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副職拉幫結派,我是正職怎麼辦?掌握四個字,一切都不是事

2020-12-24 80後小公

人在職場特別是在體制內,副職想跟正職鬥,十有八九沒有好下場,因為正職有太多方式和手段來對付副職,副職蹦噠的越高,結局往往越慘。無數事實已經證明這一點。

那麼,副主任拉幫結派,作為正職應該怎麼處理?按照以下幾個步驟走,多半可以搞定。

第一,首先作為正職一定要充分取得領導的支持,這是你的立身之本。換言之,作為正職,如果遇到圖謀不軌的副職,千萬不要草率出手,當務之急是將相關情況掌握清楚,向自己的領導匯報,取得領導的理解和支持。只有在這個基礎上,你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在職場,能夠走上部門負責人的,不可能上面沒有人,既然如此就要充分用好這些人脈,儘可能取得更多領導、更大力度的支持,而不是貿貿然跟副職拼刺刀。

有一定正職是佔盡優勢的,當領導的沒有哪個喜歡不聽話、不講政治的副職,因為領導都是從基層一步步幹上來的,深知縱容這樣的行為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因此,只要自己不出問題,作為領導一定會支持正職,而不會輕易縱容副職。這樣做的好處,一是對自己選人用人的肯定,不至於讓自己選上來的人輕易倒馬,給人識人不淑的印象,從而打自己的臉;二是也是講政治的需要,今天縱容了部門副職向正職挑戰,他日自己的副職有樣學樣怎麼辦?沒有領導願意見到這種局面,作為部門負責人一定要深刻認識並利用好領導的這種心理。

第二,副職拉幫結派,作為正職其實很容易化解,四個字:拉打結合。首先要鞏固基本盤,對明確支持自己的人,在把握好大方向的基礎上,要委以重任並充分放權,樹立一種導向,跟著自己有肉吃,以點帶面影響他人;其次,對搖擺不定,自認可以爭取的對象,要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給予一定的許諾和認可,儘可能爭取到自己的陣營,逐步分化對方的力量;最後對那些冥頑不化、死扛到底的頑固分子,一個字只有打,利用手中掌握的資源和權力,毫不猶豫地給予教訓,該調整的調整,該調離的調離,砍掉對方兩個左膀右臂,殺雞儆猴,其他人自然就學乖了。職場中所謂的關係,都是利益鏈,很少有人會為了所謂的友情不要飯碗,因此這種職場上的利益結合實際上是相當脆弱的,作為正職,只要稍微用點手段就可以迫使對方屈服。

比如用好籤字權,涉及人財物方面的事情,沒有正職籤字都不作數,有些人不聽話,把涉及他的事項緩一緩、放一放,幾次下來人家就明白怎麼回事了,再傻跟正職對著幹,吃虧的只會是自己。

還有人事權。副職支持的,一律反對或擱置,從長計議,長期下來,副職想用的人用不上來,跟著他的人覺得沒前途,還會繼續支持他嗎?可想而知結果如何。

其他的還有開會權、一票否決權等等,都是正職可以拿來制衡副職的手段,就看你怎麼用,怎樣把利益最大化而已。

當然,還是前面那句話,做這一切的前提是必須取得領導的足夠支持。如果領導態度曖昧、模稜兩可,而副職又有強大的關係和靠山,明知自己幹不過對方,那麼此時就要換種方式來對待,放低姿態去找副職談,該服軟的時候服軟,沒準還會有一個好結果。

人在職場,實力決定思路。沒有足夠的實力支撐,有時候適當退縮一點不是什麼丟人的事。能伸能縮,大智若愚,才是真的有水平。

相關焦點

  • 任正非:正職是狼的標準,副職是狽的行為!
    任正非有一次在英國代表處的講話中談到正職與副職的定位問題。 如何選好部門正職與副職,正、副職是否可以有不同的培養標準與選拔標準? 我認為副職一定至少要精於管理,大大咧咧的人,不適合做副職。副職一定要通過精細化管理,來實施組織意圖,這就是「狽」的行為。 正職必須要敢於進攻,文質彬彬、溫良恭儉讓、事無巨細、眉毛鬍子一把抓,而且越抓越細的人是不適合做正職的。
  • 一個單位的生態取決於正職與副職的默契配合
    如果一個單位的正職和副職們配合不能實現心齊氣順、無縫對接,而是一人拿著一把號,你吹你的曲,我奏我的調,相互之間勾心鬥角、爾虞我詐,下邊就會拉幫結派、團團夥夥,就會上行下效,產生破窗效應。 每個人都不在同一個頻道上,單位就會成為一盤散沙,人心就會渙散,所屬人員幹事創業的激情就會減退,單位的全面建設就會陷入瓶頸。
  • 天底下最難做好的位置:副職?——看《紅潮風暴》有感
    丹澤爾.華盛頓、俄亥俄級核潛艇、沒有嚶嚶我我的纏滿調調,僅僅這些就足以讓男人愛上這部片子。重點是,艇長與副艇長從和睦相處、到面和心不和、最後演變為當眾撕逼,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保證你看了不後悔。如果你找不到片源,私信我,胡叔叔這兒這有中文配音版和英文中字高清版。言歸正傳。
  • 副職臨時主持工作?把單位原來分工推翻,重新分工,符合規定嗎?
    副職主持工作當然可以推翻原來的分工,但一般人不會這麼幹,畢竟重新分工動了其他副職的奶酪,如果轉不了正那得有多尷尬。 01.在正職暫時空缺的情況下,組織部門可以宣布讓排第二的副職臨時主持工作。
  • 副職得不到應有的尊重怎麼辦?牢記一句話,人不要太把自己當回事
    人呢,不要太把自己當回事,以為當個副職就很了不起,就高人一等,認為誰都要給自己三分薄面。帶著這種思維去處事,現實回敬的往往是失望。反過來,心態放平,立足崗位履職盡責,也許會更坦然。老領導當年幹副職經常說一句話,我當副職就是當好副手,領導認可我,願意交任務給我,我就多幹點,努力把工作幹好,領導不認可我,認為我不值得信賴,那麼我就少幹點,大不了站在旁邊看戲,我還樂得輕鬆。老領導番話,我認為值得好好參考揣摩。不管體制內外,身為副職,必須要清楚自己的定位。
  • 體制內常務副職必是二把手嗎?為何這個單位的常務副職卻是三把手
    體制內常務副職必是所在單位的二把手嗎?常務副職素來有「最牛副職」之稱,但有個單位的常務副職卻只能排老三,反而是另一個副職高居榜眼,還能與正職享受同高配、同級別的政治待遇,你知道是哪個單位嗎?行政機關中設常務副職的單位並不多,除了省級以下人民政府和省市兩級人大常委會領導班子中設常務副職外,其餘主要集中在常委單位和公檢法三家。就普遍情況來說,常務副職排名在單位正職之後、其他副職之前,是單位領導班子中名副其實的二把手。
  • 石竹君小小說原創作品|副職老陳,請大家欣賞!
    小小說:副職老陳文|石竹君近幾年,信訪工作在每個機關事業單位的重要性逐步提升。這不,老陳所在的單位也單獨設置了信訪辦公室四個人的編制,正副職再加上一個科員一個辦事員開張營業了。何況他只是副職,信訪工作都由科長直接安排給科員或辦事員,並不經過他這個副科長,所以他也樂得清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正所謂:「難得糊塗」。但大領導出了一道諭旨,老陳立馬尷尬了。啥樣諭旨呢?聽老陳慢慢道來。具體信訪工作的流程如下:收到信訪後,由具體負責處理信訪事項的部門負責人籤字。部門負責人根據本部門業務分工安排工作。
  • 領導工作失誤員工該不該提醒?應對不當就顯得格局太低了
    我是某縣級培訓機構的正職領導,正科級幹部。剛到單位工作時,有一次我們有一個培訓班需要外出到紅色革命傳統教育基地開展現場教學,因為學員規格高,都是縣裡的處級幹部,上級領導要求,必須是我帶隊,和我一起帶隊外出的還有一個副職領導和辦公室工作人員。
  • 如何給領導匯報工作?
    無論你是體制內還是體制外,是國企還是外企,你可能都會遇到「給公司副職領導匯報工作,他說做不了主讓給正職匯報,可正職又說這是讓副職定就行」的情況。今天我們就來講講要怎麼辦。職場中既有簡單的事情也有複雜的事情,既有簡單的處理方式也有複雜的處理方式在公司中難免遇到一些「工作之外」的事情,但是有些事情看似是工作之外,實則也是工作之內,公司內的事情很多時候也不僅僅局限於在公司內部。
  • 富滇銀行一級分支機構公開選聘19名正副職
    為深化我行選人用人制度改革,擴大選人用人視野,優化幹部隊伍結構,激發乾部幹事創業活力,現同時面向行內、行外誠聘一級分支機構正副職19名。一、公開遴選崗位類別及職數(一)昆明轄區一級分支機構正職3名;(二)州市分行副職6名(昭通分行、紅河分行、西雙版納分行、香格裡拉分行、瑞麗分行、麗江古城富滇村鎮銀行各1名);(三)昆明轄區一級分支機構副職10名。
  • 掌握5個潛規則7個能力,才能越混越好
    有網友諮詢:我之前從事業務工作,人到中年,領導突然讓我轉行去當辦公室主任。我一沒有經驗,二性格內向,三不太會說話,四不會寫材料,應該怎麼做?從你的描述來看,你在基層單位,才會把你這位業務人才突然調任辦公室主任。如果在中高層單位,選辦公室主任還是比較慎重的。
  • 一把手讓你去辦事,剛出門遇到二把手讓你辦另一件事,如何處理?
    我記得我剛步入職場不久之時就遇到過這類型情況,當時我所在的用人單位有兩個經理,一個正職,一個副職,可笑的是兩個經理都對我非常好,非常看中我,因此在處理一些工作之時總會想到我。有一次,正在經理讓我給她做一個文檔,急需要做的那種,當我正往辦公室趕的時候,便在途中遇到了副職經理。
  • 任中層副職兩月後,90後女教師晉升百年名校副校長? 網友:嗯? 校方...
    「她成為骨幹層、核心層都是經過競聘的,程序上肯定沒有問題。」湖塘橋實驗小學的一位老師告訴記者,該校所有中層都需要競聘上崗,王燕也不例外。「從中層副職直接成為副校長的情況以前也出現過,這倒不是第一次。」採訪中,另一位教師表示,在核心層副職僅工作幾個月就升任副校長的情況並不多見。對於王燕老師的工作情況和個人能力,接受採訪的老師未予評價。
  • 賞《隱秘而偉大》,看齊副局長如何當好副職的,這三把刷子是關鍵
    不過,今天 要跟大家分享的不是誰的演技如何如何,而是說說在職場裡,作為一名副職管理者如何在職場中站穩腳跟。最後就是劇情裡的事實都是有根有據的,並非空穴來風,編劇也好,導演也好,對於歷史事實的把握很有分寸。因此,這部劇火了並非沒有原因的。這部劇的第二個看點就是始終充滿了懸念, 統計了一下有下面幾個:一是顧耀東為什麼成熟如此緩慢,他最後到底成為了什麼樣的人?二是顧耀東的劇情副線——愛情的結果如何?三是夏處長最後有沒有取得勝利,後面的劇情有沒有按照他的設計來鋪開?四是趙警官的結局會怎樣?
  • 同事拉幫結派,勾心鬥角怎麼辦?
    同事拉幫結派,勾心鬥角,你作為單位的一員,處在這種工作環境是比較心累的。如何處理好這種關係我的觀點是:堅持真理,做好自己。做好自己,在思想上看淡看破在職場上拉幫結派,勾心鬥角都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就是羨慕嫉妒爭權奪利。我們明白了這問題的普遍性,就會有足夠的勇氣處理好這個關係。
  • 劉強東怒斥京東「人浮於事、拉幫結派」,但哪個公司不是這樣呢?
    也許是在忙於工作吧。近幾個月來,劉強東的發聲都是和京東有關。在京東的電話會議上,劉強東提出了新一年的計劃:2019年,我們主要關注三件事,首先是三四線城市,我們關注三四線城市已經有數年的時間,去年的好消息是,三四線城市的市場表現首次超過了一線市場,今年,我們會在三四線城市投入更多的產品吸引客戶。第二就是數位化,我們將會用大數據和數位化來幫助管理團隊更高效地工作,更好地與合作夥伴合作,使平臺更好地成長。
  • 新教師也要身兼二職,學校的這些副職你了解嗎?
    學校除了需要上課的人員,還需要財務、人事、黨建等人員,雖然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各級各類學校設置了管理人事等的工作機構或專職人員,但實際上這些職務的人選通常會從各個教師中產生,那這些副職除了增添除教學之外的繁瑣事務,對於教師未來職業發展有什麼作用呢?
  • 當編劇也有了「副職」…
    郭敬明電影裡的「副編劇」具體負責哪些工作,我們目前不得而知。微博上,有人調侃說「副編劇負責寫作,編劇負責炒作」。也有人說,可能就是槍手,名氣小一點,不想給署編劇,就署個副編劇。畢竟副職嘛,既能幹活,又能背鍋。正職只能有一個,副職可以有一堆。2、一旦「副編劇」蔚然成風,以後編劇署名還可能進一步細分為「總編劇」「副總編劇」「編劇」「副編劇」「執行編劇」「「執行副編劇」「常務副編劇」等新職務,署名混亂,名目眾多,「編劇」的署名含金量將被稀釋,這對於真正的編劇來說並不公平,觀眾甚至無法明白究竟誰才是真正的「編劇」。
  • 剛到一個部門做負責人,老油條不配合工作,還拉幫結派,怎麼辦?
    小林說:「我恨不得說我上就我上,可是這麼大項目,自己一個人是搞不定, 我應該怎麼辦呢? 」這跟我去年我接手了一個IT項目團隊一樣的,我到了一個新團隊做項目經理,管理交付,這個是典型的IT團隊,技術經理帶著4個開發,QA leader帶著QA,還有UI,一起做產品。
  • 女人在婚姻中最大的「底氣」,不是金錢與美貌,而是這四個字
    尤其,當一個女人放棄工作,放棄事業,全身心的投入到家庭當中時,意味著你做出了一個非常冒險的選擇。 當然,這種選擇有時是出於一種無奈,也是出於對另一半的支持和信任。然而,不是所有的男人,都是可以靠得住的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