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科研新成果:農民燒柴做飯每年害了10萬人,王福重第二?

2020-12-23 育學筆談

北京大學是我們夢寐以求中的學府,教學和科研都是世界一流,尤其是大學的教授們所展現出的學術和人格魅力更是讓眾生傾倒。

但北大在前行的路上,也是飽受爭議。

曾經的北大經濟學博士後,經濟學教授王福重,你還記得嗎?

他最令人難以接受的一句話是:

農民出大力流大汗在我看來,是一種懶惰和愚昧。

這句話說出來後,輿論譁然,幾乎所有的網友都對他進行口誅筆伐,王福重出身農村,父母也是農民,卻說出這種看似很深奧的論斷。

我們國家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民佔據了大多數,王福重此番言論很顯然已經得罪了全國的一半人。

但北大背景的學術領軍人物和農民過不去的現象並未消失,而且這一次來得似乎更猛烈,真相真是這樣的嗎?

陶澍,環境地理學家,北大教授,中科院院士,他的研究團隊在國際最權威的學術期刊science子刊上發表了一篇論文,引起了輿論風波。

陶澍專家團隊研究成果顯示,農村燒飯取暖產生的PM2.5汙染,造成了每年數十萬人的死亡。

這個研究成果要不是媒體報導,普通人一輩子也沒機會看到。

在看到這個研究成果後,網友討論都炸鍋了。

在農村生活過的人應該都清楚,農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祖祖輩輩都是依靠農村豐富的柴火資源做飯。

如果說汙染排放導致疾病和死亡,那也不應該由農民來背鍋。

看看城市的車水馬龍,汽車尾氣和城市工廠的汙染排放難道比農民燒飯還要嚴重?每天那麼多的汽車在奔跑,北大教授卻認為農民做飯危害性是如此之大。

車可以不開,但農民飯不能不吃。

如果不用柴火做飯,農民該如何去過日子?燃氣,電力等資源在農民看來成本還是太高,尤其是老人,就算免費給他們新型能源使用,或許他們還是習慣於柴火做飯,他們會覺得柴火飯更香,更有煙火味。

不過,從理智的角度來看:

陶澍院士畢竟是一流的環境地理科學家,他發表的論文自然不是空口無憑,研究結果應該是有依據的,但這個結果被媒體披露後就變得敏感起來,就算是基於統計學的分析,也會被質疑和農民過不去。

有機物焚燒帶來的汙染危害,對於普通人來說根本就是看不見,摸不著,根本感受不到對人的生命有生命威脅。

但是對於人的生命預期來說,的確是有隱性損失的,打個簡單的比方,原本能活到75歲,可是在經歷了隱性汙染後,卻只能活到70歲了,可是這種影響誰又在意呢?

看到網上一份空氣監測動態圖,主要是疫情期間和社會生活重啟後的空氣汙染變化,可見空氣汙染並非是危言聳聽,而是實實在在的時刻發生在我們身邊。

可惜的是,我們正在看到變化。

農村已經不再是過去的農村,鄉村生活條件都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村也有了垃圾集中處理,也有了廁所改造,秸稈焚燒已經基本控制,這些都是積極正向的變化。科學研究成果永遠都是在提前預判可能要發生的事情,得出的數據結論也是為了更好地去服務於人們生活和環境的改善。

所以,我們還是應該理性看待教授們的研究成果和理論,大家覺得呢?

相關焦點

  • 北大教授論文表明農村燒火做飯汙染空氣?
    北大教授發表論文,文章中強調,農村燒火做飯,導致空氣中pm2.5嚴重,汙染空氣,導致每年數十萬人死亡!先不看這個言論有沒有科學依據,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家庭來說,這就是一種謬論!祖祖輩輩靠燒火做飯已經延續了幾千年,還從來沒有聽說過燒火做飯能有什麼危害!不過最近幾年這樣的言論是層出不窮!早在年初,我就看到了這樣一則消息,說國家將出臺政策,嚴禁農村燒火做飯,否則將受到嚴重處罰!我們聽說過禁止焚燒秸稈,什麼時候說過禁止生火做飯了!這就是一種謠言!為啥那些教授最近都愛關注農村,都愛拿農村說事兒呢?
  • 北大教授:農民燒火做飯,產生大量汙染!請給農民留條路吧!
    就在這幾天,北大一位專家教授關於農民的一個研究,又引起了無數人的關注,筆者也不例外。北京大學環境學院教授、中科院院士陶澍教授,前不久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上發表了研究論文。該論文的主要觀點是,我國農村農民燒火做飯、取暖,會產生大量的PM2.5汙染,每年導致數十萬人死亡。
  • 北大教授研究惹爭議,燒火做飯被扣「帽子」?求放農民一條生路!
    據了解,農民對於專家的看法與建議也褒貶不一,有的深受農民支持,而有的讓人大跌眼鏡,忍不住吐槽。這不,最近有媒體曝出北大的一位專家教授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上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論文內容提到,我國農村燒火做飯與取暖會產生大量PM2.5汙染,導致每年數十萬人死亡。對於這樣的觀點,經過媒體的報導之後,立即引起了網民們的熱議。
  • 北大教授:農民沒有什麼貢獻可言!高學歷究竟代不代表高素質?
    可能有人會說,因為農民收入較低,而且現在有了各種各樣的謀生手段,所以農民工的數量在不斷的下降,的確,隨著時代經濟的發展潮流,中國的農民數量在不斷減少,根據我國人口普查數據來看,我國農村常住人口在不斷下降,直到2019年,我國城鎮常住人口達到84843萬人,同比2018年增加了1706萬人,換句話來說,城鎮人口數量的增加勢必導致了農村常住人口的減少。
  • 有關專家再次聲明,農民燒火取暖、做飯產生的氣體汙染巨大
    大家好,我是農村耕耘,最近關於農村禁止燒火做飯上了熱搜,因為一位北大的專家教授關於農民燒火做飯,燒柴取暖,產生大量的PM2.5汙染,對於環境的汙染,每年都導致數十萬人死亡,這在以前已經有很多專家針對農村的各種論點都是隨口而出,但是這位北大教授作出的科學研究,最後得出在農村,農民燒火做飯會導致大量的空氣汙染
  • 王福重:生在農村,卻罵農村人懶的「忘本」教授
    農民們每天都面朝黃土背朝天的頂著嚴寒酷暑,辛辛苦苦的種植農作物。這是他們的主要工作,同時也是他們主要的收入來源。然而,卻有這麼一個人認為農民們的辛勤勞作是最懶惰的行為,而此人竟然也是從農村當中走出來的。一、著名經濟學家這個人的名字叫做王福重,他是我們國家十分著名的經濟學家。王福重在經濟界來說,還是擁有一番成就的。
  • 北大博士後王福重:戰士冒著槍林彈雨打仗只是為了虛榮
    在走紅之後,他的言論卻愈發走向極端化,批判中醫是偽科學,但又支持活取熊膽,怒斥「農民無用」,甚至最後還說出了「戰士冒著槍林彈雨只是為了虛榮」這一類的話,也不知道是說「真話」還是為了吸引輿論。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 王福重專家:呼籲農民不要用收割機割麥子和水稻,會汙染環境
    不過最近,著名經濟學家,北大教授王福重專家呼籲:農民不要用收割機割麥子和水稻,會汙染環境。這位北大經濟學博士王福重專家出生於1965年,其父母也是河北一戶地地道道的普通農民,由於他的學習成績從小就比較好,後來考上了北京大學,一直讀到博士後,最後被應聘到中央財經大學當教授,想必應該對農村的事情比較了解。
  • 農民自己燒火做飯,黑鍋從天而來
    動物糞便汙染說是咱們農民養殖幹的啊,那是不是工業化的大型養殖基地佔大頭呢?如果非要說我們農民做過的事就是:「三億的農民,供著十四億的人口吃飯」。前段時間看到一篇文章,就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陶澍教授的一篇論文。裡面提出了農村燒飯產生大量的pm2.5。
  • 北大教授:只有「消滅」農民,國家才能真正的富強!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而種植糧食以供應國民的勞動者們都是辛勞的農民。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在國家安全上農民同戰士基本屬於同一性質。然而曾有人卻在一期訪談節目中表示:農民出大力,流大汗,是一種愚蠢和懶惰,只有消滅農民,國家才能真正的富強。
  • 北大教授說農村做飯汙染物每年使萬人去世,更有人提出合村並居
    如果說合村並居是為了農村,而不是為城市而整合,那我想說那北大環境交瘦說的對,「農村做飯取暖排放的汙染每年讓30萬人失去生命。」因為大氣汙染一直存在於城市中而不是煙火四起的農村中。進入新時代,在國家的領導下,農村也開啟了一條條致富路。
  • 著名經濟學家王福重說:農民沒貢獻,是譁眾取寵還是真知灼見?
    看到這個題目,大家很容易認為這是個譁眾取寵的網紅或者神經病的言論,其實大家錯了,這是,著名經濟學家王福重的言論。不知道王福重是誰的可以去網上搜一下:王福重,中國著名經濟學家。經濟學博士(中央財經大學,1998年)、博士後(1999-2001年,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中國世界經濟學理事(第九屆),曾任北航國際貿易系主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商學院訪問教授(2014年)。主要研究領域為經濟學和金融學基礎理論,公共經濟學、國際貿易、數字貨幣、房地產經濟等。
  • 長海醫院舉行重大科研成果新聞發布會,劉建民教授團隊腦卒中...
    此項研究成果,是目前全球首次公開發錶針對是否可以跳過靜脈溶栓直接進行取栓治療的研究成果,將為全世界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診療指南改變,提供新的高級別證據支持,也會對未來此類患者的治療決策、診療流程、治療費用等產生積極影響。
  • 北大教授王福重:中醫是偽科學,根本治不好病,他的理由令人憤慨
    但隨著時代的進步,中醫也逐漸證明了其醫學意義,但仍有一個北大博士,他宣稱中醫為偽科學,毫無根據,更無治病的必要。這裡發生了什麼事?這個北大博士生的名字叫王福重,他是中央財經大學1998年的畢業生,2001年在北大獲得博士學位。但不像他所學的經濟學知識,他經常會在跨領域的專業領域做一些激動人心的演講。
  • 北京大學陶澍教授:農村燒火取暖做飯釋放PM2.5,引爭議
    最近,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陶澍一篇論文引發網友熱議,該論文說農村地區燒火做飯釋放PM2.5,致數十萬人死亡。據說這是一篇發表在外國刊物上的文章,主要講述了農村燒火做法,產生PM2.5顆粒物,每年致數十萬人死亡。
  • 北大經院科研 | 孫祁祥教授、姚奕副教授等在《經濟研究》發文...
    北大經院科研 | 孫祁祥教授、姚奕副教授等在《經濟研究》發文,探討商業保險欺詐問題 2020-06-23 03: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農民不該被尊重?北大博士引眾怒,直言「消滅農民」?對國家無用
    中國農民數量眾多,而我國也是非常重視農民在社會中的地位。   經濟學博士、北京大學博士後王福重,就在一次採訪中出言不遜的針對「農民」,說出了一些非常讓人感到不理解的言論。  他認為,「農民只會種地和做苦力,對國家沒什麼用」、「農民出大力流大汗,是一種懶惰和愚蠢」、「農民應該被消滅」、「不應該將農民辛苦勞作當作是尊重他們的理由,人在世上,離不開的東西有很多」……
  • 科研機構匯報給FBI?北大教授抨擊:科學家應有脊梁!
    為什麼饒毅教授會呼籲柯林斯「應該有脊梁」?  科研機構要向FBI匯報?北大教授發文:不能屈服於政治人物  NIH成立於1887年,是世界最具影響力的科研與資助機構之一,每年向世界科研院校、藥廠等提供數億美元資助,目前已有153名諾獎獲得者受到過NIH的資助,NIH的科學家們也來自美國和世界各地,並為生物醫學研究事業帶來了豐富、多樣的視角和背景。
  • 北大人民醫院趙明威教授當選北京眼視光專委會首任主委
    2018年5月27日,「北京醫師協會眼科專科醫師分會眼視光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眼視光專委會」)在京成立,北京大學醫學部眼視光學院院長、北大人民醫院趙明威教授當選為首任主委,北京協和醫院李瑩教授、北京同仁醫院付晶副教授、北大人民醫院王凱副教授擔任副主任委員,北大人民醫院徐瓊博士任秘書。
  • 農民冬天怎麼過冬取暖?
    那是主要以燒柴和煤為主,做飯在小火爐上做飯,燒柴配煤泥、煤塊,條件好的家庭買點好煤,無煙又耐燒的,一般的戶燒的是劣質煤便宜煤甚至帶煙的煤,大鍋灶燉菜或蒸乾的時燒柴或劣質炭。取暖有在室內生爐子燒煤取暖兼做飯,部分農戶把爐灶和土坯炕煙道連起來,或單獨燒火炕的,煙囪通到室外排煙,燒暖炕以柴火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