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氣的亞瑟》:了解憤怒的真相,讓孩子找到與情緒和解的方法

2021-01-14 菜菜寶貝育兒

孩子還沒有開始上學時,父母就可以通過故事書或繪圖書來讓孩子更加明白一些道理。孩子的一些書籍大多都是淺顯易懂的,也很多是告訴孩子一些優良品格是怎麼養成。

最近我看了一本繪本《生氣的亞瑟》,這本繪本曾獲得了"第十一屆日本繪本特別獎"和"英國鵝媽媽獎"。這本繪本以主人公亞瑟的生氣引發了一系列災難,從情緒的出現到爆發,作者都用了很獨特的手法去描繪了孩子的內心情緒變化。

孩子的情緒容易爆發

故事的開頭,主人公亞瑟因為想看電視而不想睡覺,隨後他的媽媽過來催促亞瑟快去上床睡覺。而亞瑟卻回答到:"我要生氣了。"故事裡的媽媽也沒有反駁或者責備,只是回答道:"那你就生氣吧。"

之後亞瑟還是沒有睡覺,但也已經沒有心情看電視,媽媽也沒有走,還是站在門口等著亞瑟。

亞瑟越來越生氣,漸漸亞瑟的生氣化成了烏雲,閃電和冰雹,媽媽說:"夠了夠了。"可媽媽的話卻沒有阻止到亞瑟,反而越演越烈,烏雲閃電又形成了超強的狂風,把家裡颳得亂七八糟,並且屋頂都掀飛了。

這時爸爸也出來說:"夠了夠了。"但亞瑟並沒有停止,狂風已經變成了颱風,這回整個城市都跟著倒黴,颱風把所有東西都刮進大海裡。

這回是爺爺出來說:"夠了夠了。"亞瑟的生氣引起地球抖動,使地球出現了裂痕。奶奶也出來勸道:"夠了夠了。"最終亞瑟的生氣變成了宇宙爆炸,所有的東西都變成了小碎片,在太空漂浮。

這時的亞瑟坐在自己的床上回想不起來自己為什麼生氣。這本繪本只有十幾頁,但是作者用誇張的角度去放大了亞瑟的情緒,也充分表現了孩子的情緒突如其來又來去匆匆。雖然整本書都在形容情緒的爆發,可也就是這種方法讓家長和孩子都對自己的做法引發了思考。

孩子為什麼會容易控制不住情緒?

孩子的情緒是很受周圍的影響,一個小插曲就會把一天的好心情消失不見。

1、孩子的情緒需要家長的理解

孩子做事更多的是由自己的想法來進行的,他們很希望父母能夠理解他們的想法或者心情,而當家長用指責或者忽視來面對孩子時,他們的情緒會瞬間爆發,並且難以控制,家長不知道為什麼突然孩子會這麼鬧騰,其實是因為孩子產生了一種情緒,叫做委屈。

他們可能有自己的想法或者受到什麼不好的心情影響所以做錯了事,但父母沒有在第一時間先了解他們的做法,而是利用責罵或拒絕來回應孩子,他們就會感到十分委屈,委屈就會延生為憤怒,所以孩子的情緒很容易控制不住。

2、情緒的積壓會讓生氣進化

一開始孩子可能只是失望或者委屈,而慢慢地經過孩子自己的壓抑或者大人的激發,情緒就會越來越生氣,生氣之後家長也會因此增加怒火,責備就會演變成責罵,這個時候情況就會開始惡化,父母和孩子就會爭吵。情緒從不會因為壓制,而自己消退,它會隨著時間的發酵而愈演愈烈。

繪本能教會孩子什麼?

《生氣的亞瑟》用孩子的生氣來引起每個孩子跟父母發脾氣的共鳴,但最後的簡單結束也會讓孩子開始深思。

1、情緒的殺傷力是很大的

繪本利用誇張的手法描繪孩子生氣之後會產生的後果,雖然很誇張,但卻很直觀地告訴了孩子生氣是會傷害了自己與自己愛的人的。

孩子通過繪本會知道每一次亞瑟加深生氣指數時,亞瑟的家,城市,父母,都被摧毀掉了,每一個人都因為自己的生氣而受傷遠離,最後亞瑟只剩自己一個人;而亞瑟在傷害周圍時他自己也沒討到好處,不是被刮到樹上,就是被淋成了落湯雞。

生氣根本就是損人又損己的事情。所以在孩子想要發脾氣時,他們就會聯想到亞瑟,也會懼怕自己的憤怒,從而控制自己的情緒。

2、情緒來臨時不能去壓抑它

一開始媽媽拒絕亞瑟的請求並且冷漠地回答:"那你就生氣吧。"那時亞瑟還沒有生氣,他只是一臉不忿地坐在地上面對電視,但他已經沒有心情去觀看電視。

我們其實不知道亞瑟在媽媽拒絕之後多久開始生氣,可媽媽剛拒絕的時候亞瑟更多的還是鬱悶和不高興,亞瑟一言不發,之後生氣就變成了烏雲閃電和冰雹,所以情緒來臨時孩子是不能壓抑的。孩子可以通過語言表達或者通過行為宣洩出來,壓制情緒只會更糟糕。

3、生氣是沒有用的

最後,當宇宙爆炸之後亞瑟開始冷靜下來,他回想自己生氣的原因,卻沒有半點影響的時候,其實就是在告訴孩子生氣其實解決不了問題,當已經發完脾氣之後自己和周圍的人都受到傷害,可是問題還是沒解決,自己卻已經轉移了注意力。

情緒幫不了我們什麼,還會讓孩子變得易怒暴躁,所以想要解決紛爭,生氣是沒有有用處的。只有好好地交流才能有解決問題的可能性。

《生氣的亞瑟》雖然是兒童繪本,更多地是讓孩子自己找到與情緒和解的辦法,但其實它也側面地表現了父母的錯誤,就比如故事裡的媽媽雖沒有像現實中的媽媽容易發脾氣,但冷漠一樣會讓孩子受傷。

促使亞瑟情緒爆發原因就是媽媽的冷漠回答,如果亞瑟的媽媽換了一種方式勸說亞瑟回房睡覺,會不會就沒有烏雲閃電,狂風暴雨?教育永遠有許多方法,沒必要執著於一種對孩子影響不好的方式。

如果你懂得了孩子的語言,他們會與你更拉近。因為你這裡有他需要的幫助,他會對你產生異樣的親切感蒙特梭利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的理解與安慰就是最好的治癒藥,所以我們不僅要教會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懂得表達出來,宣洩出來,也需要父母在與孩子溝通時更和善一點,更理解一點。共同的進步,才能讓孩子健康地成長。

(本文內容皆為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生氣的亞瑟》:一本探索孩子情緒真相的情緒繪本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繪本是《生氣的亞瑟》,內容有關孩子的情緒,有關孩子情緒的真相和可能引發的「災難」,透過繪本孩子或許自己就能找到和情緒和解的方法。《生氣的亞瑟》的內容是小亞瑟生氣後,家人並沒有和他講大道理,要他控制情緒,隨著亞瑟情緒的爆發,情緒的破壞力逐漸增強,對整個世界都造成的嚴重的影響。
  • 《生氣的亞瑟》,了解情緒的真相
    《生氣的亞瑟》 文:[英]希亞文·奧拉姆 圖:[日]北村悟 翻 譯: 亞瑟的媽媽讓他去睡覺,不讓他看電視片,所以亞瑟生氣了。
  • 《生氣的亞瑟》:一本絕無僅有的情緒繪本,探索孩子情緒的真相
    《生氣的亞瑟》是由英國兒童文學家希亞文·奧拉姆和日本繪本大師北村悟共同創作的。這本繪本在1983年獲得了英國鵝媽媽獎。繪本用誇張的手法為我們描繪了「生氣」這種情緒,它大的足以將宇宙毀滅,讓孩子認識了「生氣」具有破壞性,不能輕易生氣。然而孩子的情緒又是這樣簡單,最後亞瑟自己都忘了為什麼會生氣。
  • 《生氣的亞瑟》:孩子無緣無故生氣?揭秘孩子情緒的真實景象
    在《生氣的亞瑟》中,亞瑟的媽媽讓他去睡覺,不讓他看電視片,所以亞瑟生氣了。他非常、非常地生氣,氣到足以把整個宇宙都震成碎片……但突然之間,亞瑟忘記了究竟是什麼惹得他如此生氣……《生氣的亞瑟》這本中所講到的情緒就是普通孩子生活中經常出現的現象,為小孩子描繪了難以捉摸和言喻的情緒——「生氣」,這是孩子經常會看見的現象了。還有一種的現象,愛發脾氣的孩子比較缺乏理解和表達自己情緒的語言能力。
  • 《生氣的亞瑟》:當我們很生氣,甚至暴怒時,不妨試試這個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每個孩子,甚至是我們每個人,都會因為不如意、不順心的事情而生氣,氣得一塌糊塗,甚至是暴跳如雷。那麼,當我們生氣時該怎麼辦呢?相信今天分享的這本《生氣的亞瑟》會幫您找到解決的辦法。繪本《生氣的亞瑟》是由英國作家西亞文·奧拉姆所創作,由日本的喜多村惠所繪畫,由柯倩華所翻譯。這本書曾榮獲第11屆日本繪本獎特別獎、英國鵝媽媽獎。
  • 《生氣的亞瑟》學會認識情緒,學會調節控制情緒!
    本期推薦繪本 STORY GARDEN 《生氣的亞瑟》 故事簡介 亞瑟的媽媽讓他去睡覺,不讓他看電視片,所以亞瑟生氣了
  • 「故事」生氣的亞瑟(幫助孩子認識情緒)
    故事簡介這本書以令人嘆為觀止的罕見手法,為小孩兒描繪難以捉摸和言喻的情緒——「生氣」,也深刻地說明這種普遍的情緒經驗對小孩兒的影響。雖然情緒類主題的童書很多,但很少能讓小孩兒足足發了貫穿全書的脾氣,好像全世界的焦點全集中在小孩兒和他自己的氣上。這種切入的角度突顯這件事情的重要性,也顯示創作者非常理解和同情小孩兒在生氣時的觀點和感受。
  • 搞定壞脾氣,幫助孩子學會情緒管理得從認識情緒開始
    《我的情緒小怪獸》這本書,就是抓住了這個階段孩子的認知特點,將抽象的「情緒」化作了會變色的「小怪獸」,通過顏色來表達「情緒」,告訴孩子什麼是快樂、憂傷、憤怒……讓孩子理解情緒狀態。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方法排解憤怒《菲菲生氣了》文/圖:[美]莫莉·卞 著這並不是一本告訴孩子如何不發脾氣的書。生氣是每個人的權利,這本書只是把菲菲從玩的很開心,到生氣,到非常生氣,到沮喪、悲傷,到恢復平靜,又感受家庭的溫暖的這樣一個過程,描述了出來。
  • 生氣的亞瑟
    媽媽說:「夠了夠了」,可亞瑟還在生氣。     亞瑟一生氣,街道上颳起了風暴,把屋頂,煙囪和教堂的尖頂都吹走了,爸爸說:「夠了夠了」,可亞瑟還在生氣。    亞瑟一生氣,颱風來了,把整個城市掃進了大海裡,爺爺說:「夠了夠了」,可亞瑟還在生氣。     亞瑟一生氣,地球嘎吱嘎吱地裂開了一條縫,像被巨人敲破了蛋殼。奶奶說:「夠了夠了」,可亞瑟還在生氣。
  • 讓孩子了解「憤怒」,教孩子如何排遣憤怒情緒的繪本《憤怒的龍》
    當然,這是有原因的……繪本心得:這是一本關於排遣憤怒情緒的成長教育繪本,描繪了一種難以捉摸和言語的情緒——生氣,主要站在孩子的視角來詮釋他生氣時的憤怒心情及微妙的情緒變化。它能帶著大小讀者一起用「顯微鏡」把「生氣」這種情緒探個究竟,讓我們以一種健康的方式坦誠地面對自己的消極情緒。閱讀的時候,你會發現,書中的小主人公就像自己家那個人小脾氣大的孩子,生起氣來誰都不想理。作為父母,你是否感覺到手足無措呢?快來看看書中這個已經開始萌生「自我意識」的孩子吧!生氣的時候,他會變成一隻到處搞破壞的龍。
  • 情緒繪本,關注孩子內在成長
    ---國際授證NLP導師左瑞萍生活中,幼兒之間經常會因為爭搶玩具等事情鬧矛盾,故事中菲菲的情緒變化過程描寫得非常逼真,能引起幼兒的情感共鳴,給幼兒良好的暗示。應結合日常生活,引導幼兒正確對待自己的情緒,設法擺脫憤怒的情緒,重新使自己快樂起來。理解菲菲情緒變化的過程及其原因,知道生氣是一種正常的情緒表現。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能嘗試自我調節情緒。
  • 原創 大班繪本活動:《生氣的亞瑟》
    有個小朋友叫亞瑟,(出示封面)看,就是他,你們覺得亞瑟這時的心情是怎樣的?你怎麼看出來的?1、幼兒初步了解故事內容(1)幼兒自由欣賞故事教師: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分享《生氣的亞瑟》這個故事。(2)幼兒說說故事的大概內容教師:剛才故事裡講了什麼內容,誰來說說?
  • 情緒管理繪本《生氣王子》:孩子的壞情緒裡,藏著父母的影子
    尤其是很多父母可能並不了解情緒是如何產生的,他們說的最多的就是:我沒法控制我的情緒,都是他讓我生氣的!我也想控制自己的情緒,可是我控制不了啊!那麼到底是孩子太皮,還是父母情緒太差呢?為了更好的讓父母理解自己的情緒和管理自己的情緒,我用過很多方法,也給媽媽們推薦過很多情緒管理的書,我覺得既可以對父母有效,又對孩子非常有效的是賴馬的《生氣王子》。
  • 孩子愛生氣?讓這些繪本幫助孩子解決情緒問題
    都說孩子的臉是」六月的天「,說變就變。孩子越來越大情緒也越來越多:生氣、悲傷、害怕、焦慮、嫉妒、膽怯等等。由於孩子的表達能力還沒有那麼好,這時候家長的及時發現和關注就變得非常重要。孩子的很多負面情緒,需要家長積極地引導和排解。
  • 這10個方法,教你高效管理憤怒情緒
    圖片來源:Pexels.com在這篇文章中,我將與大家分享憤怒情緒管理的有效和健康方法。這10個實用方法,可以讓你找到產生憤怒問題的根源,而不是試圖去掩埋它。作為一名心理學家和心理治療師,我在日常的工作中也經常運用這些方法。
  • 經典繪本《菲菲生氣了》(圖文+音頻)
    有不少朋友都問過我一個問題:「我家孩子動不動發脾氣,喜歡生氣,怎麼辦呀?」其實關於生氣/憤怒的主題繪本不少,《菲菲生氣了》《生氣湯》《我變成一隻噴火龍》《生氣的約瑟》《傑瑞的冷靜太快》等等。我以為《菲菲生氣了》對生氣這種情緒描繪得最為細膩形象,如果要調節某種情緒,先對它有所理解是必須的。
  • 孩子愛發脾氣怎麼辦?給你推薦幾本情緒管理繪本
    孩子喜歡罵人、打人?一言不合就發脾氣?動不動就大吼大叫?其實,很多時候,這些表現都是因為——他們不會表達自己的情緒,只會用生氣來表達所有的負面情緒。教授情緒表達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通過示範、遊戲互動、動畫等,繪本也是一個重要的教學方式。給大家推薦幾本情緒管理方面的繪本,在親子共讀的同時恰到好處地引導孩子學會認知、表達和調節自己的情緒。1 《生氣的亞瑟》本書曾獲第11屆日本繪本獎特別獎和英國鵝媽媽獎。
  • ♪ 小白愛讀書有聲故事屋 ♪ 繪本209《生氣的亞瑟》
    我們看見亞瑟的怒氣中,其實摻雜著許多別的情緒:寂寞、害怕、傷心、失落、彷徨……就像現實中的小孩兒,被包圍在複雜的情緒中,常常自己也無法說清楚。橫眉豎目的外表下,原來有看不見的脆弱和受傷。聽故事時可以不用看著手機,讓孩子專心聽。這樣有利於保護眼睛,鍛鍊孩子的注意力。哄睡效果也會更好哦!每個故事可以連續幾天重複聽幾遍,以加強寶寶的理解和學習效果。臨睡時人的記憶最清晰、最牢固,睡前聽一段故事,不僅能讓孩子安靜入睡,而且有助於提高寶寶的理解力,促進智力發展。每天陪孩子聽故事,還能加深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提高孩子的安全感。
  • 閱讀14本情緒類繪本,讓孩子不再生氣、害怕、膽怯、煩惱...
  • 孩子愛生氣?學學美國幼兒園的「解氣」方式,給情緒按下暫停鍵
    如果孩子情緒不好了,說明他的水杯缺水了,爸爸媽媽要及時幫他們蓄滿水。如何找到孩子愛生氣的根源?在心理學上有一張圖片叫 Anger Iceberg,我們可以翻譯為憤怒的冰山。心理學家認為,你看到的生氣不過是表象,就如同漂浮的冰上,這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而在冰上下,隱藏著很多深層次的原因,比如委屈、恐懼、怨恨,等等,這部分才會佔據很大的體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