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鵬飛
2020 年是 Model 3 大規模交付的一年,特斯拉的市場保有量愈發變大。隨著馬路上奔跑的特斯拉越來越多,涉及特斯拉的事故也越來越多。人類駕駛交通事故在所難免,但其中有一類「失控」事故非常詭異,當事車主不約而同地把撞車責任歸咎於車輛失控。
類似的「失控」事件今年海內外已發生多起,出事的車型幾乎涵蓋了 Model 3/S/X 特斯拉全系列車型,這究竟是人為操作失當還是車輛存在質量問題導致的失控?雖然目前特斯拉官方和相關調查機構都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定論。但多起事故的背後似乎又具備一定的共性。
我們在搜尋引擎輸入關鍵詞「特斯拉」+「失控」,結果觸目驚心。
一年數起「失控」,輕則毀車,重則喪命
12 月 12 日,在北京海澱某小區內,一輛特斯拉白色 Model S 以 80km/h 的速度衝破綠化帶撞向了一棟居民樓,這部 Model S 的車頭徑直鑽入了一戶居民的陽臺底部,車頭和陽臺均受到了嚴重損壞。
據車主回憶,當時自己駕駛的這部特斯拉處於「失控」狀態。
12 月 10 日,位於韓國的一輛特斯拉 Model X 「失控」撞上首爾龍山區漢南洞某公寓地下停車場的一堵牆上,並引發了車輛起火,事故最後造成一死兩傷。死者為當時坐在副駕的車主,其中一位傷者是駕駛這部特斯拉的一名代駕,另外一位傷者是公寓的工作人員,他在救火中吸入了煙霧導致受傷。
除了上述兩起最新發生的案例,今年特斯拉在國內發生「失控」事件不在少數。最嚴重的當屬 9 月份的南充案(致 2 死 6 傷)、8 月份的溫州案(車主醫院搶救)、6 月份的南昌案(車主被下病危通知)。
由於案例繁多,我們引用了@車聚網 製作的一張表格,可方便大家閱讀。
上述案例中,除了加油站事件特斯拉未作回應,特斯拉均對外發聲。不過特斯拉只承認 7 月份北京的「調頭」事故是由車輛硬體問題(電腦死機)導致的,其餘事故均表示涉事車輛無障礙,與自己無關,表示是用戶「電門當剎車」誤操作,而車輛當時的數據大都「已丟失」。
有人懷疑是否是駕駛員誤激活了 Autopilot 使車輛進入了駕駛輔助模式,但這種可能性並不大。特斯拉車主都知道,AP 的開啟是需要滿足一定的路況條件的,系統會主動提示,而不是駕駛者隨意就能開啟。
早有先例?特斯拉主場是「重災區」
事實上,早在今年 1 月,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收到了一份針對特斯拉的聯名請願書,在這份請願書中,共有 127 起投訴與特斯拉「突然加速」有關,撞牆、掉河各種情況可謂早有先例,其中有 110 起撞車事故,共導致了 52 人受傷。
我們繼續引用了@車聚網製作的一張表格,表格羅列了近兩年來特斯拉「突然加速」的一些典型案例。
如果當事人沒有說謊,那麼從上述事故發生場景來看,人為誤操作的可能性很小。從時間上來看,特斯拉從 2016 年開始便陸續發生「失控」,當時涉事車輛為 Model S/X,隨後 Model 3 也加入其中,所以「失控」對於特斯拉來說並不是單一車型獨有的現象。
「失控」背後的幾種可能性
首先,我不認同特斯拉做空者故意「搞事」這一「陰謀論」的說法,雖然類似的人為事件剛剛過去不久,2018 年的奔馳「失速門」最後被證實是一場鬧劇,司法部門給出的權威鑑定車輛軟硬體系統並不存在問題,是車主為了掩蓋超速「罪證」而撒下的「彌天大謊」。
但特斯拉「失控門」不同是,車主造假的主觀意願說不通,畢竟多起事故造成了車毀人亡的慘痛後果,用生命去「做空」特斯拉不值當。
還有一種可能性正如特斯拉所言可能是「誤操作」,參考當年沸沸揚揚的豐田「剎車門」事件,最後實際調查證明,導致絕大部分人發生事故的原因居然是人為,總觸目驚心的一起喪生事故居然是因為不規範的腳墊卡住踏板導致的。
當然,除了「人」的原因,軟硬體上肯定也有嫌疑。據汽車電子工程師朱玉龍在文章中分析,可能是整車控制內部 EMC問題,導致APD上同時出現同等的幹擾信號並且被逆變器讀取,從而剎車油門的邏輯被改變。
他還指出另一個可能,就是Autopilot發送信息,讓車輛自動控制模式(巡航模式或者其他狀態)並且按照限速來走。由於特斯拉對於巡航和Autopilot信號的定義,也不排除司機在低速駕駛無意識去觸碰這個使能開關。
除此之外,坊間還猜測是黑客入侵導致。
總之,特斯拉「失控門」至今迷雲重重,究竟是「人禍」還是「技術缺陷」,這都有待權威機構的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