎮的「錢袋子」又鼓起來。

民宿興起,原住民「鬆口氣」

「這是『七仙女』團隊打造的民宿叫『鬆口氣』,現在是我們鎮上的網紅景點。運營人員中不僅有寶島臺灣的、東北哈爾濱的、福州的,還有我們嵩口土生土長的姑娘。」往來嵩口的遊客都能從當地原住民地陪口中,聽到這一段講解詞。

林露露就是講解詞中那個土生土長的嵩口姑娘。「鬆口氣」客棧也成為她在「打開聯合」結束實習後,參與古鎮改造的第一個創業項目。

「鬆口氣」客棧使用的老民居是一棟三層的土木結構建築,正對著嵩口地標性景觀鶴形路、宴魁厝。

給被水泥覆蓋的外牆披上傳統的「黏土外衣」,用竹木結構裝飾立面……鎮政府和「打開聯合」投入200萬元,完成客棧的硬體改造工程,力求還原古民居的原貌。

接手客棧後,留給「七仙女」的是緊張的軟裝工程。姑娘們找到鎮上木工師傅林立儉和竹編師傅方任興,幹起舊物改造的活。用鎮上居民廢棄的青紅酒罈子和帶著窗花的廢舊門板製作茶几,用傳統竹編工藝給民宿裡的吊燈穿上原生態外套;用村裡花花草草點綴民宿窗臺。「七仙女」試圖藉助當地原住民雙手,在民宿的每個角落留下嵩口人的溫度。

「鬆口氣」開業後,這家10間客房的小客棧接待過知名雜誌總編,也接待過當紅電影明星,最多一天的營業額達到了8000元。

當地原住民原本貧困的生活有了奔頭。鎮裡的低保戶林香玉成了客棧房務大姐。民宿生意紅火的日子裡,她每月能賺到2400元。民宿還帶火了嵩口的土特產,附近村民鄭良豔成了梅餅、梅子酒、李幹這些農特產品的包裝工人,拿上了計件工資。短短幾年時間,鎮上新開了十多家鄉村民宿,其中超過1/3都由本地村民「主理」。「旅遊過夜經濟」一度成了鎮裡原住民口中的熱詞。

藉助「鬆口氣」帶來的遊客潮,嵩口鎮實施「千年古渡口」「古街商鋪」「斜陽院巷」等旅遊改造項目,成立傳統工藝、山地農業、民宿酒店等「八大產業聯盟」,探索「旅遊+扶貧」模式,全鎮鄉村旅遊每年吸引遊客突破20萬人,產業聯盟吸納貧困戶65戶,貧困村集體經濟在2019年提前實現 5萬元以上脫貧目標。

當原住民遇見鄉村文創

因「鬆口氣」躥紅的,還有嵩口的鄉村文創。

6月17日下午2:30,蘆洋村村民陳步猛騎著摩託車趕到位於鎮中心的嵩口供銷新社,開門營業。今年57歲的陳步猛,每天除了打理家裡的李果園,有半天時間要到供銷新社上班。在這裡,他和其他貧困戶一樣,每月可以領到860元工資。作為嵩口鎮的網紅景點和脫貧窗口,供銷新社招聘了6個貧困戶,負責打理門店、包裝產品等工作。

37年前陳步猛花了50元在供銷社裡買到人生中的第一塊手錶。而今天貨櫃裡裝滿嵩口的農特產品、小吃、文創品,陳步猛也搖身一變成了商品推介人。他的名字還出現在供銷新社的商品之中。

2017年,陳步猛在鎮上舉辦「手藝新生」公益培訓班學習繪畫。這個由鎮政府和嵩口創業創新中心發起的公益項目,包含「自然農法」「竹草編工藝」等培訓課程。

青紅酒、筍乾這些當地特色農產品,古渡口、鶴形路這些嵩口風光,都出現在陳步猛的畫冊裡。3年來,陳步猛畫滿整整6本畫冊,他的手繪作品和名字也被印到鎮裡製作的文創明信片上,成了供銷新社裡的拳頭產品。明信片每多賣出一份,他就能多收到一份版權費。

「現在鎮上來往的遊客多了,『五一』小長假第一天就來了6000多人,在家門口就可以把畫賣出去。」陳步猛告訴《工人日報》記者,未來鎮上還準備幫他舉辦一個畫展。

近年來,嵩口將脫貧戶納入鄉村旅遊產業發展範疇,引導當地原住民利用自身手藝發展包括旅遊文創在內的地方特色產業,貧困戶每戶每月可增收800元~1500元不等。

讓火起來的古鎮「慢」下去

嵩口的慢節奏,是不少返鄉青年選擇留下的理由。

3年來,每逢寒暑假,福州女孩謝方玲和她的重慶對象石浩男都會帶著一群從北上廣飛來的城裡孩子,到嵩口學習建築古法技巧。在營地,孩子們要拿著瓦工用的鏟子在牆上抹泥巴,通過觀察泥巴顏色變化,為自己的土房選取合適材料。小建築師們還要體驗傳統夯土方式,學習如何調配泥土,製作土牆。

專攻景觀建築設計的石浩男是課程開發者。他告訴《工人日報》記者:「在城市裡古人的智慧被淹沒在鋼筋混凝土之中,嵩口卻依然照著祖輩的節奏過著生活。這樣的慢節奏也讓古民居裡留下濃濃的煙火氣。」他希望,「嵩口能夠一直這樣慢下去。」

同樣希望嵩口能「慢」下去的,還有在公益圖書館當管理員的貧困戶楊仁灼。他希望從小吃到大的小吃蛋燕不會因旅行團的到來而漲價,希望從小看到大的古民居能修舊如舊,保持原樣;也希望公益圖書館能一直開下去,小鎮裡的安寧不會被喧囂打破。

據嵩口鎮副書記吳宇堅介紹,為保持嵩口最原始、最傳統、最特色的文化「DNA」,讓世代生活在這裡的原住民在富起來的同時,還能找到記憶與鄉愁,當地堅持以「小步快跑慢慢走」的節奏改造,力求保持原住民生活形態,讓更多嵩口人成為古鎮活化的監督者和參與者,共同解鎖千年古鎮「嚮往的生活」。(記者 李潤釗 通訊員 曾文塔)

相關焦點

  • 跨越千年遇見你,黃龍溪古鎮!這就是嚮往的生活……
    那麼問題來了漫步在黃龍溪古鎮到底要逛什麼趕緊來get↓「朝出錦官城,夜宿黃龍溪日有千人拱手,夜有萬盞明燈」小小的古鎮記載了南方絲綢之路數千年的變遷舊時它是一個水陸交通的碼頭重鎮在霧氣的氤氳下,聽水聲潺潺,呈現出一種自然美感,如此靜謐又夢幻的地方,亦是一處詩情畫意的嚮往生活地。水車悠悠,賦予一副歲月靜好的模樣,逛完古街後繼續向前出發便可看見充滿古人智慧的水車,隨著緩慢轉動的軲轆,一起回溯古鎮的農忙趣事,感受古鎮血液裡流淌的故事。三座古寺形成黃龍溪正街的一街三寺廟,街中有廟,廟中有街的奇觀,千年古樹伴古寺說的正是鎮江寺,保佑了古鎮千年的平安。
  • 鳳凰古鎮——千年歷史,靜謐古樸,一個讓靈魂變慢的地方
    大概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種古鎮情懷渴望一方天地來洗滌疲憊的心靈那擁有著濃厚歷史文化的千年古鎮流傳在街頭巷尾的民間故事總有著令人無法忘卻的獨特味道柞水鳳凰古鎮,一個讓靈魂都變慢的地方這裡沒有擁擠的人潮,也沒有繁華的商店、有的是濃厚的生活氣息和深宅老巷子中等待被傾聽的故事這一份不被打擾的靜謐和古樸,令人著迷鳳凰古鎮
  • 《小森生活》今日開啟原住民測試 一起走進嚮往的生活吧
    治癒系田園生活模擬手遊《小森生活》將於今日正式開啟原住民測試啦!回歸自然的治癒系畫風,為忙碌的現實生活減壓減負;清新鄉野田園,給原住民帶來心遠地偏、採菊東籬的嚮往生活。
  • 廣西藏著千年古鎮,這裡保存著最完好的明清建築,讓人嚮往不已!
    在廣西藏著一個不為人知的世外桃源,有人形容它為「一本千年的詩集,被人遺忘在圖書館僻靜的書架上,當人們不經意走過,翻開這美麗的篇章,古樸而優雅的格調立即徵服了人的心!」它就是黃姚古鎮。黃姚古鎮是我國最美十大古鎮之一,雖然沒有麗江、鳳凰等古鎮出名,但是黃姚古鎮的美景也絲毫不輸,還多了一份清新秀麗。走在黃姚古鎮的青石板路上,跨過斑駁的拱橋,看到百年如一日的古井,時光留下的印記是如此的清晰,讓人感到歲月是如此的美好。
  • 29歲女作家與愛人在千年古鎮舉辦了一場盛大的中式婚禮,他們的愛情成了無數人的嚮往
    29歲女作家與愛人在千年古鎮舉辦了一場盛大的中式婚禮我的家鄉浦市是千年古鎮,舊時的人舉辦的都是中式婚禮,只是到了如今日益俱進的時代,小鎮的年輕人要麼崇尚西式婚禮;要麼只擺酒席,諸事從簡;婚禮該有的儀式感幾乎無跡可尋。
  • 是什麼讓千年古鎮煥發新顏?
    從黃山下來,便步入了古徽州的千年古韻裡,南屏、呈坎、西遞、唐模、屯溪,隨便一個,都能讓人沉迷在江南水鄉的意境之中。在黃山市屯溪區,老屯溪人有句代代相傳的俗語「明清個屯溪,唐宋個黎陽」,它告訴了人們黎陽在黃山人心中的分量。黎陽比屯溪老街歷史還早,可以說是今日屯溪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漢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
  • 芙蓉鎮:掛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鎮,竟因姜文的一部電影而改名
    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如此滄桑的歷史孕育了不少有著悠久歷史的古鎮,遊走在這些擁有千年文化的古鎮中,古鎮那神秘而又古老的魅力會讓你心醉不已。鳳凰古城、大理古城這些都被人們所熟知。可大家不知道的是中國其實還有一個唯一掛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鎮,比鳳凰更淳樸,有著「小南京」之稱。這個地方正是芙蓉鎮,本名王村,位於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內的永順縣內,距今已經有2000餘年的歷史。
  • 「保護與更新」 讓千年古鎮社區更宜居
    上海市金山區楓涇鎮黨委書記張斌說道,楓涇鎮以「保護和更新」為總的發展原則,以「古鎮更新、產業更新、社區更新、鄉村更新」為內涵,用微更新讓古鎮及社區更加宜居。 「有能力建N個新城,絕無本事再造一個千年古鎮」  「我們有能力去建N個新城,但絕無本事再造一個千年古鎮。」 張斌坦言,「古鎮是楓涇的第一名片,要保護好、傳承好。
  • 劉媛媛《最美的約定》百人合唱快閃唱響千年古鎮
    日前,著名青年歌唱家劉媛媛扶貧主題歌曲《最美的約定》快閃在貴州習水縣取景拍攝,來自各行各業100多人齊聚土城鎮「四渡赤水紀念館」,唱響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最美歌聲。作為「中國扶貧宣傳形象大使」,劉媛媛深情演繹了這首非常動聽的歌曲,用篤定而真誠的歌聲致敬所有參與脫貧攻堅的人們。
  • 距杭州1.5小時車程 隱藏一個被時間忘卻千年古鎮 一座民宿成經典
    每一個中國人心目中都有一個美麗江南倩影她似乎成為了每個人心目中夢想之處她真的會讓人上癮而且,延續了千年之久時至今日她在那擺著而就在我們嚮往的江南,便隱藏著一座千年古鎮——壽昌鎮!壽昌古鎮正在脫變化蝶『給我一年,還壽昌百年』這是千年古鎮壽昌在小城鎮整治中喊出的口號,同時彰顯豪情和決心的聲音;在這座千年古鎮中,有著許多文化底蘊深厚的元素包括中山路步行街、壽昌西湖、西湖水街、狀元廊橋、南門廣場
  • 《一點就到家》票房逆勢上揚 解鎖「嚮往的生活」
    《一點就到家》票房逆勢上揚 解鎖「嚮往的生活」 日前,影片發布「嚮往的生活」版預告,彭昱暢作為「嚮往的生活」居民,來到了雲南普洱市黃路村,攜手商業「敗」類劉昊然和「家族棄子」尹昉改變村落的同時
  • 屏南縣雙溪鎮:千年古鎮 古樸如畫
    有著千年歷史的雙溪鎮,不僅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擁有堪稱「天下絕景、宇宙之謎」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白水洋·鴛鴦溪」風景名勝區,還有一大批文物古蹟。雙溪古鎮又名紫城,因南北兩溪繞村交匯後西流而得名。自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到1950年,雙溪是屏南縣衙所在地,屏南立縣的歷史,是從雙溪開始的。200多年作為縣治中心,使它積累下深厚的歷史與人文色彩。
  • 一座「低調」的千年古鎮——餘西古鎮
    東南沿海第一個鹽埠 餘西古鎮是一座有著1000多年文字記載的歷史古鎮,始於唐末、興於北宋 成語裡的餘西 餘西古鎮獨特的地方文化,風俗習慣,大量的民間傳說,詩詞歌賦,反映了餘西千年演變,具有濃鬱的江海地域特色。其中,最給人留下記憶的是成語下的餘西古鎮。
  • 安徽「被遺忘」的古鎮,已有上千年歷史,雖斑駁不堪卻是原汁原味
    我國作為古文明國家,祖先還是留下了很多古蹟,隨著旅遊業的興盛,這些古老的遺蹟也已經引人注目,成為了著名的觀光景點,在我國眾多的古鎮風情中,著名的古鎮已經很多,當然一些是不受歡迎的,一些是剛剛受歡迎的,隨著年代的不同,建築風格的不同、位置的不同、以及故事的不同所表現的感覺也不同,今天談談安徽的一個古鎮。
  • 綦江東溪鎮 千年古鎮存風韻 五美東溪展新姿(組圖)
    1、遊千年古鎮 尋東溪印象枕著小溪水,踏著石板路,聆聽老漁歌,賞遍古鎮情。走進東溪鎮,猶如穿越了2000多年的歷史風雲,又好似踏入了牽掛已久的夢境原鄉。這片157平方公裡的土地,一頭牽著千年滄桑,一頭連著現代文明,古今交織纏綿,新舊攜手而行,正在成為一個越來越被人們嚮往的旅遊重鎮。「四合院、風火牆、吊腳樓、牌坊……處處都是美麗的景色,處處都有好聽的故事。」
  • 掛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鎮——芙蓉鎮
    芙蓉鎮是一座具有兩千年歷史的古鎮,也是一個山城,原名王村,位於酉水之陽,距縣城48公裡。原為西漢酉陽縣治所,因得酉水舟楫之便,上通川黔,下達洞庭,自古為永順通商口岸,素有"楚蜀通津"之稱。因宏偉瀑布穿梭其中,又稱"掛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鎮"。
  • 《一點就到家》解鎖「嚮往的生活」
    日前,影片發布「嚮往的生活」版預告和三兄弟拍攝的花絮。目前,電影《一點就到家》正在全國影院高口碑熱映中,影片票房排片佔比和上座率連續三天逆勢上揚,你嘗過「遠山樹林的味道」了嗎?最新的「嚮往的生活」版預告裡,跟隨著彭昱暢的旁白,可以看到「白日夢想家」彭秀兵(彭昱暢飾)想要對家鄉改變,開個快遞站,幫村民們把茶葉賣出去;看見失眠焦慮的商業「敗」類魏晉北(劉昊然飾),連睡覺都成為困難,不奢望成功只想「遠離失敗」;看見砍了茶樹種咖啡的「家族棄子」李紹群(尹昉飾)面對自我與家人的和解陷入僵局。
  • 千年古鎮楓林如何續寫文化新篇
    千年古鎮楓林如何續寫文化新篇 2020/07/20 00:02 來源:溫州晚報 編輯:單暉 瀏覽:3249
  • 《嚮往的生活3》又來放毒了,這次依然沒有去馬代!!
    前兩季《嚮往的生活》可謂是徹頭徹尾的火爆。每到周五深夜節目更新,一秒之內就能蹦出滿屏的彈幕;第二天一定有一個節目裡的梗爆上熱搜的頭條。但是雖然節目這麼火,但依然很「窮」 直到第三季任然沒有達成去「馬代」的願望!
  • 「邛崍市平臨夾路」被推選為2019年度「我家門口那條路——最具...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丁寧)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四好農村路」重要指示,從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高度,進一步推動農村公路高質量發展,2019年5月,交通運輸部辦公廳組織展開了「我家門口那條路」主題活動。此次活動,在經過網民評議、組織推薦、網絡投票、專家評審四個階段後,「邛崍市平臨夾路」被推選為2019年度「我家門口那條路——最具人氣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