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身體死了,大腦是不是還活著,能不能在虛擬世界裡存活下去?

2020-12-23 環球科學貓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作者:文/虞子期

曾經在賈伯斯去世的時候,流傳出這樣的一個事情,那就是人類未來可能實現「永生」,而在這永生的過程之中,將實現人腦與機器人的結合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所以就如大家說的將「大腦活在虛擬世界裡」一樣,而這個機器人就相當於是「虛擬世界」,只有人腦,無人身體。但是要執行這個過程必然是在人死亡之前。

因為我們一般在對死亡的定義是,生命停止,大腦停止運轉,心臟停止運轉等等,也就是生命系統所有的本來維持其存在的屬性的喪失且不可逆轉的永久性的終止。不過美國曾經發布這樣的一個研究,當人類的心臟停止跳動時,大腦還會繼續運作。這意味著人類的大腦會意識到自己已經死亡這個事實,所以如果能做大腦的對接, 不僅可以在死亡之前,也可以在死亡之後。

那大腦能不能活在虛擬世界裡呢?

按照利用機器人來實現永生具有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實現用人腦控制機器人。第二階段、將人腦移植到機器人身上。第三階段、將人的意識上載到代理機器人上。

第一個階段要說實現的話,其實如今在人類生活之中,已經近些實現之中。並且在當時,一位名叫伊茨科夫科學研究者表示,這並非是科幻,人類10年內可以實現人腦轉移至機器人體內,並且可能在30年內實現人類意識離體,並轉移到全息軀體裡。

而第一個階段,是相對比較簡單的,採用人腦進行控制,當我們將冷冰冰的工具植入到體內的時候,其實已經在逐步替代身體的結構,所以潛意識上確實已經在逐步實現了,但是並沒有身體那麼靈活,簡單來說還是一塊無意識的「鐵」。所以實現用人腦控制機器人,只能算是一個皮毛,並沒有與我們組織進行結合,所以這個部分雖然在實施,但是還沒有跨越。

而第二階段要實現將人腦移植到機器人身上就更加難了。大腦為神經系統最高級部分,由左、右兩個大腦半球組成,並且是連接到了人身體的各個部分,它也是意識、精神、語言、學習、記憶和智能等高級神經活動的物質基礎,如果沒有大腦存在,我們身體的其他部分可以說完全不能動。所以大腦是最為關鍵的部分。而要將大腦連接到其他部分並非是一個容易的事情,或者說可以永遠都實現不了。

就大腦的端腦區域,就有由約140億個細胞構成,重約1400克,但是大腦皮層厚度約為2-3毫米,人類要想將這樣的細胞構成部分,與例如其他神經系統構建起來,如何做得到?這真的就是天方夜譚,並且在移植之後,還要將腦力活動保持下去,不然也是白做,據估計腦細胞每天要死亡約10萬個,而在死亡之後,還有新的腦細胞生成,在腦細胞生成的時候,血液,再生細胞等都要分秒的執行,需要其他的區域來供應能量。

所以在不能保證這個過程之下,人類的研究也最多進行到第二步,第三步完全是異想天開了,根本就實現不了。包括美國曾經執行的「阿凡達」計劃,美國也是希望創造出「人腦-機器」交互的戰士,使得士兵可以意念控制雙足機器人,代替他們進行作戰。但是如今毫無進展,這項技術難以攻克,或者說根本是無法做到的。

不過這項技術的「攻破點」有點不一樣,那就是人不需要移植大腦,只需要機器人能夠識別人腦之中的信息即可,但是這如今也沒有實現,也就是說的機器人實現「永生」的第一步,實現用人腦控制機器人,人類完全做不到,如今進行的也只是皮毛,是一個冷冰冰的東西在身體之內,只能算是身體的一個支撐點。

所以綜合情況來說,如果人的身體死了,大腦還活在營養液中,大腦也是無法做到在虛擬世界存活下來,因為沒有其他的東西來供給大佬運動,這完全是異想天開的事情,並沒有實際性的科學實踐方式,頂多它就是一個科幻事件。並且這還是一個感想的「腦洞問題」。如果這都能夠實現的話,那麼人類實現永生也就不是問題了。

相關焦點

  • 如果人身體死了大腦還活在營養液中,大腦能不能活在虛擬世界呢?
    關於這個設定,很像是電影黑客帝國的內容,區別只在於黑客帝國中的人,身體並沒有死亡,而是整個身體進入了一種類似休眠的狀態而活在虛擬世界中。腦死亡與腦活著在現在很多國家已經將腦死亡定義為人死亡的標準,也就是說當腦死亡的時候,哪怕身體其他功能還存在,並沒有消失,但也確定為這個人已經死亡了。但如果換一個想法,有沒有可能是,身體的功能已經消亡了,但腦還沒有死亡,也就是說「腦活著」,這樣的情況下,一個人到底算不算死亡呢?
  • 如果人的大腦被浸泡在營養液中,人類是否可以活在虛擬世界裡呢?
    這個問題其實有點奇怪,怎麼判斷人的身體已經死了,但是大腦卻還活著呢?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的人的身體應該是一個整體,不應該一半死了,一半沒死。一般我們判斷人或者動物的死亡有兩種主要方式,根據心臟的跳動情況和大腦的運轉情況。
  • 如果身體死了,但大腦還活在營養液中,那意識能活在虛擬世界裡嗎
    真實世界感官只要大腦還能正常運轉,只要生物電還能在大腦循環產生,那你就還活在大腦裡。意識分兩個走向,現在,大腦裡的意識是量子態,在宇宙的另外一個空間,還存在著一個量子態的你也是量子態,你的記憶信息等都是通過量子糾纏同步傳輸給另一個糾纏的你。
  • 不斷的換下去,是不是就可以長生不老?
    但當時手術實驗的對象是動物,活著的兩隻狗。在1954年的時候,蘇聯外科醫生德米科霍夫做了一個當時前衛的實驗,他把一個狗的頭和前肢移植到另一個狗的脖子上,另一狗的頭並沒有取下,也就是變成了雙頭狗。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兩個狗頭都能呼吸、搖頭,甚至一同喝一個碗裡的奶!這個實驗說明,移植動物頭部到另一個同類軀體上,已經不是可能不可能的問題,而是存活多久的問題。
  • 植物人可執行安樂死? 他們是活著的人有生存權
    本報記者 申少鐵攝  植物人是活著的人(聚焦·走近植物人群體(上))  植物人是一個常常被遺忘的特殊群體,他們雖然活著,卻如同在沉睡。植物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需要專人照顧。其治療和護理費用高昂,並且療程曠日持久。植物人群體的生存狀態是什麼樣的?植物人的合法權利何以維護?怎樣才能讓植物人更有尊嚴地活著?
  • 失去一半大腦能否存活?曾有人奇蹟般生還,科學家的解釋很有理
    若人類失去一半大腦,會發生什麼?失去全部大腦後還能存活嗎?大腦是人體所有器官中最複雜的一部分,並且是所有神經系統的中樞,可以說大腦對一個生物體來說至關重要。無獨有偶,世界上還真有動物在失去大腦後還存活的案例,一隻名為麥克的雞就創造了這樣一個奇蹟。
  • 大腦分解需要多久?一顆2600年前大腦保存完整,原因還未找到
    作者:文/虞子期 對於人類來說,身體之中的每個結構都具有自己獨特的作用,然而並非所有的結構我們都能完全了解到。所以近些年來,對於身體結構的研究缺乏,很多問題我們都難以解答。
  • 連體人的生活:一個身體兩個大腦,一個死了另一個能活嗎?
    顧名思義,他們要和自己的兄弟或姐妹共享身體的某一部分。有數據顯示,每20萬名嬰兒中就會有一對連體雙胞胎,但他們的存活機率只有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二十五,百分之三十五的連體雙胞胎在出生當天就會死去。但這世界從不缺乏奇蹟,美國的一對罕見雙頭連體雙胞胎阿比蓋爾和布列塔尼就順順利利地長大,還念了大學,學了開車,找到了工作。她們擁有兩個腦袋、兩個脖子、兩顆心臟,但要共享兩條胳膊、兩條腿。也就是說,一具身體卻有兩個大腦,那這具身體要接受哪個大腦的指令?兩個大腦都可以控制這具身體嗎?
  • 火影:生命力足夠強的人柱力被抽出尾獸,是不是不會死?
    火影中生命力足夠強的人柱力被抽出尾獸是不是不會死?個人認為要看是哪一種尾獸的人柱力,常規的人柱力不管生命力多強被抽離尾獸以後都是死路一條,下面具體說明一下。常規一尾到九尾的人柱力無論生命力多強大被抽離尾獸以後都會死亡。
  • 靠擊敗人的耐心存活下去的蟲子
    果然,下一次我上陽臺的時候,就發現上次還沒有蚜蟲的幾盆蠶豆上,也都出現了蚜蟲,而且在蠶豆枝端上爬得密密麻麻。我從它們最密集的地方下手,在蠶豆的枝端用手指擼一下就能擼死幾十上百隻蚜蟲。我和它們之間的強弱對比太懸殊了:我的身體比單個的蚜蟲不知道要龐大多少倍;蚜蟲而且身體脆弱,沒有任何可以用來抵抗的昆蟲的武器,比如像蜜蜂的刺和螳螂的大刀。但沒多久,我就放棄了這種「血流滿手」的大屠殺:我失去了耐性。而蚜蟲也就這樣一年又一年地存活下去。
  • 人類最終的結局:是虛擬世界 還是大寂滅?
    這篇文章嘗試預測未來最可能的5種結局:黃金時代,虛擬世界,冷平衡,生化人,大寂滅。黃金時代在黃金時代裡,人仍然有欲望,而欲望的無邊界特徵導致人與人一定仍然會有衝突。這個時代裡人類由於人工智慧普遍的獲得了最大的自由,但也正因此,每個人其實會變成透明人,這是必須付出的代價。這種透明的程度會受控於權限,所以一旦衝突的裁定最終會由獲得了高級權限的人工智慧負責。
  • 人死前出現「走馬燈」現象?科學家:這是大腦意識做最後的挽救
    人們對於死亡的淺薄認知裡,除了知道逝者身體所有機能都已停止運轉,以及是意識的消失,再不然通俗一點講,就是人斷氣了便斷定是已經去世。其實我們並不知道真正死亡的時候,人到底處於一種什麼樣的心態。在電視劇裡看到,每次人在瀕臨死亡之前,腦海中都會閃現一絲絲回憶畫面回顧生前的一生,我們把這些人稱之為瀕死者,正在經歷即將走向死亡的路程,在這種情況下的他們正處於生與死的邊界,對一切的事物都有著深刻的認識。科學家認為這一幕其實正在作為最後挽救你的一個現象。當然這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出現這種現象。
  • 你還活著嗎?沒有,其實你已經死了
    你還活著嗎?沒有,其實你已經死了,那你為什麼死了呢?因為你的日子雖生猶死。世界上有三種人:那麼問題來了,你是屬於那種人呢?無聊的人:當你還在看手機時,你的生命就又縮短了。「去看電影嗎?「「不去」,「去打籃球嗎?」
  • 臧克家名句: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裡的名句。有的人——紀念魯迅逝世13周年有感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有的人騎在人民頭上:「呵,我多偉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 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頭想不朽;有的人情願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 有的人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 騎在人民頭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給人民作牛馬的,人民永遠記住他!
  • 這部高分美劇讓我明白,人死了也逃不過被割韭菜
    虛擬世界裡,內森可以放心享用楓糖漿培根甜甜圈和巧克力鬆餅,完全不用擔心發胖。這些人沒有豐盛的食物、華美的衣服,也看不到窗外湖景,更不能隨意切換季節,甚至連看書,也只能免費試讀前5頁,他們的意識只能在一個白色的簡陋房間裡苟延殘喘。
  • 有的人活著,他卻帥死了······
    還比如同在愚人節上映的《睡在我上鋪的兄弟》這個之前還有同名的網劇不知道你看了沒有!還有4月29日上映的《夏有喬木雅望天堂》看見wuli凡凡的臉了麼?我能看著笑一天,流口水的那種!我覺得沒有!真想給他一個麼麼噠!
  • 人活著是為了什麼?讀《活著》後有感
    這個字的組成部分只是從物質方面解釋生物如何才能存活下去,但對於站在自然界食物鏈頂端的人類來說,尋找精神上的水源在某種程度上才更為重要,這也是活下去所必需的條件之一,否則終究只是一副皮囊,如行屍走肉耳。讀完餘華的《活著》,我對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有了更深的體會和領悟。
  • 麥克雞幸運又殘酷的一生:失去腦袋存活18個月,巡演成為搖錢樹
    在戰鬥場面中,優先攻擊頭部總能一招制敵,因為頭部幾乎是所有生物最重要的部位,一般來說,沒有頭部就無法存活,這也是斬首成為酷刑的原因之一。然而,在大自然中,總是有奇蹟存在,典型的就是蒼蠅和蟑螂。於是奧爾森不再理會這隻雞,想著它待會可能就會死了,然而現實是,直到第二天,奧爾森睡醒起床後,驚人地發現,這隻雞居然還活著。大難不死的肉雞感動了奧爾森,他決定繼續照顧它,並給它取名麥克。
  • 發燒真的能燒死身體裡病毒和細菌嗎?
    古今中外幾千年來, 感冒這個病一直就是用溫度這個表象來定義的,比如中醫裡的傷寒,英語裡的「cold」(冷、寒)。但是在造這個詞的時候,古人不知道感冒是由感冒病毒引起的。當然,即便是現在,很多人也不見得知道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我們現在再看看這篇中文的帖子裡提到的幾個問題。
  • 我還活著,你已經死了
    我不知道我為什麼要活著,活著太累了。」 我知道,他那時正經歷人生的重大挫折,有此疑問也是理所應當。 我勸他想想那些關心他的親人朋友,想想自己一直堅持的理想。即使知道自己的勸說蒼白無力,還是希望我的話能帶給他少許力量。 但其實,是我迴避了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