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防疫法修訂草案》出臺 建立動物疫情風險評估制度將防控關口...

2020-12-27 界面新聞

記者 | 牛其昌1

據新華社消息,《動物防疫法修訂草案》(下稱「修訂草案」)4月26日首次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審議。草案的目標是全面提升動物衛生水平,構建科學、合理、健全的動物防疫法律制度。

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劉振偉在作草案說明時指出,我國動物防疫面臨著複雜、嚴峻的形勢,部分表現在疫病種類多、疫情風險大、基層動物防疫體系薄弱等方面。

修法已醞釀兩年

針對今年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修訂草案明確對非食用性利用野生動物嚴格審批和檢疫檢驗,建立動物疫情風險評估制度,將動物專業交易市場納入動物防疫條件審查範圍。

「儘管現行的《動物防疫法》在幾年前曾經進行過幾次修正,但是從整個防疫過程中來看,仍然是相對獨立的,只是基於動物自身來考慮,並沒有將動物作為整個人類健康、動物健康、環境健康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來考量。」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陸家海表示,研究表明新發傳染病75%-80%以上都是來源於動物,而現行《動物防疫法》已經不能滿足目前的實際需求。在此背景下,結合此次新冠疫情,修法勢在必行。

現行《動物防疫法》是1997年7月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的,2007年進行了修訂,2013年、2015年曾對個別條款作了修正。

據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劉振偉介紹,《動物防疫法》自2008年1月1日修訂實施以來,我國動物防疫工作不斷加強,在保障養殖業生產安全、動物源性食品安全、公共衛生安全及生態環境安全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由於我國大多數生產經營主體養殖方式比較落後,基層動物防疫體系薄弱,加上動物及動物產品國際貿易活動頻繁,我國動物防疫面臨著複雜、嚴峻的形勢,需要儘快修改動物防疫法。

2018年,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對動物防疫法貫徹實施情況進行執法調研,提出修法思路。同年,修改動物防疫法列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由農業與農村委員會牽頭,農業農村部等部門參與。

經過兩年的努力,此次修訂草案最終進入公眾視野。

「禁野」成社會共識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公眾充分認識到食用野味的危害,並達成全面「禁野」的共識。

2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下稱「決定」),對非食用性利用野生動物的審批和檢疫檢驗提出明確要求,明確因科研、藥用、展示等特殊情況,需要對野生動物進行非食用性利用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實行嚴格審批和檢疫檢驗。此外,國務院及其有關主管部門應當及時制定、完善野生動物非食用性利用的審批和檢疫檢驗等規定,並嚴格執行。

「《動物防疫法》中指的動物不僅包括經濟動物、家養動物,還應當包括野生動物。從全國人大做出的決定,到一些省份諸如廣東省近期出臺的『最嚴野生動物保護條例』,都表明《動物防疫法》存在一定的滯後性,須進一步修訂。」陸家海認為,上述「決定」中的相關要求有必要及時轉化為法律規範。

此次修訂草案中明確,對非食用性利用野生動物嚴格審批和檢疫檢驗,建立動物疫情風險評估制度,將動物專業交易市場納入動物防疫條件審查範圍。

具體來看,草案對此作出具體規定:因科研、藥用等特殊情形,需要非食用性利用野生動物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嚴格審批和檢疫檢驗。此外,草案還明確了非食用性利用野生動物的審批、檢疫檢驗及防疫條件的制定主體、野外環境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預警職責的承擔主體等問題。

修法將推動傳染病防控關口前移

關口前移是指在傳染病防控的每一個環節諸如傳染病疫情監測、報告以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理中,儘可能早地發現苗頭。

界面新聞注意到,相比修訂草案,現行《動物防疫法》中針對野生動物的表述只有一條,即第四十七條規定:人工捕獲的可能傳播動物疫病的野生動物,應當報經捕獲地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檢疫,經檢疫合格的,方可飼養、經營和運輸。但對於涉及人工飼養非食用性利用野生動物的,並沒有做出明確規定。

貴州省野生動物和森林植物管理站站長冉景丞對界面新聞表示,近年來,國家加大精準扶貧的力度,不少地區把野生動物養殖作為扶持貧困戶的一種方式。但他也指出,按照《畜牧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規定,野生動物進入市場前應進行檢驗檢疫,由於農業部門技術方面跟不上發展的需要,未能很好地完成這一步驟。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國家對野生動物的家養馴化,使其變成可開發具有經濟價值的動物,相對來講並沒有太多的規範和秩序。」陸家海表示,近年來他一直呼籲禁止野生動物交易,停止濫用、濫食野生動物的習慣。

但陸家海也發現,在實踐中,如何對一些介於野生動物和家養動物兩個概念之間的動物進行界定、如何進行開發利用一些具有科研、藥用價值的動物,相關法律中並沒有明確說明。

陸家海認為,隨著修法不斷完善,針對非食用性利用野生動物的界定將進一步明確和規範,通過嚴格審批和檢疫檢驗,建立動物疫情風險評估制度,將動物專業交易市場納入動物防疫條件審查範圍,從而真正落實傳染病防控的關口前移。

關於傳染病防控的關口前移,陸家海進一步談到,經過此次新冠疫情,「one health」(同一健康,其宗旨是多學科共同合作,為人類健康、動物健康、環境健康三者共同成為一個健康整體而進行的工作和努力)的防控理念越來越得到國際社會的共識:人類健康不單單只是人類的事情,還跟動物健康和環境健康密切相關。基於這一點,防控傳染病的關口前移顯得至關重要。

「雖然幾年前也提到過關口前移,但究竟如何踐行關口前移的理念,並未落實到行動上,而此次動物防疫法修訂就比較明確地體現了這一點。」陸家海對此建議,應建立對動物從業人員身體狀況的監測體系,改變目前以醫院為主的防控形式。通過及時觀察並以此建立預警系統,便能夠有效地防控新發傳染病從動物傳播給人類。

相關焦點

  • 「獨家」即將提請初審,動物防疫法修訂草案主要內容有哪些?
    《中國人大》全媒體記者4月22日北京報導:據悉,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將於4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舉行。屆時,動物防疫法修訂草案將提請本次常委會會議初次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立法規劃室主任嶽仲明介紹,現行動物防疫法是1997年7月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的,2007年進行了修訂,2013年、2015年對個別條款作了修正。
  • 已提交至全國人大法工委:關於《動物防疫法》的修改建議
    七、增加對新發、突發疫病等緊急情況的規定 《草案》對於常態下的動物防疫管理做了很多制度安排,但對於新發、突發疫病的緊急情況規定不夠,建議加強對新發、突發疫病防控的立法,並將新發疫病的防控與已發疫病的防控區別開來,單獨加以闡述。 1.
  • 「獨家」強化動物防疫:需力解突出問題
    兩年來,農業與農村委員會認真聽取各級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和防控機構、生產經營主體、動物衛生專家、部分全國人大代表意見,與國務院有關部門反覆溝通,形成了動物防疫法修訂草案。陳竺副委員長表示,動物防疫法修訂草案堅持問題導向,針對我國動物防疫面臨的複雜嚴峻形勢以及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的短板和不足,調整完善了動物防疫工作方針,在全面防控的基礎上強化對重點動物疫病的淨化、消滅;完善對非食用性利用野生動物的審批和檢疫檢驗制度;強化生產經營者的防疫主體責任、行業部門的監管責任和地方政府的屬地管理責任,構建責任明確、各負其責、各盡其能的防疫責任體系
  • 【全國兩會】張恩迪委員:寫提案要「一脈相承」,動物防疫要結合...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令全世界為之擔憂,而這也成為今年兩會的「熱點」——許多委員將關注點聚焦於應急物資、疫情防控、野生動物等相關內容。張恩迪也是如此,他所遞交的提案中,一份《關於對修訂建議》引發了關注。 現有資料顯示,新冠病毒是一種人畜共患病病原體,起源於野生動物。
  • 山東:推動村級動物防疫員管理制度改革 有效夯實基層動物防疫體系...
    山東推動村級動物防疫員管理制度改革有效夯實基層動物防疫體系基礎2005年,山東省以行政村為單位建立了村級應急性動物防疫隊伍。十多年來,這支隊伍為該省動物疫情保持平穩發揮了重要的基礎性作用,做出了歷史性貢獻。
  • 人大法工委:地方人大疫情防控立法要因地制宜、精準施策
    來源標題:人大法工委:地方人大疫情防控立法要因地制宜、精準施策近期,一些地方人大積極行動起來,努力為依法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法治保障。天津、福建等省(市)人大常委會專門作出禁止食用野生動物的決定,明確規定禁止食用野生動物的範圍、措施、管理職責和法律責任。廣東等省(市)人大常委會迅即啟動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等地方性法規修訂工作。還有一些地方人大常委會及時整理公布疫情防控相關法律法規彙編,答疑解惑,推動相關法律法規在本地方的有效遵守和貫徹執行。
  • 【戰「疫」說理】公共衛生視角下我國《動物防疫法》的修改
    其中,動物檢疫是通過病理學、免疫學等診斷方法,對各類動物及其產品進行的疫病檢查,防止動物傳染病及動物引發人類傳染病的傳播,保障畜牧業生產和公眾健康,是動物防疫立法的核心制度。在公共衛生整體體系之中,動物檢疫是防範與控制公共衛生安全風險的第一道防線,為相關傳染病的防控提供及時的預警信息,對有效預防和及時化解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具有重要的意義。
  • 佛山的全國人大代表黎霞:為《民法典(草案)》修訂準備近萬字建議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她將目光投向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和《民法典(草案)》。「今年特別關注《民法典(草案)》的推進工作,以及公共衛生安全法律體系的完善。」黎霞說,良法是善治的基礎,作為法律人士,自當為法治建設竭盡全力。黎霞在研究《民法典(草案)》。/受訪者供圖建議野生動物保護法更名為管理法「疫情期間房屋租賃費能減免嗎?」
  • 春季動物防疫抓好三件事
    當前,正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關鍵時期,我國個別地區發生禽流感疫情,一些地方關閉活禽市場,階段性限制活禽交易,同時,消費者存在新冠肺炎是否和禽流感有關係、人是否會感染禽流感的擔心,本報記者就禽流感都有哪些類型、與新冠肺炎是否有關係、活禽市場該如何管理、如何做好當前動物防疫等社會各界關心的問題,採訪了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研究員劉華雷
  • 鞍山市自然資源局多措並舉做好疫情 防控期間野生動物防疫工作
    鞍山市自然資源局多措並舉做好疫情 防控期間野生動物防疫工作 信息來源:鞍山市自然資源局發布時間:2020-04-17瀏覽次數:次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鞍山市自然資源局為做好新型冠狀病毒防控期間野生動物防疫工作,切實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採取「監、管、防」措施,確保野生動物防疫工作落地落實。一是制定《關於在疫情防控期間進一步加強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工作的緊急通知》、《突發陸生野生動物疫情應急預案》,同時下發至相關街道辦事處,指導辦事處做好宣傳引導工作,形成上下聯動共同做好野生動物防疫工作的有序局面。
  • 陳晶瑩、李宗勝、張兆安:保護野生動物需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進一步完善和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體系成為全社會的呼聲,相關法律的修改完善也成為今年兩會代表們關注的議題。修訂野生動物保護法 刻不容緩全國人大代表、華東政法大學副校長陳晶瑩十分關注野生動物保護法的修訂。
  • 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二審:多措並舉治理「垃圾圍城」
    各地的生活垃圾分類制度,急需上位法的「提綱挈領」。在此背景下,2019年12月,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進行二次審議。  2019年12月23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
  • 城固縣蓮花街道辦事處 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動物防疫工作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做好動物防疫工作,對於保障全辦養殖戶切身利益,維護全辦農業經濟穩定發展至關重要。為防止重大動物疫情與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疊加,蓮花街道辦事處全力做好春季動物防疫工作,切實做到疫情防控、動物防疫「兩手抓、兩不誤」。
  • 法工委:修改反壟斷法、制定期貨法等
    行政處罰法(修改)、動物防疫法(修改)、鄉村振興促進法、野生動物保護法(修改)、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海警法、海南自由貿易港法、反食品浪費法、反有組織犯罪法、監察官法、海上交通安全法(修改)、兵役法(修改)、軍事設施保護法(修改)、軍人地位和權益保障法等法律案,明年安排常委會會議繼續審議,爭取早日出臺。
  • 保護野生動物,還需要做什麼?
    ◇應當完善法律及配套制度,推動健全法律責任;要把環境健康、生物安全保護作為立法目的體現出來;要加強民事責任的承擔,讓違法者承擔修復環境和資源的經濟代價;加強涉野生動物案件的行刑銜接,尤其是各監管部門間的聯動;考慮在行政立法領域建立野生動物分級管理制度,進而推動刑法修改,明確不同種類野生動物、不同性質行為的具體刑事責任。
  • 東方快評丨禁食野生動物需要有「白名單」
    2月25日晚,《深圳經濟特區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在深圳市人大官方網站上發布。在疫情防控的關鍵階段,及時明確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有助於打贏疫情阻擊戰,從源頭上防範和控制重大公共衛生安全風險,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  不過,在決定執行過程中,還會遇到一些細節問題。「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說起來容易,但具體到哪些動物不可食用,哪些動物可以食用,人們的理解或許並不相同。此次,「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也納入禁止食用範疇。
  • 東京奧運會詳細防疫草案出臺:運動員每隔幾天就要檢測一次
    東京奧運會防疫委員會2日舉行了第六次協調會議,會後發布了一份50多頁的防疫措施草案,基本確定了針對明年奧運會和帕運會所有參與人員的防疫框架。這份詳細的防疫草案是防疫委員會自9月成立以來,經過五次會議討論的防疫措施的綜合版。
  • 《兵役法》修訂草案,今日迎來審議!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將於12月22日至26日在京舉行,也就是從今天開始,到26日結束。在此期間,將審議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關於提請審議兵役法修訂草案的議案。此次會議之後,《兵役法》修訂草案就將面世,屆時,具體會有哪些修改內容,也會清晰明了。
  • 湖南省重大動物疫情應急預案
    3.3預警支持系統省農業廳、省動物防疫機構建立重大動物疫情診斷、監測、監視、評估及防範體系,做到早發現、早報告和早處置。衛生行政管理部門建立人間疫情檢測、監測體系;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建立動物及動物產品出入境檢驗檢疫體系。
  •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首席科學家、發言人孫全輝:人類健康離不開動物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首席科學家、發言人孫全輝來到現場發言。 孫全輝說:「健康離不開動物,同一個地球,沒有動物的健康,就沒人類的健康。新冠是危機,也是契機,危機給每個人巨大的影響,但也讓我們每個人對公共衛生安全教育意識有了很大的提高,對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習慣更大的重視,對一些社會的惡俗,比如食用野生動物,有了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