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松管的斷舍離

2021-02-19 笑小微

去法蘭克福機場的路上,霧越發凝重了。出租司機邊開車邊搖頭說,你們的運氣真好,少見的大霧天被你們趕上了,這天氣飛機一準兒飛不了,倒是不用急了。

候機室裡擠滿了人,航班不出意料地全面延誤。我們一家三口正試圖找座位,前排一陣騷動。緊接著聽一個怯生生的聲音說,你們可以坐這裡。低頭一看,說話的是個跟兒子年齡差不多的小女孩兒,坐在爸爸的腿上,旁邊坐著媽媽。原來她們全家幫我們騰出兩個空位。她媽媽和氣地笑笑說,今天人多,擠擠坐吧。

我們千恩萬謝。仔細打量,爸爸高高瘦瘦,面部稜角分明,白體恤牛仔褲;媽媽清秀嬌小,挽著髮髻,身著深藍色連衣裙;孩子一襲白裙。整個家庭給人一種單純清爽的感覺。

攀談起來,真是無巧不成書,  他們竟也來自加國多城,在法蘭克福轉機去布魯塞爾。夫妻倆的英語略帶輕微的東歐口音,原來是來自烏克蘭的移民。爸爸安堂Anton和媽媽雅納Yana同屬於多城一家知名的歌劇院,安堂吹巴松管(也叫大管),雅納拉小提琴。

暑期休假,已在歐洲旅行了近兩個月,布魯塞爾是最後一站。女兒Elita 艾麗塔小小年紀已跟著父母遊歷了許多國家,讓兒子著實羨慕了一番。

聽著他們講周遊列國的趣事和感受,我們埋在心底裡『看世界』的夢想蠢蠢欲動。問起他們有什麼旅行的秘笈可以分享。

安堂還在那裡低頭思索,雅納已經快言快語說,旅遊的一項主要開銷是住。為了能減少開銷,我們和世界各地的旅遊愛好者進行「換住」。我們在歐洲的這段時間,很多時候是住在別人家裡,他們去多城旅遊就住在我們家。這個夏天,我們在這裡,多城的房子已接待了好幾撥遊客。

這是遠在『愛彼迎』盛行之前,換住的概念引起了我極大興趣。我問,你們怎麼認識世界各地的人呢?雅納說,很多是朋友同事介紹的,也有通過網上旅遊論壇認識的,還有旅行過程中認識的。只要你有心,還是能找到很多有同樣需求的人。

一直安靜的安堂抬起頭說,旅行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輕裝上陣。負擔少才能走得快。他指指腳下的旅行箱說,我們每人一個小箱子,可攜式,不託運,省了等行李的時間,來更多享受當地的風景和文化。

我看著自家的大包小裹,好奇地問,如果旅途中買了東西,怎麼辦?

雅納哈哈大笑說,多是咱們女人問這樣的問題。我們奉行極簡主義,進來一件,必須出去一件。我買了這件裙子,就託當地人捐掉一件舊的。只進不出,負擔會越來越重,人走不了多遠。

之於旅遊,之於人生,都是如此。安堂在旁邊非常哲學地加了一句。

旅遊的話題聊得差不多了,安堂就拿出一些紙來,說要教我們玩一個叫「數獨」的填數遊戲,非常熱情地給我們講遊戲規則。

艾麗塔小大人兒似的說,你知道爸爸最喜歡的兩件事是什麼?是音樂和數學。

安堂安靜地笑笑,抱起艾麗塔說:爸爸最喜歡的和艾麗塔玩兒,然後才是音樂和數學。大家大笑。安堂轉頭解釋說,直到高中,我還在數學和音樂中徘徊。我父親是一名職業巴松管演奏家,非常希望我能將演技傳承下去。但我也熱愛數學,愛它的抽象與單純。最後還是選了音樂……不選音樂,也許我沒機會遇上雅納,不會有可愛的艾麗塔,不是嗎?

艾麗塔急著問,怎麼回事?為什麼不會有我?

大家大笑,幾個小時很快過去。大霧漸漸消散,我們各自的航班很快就要起飛。大家就此道別,說好回多城聯繫。

初秋時節,雅納打電話過來,說給艾麗塔報了一個音樂班,課程設計非常適合學齡前兒童,問我們要不要帶兒子去看看。

一來二去,兒子加入音樂班。每個周末,孩子們在教室裡學音樂,家長們在走廊裡閒談。大部分孩子明年要上小學,購買心怡學校的學區房成為談話的重點。有好幾家想要賣房買房,安堂雅納家就是其一。

有一次課後,他們請大家去家裡小坐,為他們家賣房子出謀劃策。雖說大家知道他們崇尚極簡,到他們家裡還是被驚到了。房子不大,因著家具奇少,卻顯得很寬敞。唯有他們的音樂練習室,有排列整齊的CD,書和價格不菲的發燒音響。

 * Picture credits to the rightful owner.

滿屋找不到一臺電視,問起才知道,夫妻倆不看電視,業餘很多時間用來練習演奏,欣賞音樂或讀書。連艾麗塔的小屋也不像別的孩子一樣堆滿了玩具,只是屈指可數的幾個。看樣子『一進一出』的政策貫徹到孩子身上。

安堂說,他們的地產經紀建議租幾件高檔家具和電器來填滿空間,增加家庭溫馨感。他問大家意見如何。大家點頭稱是,畢竟能欣賞極簡的人還是小眾。

聖誕節前,安堂家的房子成功地賣了個滿意的價錢,交房日安排在幾個月後。希望利用這幾個月的時間,在目標學區內買到合適的房子。

新年伊始,目標學區的獨立房出人意料地出現跳漲,而且有一浪高過一浪的勢頭。原因是艾麗塔要去的小學近來獲得幾項大獎,招來很多「不差錢」的新買家。

每次周末音樂課後,安堂一家急匆匆去趕著看房子。下周回來一定是沮喪萬分地匯報,在十幾個,二十幾個競標者當中,自家的投標總是第一輪就被淘汰。

幾輪競標失敗之後,眼看安堂家的實力與日日高攀的房價距離越來越大,安堂和雅納變得寢食難安。 

好在有朋友建議他們另闢蹊徑。目標學區有幾棟前幾年開始蓋的高層大樓最近竣工,高層的價格比起獨立房還是便宜很多,遠遠低於安堂家的預算。住高層,空間上雖不如獨立房寬敞,對安堂家卻不是問題,極簡的優勢恰如其分地體現出來。

這倒也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安堂家如願搬進新樓,就等秋天開學了。

誰知天有不測風雲,在學校放暑假前,安堂家收到學區董事會的一封電郵,宣布最近落成的幾棟高層住戶,均不劃為他們目標學校的校區。原來大量高層的住戶申請孩子入學,完全超過了該學校的接受能力。學董會只好把這幾棟高層住戶劃到另一個學校的校區。

安堂後來講,收到電郵的那一刻,他和雅納正在芝加哥朋友家裡。歌劇院樂團去芝加哥演出,之前雅納剛好聯繫上一個失散多年的烏克蘭朋友,應邀去她家裡做客。朋友移民美國,嫁了個在投資銀行工作的美國人。

朋友家住在芝加哥湖邊的一棟高級公寓的頂層,雖是公寓,卻比很多獨立房還要寬敞。日落時分,鳥瞰伊利湖上的白帆點點;華燈初上,周圍樓群的燈海反射到湖面上,美不勝收。夢幻般的美。

安堂和雅納不禁有些自慚形穢,日子原來也可以這麼過。正在這種情緒中,安堂收到校董的電郵。席間談到此事,朋友的丈夫大大咧咧地說,這就是依賴公校的風險。去私校就不存在這個問題。

原來朋友的孩子已被紐約一家著名而又昂貴的藝術私校錄取,秋天就要搬去紐約住校了。

朋友大概考慮到普通音樂家的薪水和投行收入還是有很大距離,就急急忙忙轉換了話題。

安堂坐在陽臺上,過去幾個月買房的挫敗經歷一幕幕閃現在眼前。夜幕下的湖水越來越深邃,安堂不知自己的人生哪裡沒有做對?在艾麗塔出生之前,他和雅納沒有覺得生活中缺少什麼。本身對物質生活要求不高的兩個人,有很多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已經很是滿足。

女兒出生後,從入託到上學,遇到的種種挑戰和困難似乎是對他們原本完美的世界現實而殘酷的一擊。做父母的總希望給孩子創造最好的機會和條件,而很多時候,經濟實力正是那隻左右一切,隱形而有力的手。

安堂痛定思痛,尋找機會改變人生。經過調研,他決定利用他在數學上的優勢,嘗試投資量化分析。他報了幾個大學的量化分析證書班,結交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年輕人,一起切磋分析技巧和編程心得。同時,他也加入了一些網上論壇,和網友們一起嘗試各種投資策略。

再次見到安堂,人更瘦了,稜角愈發分明起來。雅納心疼地說,他每天睡不了幾個小時,太拼命了,也不知道值不值得。顯然,雅納在芝加哥的受到的震撼已經過去,正漸漸回到老路上。安堂目光炯炯地說,一定會值得的。

我和先生事後說起此事,想到他眼中的堅定,我大發感慨,說安堂一定會成功的!先生也有同感,說這些音樂家從小培養的刻苦和自律,加上他對數學的熱愛和天賦,需要的大概只是耐心和機遇。

安堂雖然在多城的量化分析俱樂部小有名氣,但事業上卻無法突破。一是他中年轉行,何其容易。二是他的音樂背景,一般人看來離投資實在差得太遠。有一次,他談到自己的到處碰壁,開玩笑說,大家怎麼認識不到音樂與量化分析的共性呢?都是尋找patterns (模式)呀!

那個有共識的人終於來臨。一天,俱樂部請來了一個在對衝基金搞量化分析的經理做演講。安堂提了個一直困惑自己的問題,經理坦然道,問得好,這也是我們團隊正在研究的課題之一。

攀談下來,來自俄羅斯的經理本人小時候居然學過巴松管。他聽對安堂的背景非常感興趣,回去跟老闆溝通過,就破例錄用了安堂。

離開演奏了這麼多年的樂團並非易事。安堂摸著巴松管,心裡五味雜陳。雅納哭得一塌糊塗。最後安堂擁抱了雅納,輕聲道,咱們的老傳統,進一件,出一件。該道別就道別。

安堂就這樣義無反顧地投入了未知。

孩子們大了,去了不同的學校,我們這群家長們就改為一年一聚了。安堂一年比一年忙,責任一年比一年大,雅納的衣著也跟著一年比一年昂貴。

等安堂家在豪宅區買了房,請大家去暖屋,已經是滿目高檔歐洲家具,數年前的樸素極簡已有些銷聲匿跡的意味。

之後一年一度的聚會,家長們越來越湊不齊,就有些漸疏漸遠了。

前些日子,輪到我去法庭盡陪審團義務。等待期間,大家不是在玩兒手機就是在看電腦,唯獨一人玩報紙上的數獨遊戲。恍惚間,我回到數年前法蘭克福的機場。那人抬起頭,白襯衫牛仔褲,正是久違了的安堂。

大家寒暄一番,問彼此家庭和孩子近況。我隱約中感到眼前的安堂似乎跟最後一次見面有很大的不同,卻一時說不出哪裡。

安堂說,你們上次去的那個房子,已經賣了。我們已搬到湖心島住,這周末歡迎你們全家來做客。想起安堂以前周末加班,我問,你周末不用工作呀?安堂釋然地搖搖頭,說卸了很多重擔,現在我只負責一支基金。

正說著,不同組的陪審員被領到不同的樓層,我們急急道了別。

周末我們全家坐輪渡過去,岸上等待的是安堂全家。大人親切敘舊,兩個孩子陌生到不知說什麼好。步行十幾分鐘,安堂全家停在一棟靛青色勾著白邊兒的房子前,說是到家了。房子三面環水,景色宜人。而房子本身比起以前的那棟豪宅,實在是遜色了許多。

登門而入,我再次有種時光倒流的感覺。少少的幾件家具,練琴室,整齊的CD架和看似價格不菲的音響。細看下來,家具雖少,卻件件品味上乘,不再是一起的宜家組合了。

安堂大概看出我們的詫異,他富有哲學意味地說,人有時走著走著,就忘了初衷。當時改行是為了有選擇的自由。金錢帶來自由,也帶來無窮的欲望和追逐。年輕時崇尚極簡,想的更多的是物質上的簡約生活。年紀大了,才發現精神上的極簡更上一層樓。面對滿世界的誘惑,鋪天蓋地的信息和想法,你允許什麼進入你的精神世界,這才是最大的挑戰,才是能在紛繁複雜的世界中,真正做到去繁就簡的訣竅。

我心裡的疑團慢慢解開,難怪他們搬到島上生活。放眼望去,湖對面是繁榮的金融中心,是市場的脈搏,信息的聚散地,得得失失懸掛在片刻的決定上。而島這邊卻是一片安寧靜謐。白雲飄飄之下,是微波粼粼的湖水。靜觀這自然美景,片刻之後,我的心也跟著沉靜了。

新年過後,雅納再次組織家長們聚會。我們家早到飯店,我順便拿出《環球郵報》來看。金融版評出的上年度優秀基金經理中,安堂的名字赫然在目。簡短介紹中,大讚安堂的量化策略是『以不變應萬變』,在去年市場的波瀾起伏中效果卓著。結尾說,複雜,不見得有效,簡單,不見得無效,不是嗎?

大道至簡。

如果你喜歡更多故事,請長按下面的二維碼,進入我的公眾號,然後點擊「關注公眾號」。多多感謝!

如果你喜歡這個故事,請選擇文章右下角的 "在看「 或 「WOW」,分享給更多朋友看! 

                                      

相關焦點

  • 唯美的巴松管Beautiful bassoon(第一季)
    巴松管是木管樂器中的低音樂器是交響樂隊中的重要樂器之一。其高音區音色哀傷痛楚,中音區溫和甜美, 低音區嚴峻陰沉,斷奏時則具有幽默頑皮的效果。 大管還有一種低音的變種樂器——低音大管(低八度),是木管中的的最低音。
  • 交響樂團中的巴松和低音巴松
    巴松獨奏《彼得與狼》吹口管(S管)的尾部包有軟木,直徑較大,連接著側管。它的長度、厚度、彎度與音準、音色息息相關。世界通用的表記方法是使用數字0、1、2、3、4,數字越大,管身越長,音越低。以1號和2號管最為常用,大約是A=442Hz。
  • 雷柯萊恩‧華盛頓專輯-非裔美國作曲家的巴松管遺產
    本輯收錄他四樂章的巴松組曲,是1996年應非裔女性音樂家Geneva Southall之邀,為國際黑人音樂家協會而作。 生於1917年的尤利塞斯‧凱(Ulysses Kay),學自伊士特曼音樂學校和耶魯大學,並曾在羅馬作曲大賽獲獎。他的巴松奏鳴曲作於1941年,時值參加波克夏音樂節,與亨德密特相遇,此曲因而有著亨德密特的影響。
  • 【音樂百科】木管樂器:巴松(大管)(Bassoon)簡介
    低音管,英文:Bassoon ,(或稱巴松管,在中國大陸又稱大管),其義大利文Fagotti來源於樂器的形狀──柴棒,是木管樂器中雙簧樂器家族的成員,自19世紀,低音管衍變成現在的樣子。從那時候以來,它在管弦樂,協奏曲及室內樂作品中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低音管有著獨特的音色,寬廣的音域,並可靈活演奏出多種音樂特色。
  • 巴松聲部合奏
    巴松,可能是我們在所有管樂器中了解相對較少的一種專業。巴松樂器是交響樂團和管樂團不可或缺的樂器,巴松演奏技巧複雜,表現力豐富。對初學者來講,巴松除價格較高,體積較大,難學外,對學習者的各種外在條件,如身高、手大、音樂感覺等要求也較高,因此有很多學校管樂團多年都找不到一名學習巴松的同學。在樂團中擔負著相當繁重的演奏聲部合奏訓練往往是我們國內學生樂團在平時訓練時所缺失的。
  • 【巴松中國第二講】徐家駒教授,原臺北交響樂團團長
    8月24日,周一,20:00授課大師:徐家駒 教授 徐家駒教授,中國音協大管學會副會長
  • 中國愛樂青少年交響樂團巴松導師任彪|讓音樂融入到樂器之中
    在木管樂器中,巴松的構造獨特且複雜。比如音孔方面,帶有一定的角度。它既不像雙簧管、單簧管呈錐面的正圓型音孔,也不像長笛、薩克斯那樣多為凸出的金屬圓柱形音孔。本期,中國愛樂樂團巴松演奏家任彪老師將帶我們走進巴松,一同領悟這件複雜樂器背後的學習奧秘!
  • 《斷舍離》|讀懂斷舍離,人生從此豁然開朗
    《斷舍離》這本書想必很多人一定聽說過,2013年7月被引進內地,一經推出便迅速攻佔各大暢銷書排行榜,至今熱度依舊不減。從表面上看,「斷舍離」是一種收納整理的指南手冊,但實際上,它更是一種做減法的人生哲學。
  • 「操心之人,註定命苦」:這三件事,你大可不用管,做人當斷舍離
    很經常是當斷不斷,不該管的事情一直管,以至於有些人一生都在操心。我們可以發現有的人從初入職場的菜鳥,但後來變成領導。他的工作一直都很忙碌。「操心之人,註定命苦」:其實這3件事,你大可不用管,做人當斷舍離。難得來世一遭,輕鬆點,挑重點的事去操心就好了。1、為不可預知的明天而操心有人說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那一個會先到來。
  • 《時光機》斷舍離
    有時我覺得自己是個挺絕情的人,因為怕麻煩,斷舍離做得很果斷。物質和精神上都是。對物質的斷舍離其實不算難,無非把不用的東西果決地扔掉。人際關係上的斷舍離其實很折磨人,但如果一份關係已經到了思考要不要繼續維持下去時,那麼它早已不是自由的了。但其實只要下定決心捨棄讓你糾結彷徨的,會發現簡單的生活還挺舒心。
  • 日本主婦:斷舍離,心豐盈
    眾所周知,近些年來,隨著日本主婦的收納技術一併流行起來的,還有「斷舍離」,幫助打造這種減法生活。隨著物質生活的豐盈,現實生活中也就越容易形成堆積,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跟著日本主婦一起學習斷舍離,用減法生活,讓心變得更加豐盈。斷舍離的起源。
  • 鄭爽、陳數走出陰霾,走向新生:真正幸福的女人,都會「斷舍離」
    鄭爽:通過雜物斷舍離,釋放心中不開心鄭爽近期來一度被送上風口浪尖,被很多網友嘲諷情商低,性格差,她承受了很多來自外界輿論的非議和壓力。不過如果你真正深入去了解這個女孩,你就會發現,她也曾是個自卑敏感的女孩,如今也只是想找回自己而已。
  • 《斷舍離》:告別邋遢和髒亂,斷舍離讓你過上更簡潔高效的人生
    答案是斷舍離。「斷舍離」是由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提出的人生整理觀念。《斷舍離》一書就是山下英子的智慧結晶,這本書從出版以來,累計銷量達到了400萬冊。就連日漫大師宮崎駿,演員陳數等很多人都是「斷舍離」的粉絲和受益者。如果,您還不曾打開這本書,就跟著我一起來看看吧。
  • 好書推薦 ‖《斷舍離》
    22歲的時候,山下英子練習瑜伽,長輩傳授她一種「斷舍離」的修行哲學。此後10年,山下英子越來越覺得,不僅修行需要斷舍離,現代生活更需要斷舍離。她寫了一本叫做《斷舍離》的書,建議讀者通過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梳理自己的內心,從而改變生活。
  • 讀《家事斷舍離》有感
    讀完了朋友推薦的這本日本最近很火的書--《家事的斷舍離》。山下英子女士通過常年堅持瑜伽,參透了放下心中執念的修行哲學「斷行,舍行,離行」,隨後致力於提倡以這種概念為基礎的、任何人都能親身實踐的新整理術——斷舍離。
  • 斷舍離首出-扔東西
    斷舍離有它的工作機制,就像人們的新陳代謝,首先就是「出」。而「出」就是從扔東西開始。知曉斷舍離的工作機制,明白捨棄東西的效果,更新對待事物價值的觀念,只有這樣,身體才能覺醒,我們才會自覺地做出行動。在對居所雜物進行斷舍離的同時,腦中也要進行斷舍離的作業,即進行思想觀念的整理。這樣可以對我們自身進行「體質改善」,改變我們無法放手,總是囤積貨物的毛病。
  • 《時光機》時光機的斷舍離
    全片貫穿的斷舍離:1設定目標 尋找靈感2 不要懷念過去3不要有太多感覺4 別動搖 要無情5 不要增加東西在每個時節恰當的推進了故事的發展。不可否認極簡主義和斷舍離理念很吸引新一代年輕人。所以現在看這個片子,更會覺得所謂的斷舍離,某種程度上是對現實的無力感的逃避。如若真的需要斷舍離,新增物品時就更應理性消費購置,而非把見證了自己成長的東西的一味的拋棄和否定。輕裝上陣的人生並非停留於表面的少物質,簡約的物品,更多是需要整理自己內心的情緒和真實感受,繼續前行。弟弟阿傑的角色就很可愛了。
  • 靜夜思|最好的自律是斷舍離!
    後來看到一則新聞:「某女子4年間,挪用公款近200萬,買了1000多隻口紅等奢侈品!最終,女子因無法歸還侵佔的公款,選擇了投案自首。」尤其是她從小生活優渥,每天面對各種各樣的美食誘惑,小文的體重這麼多年來,只增不減。可問題是,當你控制不住自己飆升的體重,你也同樣無法控制隨之而來的各種疾病和嘲諷。
  • 日本主婦:斷舍離不是扔東西
    日本主婦:斷舍離不是扔東西很多讀者一提起「斷舍離」,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在家裡面「扔東西」。這樣的收納整理觀念,其實是對斷舍離的誤導。斷舍離一詞,剛開始的時候是從日本主婦界流行起來的,經過日本著名的收納諮詢師山下英子的整理,最終形成《斷舍離》這部著作。從而,在理論上形成支撐,讓日常的家居整理更有邏輯。因此,對於日本主婦而言,斷舍離並不僅僅是扔東西。
  • 正確認識斷舍離,遠離三大陷阱
    這幾年,「斷舍離」的概念炒得特別火。最初是一些素人、博主間開始傳播交流,基本都是免費分享。但到了最近一兩年,開始逐漸變味。有的博主開始打著「斷舍離」名義直播扔東西,間隙推薦捨不得扔掉的「實用好物」。有的平臺開始發布「斷舍離」課程,收費不低,實際上只是一味讓大家扔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