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街警察故事⑦|陳沛雄:把群眾的事辦好,使群眾滿意就是最大的快樂

2020-12-23 廣州日報

有這樣一個身影,他在工作中雖然沒有刀光劍影,生活中雖然看似缺少了鮮花與掌聲,更多的是面對一件件警情、一個個現場以及那一雙雙期盼的眼眸。但他卻二十年如一日默默堅守在平凡的崗位上,用自己的青春與熱血,為群眾提供著源源不斷的幫助。他就是東莞市公安局厚街分局新塘社區民警陳沛雄。

用最熾熱的心

幹著最瑣碎的事

厚街鎮新塘社區共有單位場所三千多間,出租屋一千四百多棟,人口近五萬人,流動人口較多,流動性較大,治安要素複雜,管理難度大。

今年疫情以來,新塘社區民警陳沛雄定期巡查出租屋,督促房東落實完成莞E申報,核對租客信息,全面登記實有人口,嚴格居住人員和出租房的登記管理,排查安全隱患,確保工作落實到位,實現「人員信息清楚、行為動向清楚、經濟來源清楚、交往關係清楚」。全面排除各類治安、消防、疫情衛生等安全隱患,推動排查整治工作制度化、規範化、常態化,群防群治,不斷鞏固整治成果。

強化交流

用好「微信群」

從街頭巷尾的治安巡邏,到出租屋「三小」場所的人員排查,從微信群中的反詐先鋒,到擒賊除患、調解鄰裡糾紛的居民安全守護者,陳沛雄用紮實的工作、無私的奉獻精神,贏得了轄區群眾的廣泛好評。

為了便於工作管理,陳沛雄警長分行業、分群體、分人員、分區域,建立40多個微信網格群,作為與群眾溝通的橋梁,為群眾排憂解難。其中,在微信群「新塘警務區警網1群」中,有群眾報案:有不法分子趁商家不注意偷換二維碼。陳沛雄眼裡容不得不法分子逍遙法外,他以掩耳不及迅雷之勢迅速定位到群眾發布視頻的二標地址,抓獲兩名作案嫌疑人。本次抓捕成功收穫了不少群眾好評,市民群眾均對陳沛雄警長的出警速度和專業素質高度的認同,陳沛雄說:微信群就是拉近我與群眾聯繫的第二個溝通的橋梁,努力讓「微信群」成為服務群眾的陣地。

為群眾解憂排難

我看我行

為人民服務不是口號,實幹才是真章,只有勤走訪,廣納言,才能為民辦實事。陳沛雄紮根基層,多年如一日,時刻將民生工作放在群眾工作首位,真情實意關注民生。近日,仙橋派出所新塘警務室成功調解一起家庭矛盾糾紛,有力維護了轄區的治安穩定。

2020年4月26日下午,陳沛雄日常巡邏至保和圩時,接老人陳某報案稱其母親和長兄為家產發生矛盾,勸阻數次無效,於是報警求助。陳沛雄通過單獨交談的方式,從鄉土人情、夫妻感情、孝義為先到如何經營家庭等方面分析他們各自的是與非,希望他們尊重對方,並站在對家庭、對孩子、對自己負責的角度,理性控制自己的言行。至此,一場家庭糾紛得到化解,母子間和好,並對陳沛雄警長的耐心服務連表感謝。家庭糾紛鬧矛盾,民警熱心來幫忙,翁婿言和嬉笑顏,團團圓圓過新年。

莞邑為民

做群眾身邊的好警察

在日常工作中,經常會遇到遺失錢物、走失人員的報警與求助。對於這些群眾的訴求,陳沛雄總是站在群眾的角度上換位思考,想群眾之想,急群眾之所急,辦群眾之所需,解群眾之所憂。陳沛雄說:「作為人民警察,把群眾的事辦好,使群眾滿意就是我最大的快樂」。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一心撲在工作上,把群眾當成自己的親人、朋友,始終兢兢業業,任勞任怨。

「你好,我是龍某,請問是陳警官嗎?我手機不見了怎麼辦?」2020年8月22日上午,陳沛雄接到事主的求助後,了解事情經過,並組織警務室調取附近監控,最後幫事主龍某找回其手機,事主龍某滿心歡喜,親自將一面寫著「神速破案,人民衛士」的錦旗送到新塘警務室,對陳沛雄的出警速度和專業素質表示十分認可,並在其所在的微信群和朋友圈為公安民警宣傳點讚。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陳沛雄先後幫數百名群眾找回遺失財物,讓數名迷途或走失人員重返家園。

最美社區民警

群眾感受溫度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近年來網絡詐騙案高發,陳沛雄通過平時的常態化工作。定期向工廠、企業、出租屋、娛樂場所、餐廳、酒店、旅業、大排檔、校園落實防詐宣傳工作。通過派發防詐宣傳單張等方式,提高群眾識詐反詐意識。

同時陳沛雄積極組織舉辦中小學生防溺水、消防演練、禁毒宣傳、交通安全、校園欺凌等安全防範宣傳活動。以案說防,提高群眾的安全防範意識,盡全力創建平安新塘,打造和諧穩定的社區氛圍。於2020年11月14日,陳沛雄警長被評為東莞市厚街公安分局優秀社區民警。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鍾宏連 通訊員:管萱萱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羅林

相關焦點

  • 厚街警察故事⑨|李達新:做守衛群眾的「金色盾牌」
    從2019年7月開始,從警25年的李達新調任東莞市公安局厚街分局河田社區警長。李達新認為,作為社區民警,就要在群眾身邊,為群眾辦事。只有用心去為群眾解決問題,取得群眾信任,日後才能更好地開展基層警務工作,搭建良好的警民關係橋。
  • 小林鎮全力辦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匯「民聲」惠「民生」——小林鎮全力辦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隨州日報通訊員 李君臨隨縣小林鎮黨委、政府把改善人民生活、增進人民福祉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群眾最關心的問題上用心用情用力,以開拓創新的理念解難題、以釘釘子的精神抓落實,全力辦好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
  • ...警察節︱我和我的從警故事】群眾的信任,就是最好的警察節禮物
    【你好 警察節︱我和我的從警故事】群眾的信任,就是最好的警察節禮物 2021-01-09 19: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說說我的警察故事」馮榮銀:幫助群眾是一件快樂的事兒
    說說我的警察故事我叫馮榮銀,2014年進入鼎湖公安,是一名桂城派出所民警。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困,對我來說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救助群眾於危難之時,也讓我感到很有成就感和滿足感。在派出所日常工作中,只要我們不要害怕群眾找麻煩,設身處地為群眾著想,把群眾的事情當成是自己的事,群眾一定會真切感受到我的努力與用心。「寒夜裡的一公裡很冷但我卻很開心。」「不到一公裡的路,卻走了十多分鐘,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了,還好老人離開了危險區域,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 【警察故事】非「星」女警:群眾是最好的觀眾
    因為警察的身份,我喜歡這劇。看完劇情後的感受是讓我想起了身邊戰友的警察故事。她叫袁豔,女,漢族,40歲,中共黨員,2002年12月通過公務員考試入警,先後在越州派出所,寥廓派出所工作。說起自己的警察夢,袁豔回憶起了遙遠的童年:由於受到兒歌及影視作品的深刻影響,我對警察這個職業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尤其是青蔥期的我總是會託著個腦袋,想像著警服穿在自己的身上該是多麼的「神氣」,然後想著想著臉上就會露出傻傻的笑容,直到被母親的叫喚才回過神來。這也許就是人們常說的夢想吧。而此時,一心要當警察的種子已然在她內心深處種下了。
  • 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辦身邊事(治理者說)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指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辦好群眾各項「急難愁盼」問題。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辦身邊事,讓群眾享受高質量生活,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題中應有之義。
  • 尋找最美社區工作者|踏實辦好群眾事 當好居民「守護者」
    疫情期間工作用微信群辦好社區實事走進達善東社區,巷道錯綜複雜的,來往人群絡繹不絕。據張明清介紹,社區目前常住戶數約11000戶,人口流動性大,「大大小小的問題都有。」「群眾的眼睛都是雪亮的,你做了什麼,他們都看得見。」因此,張明清一頭扎進社區工作中:每天花兩個小時走一遍巷道,與反映問題的居民一同上門查看,工作再忙也不漏回任何一條信息。「忙並快樂著。」共建互幫互助和諧氛圍從最早的社工到現在的居委會非戶籍委員,這條路張明清已經走了7年。雖然社區事務瑣碎、複雜,他卻找到不少樂趣。
  • 社區民警在身邊|黃計成:只要轄區治安穩定,群眾滿意,就是我最大的...
    他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始終愛崗敬業,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深深地紮根於群眾之中,忠實地履行著人民警察打擊犯罪、保民平安、服務群眾的神聖職責。黃計成說,社區民警每天都很繁瑣而忙碌,但是,只要轄區治安穩定,群眾滿意,就是他最大的動力。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鍾宏連 通訊員:管萱萱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童丹
  • 【我的走訪手記】楊怡芳:走進群眾心裡,解決好群眾關心事,當好群眾...
    【我的走訪手記】楊怡芳:走進群眾心裡,解決好群眾關心事,當好群眾「貼心人」 2021-01-07 17: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三在」工程 · 走進磁鐵支部|​黃蓮頭村:解決群眾的「煩心事...
    「三在」工程 · 走進磁鐵支部|​黃蓮頭村:解決群眾的「煩心事」 辦好群眾的「操心事」 2020-12-24 17: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警察故事】沈惠生:群眾身邊的「螺絲釘」教導員
    螺絲雖小,卻牽一髮而動全身,哪裡群眾遇到危難,哪裡便有他們的身影。 ,把注意力放在偵破關乎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小案上,切實提高轄區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警察同志,我家的黃牛在梅溪村國道邊的荒地上被偷了,這頭牛可是我家一年的收入,你們可得幫幫我啊......」一頭牛犢飼養到成年,傾注了農戶大量的心血和精力,這吳大爺既痛心又氣憤。「大爺,您別著急,我們一定幫你把牛找回來!」當班的沈惠生一邊安撫吳大爺,一邊迅速組織警力趕往案發現場。被盜現場地處偏僻且四處都是草叢茂密的小山林,人跡罕至。
  • 廣安武勝縣推行「兩坐班兩解決」機制 讓群眾「煩心事」變成「順心...
    「我9點到的鎮上,不到10分鐘就把事辦好了。村幹部在鎮上集中『坐班』這個做法,真的太好太務實了!」11月29日,在武勝縣龍女鎮便民服務中心,一位背著背簍的農婦滿意地說道。  經與其攀談得知,該村民叫魏紅梅,家住武勝縣龍女鎮九樹村6組,系今年第一次前來鎮政府辦事。
  • 用心用情用力做實做好做細群眾工作
    伍志平人民群眾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我們的奮鬥目標。走群眾路線,是我們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發展中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的重要法寶。受到歷史問題、現實困難、主客觀因素的影響,一些利益糾結導致群眾工作比較複雜,特別在基層,直接面對群眾,做群眾工作,需要我們下定決心,深入到群眾中,不避舊事,敢理難事,一個一個問題去解決、去落實,用真抓實幹、敢抓敢幹贏得群眾滿意。秉持公心。老百姓最講公平。我們有些同志遇到問題,簡單化處理,隨意開口子,想用錢了之,結果是工作越做越難做。
  • 大足:守護群眾健康就是我們最大的心願
    大足區人民醫院全景   「十三五」時期,大足區人民醫院推動醫療高質量發展,醫院綜合實力提升,醫療新技術實現跨越發展,群眾就醫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攀升。   「人民滿意、社會滿意就是我們最大的追求。用『醫者仁心』守護群眾健康就是我們最大的心願。」醫院黨委書記席家莊表示。
  • 蓬溪縣開展2018年度整治「群眾最不滿意的10件事」活動綜述
    以整治成效贏得群眾信任——蓬溪縣開展2018年度整治「群眾最不滿意的10件事」活動綜述今年以來,蓬溪縣按照市上安排部署並結合蓬溪實際,在全縣範圍內廣泛開展2018年度整治「群眾最不滿意的10件事」活動,以實際成效凝聚力量,贏得群眾信任。截至目前,蓬溪縣共投入整治資金1.62億元,全縣民生事業持續改善、公共環境不斷優化、城市管理逐漸規範,群眾滿意度進一步提升。
  • 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辛店街道:便民服務讓群眾感受如沐春風之美
    辛店街道便民服務中心貼心為群眾提供了幫辦代辦服務。在雅苑社區試點開展紅色代辦業務,選拔優秀網格員擔任「紅色代辦員」,解決部分群眾出門辦事困難的問題,將政務服務延伸到群眾身邊,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米」。
  • 向市民報告:辦家門口好學校 給人民群眾交一份滿意答卷
    向市民報告:辦家門口好學校 給人民群眾交一份滿意答卷 2020-12-21 21: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福建:加快補齊教育事業短板 辦好人民群眾滿意的教育
    在今年的省政府工作報告中,關於教育的內容讓代表們感到滿心歡喜,同時又是滿懷期待,教育事業作為社會事業當中的首要大事,當前離群眾的需求還有一定距離,今後我省教育事業這塊短板究竟該如何補齊,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又有哪些舉措,代表委員們有何意見建議,來看記者的報導。
  • 誠心誠意辦好 每一件信訪案件 用情用力為群眾 解難題辦實事
    南方日報訊 (記者/吳哲 通訊員/符信)近日,省長馬興瑞到省人民來訪接待廳接訪信訪群眾,了解群眾信訪訴求,同時對包案的3宗信訪事項進行研究處理,推動相關問題妥善化解。馬興瑞指出,要堅持依法依規、實事求是解決群眾的合理合法訴求,並舉一反三、以點帶面,通過信訪個案查找共性問題,認真分析存在癥結,進一步完善機制、形成制度措施,千方百計幫助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馬興瑞強調,信訪工作是黨和政府密切聯繫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維護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項重要的制度安排。
  • 「心繫群眾創滿意」這一年,我們一直都在!
    希望大家不聽、不信、不轉帳,讓我們攜起手來,擦亮眼睛,自覺抵制不良誘惑,我們也將進一步提升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能力水平,全力守護群眾的「錢袋子」。正在逛商場的你,突然發現淘氣的「熊孩子」迷失了方向;做好午飯的你,發現患有阿爾茨海默症的老母親沒有回家吃飯;傍晚散步的你,發現隨身攜帶的包不見了;開著嶄新愛車的你,倒車時剮蹭了旁邊的車輛……不管遇到什麼糟心事,只要撥出那個號碼「110」,我們會快速出現在你面前,因為這部電話永遠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