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導讀
(向上划動閱讀)
為什麼坐不住,沒有定力?
要想打坐入定,一定要達到色界天天人的修養才可以。
如果還有人世間的男女欲望,是不可能入定的!
所以欲界無禪。
你只要能入初禪定,就已經超出了欲界六層天,一定會生在色界天的。
很多人修行打坐很多年了,還經常有疑問:「修行這麼多年,怎麼還打坐坐不住,心煩意亂,沒有定力呢?」
我問一下就知道,「你漏不漏精啊?」
男女都會漏精的。
根據佛經講,如果男女在夫妻之事當中產生快樂,那時就有精氣在漏失。明白了嗎?
其實你感覺到欲望的快樂,那就是精氣在耗散的過程中,刺激了你的神經,你才感覺到非常短暫的快樂。
這樣當然不會有定力了。
這就相當於一個有億萬資產的富翁,拿出一個億去吃一頓飯,那肯定快樂著呢——「把世上好吃的都拿來,我吃不完,我看!」
人肯定吃不了一個億,可是人家就拿出一個億吃飯,這肯定是要上報紙頭條了,很風光。
大家都會羨慕他,他會很快樂。
可是,你是億萬富翁,結果你花一個億吃一頓飯,錢都花光了,你以後吃什麼呀?
這樣講就知道欲望的可怕了吧?
這就相當於你辛苦掙的錢一下花完,當時還是感覺到有快樂的,對不對?
可是你以後就沒得吃了,會餓死的!
同樣,男女行欲也是,當時還是感覺到很快樂的,可是這個短暫的快樂就相當於把自己積攢的所有快樂和功德,一下都耗散沒了。
這樣大家就知道,為什麼佛教要戒掉淫慾了。
「淫」是過分,「欲」也是過分。
就為了貪戀那一點快樂,結果把自己的功德一下子全都耗散了。
佛教講要戒欲望就是教人不要過分。
人體的精氣神足夠人在世間生活,能保證人的健康、保證人的衣食住行、保證人在世間和別人交流。
本來一輩子會過得很好,但是男女欲望漏的是人體內最精華的精氣,就相當於汽車的油箱漏油了,油都漏了,汽車還能開遠嗎?
佛教講,修行想入禪定,先要戒掉淫慾。
許多居士會說:「出家人可以這麼修,在家人很難辦。」
這一點過去也認為,如果像出家人那樣清淨地修行,中年以後會方便些。
要說從小就修行,如果不出家,也很難辦。
如果他真正地把男女之事都放下了,家裡非得叫他結婚怎麼辦?也很麻煩。
結了婚,如果沒有夫妻之事,又得離婚,也不行,只能出家了。
尤其過去的習俗認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如果沒有後代,壓力會非常大,所以過去的年輕人很難做到。
到了中年以後,有了後代,對男女的欲望也看淡了,這個時候最好能一心一意修行!
少年夫妻老來伴,中年之後,最好夫妻都共同修行,當成一個菩提眷屬。
這樣一心一意修行才能得大成就。
比如佛教講的各種神通、各種功德、各種力量都從禪定力來。
禪定力就是集中精力的一種能力,也就是高度集中精神。
我們一般人心思散亂,就是因為欲望太重!
欲望屬火,像火苗一樣,一直在不停地燃燒,這就是念頭。
這些大大小小的火苗,一直在擾動不安,讓你靜不下來。
所以我現在告訴你們,以後不要再問我:「師父,打坐心煩意亂、胡思亂想怎麼辦?」
我以前只是說:「別管它,把惡念去掉就行了。」
這只是個簡單的方法,對不對?
嚴格來講,你說:「師父,我修了幾十年了,打坐還是靜不下來,老是滿腦子的念頭,胡思亂想,怎麼辦?」
別問了,你肯定漏精,對不對?
類似於你的油耗散了。
只要油一耗散,那個燈芯就露出來很長了,反而火苗更旺,燈顯得更亮了。
但這是熄滅前不正常的亮。
過去人都用油燈,燈芯上面有火苗,如果油多,露出來的燈芯很短,雖然火苗也亮,但不會過分。
如果快要沒油了,燈芯會突然一下子加長,火苗一下子變大、變亮了。
這個是不正常的現象,燈芯就會一下子燒光,火光也就熄滅了。
你平常打坐的時候,總是胡思亂想,就要想想為什麼?
你們這種不是精神好,而是念頭多的不得了,根本控制不了,想去也去不掉。
這就像那個油燈,你的油少了,火苗反而顯得大了,這是不正常的。
如果你要通過修行慢慢積累,不動欲望,就相當於油在積累。
所以佛教常把「欲望」叫「漏」,這叫大漏。你的功德都漏掉了。
一講功德大家也不知道是什麼,講得通俗一點,就是你的精氣——也就是你身體中的精華,漏掉了。
維持你肉體生命正常運轉的那個最精華的營養沒有了,那你這個肉體機器,平時總在那裡幹摩擦。
摩擦生熱,還冒火星,這些火星就相當於你雜七雜八的妄想。
那怎麼辦?你得馬上加油,一個是加了油發動機才可以繼續燃燒。
第二個油還可以潤滑,這樣人的這個機器才不會燒毀。
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
有人坐了很多年還很疑惑:「我也天天用功,甚至於一天坐多少個小時,還是妄念太多,去不掉啊,怎麼辦呢?」
很多人都焦慮。
你別說了,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訴你,你肯定漏精!
不管男的女的,只要漏精就坐不住,妄想、念頭還特別多。
為什麼佛教在出家戒中,把欲望放在第一,殺人放在第二?
因為出家是為了讓自己修成這些功德。
如果做不到,就相當於一輛汽車老是漏油,還想跑得很遠,是不可能的。
要想讓自己心裡寧靜,能體會到這種法喜、輕安、寂靜,最起碼得少欲知足,看開男女之事。
要想像過去一些祖師——比如像虛雲老和尚那樣,能入禪定,你就要斷絕欲望才可以做到。
只要有一點欲望,就相當於在漏油,就不可能入定,明白了嗎?
入定的要求非常高。
比如你看到某位大德入定了,不用說,人家欲界六層天的粗重欲望都已經去掉了,他絕對是男女關係看得開的,絕對不漏精的。
漏精沒禪啊!
所以修行要想了生死,最基礎最基礎的,已經基礎到沒有辦法再講了,就是你必須減少欲望。
如果你做不到就不用修了。
你想要取得像過去大祖師一樣大的成就,就必須做到:男的沒有夢遺、女的沒有例假。
還不能是病態,也不是年紀大了油盡燈枯。
就是在正常健康的身體狀況下,你通過修行,慢慢心念清淨、身體也清淨,不起欲望,然後肉體產生變化,男的不漏精,女的沒例假。
這樣就打好基礎了。
在此基礎之上,再去打坐,會突然發現不一樣了!
就相當於把汽車油箱漏油的那個點,給它焊好了,你這個車就可以放心跑了,可以跑得很遠。
並且再告訴你們,你只要做到這個最基礎的功夫,能控制欲望,不漏失精氣,你再打坐,只要隨便坐坐心裡就寧靜。
為什麼人只要精氣充足,心裡就寧靜就不會胡思亂想呢?
因為念頭屬火,而精氣屬於水,水本來就清涼,水多就把煩躁的火給中和掉了,你心裡就馬上寧靜。
心煩意亂、煩躁不安、腰酸背疼、胡思亂想,這些都是由於精不足。
這好理解了吧?
說到這裡,就不再繞圈子了,先不用解釋妄想、善念、惡念這些概念了。
一句話,要想讓自己感覺到很寂靜,打坐坐得住,必須做到不漏精。
做不到,你一輩子都是坐在那裡難受,入不了禪定。
知道這一點有多重要了吧!
現在有很多人高談闊論,講什麼「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講什麼真俗二諦;講什麼見性成佛;講什麼貪嗔痴即是戒定慧。
反正講的都頭頭是道,但是最基礎的都做不到。
還是問大家一下,不管男的女的,你們修這麼多年了,現在能修的不漏失精氣嗎?
這僅僅是基礎而已,並不是你這樣就成就了,但是最起碼說明你粗重的欲望沒有了。
年紀大本來就絕經的不算,有病的也不算,就是生理機能正常的人,你們做到了沒有?
按佛教來說,如果生殖系統有殘疾的人修行是不能成就的。
所以佛教說有五種不男,比如像太監、二根、半月男半月女、根缺、根殘等這一類的人,無論是男性女性,這類生殖系統功能不全的人,是修不成的。
即使修行,也就是種個善根吧,反正今生是不能成道。
(註:【五種不男】 [出法華文句記] 法華經雲。
菩薩不應親近五種不男之人以為親厚。正謂此五種也。
一、生不男;謂人從生來。男根不滿。是名生不男。
二、犍不男;犍謂人以刀去其男根。是為犍不男。
三、妒不男;謂男根似無。見他行淫。因生妒心。遂或有根。是名妒不男。
四、變不男;謂根能變現也。遇男則變為女。遇女則變為男。是名變不男。
五、半不男;謂半月能男。半月不能男。是名半不男。)
修行還必須靠這個欲望的力量,把欲望淨化之後淫慾火就轉成智慧光。
沒有這個力量不能成就,所以五種不男不能修行成道的。
這個問題非常重要啊!
這不是講理論,是講成就的具體修行方法。
你做不到,光吹牛沒用。
很多人不懂就自欺欺人,犯大妄語。
二十年前,有一個人給我打電話,他很驕傲地說自己能自由出入四禪了,他想入禪定馬上可以入,想出馬上可以出。
他叫我給他印證。
他是上海人,他的腔調到現在我還記得呢。
因為我覺得這不是一件小事啊,沒想到還有這樣的人,能自由出入四禪!太震撼了!我聽著也激動啊。
我就問他:「你結婚了嗎?」
他答:「結了。」
我問:「有孩子嗎?」
他答:「有。」
我問:「你現在還有男女之事嗎?」
他答:「有。」
我問:「那你男女之事漏不漏精?」
他答:「漏。」
你這什麼都有,就是個凡夫啊!你哪來的禪啊?欲界無禪,禪在色界。你這是打妄語啊!
大家反思一下,你們做到了沒有?你身邊的人有做到的沒有?
真能做到精氣穩固不漏失,誰能做到?
能做到算是你修行的基礎打牢了——僅僅是基礎而已。
就像蓋房子,這個地基打牢了,以後就好蓋房子了。
能入禪定的人,最起碼超越欲界六層天了。
都知道要超出三界外,你怎麼超?
你現在欲望深重,你就是在欲界裡,你哪來的超越三界?
你欲界都沒出去,還談超出三界?
這是最基礎的問題。
你們在家居士可能沒聽過,在出家法當中一定要講這個問題,修行還主要是對治這個問題。
你們知道為什麼出家嗎?
當然為了叫大家容易理解,就說這樣可以一心一意修行。
可你在家關起門來也可以一心一意修行啊。
其實出家最主要的功德是可以沒有男女情慾,明白了嗎?
男女情慾是大漏,能把人的精氣漏失,就沒有禪了,修行根本修不成。
比如觀想月亮,按佛教的要求,要達到就像肉眼看到月亮一樣,非常清晰才行。你們能嗎?
這是剛開始觀想。
當你觀想成就的時候,你觀想的東西,睜眼閉眼和看到完全是一樣的,也就相當於你親眼看到了。你們明白嗎?
很多人都問:「師父,我觀想不出來。」
我說:「你想想太陽月亮,想出來了嗎?」
他們說:「想不出來。」
我說「你觀想自己心間有個如銅錢大的月輪,行不行呢?」
他們還是觀想不出來。
怎麼會觀想不出來呢?他也搞不懂。
知道這是為什麼嗎?頭腦渾。
類似於你的精神一團黑暗,你沒有精神,所以觀想力就弱。明白了嗎?
如果你這樣積精保氣,天天打坐清淨無為,慢慢你能感覺到自己的心越來越清明,想什麼會想得很清楚。
記憶力好,理解力好,觀想力也好,想什麼都能清清楚楚地顯現。
所以觀想不出來是因為你頭腦渾濁。
為什麼頭腦渾濁?就相當於油燈昏黃黯淡沒有光了。
那為什麼沒有光了?缺油了。
可能還剩點油渣,這個燈還沒滅。一旦油盡燈枯就死掉了。
過去比喻生命衰竭直至老死又叫油盡燈枯。
身體就像一盞燈,人的精就相當於燈的油;
人的神就相當於燈的光,也就是火;
人的氣相當於燈的燈芯,人活著要有力氣嘛。
這盞燈只要油沒有了,就相當於人的精沒有了,人就該死了。
小孩子精氣充足,所以他的身體一直會長。
大概女子到十四歲,男子到十六歲進入青春期,一般就開始漏精了,女的例假相當於漏精,男的夢遺相當於漏精。
一般到這個時候身高基本就要固定了。
但有的人青春期會提前一點,有的人往後一點,保養好的人可能青春期過了好幾年還會長高一點。
基本上到了這個精氣漏洩的時候,身體就不怎麼長了。
這就說明精是叫你的身體生長的,叫你的細胞保持活力的,叫你的新陳代謝加強的,你說有多重要!
精就是精華,這樣好理解了吧。
你的精華滋養你的全身,能使每個細胞都健康。
如果這個精華沒有了,細胞就變得乾癟無力,慢慢就要生病。
青春期後基本上身高就不怎麼變化了。
到了結婚後漏失精氣更厲害,身體精力開始衰退了,心情也不好了,整天煩躁不安,這都與精氣不足有關。
雖然沒有耗散完,但是興致也不高了,開始慢慢地衰老,男的開始掉頭髮,女的開始長皺紋。
一般女性到七七四十九歲進入更年期,類似於精已經不足到例假必須停了,如果再有例假身體會垮掉。
還留下一丁點精,保持肉體還能有活力,也算是對身體的一種保護。
男性進入更年期,有的說是七八五十六歲的,也有的說是八八六十四歲的,也就是精氣到這個階段要是再不強制性地保留一點,肉體就壞掉了。
這是肉體自我保護的一種機制,這時就提醒人已經進入老年了,精氣已經嚴重不足了。這個時候必須保護好。
注意!過去我不太講這個問題的,後來發現大家都不重視這個問題,現在不講不行了。
世間人都想老年身體健康、心情好,活得年紀大點,有一句老話,叫「老不洩殘精」。
人老了殘餘的那點精氣不要再漏了,再漏就完了。
所以年紀大了之後,如果再漏精,人一下子會感覺到精神不行。
如果還能保養精氣,到七八十歲可能還很健康,心情也好,體力也好,各方面都好。
如果不能保養,老年再有男女情慾的話,一次之後可能你多少天緩不過來,就會腰酸背痛、頭昏、打瞌睡,白天都沒精神,一定是這樣的。
這是講實修實證。
實修實證主要是從這修起,叫添油續命。
修行就是添油,接續你的生命,使你的身體健康,你才能打坐入定、去煩惱。
你天天肉體不健康,又心煩意亂,怎麼用功?
就像鬼道眾生和地獄道眾生,光受苦了,他都沒時間去用功,對不對?
天天光生氣難過了,哪有時間打磨習氣。
還有,大家一定要注意「精生樂」,精足的人才快樂。
咱們現在感覺到心裡很快樂,你們知道這種樂是怎麼產生的?
——精足。
精不足的人心情就不好,老是覺得活著沒意思,老是覺得生活沒有樂趣。
所以精生樂,氣生力,神生明。
不過精氣神的說法不是佛教的,是咱們傳統中醫的說法。
這是方便大家理解,才用咱們傳統文化的詞語。
按中醫的理論講,精就是身體中的精華,能滋養全身,這個要足才好;
氣就是力量,你的力量要大;
神就是精神,心裡很清明,就是精神好。
你知道了這個問題的重要性,就能把這個欲望去掉,就不會再貪戀男女的欲望之樂。
當你精足之後,一定會產生內在的法喜。
這時候打坐突然腰能直起來了,身體非常輕,每個毛孔都很舒適,心裡甜甜的,口水也多,精神也好,力氣也大,什麼都好,這個時候你才能安心打坐。
內在的法喜生起後,你才喜歡打坐,慢慢才能入禪定。
入了禪定,有了控制思想的力量,你才能開智慧。
禪定的專注力就是集中精神的能力,就像一般人學習,能集中精力的學習才會好。
其實無論做什麼,都要做到一心一意才有效率,如果你三心二意,什麼都不會做好。
要訓練出這種能力,就是專注力(禪定力就是專注力),做什麼事兒都很專注。
如果專注力強,你做什麼都成功。
不信你看,學習好的人,他一心一意學習的時候,外邊有什麼聲音,他聽不到的,是不是?
學習不好的人呢,什麼都聽得到。
真學習好的人不受外界影響,這個功德從哪裡來?前世修過禪定。
還有些人在工作的時候也是能一心一意把事情做得特別好,所以他事業容易成就。
你看有些人,一輩子就喜歡研究一件事,非得把它研究出來。
這樣的人做什麼都能成就,搞科研,他就成科學家;做生意,他能成富翁。
很多人不行,是因為沒有毅力,三心二意,看看這個不錯,做兩天算了,再換一個,結果一輩子什麼也幹不成。
不管幹什麼,只要能成功的人都是有定力的人,對不對?
做事情一定要集中精力,事情不成功就永不言棄,這樣的人能成功。
這個永不言棄的力量就是定力。
這樣有定力的人最起碼是修過禪定的,只是不一定修到入禪定而已,總之人家訓練過。
如果他已經修成四禪八定,那就厲害了,人家就不在咱們世間了,最低也得在色界天。
再高,可能會證果,成阿羅漢,成菩薩,成佛。
所以你們知道去掉欲望的意義有多大嗎?
想擺脫欲界,男女欲望這麼重的煩惱你去不掉,怎麼擺脫欲界?還是跟著欲望又來世間輪迴了。
想解脫生死,真的那麼簡單嗎?
你欲望深重,還想成佛成菩薩、解脫生死?
有人會問,不是有些菩薩是在家人嗎?是有。像維摩詰菩薩是在家人。
但佛經記載,人家是「示有妻子,常修梵行」。
什麼叫梵行?主要就是男女欲望能放得下。
不存在欲望深重的佛菩薩。
還有像文殊菩薩有那麼大的神通,功德從哪來的?
他得有很深的禪定功夫。
佛經裡講過,有一次阿難早晨起來打開門一看,整個祇園精舍一片大水。
怎麼發大水了?
這個水還有點兒怪,可以在水上走,他就知道不是真正的發水了。
這是怎麼回事?
後來問佛陀才知道,原來是文殊菩薩入定,入水光三昧。
既然能入定,現出這個真實的境界,別人都能看得到,這個禪定功夫是很深的。
像這種大的神通,當然也包括小神通,一般有了禪定功夫才能顯現。
佛陀認為,一禪、二禪、三禪都不主張出神通,到了四禪「舍念清淨地」,這時才主張修習神通。
如果達不到四禪的舍念清淨地,你通過神通可以看到天人、地獄、餓鬼的各種境界,這時你看到天堂可能會貪戀,看到地獄你可能會恐怖,說不定自己會嚇死。明白了嗎?
你看,即使你有功夫,能把世間的欲望去掉,達到了色界的一、二、三禪的禪定功德,佛陀都不主張你馬上修習神通。
你到了四禪才允許修習神通,這樣沒有後患。要求這麼高。
同樣,文殊菩薩這麼大的功德,能現這麼大的神通,就說明人家肯定有禪定功夫,一定是把欲望給降伏了。
這好理解了吧?
如果你認為自己是大菩薩了,那你現在證到這個功德沒有?
當然我講的是功德,要講真心佛性,那是永遠不變,你下到地獄它還是那樣,講那個沒有用。
關鍵地獄不是燒自性,是燒你的肉體啊。
自性不痛,但你肉體痛呀。
講這些口頭禪沒用。
地獄眾生也有真心佛性,真心佛性也是和佛一樣大放光明,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可是他的痛苦解決不了。
所以只是理論上講見性是不行的。
現在講見性也是為了更好的去煩惱,去執著。把煩惱執著去了之後,才能離苦得樂。
要想離苦得樂,就得用這個功夫——要把你的貪嗔痴慢疑這些煩惱去掉。
「貪」主要是指淫慾,所以貪嗔痴又叫淫怒痴。
淫慾的過患太大,我們生死輪迴都是因為淫慾而來。
你想擺脫六道輪迴,也得要從淫慾這個根兒下手,把它斬斷,才能講解脫生死。
當然人的煩惱非常多,把這些煩惱都去掉才能究竟解脫。
但是最關鍵性的、最大的一個煩惱,就是男女欲望,所以放在第一位。
你們真想成就這些功德,包括想通過打坐產生輕安、自在,甚至於有禪定功夫;
或者成就阿羅漢的神通——觸動天地、偷天換日、把地球可以縮小放大這種神力;
甚至於你也想成就佛菩薩的各種神通變化。
你要去掉欲望才可以實現,欲望不除根本不可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