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看懂《黃石》,我翻了一下《美國民主歷程》

2020-10-09 胡說八道楊老師

為了看懂《黃石》,我翻了一下《美國民主歷程》

很喜歡《黃石》這部劇,正好手邊有這套《美國人:從殖民到民主的歷程》就在其中查找了一下,本以為西部、牛仔等內容會在《建國的歷程》或者《殖民地歷程》裡,結果卻是在《民主的歷程》中找到。我簡單將其摘編整理,供同好參考,以便更好地理解這部神劇。

斜體字為書中原文或概括。

一、經營農場

如果你懂得放牧,又能攏來一批牛仔,那麼你就可以在花費不大的情況下,獲得可觀的利潤……每月只破費三十至四十美元僱幾個牛仔,這就是所需要的全部勞力了。

十九世紀農場是賺錢的。

二、西部的規矩

殺害同伴者將受到眾人的審判,如果被定罪,便當場絞死。

逃避舊日法網的流亡者在西部找到了歸宿,但即使在這裡,他們也不可能擺脫周圍社會群體而獨立生存……人們必須消除嫌隙,耐住性子,遵循趕牛小道上的嚴格規矩,否則便會被拋棄或吊死或孤零零地哄到一處荒涼的地方。

火車站警告。

三、強勢領袖

有時,在小道上跋涉幾個星期後,人會和牛群一樣神經過敏,此刻就需要有一位強人來防止出亂子。頭領和牛群的主人要對手下人的生命安全負責,不僅要儘量防止印第安人的侵襲,還要防止在各種情況下的自相殘殺。

看來只有李普這樣的人才能勝任這個職位啊。

四、信守諾言

涉及成千上萬美元的交易單憑口頭一句話便可敲定,並且得到嚴格的信守。如果做不到這一點,他們往往會陷入極度的困境難以進行商業往來,也難以驅趕他們的牲口穿州過府。

老達頓:「all a man have is his word」

五、牧場主協會的由來

查爾斯古德奈特,1877年,同愛爾蘭人約翰喬治阿戴爾一道,建立了ja牧場,很快便擁有十萬頭牛和一百萬英畝土地。他創立了第一個牧場主協會,以對付德克薩斯盜牛賊。

懷俄明的牧場主們主要依靠是懷俄明牧主協會。這是美國社會團體先於政府成立的又一個典型例子,該協會成立於1873年,不過十餘年時間擴展到了臨近的科羅拉多州和內布拉斯加州以及蒙大拿準州和達科塔準州……在面積將近整個西歐那樣大的美國西部遼闊土地上,由於不存在有效的政府管理機構這個協會便制訂和實施自己的法律……在大的集市和鐵路樞紐都駐有監督員,以巡查被人偷走的帶有協會會員註冊烙印的牛。

怪不得協會有執法權,有自己的武裝力量。

六、咱們牧主有力量

1892年4月6日,為打擊詹森縣不服從協會法令的小牧主,懷俄明牧主協會秘密組織了一支50人左右的武裝,突襲了布法羅鎮,但被當地200餘居民包圍,懷俄明代理州長是牧主協會的好朋友,請求時任總統哈裡森派出聯盟部隊幹預。牧主協會46人向聯邦軍隊投降,其中半數左右是外來的德克薩斯槍手,其餘都是懷俄明有頭有臉的公民,包括一名牧主協會的前主席、一名畜牧事業督導專員、一名州水利局專員、一名聯邦法院的副執法官、至少一名哈佛大學畢業生,以及其他差不多的體面人物。

第一季第一集動用武力搶牛是有淵源的啊,過去一百多年都是這麼解決問題的。

民風彪悍大西部,體面人都得能文能武。

七、趕畜大會

趕畜大會的第一個名字為「rodeo」,源出自西班牙文的「rodear」,意為「圍攏」;牛仔們的目的在於包圍並聚攏放牧區上所有的牛群。只在很久之後,開放性的牧區消失殆盡了,「趕攏畜群」的技巧才轉成為專為演練而演練,而」rodeo」也轉而成為專門去約觀眾的牛仔騎術表演。從此,這種集會只是為了炫耀,讓城裡人觀賞在開放性牧區全盛時期只有牛仔們自己才能看到的力量、風採和技巧。

八、關於烙印

烙印原為牧場主表示對牲畜所有權的標記,像盾形紋章,籠罩著神秘的氣息,能夠傳遞很多信息。老練的牛仔憑藉烙印登記冊,不需向任何人詢問任何問題,就可以知道牛的許多事情。

牧場主和牛仔之間普遍尊崇烙印,一如人們之尊崇圖騰、建安印記和家族紋飾。牧場大都沿用牛隻烙印的名字;而牛仔之表明身份也會同牧場的烙印聯繫在一起,比如說「我是圓柵g的人」。

原來有如此豐富的內涵。

九、老達頓的自我認知

他重視榮譽,不會撒謊或偷竊;他勇敢頑強,不會在敵人面前逃跑;他盡忠職守,會以治安法官或代表機構成員的身份為國王和國家效力;他有善心,講求實際,對於他所繼承或獲得的財富,他是心系公共利益的上帝管家。富勒說,紳士不會因他繼承的遺產而趾高氣揚;他是勤勉的大學生;他學習掌握法律知識;他善於騎馬他接受託付給他的公職;他嚴厲卻不失公正;他裁斷事端時深思熟慮,一旦是非曲直顯明,他便迅速採取行動。「他在和平時期裝備自己,以待戰時。」他以豪爽大方、衣著、友朋玩伴聞名。「他對鄰居彬彬有禮,和藹可親。正如淬鍊得最好的金屬製成的寶劍最為柔軟,真正慷慨大方之人對比他們地位低的人也最為謙恭有禮。」

摘自《美國秩序的根基》。

PS:居然沒有人從保守主義思想的角度寫《黃石》?這兩天有空寫一篇。

相關焦點

  • 《黃石》與美國保守主義
    《黃石》與美國保守主義好的文藝作品既讓人沉醉,還引人深思。《西部世界》就是通過講述一個科幻故事,來探討「什麼是人」、「人何以為人」的哲學問題。在這方面,《黃石》毫不遜色。第一季第一集大兒子的死就暗示了這個結局,達頓家後繼無人,黃石後繼無人。同樣後繼無人的還有美國的保守主義者。
  • 美國的民主,到底怎麼了?
    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漫天飛舞的信息,讓我無法辨別哪些為真,哪些是假? 所謂「巧夫難為無米之炊」,我很難說服自己在事實都搞不清楚的情況下,去分析出什麼靠譜的結論來。 還別說我遠在中國,就問那些身處美國的朋友們,各種媒體和社交軟體上報導的所謂「事實」,甚至是「有圖有視頻」,真的是真相嗎?
  • 《黃石》舊事
    不過中國的一國兩治是新的嘗試,我也不用重修法典,我也不強制你,我們還能加入到同一個秩序體系。算是天才創想。回到《黃石》,劇中有個人,我忘了他想幹啥了,大概是想砍樹。他的對手找了公關,從17几几年開始扯,一直扯到未來人類在太空時代的生物庫,站在道德高地瘋狂輸出,還弄出奇奇怪怪的法律,就是為了阻止鄰居砍樹。一段時間內,他是成功了的,鄰居也不在砍樹了。
  • 光景美圖分享42:黃石國家公園(美國)溫泉區很多的大自然樂園
    美國最近正處於疫情重災區,這裡先為他們的國民們加油打氣,願早日度過這時期;今天我們雲旅遊一下美國人驕傲的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公園:黃石國家公園,在這裡重點分享一些這裡面溫泉區的美景~希望帶來如泡溫泉般的好心情知道黃石公園具體形象還是來自於災難大片《2012》,電影裡面的黃石公園宏偉遼闊美景很多
  • 美國黃石公園,此生必去的絕美之地
    美國不只有舊金山、洛杉磯等大都市,更有黃石、羚羊峽谷等擁有壯美風景的自然國家公園。沒錯,就是要你目不暇接,陶醉於美西的自然風光之中,今天欣小美就介紹美西眾多自然景觀中的一個——美國黃石國家公園。美國前總統富蘭克林曾說過,設立國家公園是美國做的最棒的決定之一。一是將北美的動植物保護了起來,生態得以繼續完美地存在,二是能讓世界各地的人見識到如此壯麗的景色。
  • 摧薦一部美劇《黃石》
    美劇《黃石》首播好評如潮!第一集豆瓣8.9分,截止到現在,不降反升,高達9.0分!足以見得觀眾對這部劇的厚愛。千萬不要以為這是著名的黃石公園紀錄片。達頓家族的西部片。該家族坐擁美國最大的牧場——黃石牧場。該家族長,視察自己的領地,需要開直升飛機。
  • 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鬼打鬼」
    在香港,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決意故技重施。正如茶餐廳第一章《香港「拆家」黎智英》所揭示,黎智英是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等多股西方反華亂港勢力的資金中轉站,負責亂港資金的洗白、分發和監督。在「肥佬黎」金光閃閃的呼喚下,李柱銘、何俊仁、陳方安生、陳日君等相繼拜倒在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的門下。
  • 國會山被佔領,美國民主怎麼了?
    福山:「當下美國最大的弱點是兩極分化」從2016年川普入主白宮時,街頭多次出現打著「不是我的總統」(Not My President)標語遊行的人群,到如今示威者高喊「川普贏得大選」(Trump Won the Election)湧進國會大廈,自由民主這一美國著稱於世的核心價值似已變質。
  • 碎玻璃、破門窗……國會山上的垃圾記錄著美國民主的脆弱
    據外媒9日報導,美國史密斯學會下屬的國立美國歷史博物館計劃收集國會騷亂的遺留物,來記錄「美國人製造的變化」以及「美國民主的脆弱」。△當地時間9日,國立美國歷史博物館策展人、歷史學家弗蘭克·布拉奇克(Frank Blazich)在其個人社交平臺上發布搜集國會騷亂遺留物的消息。
  • 川粉衝擊美國國會:對美國民主與中國體制的感想
    我想他不希望因為他老爸最後的偏執和瘋狂而葬送自己的職業前途。他在Trump基本盤裡是有影響力的。他還想當總統。也許四年後,Trump的基本盤需要「柔和」一點的Trump:我稱之為「Trump Lite」。這可以是小川普努力的方向。4.
  • 《辛普森:美國製造》OJ的無罪VS民主的陪審
    今天看了OJ·simpson的幾個小時的紀錄片,講了OJ從1947年出生到2008年入獄的傳奇的一生,這也是美國種族平權運動艱難前進的歷史的縮影,同時也是美國執法司法價值觀的歷史體現。我還看到了努力奮鬥的OJ身上所體現出來的美國夢。這些都是穿進我心裡的東西,我感受到了,所以我想記錄下來。
  • 《黃石 第三季》美劇[劇情/西部][黃石公園/黃石之爭]歐美電影資源百度雲
    《黃石》的主創是泰勒·謝裡丹,《邊境殺手》和《赴湯蹈火》的編劇,還自編自導了《獵兇風河谷》。這其中包括地產開發商、印第安保留地還有美國的第一個國家公園 — 黃石公園。黃石農場究竟有多大?相當於44萬個足球場,其中包括了群山、森林、平原,這些地方甚至有狼、黑熊等野生動物棲息著。
  • 「金錢政治」,美國民主失敗的禍根|選舉|選民|民主選舉|聯邦_網易...
    這場大選似乎又點燃了國內一些「美分黨」的熱情,他們開始熬製某些政客的「勵志雞湯」,再度跪拜美國的民主制度。  事實又如何呢?且不說「驢象之爭」已經成為美國民主選舉的固定套路,單就「民主選舉」本身而言,在美國也早就變了味。如果說種族歧視和貧富差距等問題是當今美國社會的頑疾,那麼「民主選舉」這一味藥只能是暫時的「鎮痛劑」,治標不治本。
  • 美國黃石國家公園一男子被疑遭灰熊襲擊死亡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澳大利亞《雪梨先驅晨報》8月10日報導,7日,一名男子在美國黃石國家公園失蹤,當局認為他因受到灰熊襲擊而死亡。美國黃石國家公園管理局發布聲明稱,這位失蹤男子是一位頗有經驗的背包客,他在黃石國家公園已經工作並生活了一年多。遇難者的屍體7日在靠近大象環道(Elephant Back Loop Trail)的野地裡被人找到,「部分屍體被吃掉。」
  • 看人民日報:美式民主神話的終結 解讀:什麼是民主和美式民主
    顯然以上五種事例都屬於民主的範疇的事。通過「研究」我們可以發現以上4種「民主」案例分別都具有兩個特徵:一是民意,二是為了維護「我或者我們」的利益。子一哲學人生第一定律告訴我們,人們的所有追求是利益。以上「民主」追求,或者是為了「我或者我們」的利益不受侵害,或者是為了「我或者我們」的利益能「更好」。下面我們分別予以分析:1,「選舉」。
  • 美國三男子在黃石公園的溫泉裡煮雞吃?!被公園拉黑兩年!
    在美國,就有三個大叔跑來黃石公園,自製了此等人間美味,不過,正是這份最為正宗的「黃石公園溫泉雞」,讓他們付出了慘痛的代價.....這並不是一時起意,而是有備而來,在他們的背包中,有提前幾天醃製好的兩隻整雞,為了方便食用,這一行人也隨身攜帶了鍋具和餐具....出於環保起見,在把溫泉雞放入溫泉中煮熟時,他們還給雞套上了兩層燒烤袋,又裹上一層麻袋,以防水源被汙染。
  • 《黃石》第三季 全10集!
    泰勒·謝裡丹主演: 凱文·科斯特納 / 凱爾西·周 / 韋斯·本特利 / 吉爾·伯明罕 / 伊恩·鮑漢 / 盧克·葛萊姆斯 / 科爾·豪瑟 / 凱利·蕾莉 / 丹寧 理查茲 / 戴夫·安納布爾 / 吉爾·亨內斯 / 格瑞辰·摩爾 / 派屈克·聖埃斯普利特 / Raquel Conner / Jefferson White類型: 劇情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 「勤王」驚變「佔領」,美國民主怎麼了?
    這場騷亂不僅令美國國內錯愕不已,四位前總統、政客名流紛紛站出來發聲,同時也震驚了美國的西方盟友,鮑裡斯、特魯多等人紛紛發聲關切。這場撕裂美國民主的「鬧劇」究竟是如何發生的?川普在這其中又扮演了怎樣的角色?美國民主怎麼了?華盛頓「陷落」(川普1月6日在集會上發表演講。)「我們永遠不會放棄,我們永遠不會退讓。」
  • 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是個什麼玩意兒?
    香港是西方勢力在遠東經營的重點地區,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則是搞亂香港的「金手套」。從該組織公開的資金流向來看,美國國際勞工團結中心、國際事務全國民主研究所和香港人權監察,這三家幾乎分走了大部分亂港經費。李柱銘(左二)、羅冠聰(右一)所率領的代表團2019年5月14日在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作專題演講2019年5月,李柱銘為代表的亂港派出訪美國。在民主基金會發表極具煽動性的演講,公然乞求美方幹預香港「修例」,搭臺者正是「國際民主研究所」。搭戲臺、站前臺、當後臺,是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禍港亂港的第三大伎倆,它的推手則是旗下的「國際民主研究所」。
  • 美國教授:我不同意你的觀點,所以你就是「民主的敵人」
    「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這是最起碼的民主和自由的要求吧,這不應該是隨便個大學生都知道的吧?但是把自由延展成瘋魔狀態的美國民主黨教授,就不會明白這一點。美國的社會學教授根本就沒有什麼含銅量,就是一種混飯吃的職業,唯一的就業途徑就是當教師騙人,如果一個美國人說他是社會學科類的,又不是教師,那他一定就是個無業游民。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羅伯特·賴希(Robert Reich)就是這樣一個幸運的有職業的社會學科教授,1月3日他在推特上將宣布挑戰拜登勝選的以克魯茲為首的11名參議員列為「民主的敵人」,並將名單在推文上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