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瑪歌酒莊是波爾多1855五大一級莊之一,出產的佳釀一直備受好評。紅酒世界網(微信號:wine-world)帶你走近這座用釀酒熱忱譜寫了約500年輝煌旋律的波爾多名莊。
瑪歌酒莊(Chateau Margaux)在葡萄酒界的名氣可謂是如雷貫耳,其葡萄酒的頂級品質更是俘獲了眾多名人雅士的心。美國開國元勳託馬斯·傑斐遜(Thomas Jefferson)任美國駐法國大使時遍嘗波爾多美酒,他曾在評價波爾多頂級的葡萄酒時把瑪歌酒莊置於首位,並不吝言辭盛讚道:「不可能有比它更好的波爾多葡萄酒了。」如此高的讚譽可見瑪歌酒莊在葡萄酒界的非凡成就。下面,隨本文一起走近這座跨越了500多年歷史的波爾多名莊。
歷史名莊,傳奇繼續
瑪歌酒莊坐落于波爾多的瑪歌(Margaux)產區,酒莊歷史悠久,其所在土地的種植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2世紀,當時這一片被人們稱為「瑪歌之丘(La Mothe de Margaux)」。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在梅多克(Medoc)相對平坦的土地上,像這樣的土丘一眼可辨,而當地品質優異的葡萄酒都產於這些排水良好的坡地。直到16世紀萊斯託納克(Lestonnac)家族的到來,瑪歌酒莊才被整修重組成目前的格局。
瑪歌酒莊城堡建築
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中,在幾代知識淵博而又富有創新精神的莊主的努力下,瑪歌酒莊逐步成為一流的頂級名莊。1815年,瑪歌酒莊當時的莊主為使酒莊擁有與其名氣相稱的城堡,邀請了當時波爾多的知名建築師路易斯·庫姆斯(Louis Combes)為酒莊新建了一座城堡。這座新城堡是法國少有的幾個新帕拉第奧式(Neo-palladian)風格建築之一,享有「梅多克的凡爾賽宮(Versailles of the Medoc)」的美譽。如今,這一輝煌的建築已在瑪歌酒莊的土地上矗立了200多年,它似一座葡萄酒的神殿,靜默地守護著瑪歌酒莊的佳釀。後來,在波爾多1855分級中,瑪歌酒莊與拉菲古堡(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拉圖城堡(Chateau Latour)以及侯伯王莊園(Chateau Haut-Brion)一起榮登一級莊之列。而且,在當時的評比中,瑪歌酒莊還是唯一一個獲得了20分滿分的一級莊,可見其卓爾不凡的頂級實力。
在約500年風雨的洗禮後,如今的瑪歌酒莊一如既往地保持著高水準,出品的酒款仍在世界頂級名酒之列,這與酒莊的前任莊主密不可分。1977年,安德烈·門澤普洛斯(Andre Mentzelopoulos)把瑪歌酒莊收入麾下,並投入大量資金修繕酒莊,包括葡萄園、酒窖以及城堡的建築。他僱用了著名釀酒師埃米耶·佩諾(Emile Peynaud)擔任釀酒顧問,還規劃修建了梅多克第一個大型地下酒窖,並開始使用新橡木桶陳釀葡萄酒,這些創舉對瑪歌酒莊葡萄酒品質的提升有著非凡的意義。功夫不負有心人,瑪歌1978年份葡萄酒一經面世便被公認為絕品佳釀, 獲得了極大的成功。
前莊主安德烈和現任莊主科琳娜(圖片來源:www.chateau-margaux.com)
1980年,安德烈逝世後,其女兒科琳娜·門澤普洛斯(Corinne Mentzelopoulos)在埃米耶·佩諾和酒莊原班管理人員的支持下,很快就繼承了父業。如今,40年過去了,瑪歌酒莊輝煌依舊,在世界頂級葡萄酒行列中牢牢佔據一席之位。
用心培植,精心釀造
好酒源自好葡萄,好葡萄源自酒莊年復一年對葡萄園的用心管理。為得到健康優質的葡萄果實,酒莊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對葡萄園進行精細化的管理。例如,為了保證葡萄園內的高密度種植(1萬棵/公頃),瑪歌酒莊每年在完成冬季修剪後,都要花上兩個月時間逐棵替換死掉的葡萄植株,每年植株更換量達1萬-1.5萬棵。此外,替換的植株可能出現整片枯死的現象,遇到這種情況,酒莊還需要將那些葡萄樹拔掉後讓土壤休耕六年,然後再開始補種,等待新植株長大成熟才能再用於生產優質的葡萄酒。
瑪歌酒莊葡萄園(圖片來源:www.chateau-margaux.com)
除了葡萄植株的替換,每年的剪枝、犁地以及適時疏葉疏果等葡萄園的日常管理也需要酒莊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而也正是酒莊的這些付出,確保了瑪歌酒莊能年復一年地產出優質葡萄。
雖然在某種程度上來說,葡萄酒的釀造流程大同小異,但是對瑪歌酒莊來說,對細節的精準把控和精益求精是其出類拔萃的重要法寶。比如酒莊會對釀酒葡萄進行嚴格的篩選以確保釀酒原料的品質,嚴格監測發酵溫度以防過高的熱量影響酵母菌的活力。此外,在橡木桶的選擇上,除了酒莊自己生產的橡木桶,酒莊還會從波爾多和幹邑(Cognac)地區的橡木桶商處購入大量新橡木桶。這些不同原產地、不同烘烤程度以及不同乾燥程度橡木桶的搭配使用,能給酒液帶來更複雜的風味。
橡木桶製作(圖片來源:www.chateau-margaux.com)
在葡萄酒的橡木桶陳釀階段,酒莊幾乎全部採用精心挑選的全新橡木桶,並在此期間對桶中的酒液進行7-8次倒罐(Racking),第一年每3個月進行一次,第二年則每4個月進行一次,這既有助於葡萄酒的呼吸,也有助於酒液的澄清。在酒莊的精心呵護下,一瓶瓶頂級佳釀就此誕生。
酒莊佳釀
瑪歌酒莊共出品了三款紅葡萄酒,分別為正牌酒瑪歌酒莊紅葡萄酒(Chateau Margaux, Margaux, France)、副牌酒瑪歌紅亭紅葡萄酒(Pavillon Rouge du Chateau Margaux, Margaux, France)和瑪歌酒莊三牌紅葡萄酒(Margaux du Chateau Margaux, Margaux, France),此外酒莊還釀造了一款白葡萄酒,即瑪歌白亭白葡萄酒(Pavillon Blanc du Chateau Margaux, Bordeaux, France)。
瑪歌酒莊紅葡萄酒
瑪歌酒莊紅葡萄酒由經典的波爾多紅葡萄品種混釀而成,其風味濃鬱複雜,入口宛如舌尖上舞動的一曲芭蕾舞般優雅而有力,平衡感佳,餘味清新悠長,綜合特質相當出眾。而隨著陳年,瑪歌酒莊紅葡萄酒可發展出更為細膩的口感和複雜的風味。在優秀的年份裡,該酒的表現力更是不俗,品鑑者常常能從中品味到年份和風土的微妙個性。瑪歌酒莊對葡萄酒品質的堅持和嚴格要求造就了這款品質出眾、廣受好評的瑪歌酒莊紅葡萄酒。這款酒曾多次獲得帕克團隊(Robert Parker Team)滿分評價,在該團隊的官網上,這款酒的1900年份、1990年份和1996年份的最新一次評價仍是滿分,可見品質非凡。
瑪歌紅亭紅葡萄酒
瑪歌紅亭紅葡萄酒誕生於19世紀,並於1908年被正式命名,這款酒與正牌酒風格相似,品質也有直接的關聯,所採用的釀酒葡萄由於樹齡較低等原因,缺乏複雜度和深度,所以未能被選用釀造正牌酒。但這些葡萄同樣健康優質,富含果味和單寧,釀出的葡萄酒擁有精細的結構。除了釀酒葡萄的不同,瑪歌紅亭紅葡萄酒的釀造技術和陳釀工藝均與正牌酒一致,但裝瓶時間會比正牌酒提早3、4個月。
瑪歌酒莊三牌紅葡萄酒
圖片來源:www.chateau-margaux.com
瑪歌酒莊對正牌酒品質的不斷追求,催生了瑪歌紅亭,而在瑪歌紅亭品質日漸提升的過程中,瑪歌酒莊又於1997年開始嘗試釀造「三牌酒」。但在2009年之前,瑪歌「三牌酒」僅以桶裝酒的形式出售。首款瑪歌酒莊三牌紅葡萄酒正式誕生於2009年,並於2013年9月上市。這款酒採用了與瑪歌紅亭一致的釀製工藝,在橡木桶中熟化15個月後方才裝瓶。
瑪歌白亭白葡萄酒
誕生於19世紀的「瑪歌酒莊長相思白葡萄酒(Chateau Margaux vin de Sauvignon)」,是瑪歌白亭的前身。1920年,這款酒正式更名為瑪歌白亭。這款白葡萄酒由100%長相思(Sauvignon Blanc)釀造而成,在橡木桶中熟化七八個月後裝瓶,展現出令人驚奇的精細度、複雜性、醇厚度和餘味長度,無論是年輕時還是陳年後都擁有令人難以抗拒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