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倫敦橋要倒了 ,是一首非常知名的傳統童謠,來自"鵝媽媽童謠"。
它們絕對不像大家對童謠的印象大多是充滿童趣與溫馨的。這些古老且殘酷的童謠可以追溯到當時的時代背景及社會人文風貌,藉由童謠的黑暗面,能讓近代的人們更了解歷史。
「倫敦橋要倒塌,要倒塌,要倒塌……」一首充滿悲劇色彩的民謠唱說著倫敦橋的滄桑歷史。就像這首童謠中唱的那樣,歷史上的倫敦橋不僅倒塌過,而且倒塌過多次。像倫敦橋這樣屢經興廢而依然名聲不倒的橋梁實屬罕見。
18 世紀的英國,發生了工業革命,促使資本主義產生,也造成嚴重的貧富不均與階級對立。使得大多數的人民成了資本主義的工具和犧牲品,他們大多生活困苦艱難,在這種人心動亂、生活環境差的年代,會出現鵝媽媽童謠裡的這類歌詞也不會是稀奇的事。有些歌詞是反應時代背景,有些歌詞則是反映了一部分的現實,發瘋的人、殺人犯、殺了父母的小孩、賣掉小孩的父母等等,在窮困的時代皆是常見的角色,把他們的故事寫進童謠中,也許當下的人們看了會無法接受,但那卻是一個歷史的悲哀。
不過,在小編看來,這就是一首很好聽的英文童謠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