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白血病的具體病因很難說清楚。白血病既然是DNA損傷,那麼它的病因可能與過量的輻射有關,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原子彈爆炸後,導致該地區的兒童惡性腫瘤疾病高發,包括白血病的發病率也明顯升高。另外,還可能與化學物質、病毒、遺傳易感性等因素有關。但並不是說白血病是遺傳病。
前不久,有一位臉色蒼白小朋友前來住院,家長告訴醫生,孩子近兩個月來臉色蒼白,因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老人家未引起重視,是學校老師建議來醫院檢查,查看小孩的血象,高度懷疑白血病,經過骨髓穿刺確診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貧血是白血病發病時常見症狀之一,大家都知道,骨髓是人體最重要的造血器官,而急性白血病患兒的白血病細胞侵犯骨髓,造成患兒骨髓無法生成正常的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等,使得造血系統出現故障,從而出現不同程度的貧血。貧血是一個緩慢隱藏的病變過程,不太容易引起家屬的警惕,面色蒼白是最常見的表現,多數患兒在數周內紅潤面色漸失,臉色蒼黃,頭暈乏力,心慌氣促同時口唇黏膜、眼瞼、甲床蒼白。不易引起重視,除此之外,小兒急性白血病早期還有以下其他表現。發熱,它是小兒急性白血病的又一常見症狀,因白血病患兒的白細胞不能正常生成,導致免疫功能低下,激發近期頻繁反覆的感染,熱度可高可低,長時間不退,用藥效果不佳,可伴有呼吸道或胃腸道感染症狀,甚至有時可能找不到感染原因。應引起重視。出血,大部分患兒在發病時會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出血部位以皮膚和黏膜多見,常表現為局部或全身皮膚出現出血點、瘀青、瘀斑,鼻腔、口腔牙齦等處出血,出血可以是自發的也可以是外傷等誘因引起。白血病的治療方法有很多,比如化學、放療﹑免疫治療及造血幹細胞移植等治療方法。」
具體該選擇哪種治療方法,要根據患兒的具體情況來決定。
多數情況下,兒童白血病只需化療就能達到高的治癒率,只有少數患兒需要造血幹細胞移植來治療。
並且,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及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急性髓細胞白血病中的特殊類型)的患者為了鞏固前面的治療,還需要長達1年多甚至2-3年的維持治療。
在維持治療期間,醫生會要求控制白細胞在一個較低的水平,若達不到要求,必須要到醫院門診調整劑量。
大量研究證明,兒童和青少年白血病用兒童方案療效更好。因此,這些患者在專門的兒童血液病房治療能獲得較高的治癒率。
除此之外,在治療期間,以下幾點需要特別注意:
房間要保持乾爽和通風,並且要搞好個人衛生,比如要剪指甲、洗澡、清洗玩具、食物消毒等等,避免感染。小孩在化療和放療期間,食慾差且易出現嘔吐,這時候可以採取少量多餐,鼓勵孩子進食,但不建議採取強迫或責罵的方式逼孩子進食。如果胃口差進食過少,可以向醫生和護士反應來協助解決。要避免醃製食品及容易有細菌汙染的食物,在用門冬醯胺酶期間還要少食用油膩的食物。有些家長誤以為不能吃牛肉、羊肉或海鮮,其實無醫學依據。只要患兒想吃,是可以吃的。小孩在患病與治療期間,可能會出現不安、恐懼、哭泣等現象,這時候需要家長多包容和理解,多安慰和引導。有條件的醫院可以請遊戲及音樂治療師輔助治療,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有任何可疑問題查血常規!
血常規!
血常規!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這個在普通社區醫院都可以做到。
發現結果異常不能夠輕易放過,
如果白細胞明顯升高,
尤其是嗜鹼細胞和中性粒細胞高,
就要警惕做進一步的檢查確認。
不少晚期患兒就是因為不願意查一下簡單的血常規而耽誤了治療時間。
來源:綜合整理自中山一院、 江西省兒童醫院、暖白小屋、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微信公眾號
點擊標題查看