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當有一特殊的人群走進了她的世界,
他們不曾擁有常人擁有的世界上的很多東西。
他們想聽見鳥叫、聽見水聲……
但或許有些奢侈,又或許有些難以實現,
而她卻希望幫助這些孩子在有聲的世界裡快樂的成長,
讓他們也能享受到美妙的聲音,
她就是孫丹。
溫婉、大方、知性是孫丹給人的初印象
作為一名戲曲演員,她是《半把剪刀》中的金蛾、《雷雨》中的繁漪、《美麗老師》中的呂薇、歌劇《呦呦鹿鳴》中的屠呦呦等等人物,她憑藉自己的努力以及紮實的聲樂功底,在戲曲、民歌和歌劇這幾種相通又各有特色的藝術表現形式中自由轉換,將一個個細節刻畫的極富感染力。
但這或許對於她來說,這就是藝術,一種情懷一份熱愛。即使身旁掌聲雷動,但她依然謙虛自持,這就是她,最最真實的她。
2
而對藝術的這份感情源自小時候,4歲時她已經開始登臺唱歌,14歲就讀於象山二中,與她的音樂老師學習聲樂,開始了她的藝術生涯。因為唱、跳、彈鋼琴樣樣都行,每年她都能捧得大獎。18歲時,在第一個人生的轉折點,她毅然報考了寧波文藝學校,雖然那時學校招生名額已滿,但她唱的民歌悄然的唱進了校長章長康的心中,她成為了一名藝校特招的學生。3年後憑藉著那份努力,她順利考入甬劇團,一路學習、演出至今。
但她除了演員這個身份之外,還是映客上的主播,這還不讓人驚訝,但是擁有4萬粉絲的「當紅主播」卻讓人內心有些許的敬佩。
不僅如此,一次偶然的機會,她遇見了一位特殊的朋友。她是一位有聽障的美女主播張若蘭,90後的一位姑娘,清秀可人,可是命運跟她開了一個玩笑,3歲時的她因為藥物導致失聰。孫丹聽了她的故事,看了她的直播,覺得這麼漂亮的一個小姑娘,命運卻對她如此不公,很受觸動,這時的她早已淚流滿面。
張若蘭的故事,是令人傷感的。對於從小學習聲樂,一直活躍於舞臺,並且對於藝術有著特殊追求的孫丹來說,真的很難想像,在一個無聲的世界裡她該如何生存,離開了音樂的她又會如何,那該是多麼可怕又多麼讓人絕望的事。
這讓她更加堅定了想為他們做些什麼的想法,希望通過努力去幫助這樣的孩子,幫助他們走出寂靜的世界。
3
二院的醫生曾經給她看過一個病例,有個聾啞小孩,父母都是聾啞人,如果有人能伸手幫他們一把,那麼改變的不只是一個孩子的命運,而是一個家庭的命運。
醫生還告訴她,有些先天失聰的孩子,如果在周歲之前能植入耳蝸,那麼他以後還有可能進入音樂世界;但是如果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期,那麼,可能只能保證最基本的語言功能了......
這麼一想,孫丹覺得自己做的事情,被賦予了更多更大的意義,也許她幫不了很多人,但是哪怕只有一個孩子因為她的努力有了「重生」的機會,那麼她的付出,就不是徒勞的。
但是一個現實的問題擺在眼前,像這樣的孩子有許多許多,而她只是一個人,以個人能力能幫的只是一小部分,通過仔細考慮後,她想專心做一個項目:幫有聽力障礙的兒童免費安裝人工耳蝸。
4
或許在這個過程中,得知她這個想法的很多朋友有許多的不解。他們覺得,慈善和公益是個無底洞,過程中會遇到的困難和非議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他們勸她放棄,或者換一種更輕鬆的方式。
但是,或許是心中的那份執著,讓她不顧身旁人的反對,毅然投入到了這份事業中,因為她熱愛音樂,她想將這份愛傳遞給孩子們無聲的世界裡,讓他們的生命煥發新的生機。
雖然身邊的很多人為她的目標潑冷水,說這個項目的資金成本過高,做慈善也可以選擇其它的項目。但她說:「大家都不肯幫助這個人群,誰來幫助他們呢?我就做這個項目,就這麼定了!」
這個想法也得到了她粉絲的支持,大家都特別熱心地貢獻自己小小的一份力量,這更加堅定了孫丹想把這個公益項目做好的決心。
所謂小小的愛心匯聚成了大大的能量,通過直播她也得到了一筆不錯的收入,而她準備把做主播期間賺得的30萬元拿來做啟動資金,在今年辦一場慈善音樂會,所有募集到的善款都用於救助聾啞兒童。
作為旁觀者,有些人不太理解。她現在所做的這就像把錢扔進一個無底洞一樣。在他們看來,孫丹有著別人羨慕的一切,但是非要把自己置於公眾的眼皮底下,去做吃力卻不一定討好的公益項目?
孫丹坦言,確實之前在直播中,也遭到過別人的惡意中傷,會有些不懷好意的人質疑她的動機,覺得她這麼做完全是為了博取關注,騙取粉絲的錢。
面對質疑,她一度很難過,也忍不住獨自哭泣。但是,這個社會上,總是善良的人多,她的粉絲們也紛紛出來幫她澄清,太多太多的人給了她溫暖,給了她堅持做這件事情的動力和理由,內心的那份倔強也在支撐著她走過一個個困難。
就像她說的那樣:「生活讓我越來越堅定地去做一個善良的人,不管道路有多少坎坷,我都懷抱著一顆真摯的心,勇敢做自己。」
就像在這條公益道路上即使幫不了很多人,但哪怕只有一個孩子因為她的努力有了「重生」的機會,讓她能聽得見另一種美好,享受那份屬於他們的童真,那她的付出,就不是徒勞的,她的努力就沒有白費。
這或許也是她的一個動力所在,而她也在把那份對於藝術的獨特追求,轉移到了這份公益的道路上。她也幻想著以後的某一天,可以帶著這些孩子一起登臺表演,一起享受有聲世界的美好,這對她來說是最好的回報吧。
5
因為愛,不相識的人湊到了一起,因為愛,讓這群特殊的孩子有了新的希望。我們願做一個撐傘人,遮擋住他們灰濛濛的天空,即使颳風下雨,我們依舊是他們的依靠。
在此,我們也真誠地希望,通過孫丹以及大家的努力,把慈善音樂會舉辦成功,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這個充滿愛的隊伍中來,讓點滴小愛,匯成大愛,聆聽丹心唱響愛。
這份愛的歌聲已唱響,6月5日讓我們齊聚寧波保利大劇院,一起來聆聽,一起來感受,一起來幫助失聰兒童,為他們的彩色世界增添一份音樂,為他們的生命譜寫新的樂章。
本次活動的籌集到的善款,我們將全部用於失聰兒童人工耳蝸植入手術費用中。此外,除了本次活動的門票收入外,我們還需要更多社會愛心力量的支持和協助。以愛為名,我們期待您的加入。
匯款戶名:寧波市海曙區慈善總會
開戶銀行:寧波銀行湖東支行
帳號:21010122000613751
聯繫電話:0574-87250216
(匯款請註明:孫丹慈善演唱會捐款及捐款人真實姓名)
海曙區慈善總會簡介
海曙區慈善總會於2006年12月6日依法註冊成立。由海曙區熱心慈善事業的公民、法人及其他社會組織志願參加的區域性非營利、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和慈善組織公開募捐資格的公益性社會團體。
全區17個鎮(鄉)、街道慈善分會、3個機關分會、271個村(社區)慈善工作站有序開展工作,實現了慈善服務網絡全覆蓋。2013年6月,區總會成立了慈善義工分會,下屬12支慈善義工大隊。2017年7月5日,成立海曙區慈善藝術團。截止2017年12月,海曙區建立了6個慈善扶貧產業基地。
區慈善總會自2007年成立以來,全區有2661家單位、38萬人次參加了慈善一日捐、平時捐款及抗震救災等捐款活動,累計募集善款超過1.6億元;先後建立了慈善基金246餘家,基金規模超過4億元,累計救助困難群眾6.9萬人次,救助資金支出1.1億元。
十年來,全區湧現了一位「中國百名慈善人物」、15家單位和個人榮獲省級慈善獎;31家單位和個人榮獲「寧波慈善獎」、217家單位和個人榮獲「海曙慈善獎」。2013年區總會被評為5A級社會組織榮譽稱號。全區共有9個鎮、街道和129個村(社區)獲寧波市慈善鎮、街道和村(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