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周之內,股神巴菲特也算是大開眼界了,美股竟然4次熔斷,足以讓巴老此生了無遺憾。
我大A股面對疫情頑強抵抗,終究被全球股市大跌帶累。上證指數衝擊3000點心理關口屢戰屢敗,截至2020年3月20日收盤2745點,已經是第47次從3000點上跌落下來。
我們來看上證指數的歷史走勢圖,一條3000點的藍色線好像還是處於赤道線的位置,不知道什麼時候它才會成為南回歸線。
自從2007年2月26日第一次站上3000點以來,至今13年過去了,上證指數依然徘徊在3000點以下。而且,就目前的形勢來看,估計在2400~3000點之間還會停「較長時間。
所以啊,就有不明就裡的人感嘆:十年股市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賺錢難啊,哪裡像美國股市一樣,連續11年長牛走勢,隨便買一買都賺得盆滿缽滿。
不錯,在最近股市熔斷之前,閉著眼買美股可能是不錯的選擇,2009~2019年期間指數平均年化收益率達到11%。
但是,我大A股也有適合它的投資方式,收益率同樣不輸於美股指數,那就是基於A股的周期性波動不斷高拋低吸,尤其適合小白投資者的方式就是定投寬基指數基金。
不信?那就拿幾個案例來驗證一下。
在上證指數歷史走勢圖中,我們標註了四個黑色圓點,分別是:
a,2008年7月31日,收盤2775點;b,2009年8月31日,收盤2667點;c,2016年2月29日,收盤2687點;d,2018年7月31日,收盤2847點。它們的共同特點,有以下兩點。
一是:都是大盤下跌行情中月線收盤低於3000點的開始位置;
二是:所處位置都與目前大盤的點位相似。
所以,如果我們採用事後諸葛亮的辦法,回測一下在a、b、c、d點開始定投所能獲得的投資收益,你覺得是不是會具有一點參考價值?
說測就測,我們不妨以滬深300指數為例,回測按月定投的收益數據,結果見下圖。
具體而言,在2008/8/31~2009/7/31期間按月定投,可以獲得總收益66%;
在2009/8/31~2015/5/31期間按月定投,由於2015年大牛市的存在,可以獲得總收益80%;
在2016/2/29~2017/12/29期間按月定投,可以獲得總收益18%;
在2018/7/31~今期間定投,最高時在2019年4月獲得總收益16%,目前為止收益大約為9%。
這樣前後接力起來,自2008年8月開始到2020年2月,一共歷時139個月,投資總收益最理想為280%以上,折算平均年化收益率為12%+。
這個結果,完美地戰勝了資本主義美國11年牛市平均年化收益率11%。數據就擺在這裡,誰說投資我們中國A股不賺錢?
歷史業績不代表未來表現,這是一句提示投資風險的套話。但是,還有一句哲學家講的話——歷史不會簡單的重複,但總是驚人的相似。
就目前大盤點位2700~3000點而言,你是相信它會繼續跌到2440點以下去呢,還是相信它早晚會有一天再次突破3500、4000甚至5000點?
就算大盤跌破2440點、跌破2000點,那也不過是百分之二三十的跌幅而已,對於按月定投而言虧損幅度絕對不超過20%。
但是,不要忘了,一旦大盤漲起來,漲到3500點以上,定投收益必然要超過15%;而對於遠期必然到來的大牛市,到時候定投收益會有多少?對照歷史數據我不說估計你也能猜出來。
在這期間,考驗的不過是人的風險承受能力、損失忍受能力,而獎賞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定投盈利或許會遲到,但是絕對不會缺席。
本文為顏開文原創作品,歡迎轉發擴散,求點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