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默:民主黨是不是在刁難共和黨建制派?還想和解嗎?

2021-01-18 觀察者網

導讀:幾天之內,華盛頓幾番風雲變幻,川普被二度彈劾,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則拒絕推進彈劾議程。觀察者網就近日的美國政局,採訪了美國休斯頓大學政治學博士候選人及本科生課程講師李海默。

【受訪者/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李海默】

觀察者網:美國眾議院此前通過決議,要彭斯動用憲法第25條修正案罷免川普,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程序?國內有些媒體對於罷免的程序與門檻,似乎還有些誤讀。

李海默:美國憲法第25條修正案規定,副總統和內閣多數成員,可以向參議院臨時議長和眾議院議長提交書面聲明,聲稱總統不能夠履行總統職務的權力和責任,副總統就立即作為代理總統承擔總統職務的權力和責任。

但總統如果否認,就要以兩院三分之二的票數決定總統不能夠履行總統職務的權力和責任;否則總統應恢復總統職務的權力和責任。

放到川普身上,他當然是會否認的,所以這個程序很難走完。他自己也說第25修正案「沒有威脅」,反而說拜登以後可能會遇上。這是他一貫的對拜登年紀和精力的嘲諷。

觀察者網:國會彈劾只要求眾議院過半和參議院三分之二多數,而第25條修正案要全部三分之二,其實難度是更大的。給人的感覺是,這樣做沒有任何實際意義,反而像是在刁難彭斯,向共和黨建制派示威:兩黨建制派即使要以川普為「祭品」來緩和,也要按民主黨的軌道來?

李海默:其實彭斯也沒受到多大刁難,因為他在眾議院投票前,就已經寫信給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用書面形式明確表示不會動用第25條修正案。

而眾議院的決議對彭斯沒有約束力,所以最後還是走上了第二次彈劾的道路,也給川普增加了一項「史上第一」,成為首個被兩次彈劾的總統。

儘管在彈劾流程中,參議院需要聆聽司法專家們的意見,但彈劾本身在美國政治的語境中,主要是一種政治行為,而不是司法行為。

最大的可能,當然是參議院乾脆拖過20號這個時間節點,根本不審理彈劾案。麥康奈爾此前已經拒絕動用緊急權力來要求參議院提前復會,因此暫時中止了彈劾進程。

但還有親民主黨媒體造勢,聲稱麥康奈爾「私下透露樂見川普被彈劾」,所以外界也比較關注他的真實態度。

《紐約時報》:據稱麥康奈爾樂見彈劾,認為這有助於把川普從共和黨內「清除」

應該說,這幾天的華盛頓,事情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變化之中,他突然變卦的可能性,也不能完全排除。畢竟,麥康奈爾本來就和川普不對付,他的妻子、交通部長趙小蘭也在騷亂事件後率先辭職。

參眾兩院的共和黨,現在其實都有鬆動。眾議院投票時,共和黨「跑票」支持彈劾的只有10票,但不能用今天的眾議院的情況去按比例推算未來參議院的情況。

甚至參議院的投票結果,很可能就在麥康奈爾的一念之間。如果他出於某種算計,決心推動彈劾議程,那麼帶過去十幾張票,使支持彈劾的拿到三分之二多數,是分分鐘的事情。

所以,川普還是面臨著提前下臺的風險。他被推特封殺後,也利用白宮的平臺發表聲明,反對「暴力」,至少姿態上不能再給人口實。

不過,就在美國當地時間13號下午,麥康奈爾又發表了「完整聲明」,和前三次彈劾花費的時間進行了比對,認為剩下的時間不足以進行「公正、嚴肅」的審理。

所以彈劾的可能性可以說極小了,除非這幾天發生更大的騷亂、讓他面臨更大的壓力,但以目前華盛頓的軍警布置來看,不大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

觀察者網:回顧這幾天民主黨的操作,是不是在明明得利佔優的情況下,還讓美國的政治分裂越滑越遠?他們這樣做是否有些短視?具體的盤算可能是什麼?

李海默:政治分裂越滑越遠,基本上確實是這樣,因為民主黨出拳的意圖,就沒想要和解。

這麼做,短期內其實對民主黨未必有多大好處。拜登新政府很多人事任命,包括新的發錢計劃,都有可能因為彈劾而被耽擱下來。一些共和黨人也用這樣的理由勸告民主黨「消氣收手」,好讓這些重大事項早日排上議程。

拜登據稱馬上要公布新的振興經濟與疫情紓困法案,很多議員認為12月底發放的600美元紓困金太少,新法案會再發1400美元,使總數達到2000美元。有趣的是,之前在這個問題上,川普是和民主黨站在一起要多發錢的。

我估計民主黨窮追猛打的基本策略思路,就是動用一切手段要讓川普難看。它的操作是一波一波來的,你不讓我達到目的,我就用下一波,下一波還達不到,我就再用下一波。核心目標就是要斬斷川普的政治前途,讓川普沒有通過法定程序再獲得公職的可能性。

如果說要完全消除川普政治操作的空間,是很難做到的。即使推特持續封殺他,未來也不可能完全保持這樣一個狀態——他如果真的要找一個開放的下載點,弄一個APP向粉絲喊話,還是有可能的。

所以,民主黨也許覺得自己能做的,就是現在把他扳倒,避免中間選民或溫和的共和黨選民在未來繼續選擇川普。

觀察者網:可見民主黨目前對川普還是比較忌憚的?

李海默:對。即使鬧到現在這個份上,川普最新的工作滿意度急跌,但是再怎麼跌還是在40個百分點以上。

2021年以來,兩個禮拜的時間都不到,川普等於連敗了五次。

第一次,「威脅」喬治亞州州務卿,改選舉結果,結果錄音曝光了。

第二次,喬治亞州的兩個參議院席位,共和黨都輸了。

第三次,想讓彭斯和其他共和黨議員改變對於選舉人團的認證,當然沒成功。

第四次,想借群眾的壓力施壓彭斯和議員,事是做了,但是玩脫了還不如不做,造成的後果非常的惡劣,他自己估計也沒有想到會玩脫到這個程度。

第五次,就是被彈劾。所以說,14天不到,連續五次鐵錘打在臉上。

一連串事件應該是工作滿意度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現在40%出頭的數據當然說不上好,對他來講是低了,但也顯示出「鐵粉」的強大支持。40%放到很多民選國家,都還是很可觀的。

佩洛西籤署彈劾案,視頻截圖

觀察者網:這麼看來,如果彈劾不成功,民主黨之後很可能繼續嘗試清算川普?

李海默:彈劾還是很難的,但如果不考慮其他可能存在的經濟問題之類,單看事後清算「佔領國會山」事件,也很難。

川普的一些表態,是在法律的邊緣,如果直接把他說成是煽動和鼓動,在法律上面可能沒有那麼容易操作。因為川普當時的那一番所謂激勵的言辭,可以做不同的解讀,他沒有直接叫這些人到國會裡面去,更沒有說打砸搶。

美國還有人在討論內戰後頒布的憲法第14修正案,讓川普失去再度參選的資格。這條修正案是禁止任何參與或支持發動叛亂的政府官員在未來擔任公職。

現在都直接走到彈劾了,佩洛西眼下應該不會再用第14修正案。至於之後怎麼用,還是有剛才提到的法律問題,到底是否能認定川普與「叛亂」的關聯。

所以事後這個彈劾案怎麼處理,還是有看點的,包括民主黨怎麼攻擊川普的鐵桿盟友,比如克魯茲、霍利。因為他們是有可能吸納川普的選民,在2024年捲土重來的,所以民主黨對他們會比較警惕。

但另一方面,彭斯、蓬佩奧也都有爭奪2024年門票的機會,特別是蓬佩奧,在這場風波中,在川普粉絲中失分要遠小於彭斯。

實際上兩黨很多政客都把眼睛盯著2024,所以我想民主黨並沒有真正動「和解」的腦筋。

相關焦點

  • 拜登正式當選,民主黨控制參眾兩院,美國國策大幅左轉不可避免
    美國國會正式確認民主黨候選人拜登當選美國總統,民主黨贏得喬治亞州兩個參議員席位,這是自2011年以來,民主黨再一次掌控總統、參議員和眾議院,手握行政、立法大權。專家預測,美國內外政策大幅度左轉將不可避免。
  • 美共和黨主流派:別爭了 就川普吧
    美國《華盛頓郵報》28日評論,儘管不情願,但是共和黨大佬、捐款人和活躍分子更不願意看到黨內混戰削弱本黨實力,以致在大選階段輸給民主黨。  因此,越來越多的共和黨主流派人士呼籲內部「停火」,全力迎戰很可能摘取民主黨提名的希拉蕊·柯林頓。
  • 美共和黨甩鍋中國劇本曝光!華春瑩發推反擊
    美國媒體24日曝光了一份共和黨參議院全國委員會向競選機構發送的備忘錄。這份長達57頁的備忘錄,建議共和黨候選人在被問到「是不是川普的錯」、「是否涉種族主義」時,通過「積極攻擊中國」來應對新冠疫情危機,甚至直白地指導候選人,「只要被問病毒,你就攻擊中國」。
  • 美國種族主義躁動:民主黨「向左」,共和黨「向右」
    在喬治城大學政治學家、《新共和》雜誌專欄作家布魯斯·巴特利特看來,川普及其背後的「逆向種族主義」思潮已呈蔓延之勢,在共和黨及白人選民中有很深的根基。6月8日,在美國德克薩斯州休斯頓,人們在牆上繪製弗洛伊德的巨幅肖像以作悼念。
  • 川普會被彈劾成功嗎?
    「十五之後再審核」和「十五之前不審核」,意思是不是一樣?不要以為沒人這麼做,以前還真有一個人這麼抹黑我的:如果你沒有系統的看過我的文章,只是看了他的文章,那麼你也一定會以為我是一個大傻×、弱智……川普,有很多的毛病,但是那些毛病是不會對他形成致命威脅的,也不影響他的「優點」的。由於受媒體的「誤導」,我們很多人都認為現在的川普已經「眾叛親離」了……事實是這樣的嗎?
  • 美國民主黨人為何堅持彈劾只剩10天任期的川普?
    2019年,民主黨主導的眾議院已經彈劾過川普一次,當時的理由是「通烏門」,但是共和黨人控制的參議院於2020年2月否決了這一彈劾。如果民主黨人再次啟動彈劾案,川普將成為美國歷史上唯一一位被彈劾兩次的總統。從時間上看,川普離1月20日卸任只剩10天,在這麼短的時間裡要完成彈劾程序幾乎不可能。
  • 如果川普不能帶領美國走向「共和」,美國將離國父們的最初設想越來越遠
    天下窮人是不是一家很難說,全世界左派都是親戚卻是不爭的事實。他們的套路都是一樣的,先掌握輿論陣地,再塑造輿論環境,等塑造得差不多了,川普成「黑人」了,成衰人了,而能力不濟、魅力談不上、忘詞兒卻是一把好手的拜登,就成了選民的「最佳選擇」,晚當一天總統,都是美國和世界人民的重大損失。可是,左媒掌握了話語權,單從媒體上看,拜登的受歡迎程度甩出川普好幾條街。
  • 如果川普不能帶領美國走向「共和」,美國將離國父們的最初設想...
    這連民主黨內部的人也不會相信。更可笑的是,在共和黨質疑社交媒體公司是否應當採取這種措施時,民主黨卻說,對於川普總統質疑選舉舞弊的言論僅僅標記為「存在爭議」,這就算完了? 在民主黨人看來,僅僅打翻在地是不夠的,還應該再踏上億萬隻腳,叫他永世不得翻身。可見,左派的通用招數,全世界都一個樣。美國造反派也不是吃乾飯的。
  • 民主黨自2011年以來首次奪回參眾兩院控制權
    不過,這些媒體也指出,以這種微弱的優勢控制了參議院的民主黨,雖然仍可以為即將走馬上任的拜登當局提供相當大的政治支持,比如順利地通過拜登當局提名的政府官員人員,但如果民主黨想要在參議院通過自己希望推行的法律,卻需要獲得超過60票的支持,這意味著他們還得一方面確保自己的黨員團結,一方面想辦法爭取部分共和黨人的支持。
  • 彈劾任期不到10天的川普,民主黨瞄準的是「4年後」
    1月10日,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表示,民主黨正緊鑼密鼓發起對川普的第二次彈劾。問題來了:川普任期不到10天,民主黨為何仍堅持彈劾他?如果只瞄準「現在」,那顯然無法理解個中邏輯——民主黨看中的是「將來」。說得更清楚些,民主黨發動第二次彈劾,不僅僅是為了出一口惡氣讓川普顏面掃地,從長遠來看,是為了消除川普四年後捲土重來的可能性。
  • 關鍵時刻,民主共和兩黨吵翻天,猛料接連被曝,川普如何收場?
    民主共和兩黨吵翻天,居然是因為期待己久的它? 當地時間12月22日,據「今日俄羅斯」(RT)報導,美國民主共和兩黨人士這次將矛頭對準了已經接種過新冠疫苗的議員。他們認為,處於危險境地中的群體還沒有獲得這項優先權,已經接種了疫苗的議員是在進行不必要的消耗。
  • 美國一民主黨州長上任半年即宣布轉投共和黨
    賈斯蒂斯3日宣布,將其黨籍從民主黨更改至共和黨。  據美聯社報導,賈斯蒂斯特意在總統唐納德?川普支持者舉行的一次集會上宣布這一消息。在集會上,賈斯蒂斯對川普大加稱讚。  僅上任半年,賈斯蒂斯為何轉投共和黨?眼下川普民意支持率低迷,賈斯蒂斯此舉是否折射出美國共和、民主兩黨2018年中期選舉走向?
  • 美國那點事|雙刃劍和「新南方」:民主黨拿下喬治亞意味什麼
    備受矚目的2020年美國大選儘管在總統選舉層面早已落下帷幕,但同樣值得關注的國會選舉卻把懸念推遲到2021年才揭曉:在喬治亞州的全美最後兩個參議員席位爭奪戰中,民主、共和兩黨選情經歷了一個無比膠著甚至白熱化的較量過程;最終
  • 民主黨參議員剛宣布主持審訊川普彈劾案,就身體不適急急送醫院
    主持前美國總統川普彈劾案審訊的民主黨參議員萊希(Patrick Leahy)26日因身體不適住院,萊希的辦公室發布聲明證實了該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