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皮書》備受爭議,電影裡到底有多少故事是真的?

2021-01-09 新京報

電影《綠皮書》劇照。圖片來自網絡。

在剛剛結束的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上,由彼得·法拉利執導,維果·莫特森、馬赫沙拉·阿里主演的電影《綠皮書》奪得最佳影片、最佳原創劇本、最佳男配角3項大獎,並且該片也被引進,即將於3月1日登陸全國院線。

片名《綠皮書》來自一本叫《黑人司機綠皮書》的旅遊指南,書的封面上有這樣的提醒:「隨身攜帶你的《綠皮書》,你可能需要它。」這本書專門為美國黑人司機在種族隔離時代,提醒他們哪些餐廳、車庫和酒店為黑人提供服務,以及旅行者還會遇到「日落小鎮」,這些地方禁止黑人在夜幕降臨後外出。這個綠色封面的旅遊指南由一個叫維克多·H·格林的人在1936年首次出版,此後30年每年出版一次。該書在美國各地的加油站有售,每年銷量可達1.5萬冊。

電影描繪了一個叫託尼·利普的白人司機,接受一位黑人鋼琴演奏家唐·謝利的邀請,以司機兼保鏢的身份護送謝利去南方巡演的故事。該片改編自真人真事,由故事原型託尼的兒子尼克·維勒歐嘉參與編劇,不過,電影上映之後,也惹來不少爭議,特別是原型人物謝利的家人對片方拍攝前沒有徵詢他們的意見感到不滿,認為故事完全是從託尼兒子的角度出發,與事實有很大出入,包括謝利從來沒有當託尼是好朋友,也從沒因自己的膚色問題遭遇過什麼尷尬事,稱這部電影是「謊言的交響樂」。

影片中究竟有多少內容與現實是吻合,又有多少情節與事實有出入?在這次旅行之前,託尼是種族主義者嗎?託尼和謝利在旅行之後變成好朋友了嗎?旅行過程中謝利究竟有沒有因為膚色問題受到歧視?託尼真的一口氣吃下26個熱狗嗎?謝利是同性戀嗎?在監獄中他真的打電話給當時的司法部長羅伯特·甘迺迪了嗎?

帶著這些疑問,我們為你揭秘《綠皮書》中的故事的真偽。

角色與原型對比

馬赫沙拉·阿里 (左)

出生日:1974年2月16日

出生地:加州奧克蘭市

唐·謝利(右)

出生日:1927年1月29日

出生地:佛羅裡達州彭薩科拉

去世時間:2013年4月6日

去世地點:紐約曼哈頓

維果·莫特森(左)

出生日:1959年10月20日

出生地:紐約曼哈頓

託尼·利普(右)

出生日:1930年7月30日

出生地:賓夕法尼亞州比弗福爾斯

去世時間:2013年1月4日

去世地點:新澤西州提尼克

琳達·卡德裡尼(左)

出生日:1975年6月25日

出生地:加州紅木市

多洛麗絲·瓦勒隆加(右)

出生日:1932年6月25日

去世時間:1999年2月17日

去世地點:新澤西州

《綠皮書》背後的真實故事發生在什麼時候?

和電影一樣,真實的故事主要發生在1962年。

音樂家謝利出生在哪裡?

許多文章都說唐·謝利出生在牙買加的金士敦,其實不然。《綠皮書》的真實故事披露,謝利1927年1月29日出生在佛羅裡達州的彭薩科拉。他的父母是牙買加移民。父親埃德溫是一名牧師,母親斯特拉是一名教師。作為一個神童,謝利從2歲開始彈鋼琴,18歲開始在波士頓流行樂團專業演奏柴可夫斯基的《降B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

謝利真的因為他是黑人就被告知不應該從事古典音樂嗎?

是的。白人戲劇製作人索爾·胡克對二十多歲的謝利說,他不應該從事古典音樂事業,理由是美國觀眾不願意看到一位「有色」鋼琴家出現在音樂舞臺上。相反,胡克建議謝利專注於流行音樂和爵士樂。他最終還是聽從了胡克的建議,把古典音樂和爵士樂以及其他類型的流行音樂融合在一起,創造出自己的風格。儘管膚色阻礙了謝利作為古典鋼琴家在音樂舞臺上的光芒,他的流行音樂仍然大放異彩。

謝利很討厭彈琴的時候,會在鋼琴上放一杯威士忌嗎?

謝利討厭夜總會,因為他覺得聽眾對他的音樂不夠尊重。他還覺得爵士鋼琴演奏家在夜總會表演有失身份。謝利在1982年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說,有些鋼琴音樂家「邊彈邊抽菸,把一杯威士忌放在鋼琴上,如果不像阿圖爾·魯賓斯坦(19世紀著名的鋼琴演奏家)那樣受到尊敬,他們就會發火。但你不會看到阿圖爾·魯賓斯坦一邊抽菸,一邊把杯子放在鋼琴上……」

謝利真的住在卡內基音樂廳樓上的公寓裡嗎?

是的。正如電影《綠皮書》中描述的那樣,謝利在卡內基音樂廳樓上一個高雅的藝術家公寓裡住了50多年。有時,他也覺得自己被困在城堡的塔裡,希望自己能在下面的音樂廳裡演奏。1955年,他在卡內基舞臺上舉行首次演出,演奏了艾靈頓公爵的《New World A-Comin' 》。以後,每年他都和他的三重唱在那裡演出一次。

唐·謝利晚年在卡內基音樂廳上方公寓裡拍攝的照片。圖片來自網絡

為什麼人們稱呼唐·謝利為「謝利博士」?

據《紐約時報》報導,謝利被朋友和觀眾稱為「謝利博士」,但他從未上過研究生學院。人們認為他的頭銜可能是指他的兩個榮譽學位。

唐·謝利總是在施坦威鋼琴上演奏嗎?

根據託尼的說法,這是真的。電影中,託尼在謝利即將表演的場地發現鋼琴是舊的,也不是施坦威鋼琴,這個場景的靈感來自真實的事件。「當我打開它的時候,我看到鋼琴裡有雞骨頭,」託尼回憶道,「我說,如果8點之前我們還沒有施坦威鋼琴,音樂會就沒法舉行了。」雖然最近的施坦威鋼琴在40-50英裡之外,但託尼的堅持得到了回報,鋼琴及時到了。在現實生活中,託尼並沒有說這是故意對謝利進行種族歧視,也沒有提到在場的任何人發表種族主義言論。他回憶起當時的地點是一所高中,那裡可能真的沒有更好的鋼琴。

謝利真的拒絕用手吃炸雞嗎?

是的。就像電影裡一樣,託尼大大咧咧的性格與保守嚴謹的音樂家謝利形成了鮮明對比。在電影裡,我們看到託尼勸謝利去吃炸雞。謝利在沒有刀叉的情況下,用蘭花指捏著那塊炸雞,不知道如何下手。

謝利真的和託尼及他的家人走得很近嗎?

是的。託尼的兒子尼克·維勒歐嘉說,謝利對他和他弟弟都很好,「他給了我們禮物,我記得我小的時候他送我溜冰鞋。」之後,託尼和謝利也繼續旅行,還去了加拿大。

謝利結過婚嗎?

謝利曾經結過婚,但後來離婚了。「簡和我離婚了,」謝利在紀錄片《迷失波西米亞》的採訪中說。雖然唐·謝利從未出櫃,但人們相信他是同性戀。

謝利真的在基督教青年會和另一個男人發生關係時被抓了嗎?

這基本上是真的。就像電影裡一樣,託尼被警察叫到州基督教青年會看到了這一幕。然而,現實中的託尼並沒有提到他發現謝利被戴上手銬,赤身裸體地和另一個男人一起沐浴。當他到達時,謝利告訴他,他遇到了三個男人,但沒有提供更多的細節。這兩名州警確實想逮捕謝利,但託尼說,他賄賂了他們。「我想讓他們買幾套西裝,給了他們200美元,一開始他們猶豫不決,但還是接受了這個提議,讓謝利走了。」託尼的兒子尼克·維勒歐嘉說:「謝利從來沒有公開自己是同性戀,電影中描述的這段情節是我唯一聽說過的關於謝利性取向的故事。」

謝利真的像電影裡那樣把自己和其他人隔離開來嗎?

是的。這部電影暗示了謝利的天才是一個沉重的負擔,讓他把別人拒之門外,這就是為什麼他和託尼的友誼如此特別。這一切都符合綠皮書的真實故事。就像在電影中一樣,為了應對孤獨和可能的抑鬱,他大量飲酒,幾乎每天都要喝下一整瓶蘇格蘭威士忌。

在謝利去世前,他知道關於他和託尼友誼的一部電影要開拍了嗎?

知道的。上世紀80年代,託尼的兒子尼克·維勒歐嘉告訴謝利和父親,他想拍一部關於他們共同經歷的電影。謝利告訴他去做,但要等到他不在的時候。「你應該把你父親告訴你的和我告訴你的都寫進去。」尼克認為謝利想讓他等一等,因為謝利擔心講述真實的故事會暴露他的性取向。謝利於2013年4月因心臟病併發症去世,享年86歲。

在和謝利一起旅行之前,託尼真的是種族主義者嗎?

是的。對「綠皮書」的事實核查表明,電影對託尼的刻畫是真實的。據託尼的兒子說,在父親和謝利一起旅行之前,父親的確是種族主義者,因為他在布朗克斯區的街道長大,那裡都是義大利裔美國人。電影中,託尼使用了種族歧視的語言,還扔掉了兩個黑人修理工在家裡工作時用過的水杯。他還對謝利做出了刻板的假設,認為他知道謝利喜歡什麼樣的食物,聽什麼樣的音樂,僅僅因為他是黑人。不過,在旅途過程中,託尼目睹了謝利被歧視和羞辱,包括不能在他表演的餐館吃飯或使用他們的衛生間。託尼的兒子說,這次旅行極大地改變了他的父親,也改變了他撫養孩子的方式,給他們灌輸了人人平等的信念。

如果託尼的真名是「Frank Vallelonga」(弗蘭克·維勒歐嘉),為什麼人們叫他「Tony Lip」(託尼·利普)?

託尼原名叫「Frank Anthony Vallelonga」。「Tony」的名字來源於他的中間名。正如電影中所說,「Lip」指的是八歲的時候,他就因為能以自己的方式說話而贏得了名聲,這是他一生都在運用的技能。

真正的託尼在軍隊服役過嗎?

是的,託尼在科帕卡巴納夜總會工作之前,曾在美國軍隊服役。上世紀50年代初,他駐紮在戰後的德國。

上世紀50年代當兵的託尼·利普。圖片來自網絡

託尼和謝利一起旅行了多長時間?

事實上,託尼和謝利一起旅行了一年半,電影把時間濃縮成兩個月。編劇尼克·維勒歐嘉說,為創作服務,製片人是允許改動時間的。這樣,電影中的某些事件就不會發生在現實生活中的同一個城市。

託尼真的一次吃了26個熱狗嗎?

是的。據託尼的兒子尼克·維勒歐嘉說,電影中維果·莫騰森扮演的託尼一次吃了26個熱狗,確實在現實生活中發生過。

託尼和謝利真的因為託尼打警察都被送進了監獄嗎?

是的。託尼因為那個警察用貶損義大利人的名字稱呼他感到憤怒,打了那個警察,兩人最終進了監獄。但電影中的時間和現實有出入,電影結束在聖誕節,現實中這一事件發生在一年後的1963年秋天,兩人的一次單獨公路旅行中。

兩人被關進警察局之後,謝利真的打電話給當時的司法部長羅伯特·甘迺迪,才被釋放?

是的,在現實生活中,謝利確實是羅伯特·甘迺迪的朋友,就在甘迺迪的哥哥約翰·甘迺迪總統遇刺前幾天,他打了這個電話。電影中沒有出現,但是謝利從巡演中抽出時間參加了甘迺迪的葬禮。

託尼真的給他的妻子多洛麗絲寫信了嗎?

是的。事實上,為了在寫劇本的時候讓故事更真實,託尼的兒子尼克·維勒歐嘉使用了他父親寫給母親的信。確實,這些信有時是與謝利合寫的。在20世紀80年代,尼克·維勒歐嘉開始準備記錄他父親和謝利之間的友誼,開始錄製對父親的採訪,講述他和謝利在路上的經歷。

託尼有出演電視劇《黑道家族》嗎?

是的。《綠皮書》電影中的事件發生在託尼開始當演員的十年前。1972年,他在紐約市的科帕卡巴納夜總會工作時結識了導演科波拉,並在電影《教父》中飾演一個小角色,這是他的電影處女作。這些年來,他在大約21部電影中飾演角色,包括《熱天午後》、《憤怒的公牛》、《好傢夥》和《忠奸人》。他在HBO電視劇《黑道家族》中飾演的Carmine Lupertazzi或許是最廣為人知的角色。

編譯 新京報記者 滕朝 編輯 郭冠華 校對 郭利琴

相關焦點

  • 高分電影《綠皮書》裡的Tony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
    大好消息,高分電影《綠皮書》將於 2019年3月1日在中國上映!《綠皮書》講述了發生於1962年的美國的故事。由白人男主維果·莫騰森(代表作品:《神奇隊長》《末日危途》等)和黑人演員馬赫沙拉·阿里(代表作品《阿麗塔:戰鬥天使》《蜘蛛俠:平行宇宙》)聯袂主演。
  • 2019奧斯卡,最爭議的最佳影片《幸福綠皮書》
    本屆奧斯卡最佳電影由《幸福綠皮書》擊敗呼聲很高的《羅馬》,與最佳女主角是兩個比較令人驚訝的獎項,特別是,《幸福綠皮書》並不如影片本身的政治正確。當頒獎人茱莉亞羅勃茲宣布最佳影片由《幸福綠皮書》獲得時,就有媒體發現《黑色黨徒》導演史派克李憤怒地揮舞雙臂,表達不滿,他最後憤而離席。
  • 第91屆奧斯卡綠皮書爆冷勝出 故事原型家屬斥責影片虛假
    得獎就是最好的宣傳了,這下眾多網友們都對這部電影充滿了興趣,據悉電影是從   原標題:第91屆奧斯卡綠皮書爆冷勝出  故事原型家屬斥責影片虛假   劇情類電影《綠皮書》堪稱本屆好萊塢金像獎的最大贏家了,該片包攬奪下了最佳影片、最佳原創劇本,以及最佳男配角三大獎項。
  • 《地球最後的夜晚》夢見綠皮書裡的愛情故事
    在影迷看來,這一部分有明顯炫技的痕跡,我覺得多少跟之前的作品有關吧,拍攝《路邊野餐》的時候硬條件阻礙了導演的「神」操作,現在有條件了拍一部更精緻更有想法的作品,無可厚非。片名出現在片子中間,這種處理手法我只在張律的作品裡看見過。在這部影片裡具有非常合理的存在邏輯,邀請觀眾互動,形成一種蠻有趣的觀影儀式感。電影裡主角跳脫出夢境,也是打破空間格局。
  • 讀懂電影口碑爭議:《綠皮書》戰勝《黑色黨徒》為何被貶最差佳片
    《黑色黨徒》和《綠皮書》兩部電影同時角逐奧斯卡最佳影片。最終《黑色黨徒》敗給了《綠皮書》,好在獲得了「最佳改編劇本」這一獎項,《綠皮書》也獲得了「最佳原創劇本獎」。獲獎結果足以證明,兩部電影的故事都很優秀,《黑色黨徒》的臥底故事本應該比《綠皮書》的駕車旅行故事更吸引人。
  • 《綠皮書》背後的真實歷史故事
    電影中,一名黑人鋼琴家Don Shirley,為前往種族歧視嚴重的南方巡演,找了一個粗暴的白人混混Tony Lip做司機。在一路開車南下的過程裡,截然不同的兩人矛盾不斷,引發了不少爭吵和笑料。但又在彼此最需要的時候,一起共渡難關。行程臨近結束,兩人也慢慢放下了偏見。這部電影是由真實故事改編。
  • 解密《綠皮書》!電影中有幾處驚嘆的伏筆?
    綠皮書劇照有這麼一種電影,你明知道它要講什麼,故事也通俗易懂,但是隨著劇情的深入,你會被它深深的吸引,最後還會帶來小小的感動,《綠皮書》就是這樣的一部電影。我們就來看看,它裡面到底藏了多少伏筆。託尼真的有槍在最後一次演出地點出來後,雪利和託尼從酒吧出來後,託尼看到車頭有人影
  • 頒獎季最具爭議的《綠皮書》,終於有人幫它說話了
    但是,與卡隆的新作不同,由喜劇片導演彼得·法雷利(Peter Farrelly)執導的《綠皮書》這一路走來,始終伴著各種爭議,拋開導演十幾年前公然暴露生殖器的花邊新聞不說,具有特定時間背景的電影是否做到如實反映歷史,才是它最為人詬病的地方,而在這背後,又包含了一個更為敏感的議題:黑人的故事,是不是只能由黑人來講?
  • 《綠皮書》:一部閃耀人性光輝的劇情片,你真的看懂了嗎?
    ·莫騰森主演的,以美國種族、階層歧視為主題的劇情電影。《綠皮書》之所以在各大國際電影節上斬獲如此多的獎盃,我想主要是因為它從選材上站在人性、歷史、文化等大格局上,以底層白人託尼和貴族黑人雪利的相處為切入點,以小見大地披露美國文化裡深厚的種族歧視問題。綠皮書本來是60年代,美國非洲裔黑人的旅遊指南,看起來是為黑人旅遊提供的服務方便,其實代表了嚴重的種族歧視,本片取名「綠皮書」,就源於此。
  • 第91 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綠皮書》在劇情上有哪些亮點?
    因為下面的原因(後面會說),現在看來,有些觀眾稱讚《綠皮書》情節的亮點,實際成為打臉和諷刺的證據。首先,電影裡為了凸顯劇情的巧妙,對於本片原型的身世做了改編(《綠皮書》根據真人真事改編)。這部電影沒有獲獎就算了,獲得最佳影片後影響力擴大,原著Donald Shirley的在世家屬隨後又向媒體爆料。現實原著當中的唐,並非像《綠皮書》裡是託尼是一生摯友,尷尬的是,託尼只是唐聘用過的司機之一。
  • 奧斯卡最佳影片《綠皮書》,到底指的是一本什麼「書」?
    近日,第91屆奧斯卡頒獎典禮落下帷幕,美國影片《綠皮書》一舉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原創劇本、最佳男配角三項大獎,成為這屆奧斯卡最大贏家。在此之前,《綠皮書》就備受矚目。在2018年上映後,該片獲得美國全國評委會最佳影片獎,並被美國電影協會評選為年度十佳。那麼,《綠皮書》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綠皮書》指的是一本書嗎?
  • 《綠皮書》:傳統的故事也可以有非凡的表現
    《綠皮書》,是一個非常傳統的故事。黑人音樂家唐·雪利,僱傭白人暴徒託尼·利普當司機,自己去美國南巡。不同的性格和經歷使兩人在旅途中不斷摩擦,在經歷了起伏之後,他們終於生產了友誼。西方電影中有很多類似的情節,比如《遺願清單》中的傑克·尼克爾森和摩根弗裡曼;《觸不可及》中的懷特富翁和黑人護衛;以及《遺願清單》中的凱文·COE斯特納和小男孩菲利普。所以,在《綠皮書》,當黑人音樂家決定僱傭白人暴徒時,很多人已經猜到了故事的結局。果然,劇情到最後沒有懸念,託尼放下了對黑人的偏見,雪利放下保留,帶著一瓶酒去託尼家吃聖誕晚餐。
  • 真實事件改編,奧斯卡最佳影片,《綠皮書》到底有啥魔力?
    為什麼《綠皮書》在國外卻引來了指責?這是一部優秀且極具爭議的電影,有114萬人參與評價,一半人打出了五星好評,讓人意外的是,這部電影在國內大受歡迎,為什麼在國外卻引來了指責?著名黑人導演斯派克李在採訪中直言,這個結果,就像是裁判作出錯誤的判罰,柏林電影節評委更表示《綠皮書》是繼《撞車》以來,最差的奧斯卡最佳影片。
  • 電影綠皮書結局有彩蛋嗎?電影綠皮書什麼時候上映劇情介紹
    電影綠皮書講的什麼故事以黑人種族歧視為主題,圍繞著博士和tony的巡演經歷展開。沒有刻意講情懷,也沒有過度抒情,電影圍繞公路,音樂,種族歧視。一名黑人鋼琴家,為前往種族歧視嚴重的南方巡演,找了一個粗暴的白人混混做司機。
  • 電影《綠皮書》曝「什麼是綠皮書」特輯
    繼拿下金球獎最佳影片(音樂/喜劇類),又提名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剪輯五項大獎後,電影《綠皮書》終於定檔於3月1日在國內上映。今日,片方發布了一支「什麼是綠皮書」特輯,科普了影片的背景,也解釋了「綠皮書」是一本專為黑人而設的旅行指南,這本書標註了各個城市允許黑人進入的旅店、餐館等。電影《綠皮書》由真人真事改編,講述了一個白人司機和黑人鋼琴家因一次長途巡演的旅途,結下真摯友情的故事。電影在海外上映後,除了橫掃好萊塢頒獎季,在多倫多電影節、三大工會獎等重磅獎項上拿獎到手軟,海外觀眾也對該片評價不俗。
  • 《綠皮書》為什麼成大贏家?
    這也是漫威電影宇宙史上的三個獎。當然這跟電影本身的藝術水準真沒多大關係了。最佳動畫長篇毫無意外給了《蜘蛛俠:平行宇宙》。最佳動畫短片是講述海外華人故事的《包寶寶》(很想看了!都餓了)維果·莫騰森真的是演技爆表。他從形體、口音,到說話的神態,活脫脫就是一個樂天顧家的糙漢子。哪裡還有當年《指環王》裡高貴果敢的阿拉貢半點影子?
  • 奧斯卡大贏家《綠皮書》:做一個時代的異類,到底有多孤獨?
    整個頒獎季,包括奧斯卡3項大獎在內,《綠皮書》共獲得了56項提名,24次大獎。並獲得了金球獎最佳電影(音樂/喜劇類)、最佳男配、最佳劇本。影片之所以能打動觀眾,是因為有強烈的情感共鳴。隨著成長和圈子的改變,每個人心裡都有了一本「擇友綠皮書」。它是我們的擇友標準,也是我們的擇友「偏見」,使我們變得愈加孤獨。
  • 推薦電影:《綠皮書》
    《綠皮書》這部電影已經不是我第一次看了,但是呢,我覺得它有些地方仍然很打動我,所以我又看了一遍。同時呢,也想跟你們說一下我對於它的看法,希望喜歡聽我分享日常的你也能喜歡。今天,我給大家推薦的這部好看的電影是由彼得·法拉利執導,維果·莫特森、馬赫沙拉·阿里主演的劇情片《綠皮書》。
  • 電影《綠皮書》故事的現實意義
    1劇情-定位 電影《綠皮書》由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了一名黑人鋼琴家因去南方巡演,與白人司機共同經歷挫折、放下偏見的故事。B一次演出前舞臺上的鋼琴裡有木屑廢紙,託尼清理之後發現並不是合同裡規定的施坦威鋼琴,這時離演出還有兩個多小時。
  • 《綠皮書》背後的故事,各大媒體力捧的電影,究竟有多精彩
    如果你也是一個喜歡看電影的人,那麼你一定對《綠皮書》這部電影一點都不陌生,可以說自從2018年上映與來了,每一個影評人,每一家媒體,每一個知名作家都對《綠皮書》格外的推薦,那麼究竟是一部怎樣精彩的電影才能夠獲得如此多的褒獎呢?難道他有哪些科幻特效嗎?還是請了哪些優秀的演員來演出呢?都不是,可以說《綠皮書》的成功是那麼的讓人意外,又是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