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草案)》的說明

2021-01-11 中國人大網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我受委員長會議的委託,作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草案)》的說明。

    一、制定本法的必要性

    維護我國國家安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順利進行、實現國家長治久安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保障。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維護國家安全工作,始終把維護國家安全作為黨和國家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新中國成立後,為應對嚴峻複雜形勢,我國制定了一系列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法規,對維護國家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為適應我國國家安全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強調全面維護各領域國家安全,對加強國家安全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按照中央部署和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的要求,適應我國國家安全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制定一部具有綜合性、全局性、基礎性的國家安全法,是十分必要的。

    一是,當前,我國國家安全的形勢日益嚴峻,面臨著對外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對內維護政治安全和社會穩定的雙重壓力,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因素明顯增多,非傳統領域安全日益凸顯。國家安全內涵和外延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豐富,時空領域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寬廣,內外因素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複雜。我國已有的國家安全立法同我國所處的戰略安全環境、各項事業發展的新要求相比,還遠遠不相適應。制定一部應對國家安全各種威脅和風險,統領國家安全各領域工作的法律,有緊迫的現實需要。

    二是,黨中央立足我國國情提出的總體國家安全觀,是做好新時期國家安全工作的根本遵循。為此,有必要以法律的形式確立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指導地位,科學界定國家安全的內涵和外延,明確維護國家安全的各項任務,建立健全國家安全制度和國家安全保障措施,為構建國家安全體系,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奠定堅實的法律基礎。

    三是,為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要求,黨中央成立了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建立了集中統一、高效權威的國家安全領導體制。針對維護國家安全工作存在的國家安全資源和力量分散,統籌協調不夠;國家安全戰略規劃缺乏,頂層設計不夠;情報信息捕捉滯後,綜合研判不夠;應對機制運轉遲緩,快速反應不夠等問題,有必要以法律的形式確立國家安全工作的相關制度,明確各部門、各地方維護國家安全的職責,規範國家機關、公民和組織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權利和義務,形成維護國家安全的整體合力。

    四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指出,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加快國家安全法治建設,抓緊出臺反恐怖等一批急需法律,推進公共安全法治化,構建國家安全法律制度體系。1993年公布施行的國家安全法,主要是規定國家安全機關履行的職責特別是反間諜工作方面的職責,已難以適應全面維護各領域國家安全的需要。為此,本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相應廢止了原有的國家安全法。在此基礎上,制定一部立足全局、統領國家安全各領域立法工作的綜合性法律,同時為制定其他有關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提供基礎支撐,有利於形成與維護國家安全需要相適應,立足我國國情、體現時代特點,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中國特色國家安全法律制度體系,為維護我國國家安全提供堅實的法律制度保障。

    二、草案起草過程和立法的指導思想、工作思路

    按照中央的部署,2014年4月成立了國家安全法立法工作領導小組。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辦公室會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組建了由十幾個有關部門參加的工作專班,著手國家安全法起草工作。在起草過程中,認真研究近年來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社會各界人士有關意見建議;分類整理國內外有關立法資料,特別是美國、俄羅斯等主要國家相關法律;書面徵求53個中央部門意見,召開多場座談會,併到廣東等十幾個地方調研或者召開地方座談會,廣泛聽取部門、地方和專家學者的意見。形成國家安全法(草案)稿後,又分別徵求了中央有關方面和國務院法制辦、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以及有關專家的意見,經反覆研究溝通,對修改稿進一步完善,形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草案)》。

    制定本法的指導思想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託,構建中國特色國家安全制度體系,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實現國家長期可持續安全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

    制定本法的思路:一是全面貫徹中央精神,把握正確政治方向。國家安全法的政治性、政策性很強,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從維護國家核心利益出發,在本法中全面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和中央一系列關於國家安全的方針政策。二是以問題為導向,著力解決國家安全領域的突出問題。根據國家安全新形勢新特點,明確維護國家安全的基本原則和任務,重點解決國家安全各領域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和亟待立法填補空白的問題,同時為今後制定相關法律法規預留空間,埋好接口。三是堅持從我國國情出發,體現中國特色。要做到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借鑑別國有益經驗,但絕不照抄照搬,要立足我國基本國情,從我國國家安全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出發,體現中國特色,走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

    三、草案的主要內容草案共七章八十二條。

    (一)關於國家安全的含義和國家安全工作的指導思想

    國家安全,通常既指國家處於安全狀態,又指國家維持這種安全狀態的能力。國家安全與國家利益緊密相關,維護國家安全就是維護國家利益,既包括核心利益又包括核心利益之外足以影響國家安全的其他重大利益。為此,草案規定:「國家安全是指國家政權、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人民福祉、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和其他重大利益相對處於沒有危險和不受內外威脅的狀態,以及保障這種可持續安全狀態的能力。」

    總體國家安全觀,是做好新形勢下國家安全工作的根本遵循。為此,草案規定:「國家安全工作應當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走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

    (二)關於國家安全領導體制和有關國家機構的職責

    我國憲法確立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堅持黨對國家安全工作的領導,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必然要求,是發揮黨總攬全局、統籌協調作用的重要體現。為此,草案規定:「堅持中國共產黨對國家安全工作的領導,建立集中統一、高效權威的國家安全領導體制」;「中央國家安全領導機構負責國家安全工作的決策和議事協調,研究制定、指導實施國家安全戰略和有關重大方針政策;統籌協調國家安全重大事項和重要工作;推動國家安全法治建設」。

    根據憲法和法律規定,草案第三章規定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國務院、中央軍委、中央各部門和地方包括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方面的責任,並對各級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履行職責應當貫徹維護國家安全的原則作出專門規定。

    (三)關於維護國家安全工作的基本原則

    按照總體國家安全觀的要求,根據憲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草案明確了維護國家安全工作的原則,即堅持法治和保障人權原則、堅持維護國家安全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和統籌各領域安全原則、堅持標本兼治、預防為主原則、堅持專門工作與群眾路線相結合原則。此外,為彰顯我國促進共同安全,維護世界和平的意願,草案規定「維護國家安全,應當堅持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積極同外國政府和國際組織開展安全交流合作,有效履行國際安全義務,促進共同安全,維護世界和平」。

    (四)關於維護國家安全的任務

    按照總體國家安全觀的要求,草案第二章規定了維護國家安全的根本任務,以及維護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和核安全等各項具體任務。

    維護國家安全要堅持以民為本、以人為本,堅持國家安全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正夯實國家安全的社會基礎。草案突出體現了「以人民安全為宗旨」的國家安全觀念,在立法宗旨中強調「保護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基本原則中強調「尊重和保障人權,保護公民的合法權利和自由」;把「確保人民安全」納入維護國家安全的任務,作為兜底條款加以明確;規定國家安全危機管控處置中,有多種措施可供選擇的,「應當選擇有利於最大程度保護公民、組織權益的措施」;此外,在草案第六章中還規定了公民和組織維護國家安全的各項權利。

    (五)關於國家安全制度和保障措施

    維護國家安全,要靠制度、機制和保障措施來支撐。草案第四章在總結以往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明確了建立國家安全制度的基本要求即「建立統分結合、協調高效的國家安全制度」和工作協調、督促檢查、會商研判、協同聯動、決策諮詢等機制。還從維護國家安全工作的現實需要出發,建立健全了維護國家安全的五項具體制度,一是,國家安全戰略的制定、實施和監督;二是,建立健全統一的情報信息收集研判制度;三是,建設國家安全風險預案體系,建立風險評估、風險預警以及國家安全事件報告制度;四是,建立國家安全重大事項的審查和監管制度;五是,建立國家安全危機管控制度。

    草案第五章還規定,國家建立健全與維護國家安全需要相適應、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的國家安全保障措施,不斷提升維護國家安全的能力,並分別對財政、物資、科技、專門人才、專門工作手段和宣傳教育保障作了規定。草案還明確每年4月15日為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六)關於公民、組織的權利義務

    草案規定,公民和組織支持、協助國家安全工作導致財產損失或者人身傷害、死亡的,有獲得補償或者撫恤的權利,對國家安全工作有提出批評建議的權利,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國家安全工作中的違法、失職行為有申訴控告和檢舉的權利。

    在賦予權利的同時,草案明確了公民和組織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強調國家安全人人有責。草案還明確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維護國家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是包括港澳同胞和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義務。草案第六章規定了公民和組織的一般性義務,機關、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和社會組織的教育動員義務,企業事業組織的特殊義務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草案)》和以上說明是否妥當,請審議。

 

相關焦點

  •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會計師法(草案)》的說明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會計師法(草案)》的說明        ——1993年8月25日在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          財政部部長    劉仲藜        我受國務院的委託,現就《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會計師法(草案)》(以下簡稱草案)作如下說明:        一、制定《註冊會計師法》的必要性        為了適應對外開放的需要,我國於1980年恢復、重建了註冊會計師制度。
  •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修正草案)》的說明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修正草案)》的說明——2020年8月8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上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 武增委員長、各位副委員長、秘書長、各位委員:我受委員長會議的委託,作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
  •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法(草案)》的說明
    委員長、各位副委員長、秘書長、各位委員:    我受委員長會議的委託,作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法(草案)》的說明。    一、制定本法的必要性    我國憲法第一百三十六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是《義勇軍進行曲》。」
  • 圖解《數據安全法(草案)》
    對數據的定義,《民法典》、《網絡安全法》及《數據安全法(草案)》中並不完全相同,如下:域外效力與「長臂管轄」與《網絡安全法》「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建設、運營、維護和使用網絡,以及網絡安全的監督管理,適用本法」相比,草案帶來了驚喜,除境內外對境外的組織、個人開展數據活動,損害國家安全、公共利益或者公民、組織合法權益的,也會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 關於《成家登記法》和《婚姻平權》草案的立法項目建議
    立法項目建議全文我們是支持《成家登記法》草案和《婚姻平權》草案審議通過並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一、立法項目名稱:關於《成家登記法》草案的立法建議和關於《婚姻平權》草案的《民法典》修法建議1、《成家登記法》草案是單行法草案,主要調整成家登記關係,可以單獨施行,也可以併入《民法典》獨立成編後施行。
  • 《行政處罰法》修訂草案全文發布(含起草說明)
    點擊標題下「藍色微信名」可快速關注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修訂草案)》的說明一、修改的必要性和起草過程行政處罰是行政機關有效實施行政管理,保障法律、法規貫徹施行的重要手段。
  •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3)
    為外國或者境外機構、組織、人員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涉及國家安全的國家秘密或者情報的;請求外國或者境外機構、組織、人員實施,與外國或者境外機構、組織、人員串謀實施,或者直接或者間接接受外國或者境外機構、組織、人員的指使、控制、資助或者其他形式的支援實施以下行為之一的,均屬犯罪:   (一)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動戰爭,或者以武力或者武力相威脅,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造成嚴重危害
  • 全國人大關於涉港決定(草案)的說明來了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晨5月22日上午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作關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草案)》(a draft decision on establishing and improving the legal system and enforcement mechanisms for the
  • 張偉君:著作權法修正草案二審稿中,關於視聽作品規則有重大變化
    《著作權法》修改草案把「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製電影方法創作的作品」改為「視聽作品」,為了表述便利,本文中的「視聽作品」等同於現行法中的「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製電影方法創作的作品」。2012年7月6日,國家版權局公布了《著作權法》修改草案第二稿(以下簡稱《草案二稿》),規定了視聽作品作者的二次獲酬權。
  • 建議《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草案)中增加國家的實現義務
    建議《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草案)中增加國家的實現義務 2019-07-17 11:16:17來源:法制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 《動物防疫法修訂草案》出臺 建立動物疫情風險評估制度將防控關口...
    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劉振偉在作草案說明時指出,我國動物防疫面臨著複雜、嚴峻的形勢,部分表現在疫病種類多、疫情風險大、基層動物防疫體系薄弱等方面。據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劉振偉介紹,《動物防疫法》自2008年1月1日修訂實施以來,我國動物防疫工作不斷加強,在保障養殖業生產安全、動物源性食品安全、公共衛生安全及生態環境安全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 《反分裂國家法》阻止臺獨的躁動
    2004年12月,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布將審議反分裂國家法草案,並隨後決定提交全國人大審議,這與通常中國大陸平均三年左右的立法程序明顯不符,草案也只經過一次常委會審議,就決定交付人大審議表決。可見這是北京希望通過縮短立法時間來減少外界輿論對該部法案的爭論。
  •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關於印發《〈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陪審員法...
    最高人民法院   司法部2020年8月1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陪審員法》實施中若干問題的答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陪審員法》(以下簡稱《人民陪審員法》)及配套規範性文件實施過程中,部分地方就有關問題進行請示,經研究,現答覆如下: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生產建設兵團法院如何選任人民陪審員?
  • 已提交至全國人大法工委:關於《動物防疫法》的修改建議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 近日,獲悉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修訂草案)》(以下簡稱《草案》)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綠會法工委高度重視,專門組織召開了線上討論會,邀請到動物保護及防疫、衛生法、環境法等相關領域專家提出建議
  • 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的4大亮點
    原創 程嘯 網絡傳播雜誌2020 年10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以下簡稱《草案》)進行了第一次審議,並在會後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草案》有哪些亮點?有哪些地方需要進一步完善?
  • 國保大隊開展國家安全教育日——反間諜法宣傳活動
    國保大隊開展國家安全教育日——反間諜法宣傳活動 2020-11-02 17: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家與社會安全的刑事法治保障
    根據疫情防控需要,年會首次採取線上線下同時進行的方式舉辦,與會代表圍繞「現代刑事法治視野下的國家與社會安全」主題,對「新時代總體國家安全的刑法保障問題」「重大疫情防控中的刑法適用與立法完善」「刑法解釋與網絡犯罪的司法適用」等理論與實務議題進行了深入研討。
  • 全國人大將審議涉港草案,香港立法會議員:能有效杜絕外國勢力借...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大會發言人21日晚公布大會議程,其中包括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草案)》。她相信港版國安法通過後,也能有效處理上述問題。葛珮帆稱,港版國安法部分內容是《基本法》第23條中所沒有涵蓋的,在立法本質上有所不同,不會互相牴觸。而特區政府仍然需要按《基本法》第23條的規定,儘快落實相關的立法要求,令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體系更為全面和完善。
  • 著作權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審議稿)徵求意見
    49 來源: 工信部電子智慧財產權中心 舉報   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修正案
  • 《兵役法》修訂草案,今日迎來審議!
    在此期間,將審議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關於提請審議兵役法修訂草案的議案。此次會議之後,《兵役法》修訂草案就將面世,屆時,具體會有哪些修改內容,也會清晰明了。1、什麼是兵役法?兵役法的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是指調整國家兵役活動中所產生的各種社會關係的法律規範總稱。其主要內容是:國家的兵役制度,武裝力量的組成,公民服兵役的條件、形式和期限,兵員的徵集、招收和動員,公民服兵役的權利與義務以及獎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