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多能接受新遊戲「搶先體驗」多久?丨問爆觸樂

2021-02-16 觸樂

問爆觸樂是我們的問答互動欄目,每周日推出。每期提出一個問題邀請大家來回答互動,如果你有什麼希望看到大家看法的好問題,也可以在後臺告訴我們。

刺蝟

我不反對《原神》拿獎

只是【年度最佳手遊】也就罷了,【年度最佳RPG】是怎麼算得上一個只做了2章劇情不完整的某個作品入圍,今年是沒有RPG了麼。

2017年的最佳RPG玩家票選是《心跳文學社》好歹說得過去,畢竟那是「」歐美年輕人的第一款免費gal「」,《原神》也是歐美第一款免費氪金arpg手遊?

請這位讀者刺蝟給觸樂公眾號發消息「問爆觸樂領獎」找我們領獎吧(工作日上班時我們就會聯繫您),也謝謝各位讀者朋友們踴躍的發言。

歡迎各位讀者在本期問爆觸樂下方留言,我們會為獲得點讚數最多的評論者送出50元以內的iOS或Steam遊戲任選一款。中獎結果將在下期(12月6日)問爆觸樂欄目中公布。

許多遊戲採用了「搶先體驗」(Early Access,EA)的發布形式,有的開發計劃如預計的那樣順利,有的卻長期滯留於搶先體驗狀態中。你對哪些搶先體驗的遊戲印象深刻?你認為一款搶先體驗遊戲需要在多長時間內發布正式版?所以,本周問爆的題目是:

你最多能接受新遊戲「搶先體驗」多久?王亦般

搶先體驗的遊戲對我來說很大的一個缺陷是故事不完整,沒個結尾,就像小說看到斷章一樣,心裡癢卻也無可奈何。不過,很多人也不是在搶先體驗發布的第一時間就上手開始遊戲的,入手的時候遊戲可能已經搶先體驗好一陣子了,完成度已經很高,這樣就不會等得很痛苦,可能玩著玩著正式版就上線了。

所以我覺得,對搶先體驗的時長的接受度不是從遊戲搶先體驗開始的時間起算,而得從玩家入手遊戲的時間開始算。我自己是大約半年到1年。

陳靜

這個問題讓我感覺有點兒複雜:假如搶先體驗版和正式版差別不太大,那開發商要麼迅速做完正式上線(這種例子有很多),要麼乾脆不著急,讓玩家慢慢「體驗」著去——前兩天和其他老師聊起《異星工廠》,由於挺長一段時間沒關注,我甚至忘了它已經結束了EA……

但《異星工廠》這樣的例子也得建立在本身質量不錯的基礎上。大部分時候,1年左右就是我能接受的上限,假如遲遲不出正式版,我就會開始懷疑開發團隊的能力或是誠意。

池騁

等多久無所謂。除非是非常非常在意的遊戲,否則世界上好玩的遊戲千千萬萬,何必死磕一個EA呢?

怎麼說呢?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如果可以選擇的話,我傾向於直接發布完整版的遊戲而不是EA。大半年前我玩過《Not For Broadcast》的EA版,還寫了評論,那是一個相當不錯的反烏託邦遊戲。這半年間它時不時地更新一點兒更新一點兒,至今也沒有結束EA,但我已經沒有了追更的興趣……

楊宗碩

搶先體驗現在已經變成了一個很模糊的事兒。

小廠商或獨立遊戲開發者受困於資金限制,開啟搶先體驗是一種;大廠不認真做,通過後續更新、季票、DLC慢慢補也算是一種。

前者雖然玩不到最好的遊戲體驗,但也能充分理解,如果是那種幾個人的小組,做自己很喜歡的題材,哪怕當付費測試員我也很開心。但後者……就真的讓人不太能接受了,如果你買過首發的《街霸5》或是「文明」遊戲,就一定能體會這種痛苦。傷我最深的是一個名義上不叫「搶先體驗」的遊戲——但它幹的絕對是這個事,還收了我4份錢:《寶可夢:究極之日·究極之月》。

所以,我能接受的期限是:個人開發者2年,小廠1年,大廠0年。

梅林粉杖

這可能取決於我是不是買了遊戲吧。如果我看到它搶先體驗開了,但是我並沒有買,那麼體驗多久都可以;如果我買了,那麼當然我希望它早點出,因為我買都買了,說明我的期望值和遊玩的欲望還是很高的。

但歸根結底還是因遊戲而異,有的遊戲我等得起,因為直覺告訴我,它一定會正式地、完全地發售,而且水準應該不錯,有的遊戲嘛……它也許就真的只值得一個搶先體驗。

你最多能接受新遊戲「搶先體驗」多久?歡迎各位在文章下方留言評論,我們會為獲得點讚數最多的評論者送出50元以下的iOS或Steam遊戲任選一款。中獎結果將在下期(12月6日)的問爆觸樂欄目中公布。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