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報導•終南印社•臺灣印社兩岸篆刻聯展在西安交通大學博物館隆重開幕 鍾明善李成海周澄魏傑王改民薛養賢薛平南黃嘗銘陳宏勉等參會

2021-02-08 中國書畫微視平臺

鍾明善李成海周澄魏傑王改民薛養賢史星文薛平南黃嘗銘陳宏勉方明等參會

「終南印社•臺灣印社兩岸篆刻聯展」6月10日在西安交通大學博物館隆重開幕。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交大博物館館長、終南印社顧問鍾明善、終南印社顧問、陝西省望賢書學會會長李成海、陝西省于右任書法學會會長、王改民、傅嘉儀先生夫人張都陵女士、終南印社顧問鄭幼生、馬驥、劉鵬、宋國琦、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陝西省書法家協會常務副主席、薛養賢、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陝西省書法家協會常務副主席、史星文、終南印社社長魏傑、常務副社長岐嶇;臺灣印社社長、臺北故宮博物院徵集委員周澄、臺灣印社副社長、西冷印社社員、臺灣標準草書理事長薛平南、前中華民國篆刻學會理事長、西冷印社社員黃嘗銘、前中華民國篆刻學會理事長、臺灣印社副社長秘書長陳宏勉、臺灣畫家林淑女、中央數位電視書畫頻道原西安記者站站長方明等嘉賓200多名參加開幕式。

此次聯展旨在弘揚中國傳統篆刻藝術,增進兩岸篆刻家之間的相互了解,共敘同胞之情,是終南印社主辦的又一次大型文化藝術交流活動。

終南印社成立至今已歷三十八年,是我國西北地區最大的印學團體。始終堅持繼承優秀傳統文化,倡導時代精神,輿論盛讚「終南印社」與「長安畫派」是陝西藝術界的兩面旗幟。臺灣印社,是我國寶島臺灣最大的印學團體,名家輩出,享譽海內外,為推動兩岸篆刻藝術的發展有著重大影響。

中央數位電視書畫頻道原西安記者站站長方明(左)與終南印社社長魏傑合影

中央數位電視書畫頻道原西安記者站站長方明(右)終南印社顧問李成海與終南印社社長常務副社長岐嶇(左)合影

經過終南印社社長魏傑、常務副社長岐嶇的努力,在社會各界的關懷下,經過雙方近兩年的協商與精心準備,兩岸藝術家終於歡聚古城長安,共敘同胞之情。在開幕式上,中國書協顧問、西安交大教授、終南印社創始人之一的鐘明善先生;終南印社顧問、陝西省望賢學會會長李成海先生;臺灣印社周澄先生;終南印社社長魏傑先生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

中央數位電視書畫頻道原西安記者站站長方明(右)與著名篆刻家王凱合影

此次聯展共展出兩岸篆刻家的優秀作品共110件,比較全面地展示了兩岸篆刻家的藝術風貌。據悉2017年12月「終南印社•臺灣印社兩岸篆刻聯展」還將在臺北國父紀念館展出,屆時終南印社將派代表團前往交流。

兩岸民間藝術交流是促進兩岸了解與發展的重要動力,無不包含著兩岸同胞的共同努力。此次聯展必將增進兩岸藝術家的相互了解,增進兩岸同胞的感情,促進中國傳統篆刻藝術的繁榮與發展,凝聚兩岸同胞意志,為共同推進中華民族的繁榮與發展做出貢獻!

終南印社、臺灣印社部分參展作品

附:終南印社、臺灣印社聯展雙方嘉賓名單:

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交大博物館館長、終南印社顧問鍾明善先生

終南印社顧問,陝西省望賢書學會會長李成海先生

陝西省于右任書法學會會長王改民先生

傅嘉儀先生夫人張都陵女士

終南印社顧問,鄭幼生、馬驥、劉鵬、宋國琦先生

西安市房屋保障局副局長,翟金海先生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陝西省書法家協會常務副主席薛養賢先生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陝西省書法家協會常務副主席史星文先生

中國書法家協會隸書專業委員會委員吳振鋒先生

中國書法家協會行書專業委員會委員遆高亮先生

著名美術評論家張渝先生

中國烹飪陝菜大師鄭新民先生

陝西省美術家協會副秘書長巨石先生

陝西省書法家協會辦公室主任田選軍先生

大唐西市文化產業投資集團副總裁王勇先生

華商報總編鮑劍先生

陝西書學院副院長張英群先生

西安書學院副院長董建平先生

西安唐皇城牆遺址博物館館長郭柱社先生

西安秦磚漢瓦博物館館長任君宜先生

山西五臺山清涼書院院長李功名先生

著名企業家範君業、戴慧敏、郭文君、梁哲、湯延波、王軍、鄭丕明先生

以及長期支持關愛終南印社的馬正達、馬河聲、高亞平、吳成貴、倪志俊、茹小石、魏庚虎、許勝軍、姚銅川、安嶽、張珂、惠廣寧、張志剛、周小鵬、劉鵾、王志偉、韓鵬、張暉先生

臺灣印社交流人員名單如下:                         周澄:臺灣印社社長,臺北故宮博物院徵集委員,歷史博物館文物評鑑委員,畫家,書法家,篆刻家。協夫人李順惠女士。                                              

薛平南:臺灣印社副社長,西冷印社社員,臺灣標準草書理事長,國父紀念館審查委員,書法家,篆刻家。協夫人王玉玲女士。                                  

黃嘗銘:前中華民國篆刻學會理事長,西冷印社社員,大觀雜誌篆刻主編,書法家,篆刻家。               

陳宏勉:前中華民國篆刻學會理事長,臺灣印社副社長秘書長,書法家,畫家,篆刻家,中華文物協會理事。協夫人林淑女畫家。                               

李清源:現任中華民國篆刻學會理事長,書法家,篆刻家。 黃書墩:書法家,篆刻家。協夫人黃孫惠玲。          

柳炎辰:書法家,篆刻家。協夫人白紫絹女士。        

林滄池:書法家,篆刻家。         

羅應良:篆刻家。                         

魏品芳:兩岸文史交流收藏家景莉:于右任書法協會副秘書長,此次活動策展人。

編    導:方  明

          張華成

圖文製作:劉  靜

技    術:瀟  瀟

剪    輯:櫻  桃

包    裝:李  芳

制    音:馮佳妮

          陳  健

統    籌:汪  靜

編      輯:上官文玉

責任編輯:文  麗

相關焦點

  • 尚賢藝術館開館典禮暨心無掛礙石上蓮開 鄭朝陽佛造像展題賀展在我市盛大開幕
    ,並迎來首個書畫展——由陝西省書法家協會、西安市書法家協會、驪山印社、長安中國畫院主辦,尚賢藝術館承辦的「心無掛礙 石上蓮開」董揚、馬良、高擁軍、劉嵐、王黨生、劉建戶題賀鄭朝陽佛造像展在西安市鄠邑區尚賢藝術館隆重開幕。
  • 臺灣百位書法篆刻家漢字文化藝術節展現非凡活力
    華夏經緯網9月27日訊: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書法界、篆刻界活力十足,一次大型民間展演活動,就能淋漓盡致地展現。9月中旬前後登場的漢字文化藝術節,可謂精銳盡出,臺灣最知名的百位書法家、篆刻家共襄盛舉,紛紛向大眾展現書篆藝術的豐富與精彩。
  • 書法篆刻藝術家薛平南翰墨舞霞天
    華夏經緯網6月1日訊: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薛平南晚號「霞翁」,近期在臺北中山畫廊舉辦《翰墨舞霞天》大展,滿壁連屏書法頗見恢弘氣象,滿櫃印石篆刻極盡博雅精美,古詩「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恰可形容其書印展品之豐美、藝事成就之輝煌。
  • 當代篆刻名家•新銳聯袂邀請展開幕︱上海主辦的最大規模篆刻展
    上海市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上海中國書法院院長周志高,西泠印社副社長、上海市書法家協會顧問童衍方,西泠印社黨委副書記、社委會副主任王宏偉,西泠印社理事、中國書協理事兼篆刻委員會秘書長、《中國書法》雜誌社社長朱培爾,上海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潘善助,上海一可文化傳媒董事長倪強等分别致辭,上海市文聯原黨組副書記、副主席遲志剛講話並宣布展覽開幕。
  • 臺灣當代藝術名家聯展順利開幕
    2018年11月7日下午五時,香港集雅齋舉辦了《臺灣當代藝術名家聯展》展出江兆申、吳平、周澄、杜忠誥四位大師作品,開幕儀式邀請到中國國家博物館原副館長陳履生先生
  • 2019濰坊陳介祺金石文化周|萬印樓當代篆刻精英收藏工程千人千印大展在金石之都開幕
    全國政協第十一、十二屆常委、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蘇士澍,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篆刻藝術院名譽院長、西泠印社副社長、上海市書法家協會首席顧問韓天衡,中央文史館館員、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術委員會名譽主任、中國畫學會創會會長、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郭怡孮,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篆刻藝術院院長駱芃芃,中央民族大學教授沙更世,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篆刻委員會副主任徐正濂,中國書法家協會篆刻委員會副主任
  • 寬慄而柔立 ——吳明重篆刻作品欣賞
    祖籍湖南,畢業於西安美院國畫系。師從陳光健、劉文西先生學習人物畫,擅長工筆仕女。後授業於傅嘉儀、趙熊先生。現為中國書協會員、陝西省青書協常務理事,安康青書協副主席,驪山印社理事,陝西書協會員,陝西美協會員、終南印社社員、天津印社社員。
  • 篆刻傳承基地揭牌 "大夏印社"成立 華東師大美育成果豐碩
    「大夏印社」成立揭牌儀式日前在華東師大博物館舉行。基地將面向本科生開設篆刻選修課程、編撰教材,推進篆刻文化的普及工作;在兩校區開設工作坊,專業師生將傳遞篆刻技巧、陳列篆刻實物、介紹篆刻審美,並提供相關的篆刻材料、工具、書籍,以及有關篆刻技法的影像資料,以供全校篆刻愛好者參觀、體驗;建立兩個學生專業社團,即主要由篆刻專業研究生組成的「大夏印社」和普惠型的、全校學生都能受益的「光華印社」,基地將每年為學生社團舉辦展覽、開展主題活動、出版印譜。
  • 西泠印社2015社員名錄
    上海(65名)丁利年 丁羲元 方傳鑫 王琪森 王德之 王軍 古浩興 劉一聞 孫慰祖 莊新興 江成之 仲威 湯兆基 呂少華 吳甌 吳超 吳越 吳天祥 吳承斌 吳頤人 張銳 張用博 張煒羽 張遴駿 李昊 李文駿 陳波 陳輝 陳身道 陳佩秋 陳穆之 沈鼎雍 勞繼雄 周建國 周慧珺 茅子良 施元亮 施謝捷 費名瑤 趙彥良 唐存才 徐植 徐鎔 徐之麾 徐正濂 徐慶華 徐谷甫 塗建共
  • 戛雲印社 陳開陽篆刻 作品欣賞
    藝 道 同 轍文/陳開陽談及書畫印藝術好像是獨立相望的三座山峰,而在我學藝之初,首喜水墨而後兼習漢碑,猶以《曹全》、《華山》為師,因書畫落款皆需鈐蓋名印。而無印人所識,故自己摸黑探索,那年正上初中。說來刻印已十五年,但真正窺其門庭是到大學時期。
  • ...紀念吳昌碩誕辰170周年暨西泠印社歷任社長作品展系列報導(一...
    西泠  鏡像  記者 夏琳 通訊員 戴海棟    由西泠印社、浙江美術館主辦,安吉吳昌碩紀念館、寧波天一閣、張宗祥紀念館、桐鄉君匋藝術院、湖州博物館等協辦的「西泠峰骨——紀念吳昌碩誕辰170周年暨西泠印社歷任社長作品展」將於7月29日在浙江美術館4-10廳開幕。
  • 西泠藝事·楮墨薪傳|西泠印社書畫篆刻院2018屆名家工作室吳靜初國畫工作室師生結業作品賞析
    時至今日,作為西泠印社直屬書畫篆刻藝術創作、研究、教育機構的西泠印社書畫篆刻院,秉承藝術「師承」傳統和理念,融合現代藝術教育方法,開辦名家工作室研修班,意在與古為徒、傳承薪火。2017年10月18日,西泠印社書畫篆刻院吳靜初國畫工作室第二屆研修班隆重拉開帷幕。於2018年8月完成了全部的教學課程。
  • 西泠印社的兩種「病」
    所謂西泠「海選」,就是在趕一場「篆刻大集」,西泠斯文,蕩然無存矣在《西泠印社批評》一文中,我曾批評今之西泠印社正日趨「中國書協化」,而西泠印社舉辦的「海選」活動即其「中國書協化」的具體表現之一。拙以為,西泠印社既能「降尊紆貴」於「國字號」的「書法篆刻官兒」們,為何不能真正降尊紆貴那些長年在寂寞中默默耕耘,不慕虛名、不附「社貴」,備有獨立人格的篆刻家?西泠印社在「掄才」機制上做不到這一點,以期用「海選選秀」的方式來擴充社內的新鮮血液,無異於是在一廂情願的緣木求魚。
  • 韓社「一周一印」社員篆刻作品展(一)
    五年來韓社培養出書法篆刻愛好者千餘名,他們年齡不同,工作有別,分布在北京、上海、香港、臺灣等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以及韓國等。截止目前,韓社現有社員478人,中國書協理事一人,省書協副主席、秘書長2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35人。社員累積參加中國書法家協會、西泠印社舉辦的展覽200餘次。省級展覽入展、獲獎300餘次。這對於我們教學而言,是一種莫大的鼓勵。
  • 雲南印社向省檔案館捐贈55件抗疫篆刻作品
    4月24日,雲南印社「眾志成城、同心抗疫」篆刻作品捐贈儀式上,雲南印社向省檔案館捐贈55件篆刻作品,這些作品見證了疫情期間全省社會各界眾志成城共同抗疫的堅定決心。    為了全面記錄、保管和利用好全省萬眾一心抗疫鬥爭珍貴記憶,疫情發生後,省檔案局專門派員到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16個工作小組,指導規範有效地做好疫情防控檔案。
  • 萬印樓當代國際篆刻精英收藏工程評審結果揭曉
    )評審工作於2020年9月5日第三屆陳介祺藝術節隆重開幕期間在「金石之都」濰坊舉行。經過專家組成的權威評審委員會的嚴格初評、複評和終評,共評出703件作品入「萬印樓」永久收藏陳列。其中中國大陸615件、日本44件、韓國24件、新加坡3件、馬來西亞2件、中國香港3件、中國澳門3件、中國臺灣9件,以及青島當代中國書法院集體投稿(16件)磚刻。
  • 故地重遊憶往事 粽情新慨話社風——老驥致詞應天印社第三屆篆刻展
    大家應該不會忘記,三年前的春天我們印社在這裡正式掛牌和舉辦首屆社員作品展,有很多老朋友在這裡首次相聚,兩6年前的元旦我們又成功舉辦了詩經篆刻作品展(應天印社第二屆篆刻作品展),又有很多老朋友在這裡邂逅,今天我們在這裡重逢,在這裡歡聚,再一次共同見證應天印社的成長進步。
  • 西泠印社助力梓桐藝術鄉建,啟動2021新徵程
    2021新年元旦,由浙江省文史研究館和西泠印社書畫篆刻院共同策劃
  • 民族精神的傳承弘揚 浙江衛視推出紀錄片《西泠印社》
    作為浙江廣電集團大型人文精品工程的重要篇章,紀錄片《西泠印社》打磨數年,以300分鐘的精美篇幅,打開有著116年歷史的西泠印社中國文化的優質樣本,展現文化遺產的永恆魅力和當代價值。「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浙江衛視於2020年11月18日起,於每周三周四晚間黃金時間推出六集人文紀錄片《西泠印社》,並通過優酷、B站、騰訊、愛奇藝等全媒體平臺同步播出。
  • 暗香 —— 當代名家書畫印展拍專場
    現任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中國國家畫院書法篆刻院藝委會副主任、中國國家畫院曾翔書法工作室導師;湖北書法院副院長;中國人民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書法篆刻院副院長。對外經貿大學客座教授,北京理工大學中國陶瓷印藝術研究中心藝術委員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