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涵:人到中年,不是淡泊名利,而是「家庭和幸福」更寶貴

2020-08-27 辛德瑞拉成長記

文|雪梨


「今年我已經45歲,未來五年什麼是最重要的?一定不是觀眾,也一定不是節目。」

在《野生廚房》第二季節目裡,潘粵明問汪涵為什麼不接戲,汪涵這樣回答。

「我的父母現在到了最關鍵的時刻,心臟搭橋、左眼失明,他們能不能夠平平安安地到85、到90,那個是我最大的幸福;我的孩子今年五歲,再過五年就到十歲,這個成長期太重要了,我能不能有時間陪著他。」


人到中年的汪涵,終於意識到,再多的錢財名利,都不如家人重要。

年輕時的劉德華,為了事業非常拼命,拍戲不管跳樓還是撞車動作,不管多危險都親自上陣,在前兩年經歷掉下馬摔成重傷後,57歲的劉天王也終於「認慫」了,在《魯豫有約》節目中,說自己「怕了」。

魯豫問他:「你在怕什麼呢?」

劉德華毫不猶豫地回答:「家」。


家,是硬漢的軟肋。

人到中年,閱盡千帆,再多的功名利祿,終歸沒有「家庭」重要,沒有陪伴父母妻兒重要。


名利當然要掙,有錢才有生活的底氣


有人說,汪涵能暫且放下名利,是因為他早就有錢有名了,人還是首先得有錢才有底氣,才有更多選擇。

我當然不反對這樣的說法,貧賤夫妻百事哀。錢,是我們生存下去的底氣,更可能是關鍵時刻的救命稻草。比如,最近熱播的《兩隻老虎》裡張成功的戰友,因為沒有錢做手術,最終雙目失明。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我們根本不可能在這個現實社會裡免俗,因為沒有錢,我們可能根本沒法好好活下來。

得到APP的羅振宇就曾說「談夢想的價值之前, 財務自由之前,想什麼都沒用。財務自由先確立好,才是人生價值的第一站」。

生活哪有那麼容易,為了夢想,我們唯有拼命努力。即便汪涵,曾經也是累出肝病、眼球毛細血管破裂,都不敢多休息幾天的「拼命三郎」,才有了如今湖南衛視主持一哥的江湖地位。


有一個調查問1980-2000年生的年輕人,他們最重要的人生目標有哪些。超過80%的人說,他們主要的生活目標是要變富有。

然而, 要多富有才夠呢?是先定一個億的小目標,還是像比爾蓋茨一樣千億身家?鄰居說,他年薪百萬還想掙年薪千萬,他一個哥們,身家50、60億一樣焦慮不幸福。人的欲望就像個無底的黑洞,永遠沒有填滿的一天。

也許,只有人到中年,經歷過高潮低谷,見識過生死離別,才能參透:富有並不是生活的全部,更不是人生的終極目標。

就像汪涵說的,「過去的二十年,不就是為了接下來的五到十年,有時間、有底氣地去陪伴他們嗎?」

金錢和名利,只是讓我們有底氣活下去的基礎,是我們人生價值的第一站。

人終其一生,還有更重要的東西值得我們去守候、去追求。比如:健康的身體、和諧的家庭、幸福快樂的人生


在健康和生命面前,功名利祿都是浮雲


人在江湖,確實有很多人身不由己。我女兒同學的爸爸,某個大型數字傳媒集團分公司的老總,就是一位典型的拿命換錢的中年精英男。一邊吃著降血糖的藥,一邊喝著應酬酒,經常見他朋友圈凌晨兩三點感嘆月朗星稀、夜色悲涼。我問他,為什麼要活成這樣,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保命最緊要不是嗎?

他說,孩子上私立學校,老婆還想換大別墅,我得抓緊奮鬥啊。再說,我不幹這份工,上哪再去找份年薪百萬的工作?做銷售的,到哪裡都免不了應酬。

他說,他也很羨慕有的人上著穩定的班,拿著份死工資,閒雲野鶴地周末出去爬爬山,釣釣魚。但他做不到,自己這麼多年也沒有培養任何個人興趣愛好,最大的興趣和人生目標,就是如何賺更多的錢,給妻兒更好的生活。

只是,這樣拿命換來的錢,真的是家人需要的嗎?真的是自我價值的實現嗎?


掙再多的財富,你還得有命享受。

聽過這樣一個故事:有個身家上百個億做房地產的老闆,最後四十一二歲就生癌症死了,他死前跟醫生說,「醫生,我有錢,你救救我啊」,醫生說,「有錢也救不了你啊」。最後,他死後,他的太太帶了八十多個億嫁給了他的司機。他的司機在接受別人採訪的時候是這麼說的,「我本來以為我們老闆一輩子打工、這麼拼命是為他自己,我以為我是為老闆在打工,沒想到我的老闆一輩子是為我在打工啊。」

多麼諷刺的人生,沒有了健康和生命,即便曾經贏得了全世界,最終還是輸了自己。

30多歲就因癌症去世的復旦大學教師于娟曾在日記中寫到:「在生死臨界點的時候,你會發現,任何的加班(長期熬夜等於慢性自殺),給自己太多的壓力,買房買車的需求,這些都是浮雲。如果有時間,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買車的錢給父母親買雙鞋子,不要拼命去換什麼大房子,和相愛的人在一起,蝸居也溫暖。」

也許,唯有經歷過生死考驗,才會幡然醒悟:身體健康,才是對自己對家人最大的責任感。活著,比什麼都重要;活著,比什麼都幸福。


比起名利,更寶貴的是「家人」


上有老、下有小,人到中年,比起名利財富,更寶貴的是我們的家人。

我們都是凡夫俗子,沒有人會嫌錢多。汪涵也只是在名利和需要付出的代價之間做了權衡和取捨。

汪涵說,他自己本身是個挺無趣的人,他最大的樂趣來自妻子樂樂的愛,來自和兒子小沐沐的親子時光,來自回家看望父母以及臨別時的擁抱。比起名利,家庭的和諧美滿,能夠給他更大的幸福感,家人才是他更寶貴的財富。

而長期缺失對家人的陪伴,造成的遺憾和傷痛,用再多的金錢,都無法彌補。

比如成龍,一年之中,孩子能看到他的時間,不超過半個月,甚至連兒子上中學還是小學都不清楚。房祖名曾感傷地說,「我的記憶裡沒有父親,連背影也沒有」。長期缺乏父愛陪伴的房祖名,後來走上吸毒犯罪之路,成龍才意識到自己作為父親有多麼的失敗。即便留給兒子90多億的財產又如何,還能脫胎換骨,重新來過嗎?


沒有培養孩子 正確的三觀,沒有培養他駕馭財富的能力,再多的家產,也能很快敗光。

論忙碌和富有,放眼全球又有幾人能超越比爾蓋茨?人家尚且能一周抽出時間接送女兒兩次,我們又有什麼藉口做不到呢?

皇帝專業戶陳道明算得上是娛樂圈裡的一股清流,出道多年,不執著於片酬,也不急拓寬人脈。不拍戲的時候,每日讀書寫字,彈琴下棋,有時候還會給妻子皮包給女兒做衣服之類的針線活兒。馮小剛曾取笑他:「奇淫巧技以悅婦孺」,用你寫字彈琴的時間組織幾場飯局,多開幾家公司多好,奇淫巧技又不能賺錢。可陳道明卻說:「不為無用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正是這樣平靜淡泊的個性,在娛樂圈這個大染缸裡,這麼多年一直是緋聞絕緣體,女兒也培養得低調而且優秀,家庭和諧美滿。

無論走得多遠,爬得多高,「家」始終都是我們最終的的歸宿。

比起名利,良好的關係讓我們更幸福


是什麼讓我們在一生持續保持快樂、幸福和健康?

金錢、名利或者成就?都不是!

哈佛大學做過一項長達75年的研究,從1938年開始,他們對724位男性從少年到老年的工作、生活和健康狀況做了跟蹤調查,包括他們總數超過2000個的孩子們。研究結果表明:良好的關係讓他們更快樂、更健康、更幸福,完全無關財富、名聲或者成就等。

研究對象中很多人在一開始還是青年的時候,真的相信聲望、財富以及高成就是他們想要生活得更好就必須追求的。但隨著時間的流逝,75年間的研究顯示:發展得最好的人是那些把精力投入關係,尤其是家人、朋友和周圍人群的人。即便同樣是80歲,他們的身體更健康,心情也更快樂。


錢財,生不帶來,死不帶走。

與其追名逐利耗費一生,不如多花點時間投資給家人和朋友。

這一點,周潤發堪稱我們學習的榜樣。

兩年前,當周潤發和妻子陳薈蓮對外公布:捐出全部財產56億港元,用來資助慈善事業。並且表示:「錢不是你能永遠擁有的。這些錢用來捐給有意思的機構,或者有些人需要這些錢,捐給他們挺好的。」


有人說,發哥早就看破財富,所以才有此豪舉。

實際上,他也並不是一開始就看破人生的。曾經,出身農村、家境貧寒的周潤發,因為沒錢讀書中學就輟學在洗車鋪打工,被一位勞斯萊斯車主羞辱說他永遠也買不起這麼高檔的車。後來,成名後的發哥,曾經一口氣買下6輛勞斯萊斯限量版,一雪當年恥辱。

不過,也許是樸素的本性使然,隨著年歲增長,隨著財富積累越來越多,周潤發反而對這些身外之物看淡了。出門喜歡公交、地鐵,有空就去逛菜市場,給發嫂坐一桌好吃的。或者約上三五好友,爬山跑步,鍛鍊身體。


他喜歡做有煙火氣的平民,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巨星。在大街上,粉絲要求跟他合照,手機卻沒電時,他可以主動帶她去充好電然後再合影。有人問他為什麼可以做到這樣?他說:「不少人與我素未謀面,卻默默支持了我30年,現在他們只想見我3分鐘,難道也不答應?」

坐擁50多億資產,每月卻只需要800港幣生活費,每天能吃三餐,有張能睡覺的床,已經足夠。周潤發說:

「我的理想是做一個快樂的普通人,生活中最難的不是賺到了多少錢,而是如何保持一種平和的心態,以一種簡單而無憂無慮的方式度過餘生。」

難得的是,出身富豪之家的發嫂,對發哥的這種生活方式也非常支持,夫唱婦隨,恩愛和諧。這對夫妻早已活得超塵脫俗、無比通透:簡單的生活,已經是最幸福的生活。



林語堂先生曾說:

「人生幸福無非四件事:一是睡在自己家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飯菜;三是聽愛人講情話;四是跟孩子玩遊戲。」

大人物總是有大智慧,一語道破幸福真諦。

這四件事,看起來簡單,但又有幾個人能做到呢?

人到中年,但願後半生,我們都能活得通透、活得簡單、健康幸福。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作者:雪梨,做過刊物主編,當過世界500強企業PR。擅長成長、育兒文寫作,希望從觀念到方法,傳遞有價值的信息,與家長和孩子們一起智慧成長。

圖片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淡泊名利,笑看人生
    人生如果不能看破「名利」二字,就會受到終身的羈絆。    名利,若是看破、看淡了,人就身心輕鬆;如果看不破、看得太重,它就像一副枷鎖,束縛了人的本質;它又像一粒迷藥,會將人們引向歧途。」—— 我們更應當學陶淵明,脫塵去俗,疏放自許的生活態度,「富貴不是我的本願,仙境也不可企及。」  平平淡淡,順其自然,「水能性淡為吾友,竹解心虛是我師。」
  • 汪涵:人到中年,取捨之間,如何不留遺憾?
    期間,作為老友的潘粵明和汪涵圍著火堆聊天,潘粵明誇獎汪涵有表演天賦。汪涵欣然接受稱讚,並且說自己話劇演得更好,為此很多戲都來找他演。潘粵明說道:「那感情好,你就多演點唄!」汪涵卻很認真的回答道:「我覺得到了我這個年紀,還是專一一點比較好,我今年已經四十五歲了,我父母年紀大了,前幾年心臟搭橋、左眼失明,我現在最關心的就是,我能不能陪他們到八十歲九十歲;我兒子今年五歲,從五歲到十歲,是很重要的成長期,我不想錯過他的成長,所以我不會再像二三十歲時那樣玩命的工作,我要留出時間陪伴我的家人」。
  • 淡泊名利 , 寧靜致遠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匈每個人都只不過是是一個來去匆匆的過客。名和利都是過眼煙雲,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一生為名利所累,實在是本末倒置。名利原本無所謂好壞,有道是:「名利高寒閣,冷暖只自知。」無論宦海沉浮,無論商戰成敗,無論情場生死,其中滋味都如寒鴨戲水一般冷暖自知。
  • 賈寶玉真的淡泊名利嗎?答案就在《好了歌》裡
    當我第N遍重讀第一回,我在甄士隱和促使他徹悟出家的《好了歌》中找到了答案。 甄士隱和賈寶玉,都自以為是淡泊名利的神仙人物。 開卷第一回,作者曹雪芹先生用一個完整的故事,講述了甄士隱從高處跌落徹悟出家的經歷。
  • 淡泊名利,寵辱不驚:多才多藝的卡爾卡耐卡
    不怕告訴你們,我小時候的座右銘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自認人到中年的我依然達不到這種境界。不過今天要聊的這個葡萄品種,可以算是自帶佛系buff的幕後英雄了,用「淡泊名利」來形容她不能更恰當了,這個葡萄叫做卡爾卡耐卡(Garganega),英文發音gar-GAH-neh-gah,重音在第二個音節。
  • 他出身於貧窮,功成名就後仍淡泊名利,死後也要化作春泥更護花
    在如今這樣安逸的生活下,曾經的鬥志都已經被磨光了,殊不知自己的先烈正是踏著屍體和血海為我們建立的這個國家,敵未滅,何以為家?這也是嶽飛說的話,這位宋朝的愛國將領終究抵不過那些王公貴族們的縱情享樂,被酒色掏空了的身體和國家早就不能進行徵戰了。歷史上一直說,宋朝是一個崇尚薄葬的朝代,在這裡鬥膽猜測,這大概是和國家沒有錢的原因相關吧。
  • 人到中年,儘量少去這4個地方,時刻警醒自己,餘生方安穩!
    人到五十,已經是知天命之年,要開始為晚年的幸福做好準備。功名利祿已經不是老年人最重要的追求,健康快樂才是五十歲之後最重要的事情。然而人生不會一帆風順,我們要想晚年幸福,就要懂得趨利避害,遠離可能給我們帶來危害的地方。「眾爭之地,久利之地,無人之地,乃人生大害。」
  • 汪涵刪範冰冰和陳坤的微信:人到中年要明白,有些朋友不值得深交
    汪涵像沒事人一樣,說,「這有什麼,範冰冰和陳坤我也刪了。」 此話一出口,震驚了無數人。因為像汪涵這樣的節目主持人,人脈非常廣,每年都要跟很多明星合作,微信裡肯定加了很多明星的微信,範冰冰和陳坤這樣咖位的明星,他竟然說刪就刪,是不是太傲了?
  • 適合大風大浪,但不適合過日子的三個星座,淡泊名利,不看重財富
    但與此同時,又完全不能否認這樣一個事實,那便是終究會有些人,選擇蔑視這些。 又或者說,有些人,他們天生就是適合大風大浪,去創造一切富有傳奇色彩的事情,但又不適合,居家過日子。他們生來就是要去冒險,要去打江山的,但除此之外,又淡泊名利,不看重財富。說白了,他們窮極一生,只為開發出自身的,一切可能。而接下來,不妨就讓我們一起看下,都有哪些星座是這樣的吧。
  • 享受淡泊,寧靜致遠
    而這種生活又不是我所渴望和喜歡的,但我卻沒辦法去改變它,只能任其繼續發展下去。這簡直是一種近乎瘋狂的狀態。如果時間可以退回去10年,我寧願早一些放慢腳步考慮一下,最起碼不會讓自己再這麼迷茫和精神匱乏了。」「我們此生不一定要成大名,立大功。可是,我們一定要明白自己的夢想,並把它具體起來,使它成為可能,然後去追求它,去實現它。」這是一位作家所提到的人生價值和目標。
  • 人到中年,愛上有家庭的男人,是禍不是福
    很多人,到了中年,就覺得自己現在的感情,並不是曾經嚮往的真愛。有的女人會選擇結束現有的婚姻,餘生追求獨自一人的快樂;有的女人在自己內心迷茫到不知道該如何是好的時候,只要有一個男人給到了她一絲的關懷,她就會把全身心的愛放在這個男人身上。
  • 喜歡安靜的星座,不爭不搶淡泊名利,反而最後卻能得願所償
    在很多人的心裡,成功的標準就是有錢,但是如果這樣的來定位成功,那些名垂千古的名人隱士該怎樣去理解,他們淡泊名利,不把金錢看得過於重要,不爭不搶,不為錢所累,不為錢所苦,一生寧靜而淡薄。在很多人的心中就像個傻子一樣存在,但是正因為他們這種淡泊名利的想法、豁達的態度,卻得到了別人夢寐以求的東西,而今天就跟大家分享這幾個不爭不搶、淡漠名利,喜歡安靜的星座。
  • 《綠皮書》:最高級的炫富,不是有錢任性,而是家庭幸福
    電影講述的是唐·謝利這位黑人鋼琴家和白人司機託尼之間兩個月巡遊演出的人在囧途,由開始互慫到後來相知,展現出超越種族和階級的溫暖友情。其實,電影《綠皮書》中美國五十年代種族歧視這個話題很有看點。電影中託尼與妻子的相處細節,所傳達的夫妻相處之道也耐人尋味。
  • 到了中年,最信得過的不是朋友圈,而是這三樣東西,越早明白越好
    到了中年,許多人往往傾向於去擴展自己的人脈,以為認識的人越多越多,於是就努力經營各種友情,把朋友圈當成一塊寶地似的捧在手心裡。實際上一個中年人最信得過的不是朋友圈,而是自己身上有的、別人拿不走的東西,比如健康的身體、幸福的家庭和過硬的技能,這三樣東西足以保證一個人過得幸福了,這一點越早明白越好。
  • "三金影帝」去世,享年55歲:人到中年,拼的不是財富,而是健康
    才55歲就這樣走了,讓人不禁感慨:人到中年,健康最重要。我們都知道,生命無常,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太多繁雜的事物,太多的選擇,會讓我們看不到眼前的事實。而往往我們在追逐財富、追逐名利的同時,忘記了的卻都是對我們特別重要的東西。比如健康、比如親情。
  • ▷一個家庭最大的災難,不是貧窮,不是出軌,而是......
    家,不是戰場,不需要搖旗吶喊,論誰勝敗;更不是棋盤,不需要小心翼翼,處處提防。 不論夫妻,還是父子,又或者是兄弟姐妹之間,有包容,有遷就,才有幸福。 畢竟,家是講愛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 家庭和睦,再窮都能發家。家庭不和,人心漸行漸遠。
  • 人到中年,活成最失敗的樣子,不是沒有錢,而是缺少這三樣東西
    在我們身邊,有一部分人,雖然年已過半,但是依然缺少自我消化的靜心。當他們遇到難處時,並不是進行自我排解和消化,而是對身邊的人進行發洩,情緒無法控制。有人做生意遇到麻煩,只會靠一次又一次的醉酒來麻痺自己,希望睡醒就能得到解決。有人還喜歡遇人就哭訴自己的境況,喋喋不休,還希望得到別人的同情。
  • 林宥嘉贊現任女友「淡泊名利」 疑似影射鄧紫棋
    林宥嘉 和現任女友丁文琪林宥嘉此前曾和鄧紫棋 有一段情根據臺灣媒體報導,林宥嘉7月退伍,26日和媒體聚餐,他一改過去「外星人」說話不著邊際的風格,侃侃而談心路歷程。也透露在正式交往前,已經觀察過對方一段時間,「覺得這個人的特質是我想要的,需要這個人的陪伴。」至於為何有這感觸,他默認,和「前一段感情」有關。林宥嘉坦言,當時是自己先追求丁文琪的,當時是「已單身」的狀態?他回答:「嗯。」目前兩人感情穩定,對於婚姻,也是「按部就班、水到渠成」,態度落落大方。林宥嘉說:「很感謝她,陪自己走過一些紛紛擾擾。對於當時一些事情連累到她,我很對不起。」
  • 《火星情報局》最重要的嘉賓,不是薛之謙,更不是汪涵,而是這位
    火星情報局第五季更新了,留下的固定嘉賓有六位,分別是局長汪涵,副局長薛之謙,特工田源、金志文、楊迪和劉維,首期節目中,不少網友在喊話雪芙、錢楓和沈夢辰,認為他們也是這檔節目的重要組成人員,於是問題來了,誰才是情報局裡最重要的人呢?
  • 二婚嫁有錢人,卻獨守空閨:人到中年,缺錢和缺愛哪種更痛苦
    文|張平插圖|來自網絡人到中年,什麼樣的生活會讓人感覺痛苦?是沒有愛嗎?還是說沒有錢?很多女人一生都在貪圖愛,可到最後才發現,愛是這個世界上最不靠譜的東西,唯有錢才能讓人感覺踏實。這種事就像是偶爾圖個鮮,暫時當然是很爽的,可日子久了,比如說五年十年甚至更久,那就只剩索然無味了。02.可能很多人都覺得,有錢不幸福,可沒錢也不見得就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