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牛其昌1
據新華社消息,《動物防疫法修訂草案》(下稱「修訂草案」)4月26日首次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審議。草案的目標是全面提升動物衛生水平,構建科學、合理、健全的動物防疫法律制度。
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劉振偉在作草案說明時指出,我國動物防疫面臨著複雜、嚴峻的形勢,部分表現在疫病種類多、疫情風險大、基層動物防疫體系薄弱等方面。
修法已醞釀兩年
針對今年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修訂草案明確對非食用性利用野生動物嚴格審批和檢疫檢驗,建立動物疫情風險評估制度,將動物專業交易市場納入動物防疫條件審查範圍。
「儘管現行的《動物防疫法》在幾年前曾經進行過幾次修正,但是從整個防疫過程中來看,仍然是相對獨立的,只是基於動物自身來考慮,並沒有將動物作為整個人類健康、動物健康、環境健康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來考量。」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陸家海表示,研究表明新發傳染病75%-80%以上都是來源於動物,而現行《動物防疫法》已經不能滿足目前的實際需求。在此背景下,結合此次新冠疫情,修法勢在必行。
現行《動物防疫法》是1997年7月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的,2007年進行了修訂,2013年、2015年曾對個別條款作了修正。
據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劉振偉介紹,《動物防疫法》自2008年1月1日修訂實施以來,我國動物防疫工作不斷加強,在保障養殖業生產安全、動物源性食品安全、公共衛生安全及生態環境安全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由於我國大多數生產經營主體養殖方式比較落後,基層動物防疫體系薄弱,加上動物及動物產品國際貿易活動頻繁,我國動物防疫面臨著複雜、嚴峻的形勢,需要儘快修改動物防疫法。
2018年,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對動物防疫法貫徹實施情況進行執法調研,提出修法思路。同年,修改動物防疫法列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由農業與農村委員會牽頭,農業農村部等部門參與。
經過兩年的努力,此次修訂草案最終進入公眾視野。
「禁野」成社會共識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公眾充分認識到食用野味的危害,並達成全面「禁野」的共識。
2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下稱「決定」),對非食用性利用野生動物的審批和檢疫檢驗提出明確要求,明確因科研、藥用、展示等特殊情況,需要對野生動物進行非食用性利用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實行嚴格審批和檢疫檢驗。此外,國務院及其有關主管部門應當及時制定、完善野生動物非食用性利用的審批和檢疫檢驗等規定,並嚴格執行。
「《動物防疫法》中指的動物不僅包括經濟動物、家養動物,還應當包括野生動物。從全國人大做出的決定,到一些省份諸如廣東省近期出臺的『最嚴野生動物保護條例』,都表明《動物防疫法》存在一定的滯後性,須進一步修訂。」陸家海認為,上述「決定」中的相關要求有必要及時轉化為法律規範。
此次修訂草案中明確,對非食用性利用野生動物嚴格審批和檢疫檢驗,建立動物疫情風險評估制度,將動物專業交易市場納入動物防疫條件審查範圍。
具體來看,草案對此作出具體規定:因科研、藥用等特殊情形,需要非食用性利用野生動物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嚴格審批和檢疫檢驗。此外,草案還明確了非食用性利用野生動物的審批、檢疫檢驗及防疫條件的制定主體、野外環境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預警職責的承擔主體等問題。
修法將推動傳染病防控關口前移
關口前移是指在傳染病防控的每一個環節諸如傳染病疫情監測、報告以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理中,儘可能早地發現苗頭。
界面新聞注意到,相比修訂草案,現行《動物防疫法》中針對野生動物的表述只有一條,即第四十七條規定:人工捕獲的可能傳播動物疫病的野生動物,應當報經捕獲地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檢疫,經檢疫合格的,方可飼養、經營和運輸。但對於涉及人工飼養非食用性利用野生動物的,並沒有做出明確規定。
貴州省野生動物和森林植物管理站站長冉景丞對界面新聞表示,近年來,國家加大精準扶貧的力度,不少地區把野生動物養殖作為扶持貧困戶的一種方式。但他也指出,按照《畜牧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規定,野生動物進入市場前應進行檢驗檢疫,由於農業部門技術方面跟不上發展的需要,未能很好地完成這一步驟。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國家對野生動物的家養馴化,使其變成可開發具有經濟價值的動物,相對來講並沒有太多的規範和秩序。」陸家海表示,近年來他一直呼籲禁止野生動物交易,停止濫用、濫食野生動物的習慣。
但陸家海也發現,在實踐中,如何對一些介於野生動物和家養動物兩個概念之間的動物進行界定、如何進行開發利用一些具有科研、藥用價值的動物,相關法律中並沒有明確說明。
陸家海認為,隨著修法不斷完善,針對非食用性利用野生動物的界定將進一步明確和規範,通過嚴格審批和檢疫檢驗,建立動物疫情風險評估制度,將動物專業交易市場納入動物防疫條件審查範圍,從而真正落實傳染病防控的關口前移。
關於傳染病防控的關口前移,陸家海進一步談到,經過此次新冠疫情,「one health」(同一健康,其宗旨是多學科共同合作,為人類健康、動物健康、環境健康三者共同成為一個健康整體而進行的工作和努力)的防控理念越來越得到國際社會的共識:人類健康不單單只是人類的事情,還跟動物健康和環境健康密切相關。基於這一點,防控傳染病的關口前移顯得至關重要。
「雖然幾年前也提到過關口前移,但究竟如何踐行關口前移的理念,並未落實到行動上,而此次動物防疫法修訂就比較明確地體現了這一點。」陸家海對此建議,應建立對動物從業人員身體狀況的監測體系,改變目前以醫院為主的防控形式。通過及時觀察並以此建立預警系統,便能夠有效地防控新發傳染病從動物傳播給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